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64期 回顧與反思
字級調整:

特稿
作為長老教會青年
長老教會青年在信仰理想與現實間掙扎。
關鍵字:
作者/鄭君平 (新使者編輯委員)
 
 
青年處境、教會青年事工、長青精神等,是《使者》到《新使者》一直很關心的範疇。在本刊回顧與反省之時,推薦兩篇探討青年議題的文章。
 
吳易澄的〈長青百合——淺談長老教會青年面對社運的困頓與展望〉寫於2004年陳水扁總統連任後,社會呈現激烈對立之時。然而十幾年過去了,政黨輪替也已成為常態,甚至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的助力下,民進黨取得完全執政的優勢,但青年的抗爭卻未曾停歇,她∕他們的迷惘似乎一代又一代地持續著。如今,作為長老教會青年,我們仍在信仰理想與現實間掙扎。藉著本文,就讓我們以過去的眼光凝視今日,並期待尋索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
 
李孝忠牧師的〈廿一世紀的青年宣教神學〉發表於2008年10月,該期的主題是:「宣教青年‧青年宣教」。在2015年我們經歷了「宣教150」,而總會又將當年訂為「大專、青年宣教年」。然在今日,「青年宣教」似乎仍是教會無能為力卻又不得不去面對的痛。李孝忠牧師十年前對青年宣教的省思與建言,如今讀來,不僅沒有過時,甚至仍像是對當前的處境說話。
同作者相關文章:
脫下口罩之後 (第 189 期)
一領一.新民防 (第 188 期)
從保羅的密契經驗重讀哥林多前後書 (第 187 期)
在神研班讀聖經 (第 181 期)
靠北.基督徒.好酸 (第 177 期)
作為長老教會青年 (第 164 期)
「做基督徒」的另類典範──我讀《基督徒不服從》 (第 162 期)
青年在教會的角色 (第 159 期)
PCT 150之後的青年宣教:從「說故事」和「讀聖經」開始 (第 147 期)
從神研班到全國社青讀經營 (第 145 期)
擁抱‧普世‧青年 (第 141 期)
從教導到牧養 ─ 記查經班十年 (第 122 期)
「星光幫」教我們的事 (第 102 期)
長青團契篇──台北大專學生中心 (第 10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64 期 回顧與反思 (55-5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64期  2018年  3月 回顧與反思 164
本期主題:回顧與反思
發行日期:2018/3/10
《新使者》之路
我們的雜誌:《新使者》話說從頭
教會如何面對政權
論政教關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社會及政治關懷的再思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面對中國要知己知彼
從聖經觀點評論中國的三自教會
台灣教會欠缺對中國的全面了解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大雨
生活在博德
蘭嶼之燈—魏克琳宣教士的故事
戰後初期幼兒教育和主日學教材的推手: 白勵志姑娘(Miss Daisy Pearce)
作為長老教會青年
長青百合——淺談長老教會青年面對社運的困頓與展望
21世紀的青年宣教神學
《聖經詮釋之舞》作者及其思想
夜ná深,星ná明
展望烏托邦──德國EYEP之旅
MEJI 12參加心得
敬邀加入復活節「愛的書信」監獄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