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89期 脫下口罩之後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脫下口罩之後
關鍵字:口罩  Covid-19  脫下口罩  染疫  隔離  解封  董家驊  孔佑尹  校園宣教  姚亘貞  吳信如 
作者/鄭君平 (《新使者》執行主編)

2019 年底,在中國武漢發現的不知名病毒,在人們都還搞不清楚狀況之際,隔年年初隨即蔓延至世界各角落。後來這個被命名為 Covid-19 的疫情,對全球政治、經濟、社會造成翻天覆地的衝擊:各國封鎖國境、社會進入緊急狀態、限制社交距離與隔離措施的實施,在在使得人們日常生活、工作方式、上課學習,乃至宗教活動,皆產生巨大變化。

如今,終於迎來脫下口罩的時刻。回首過去三年,我們經歷了染疫、隔離,雖然大多數人得以從疫情中康復,重拾健康,卻仍有不少人因此失去生命。當全球已逐漸解封,眾人滿心期盼能重回疫情前的時光,卻有人說:「其實回不去了!」三年多的疫情為地球村共同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是變革的契機。反思這段時間經歷的一切,疫情給了我們怎樣的功課?而我們從中學習到什麼?後疫情時代的社會與教會又該往哪裡走?

本期主題文章中,首先,董家驊牧師以實踐神學觀點,提醒我們上帝在疫情中仍持續工作;因此我們必須觀察疫情間發生的種種變化,經由神學反省,及所得出在宣教與牧養上的實踐,才能回應上帝於後疫情時代對教會的呼召。孔佑尹牧師則以地方教會牧者的角度,看見人們生活穩妥時所隱藏的心態,一一被疫情揭露出來,於是深切痛心地反省:是否我們已經失落追求公義的心?而姚亘貞牧師從深受疫情影響的學生工作中,看見校園宣教事工突破的契機,不只嘗試學習以新媒體牧養今日的青年學子,更在困境中體驗上帝的同在。最後,旅德多年的吳信如老師分享在德國的抗疫經驗,並從德國反思台灣。她也為我們提出靈性操練的具體建議,以培養面對危機時的韌性,讓信仰成為疫情後帶領我們繼續向前的力量。

同作者相關文章:
脫下口罩之後 (第 189 期)
一領一.新民防 (第 188 期)
從保羅的密契經驗重讀哥林多前後書 (第 187 期)
在神研班讀聖經 (第 181 期)
靠北.基督徒.好酸 (第 177 期)
作為長老教會青年 (第 164 期)
「做基督徒」的另類典範──我讀《基督徒不服從》 (第 162 期)
青年在教會的角色 (第 159 期)
PCT 150之後的青年宣教:從「說故事」和「讀聖經」開始 (第 147 期)
從神研班到全國社青讀經營 (第 145 期)
擁抱‧普世‧青年 (第 141 期)
從教導到牧養 ─ 記查經班十年 (第 122 期)
「星光幫」教我們的事 (第 102 期)
長青團契篇──台北大專學生中心 (第 10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89 期 脫下口罩之後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89期  2023年  4月 脫下口罩之後 189
本期主題:脫下口罩之後
發行日期:2023/4/10
脫下口罩之後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算。記
疫情中的三兩事
新冠疫情的考卷,台灣訂正了嗎?——從德國的抗疫經驗談如何面對不確定性與危機
Ours 同樂匯
如同馬利亞靜下心、反覆思考,自己正在經歷什麼?
與地方生態一起共生的日本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原來基督的愛催迫我們
「比較就是正義」:信仰的重讀作為面對多元論述的指引
博愛手語教會 30 年
論戰爭正義
60th神研班第6組
內心的矛盾:愛與礙
你愛我,就別礙我
在主內「共下,坐桌」 ——第 59 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感想
青年宣教從你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