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54期 平信徒時代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浪漫中的宗教情懷——音樂家李斯特的故事
關鍵字:
作者/孫樹文 (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副教授)
  若問浪漫樂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有那些,古典樂迷絕不會漏點了李斯特(Franz Liszt)。李斯特的外表與形象在所有記錄中,皆是以英挺俊俏、魅力十足,又十指技巧炫目,擁有巨匠氣勢的鋼琴演奏家來形容。聽眾為他振奮如狂,為他陶醉如癡,爭奪他有意無意掉落至舞台下的手套,甚至為他激動昏厥。1848年停止巡迴演奏後,埋首於作曲、指揮、教學,亦是成就非凡:他的鋼琴作品除了絢爛奪目的技巧外,充滿豐富的想像及文化色彩,在鋼琴文獻中位居頂點;李斯特是首批現代指揮家之一,喜以大樂句的呼吸而非規則擊拍式的自由發揮;他首創交響詩的作品形式;繼白遼士之後發展出〝主題變幻〞(Transformation of Themes)的技巧;他是印象樂派及無調音樂的真正始祖;他在各地自由教學所造就出的許多鋼琴家,將李斯特的演奏法系統化地傳承下去;他的管弦樂法特殊又具創意;停止巡迴演出後,他只為救助災害,或設立貝多芬墓碑等有意義的活動募款而開獨奏會;他誠心提拔華格納、葛利格、史麥唐納、白遼士、德布西、聖桑、佛瑞等等年輕一輩的作曲家,而這些人亦從李斯特那兒獲得許多真知卓見。李斯特的音樂可神聖,可吉普賽,可哀怨,可溫柔動人,可嚇人,亦可預示未來,他的成就不僅將浪漫時期的火燄燃至雲霄,更為未來的音樂世代埋下意想不到的種子。

  有崇拜李斯特的,就有詆毀他的。他的才氣和犀利的形象被比為魔鬼,他對女性的吸引力惹來無數非議,他從事神職一事也被視為矯情,然而誰也無法漠視在他六百八十六部完成的作品中,包含了六十五個編號的宗教音樂作品,其中包括清唱劇、彌撒曲、安魂曲、神劇、詩篇、聖母頌、感恩曲,以及古老或新穎的其他宗教樂曲等。從寫作年代來看,李斯特自三十多歲起至晚年都未停止創作這一類的作品,尤其在羅馬久住的八年間(1861-69)更是以宗教作品為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具宗教情懷的作品與他炫技的鋼琴作品、富戲劇性的管弦樂作品,以及晚期具實驗性的作品,並行並重於李斯特忙碌的旅行及豐富的愛情生活裡。

  李斯特如此光芒四射的外在條件,與遠離世俗、投身宗教的心態所形成的對比與矛盾,一直是令我著迷的地方。連著名樂評家荀伯格都說,若想釐清事實與附會,試圖解釋李斯特的動機,恐怕要一連隊的心理分析專家才能辦得到。不過,李斯特的宗教背景該是無可爭議的。他的父親曾準備徹底獻身宗教,卻因教會認為他的性格裡有種不安分的因子而被除名。他的母親更是一生嚴謹,每日祈禱,每周望彌撒。李斯特生在宗教氣氛如此濃厚的家庭,自然地在十六歲的初戀受挫時,體會到惟有在上帝面前才能人人平等,因而決定獻身於宗教,為讓自己完全銷聲匿跡,甚至在報上登一篇自己的訃文。母親不認為他的個性適合做神職人員,加上朋友的帶領和慫恿,又逐漸被引導回音樂這條路。如今我們幸運地擁有他豐富的音樂資產,和他耐人尋味的故事-或可謂一段魔鬼與天使、靈與肉交戰的生命歷程吧!

  對李斯特的宗教信仰影響頗巨的朋友,主要有三位。第一位是拉梅內神父,他是貴族出身,但心繫大眾,思想前衛,讓李斯特獲得了〝人道主義的音樂〞觀點,認為新型的宗教音樂靈感應源自於上帝和人民。第二位是於1820年發表《沉思集》成名的詩人拉馬丁,本身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亦是來自貴族家庭,對信仰的感受溫柔美好,充滿讚美和愛,這對李斯特而言可能頗新鮮動人的,因為相較之下,李斯特父母的信仰顯得安貧苦行,而李斯特的信仰似求隱修贖罪。李斯特題獻給拉馬丁的鋼琴曲《詩與宗教的和諧》(1834年作)與拉馬丁1830年出版的詩集同名,拉馬丁頌揚人與自然,與上帝造物者之間的和諧,李斯特顯然從中獲得深刻的啟示。第三位即是卡洛琳‧維特根斯坦公爵夫人(1819-1887),她是個有主見、有才氣的女子,不但說服李斯特放棄演奏生涯,專心作曲,也鼓勵他創作宗教音樂,及後來從事神職工作。

  以曲目數量來看,所謂浪漫時期的大作曲家們,為教會音樂貢獻得並不多。可能因為在浪漫的想像力,與傳統公開禮儀的要求間取得協調是件頗傷腦筋的事。但其中,李斯特的確也開啟了一種新的、極個人的教會音樂風格。1834年的文章《論教會音樂的未來》中,李斯特寫道:「為了缺乏某種所謂人道主義性質的教會音樂祈求一番新氣象是相當必要的。……新的教會音樂應結合戲劇院與教堂的特色,同時是神聖的又是戲劇性的,是樸實的又是壯麗的,是熱烈的又是隆重的,是寧靜的又是狂暴的……。」由此點明了他的創作理念。

  李斯特的第一部彌撒曲(1848,修訂於1859,為男生合唱團與管風琴而作),和第三部彌撒(1865,由管風琴伴奏的四聲部合唱),皆採用聖詠風格的主題,伴奏的部分十分簡單,看似傾向傳統復古的作法,但在和聲運用上,大膽地將浪漫時期不諧和和聲與古老聖詠結合在一起,產生了獨特的背景效果。其他更重要的作品,如《詩篇xiii》(1855,修訂於1859)、神劇《聖伊莉莎白傳奇》(1857-62)、神劇《基督》(1862-67)、《格蘭莊嚴彌撒》(1855,修訂於1857-58)、《匈牙利加冕彌撒》(1867)等等,同樣表現出許多創新感和時代感。由於教會方面對音樂風格仍持保守的態度,及教堂本身的條件限制,除《加冕彌撒》及《基督》等少數作品在教堂上演外,其他都演出於世俗音樂會的舞台上。李斯特晚年,為求更多在教堂演出作品的機會,遂抑制自己的興趣,寫些較短的、強調儀式性的作品。可是1879年完成的《苦路——對耶穌十四幅受難像的描繪》,結合前衛的和聲與傳統的儀式技巧,它的「新」仍讓出版商望而卻步,更別提在教堂演出了,所以直到1929年,才於布達佩斯首次被演出。

  除了大規模的宗教作品外,宗教性的主題亦會出現在鋼琴作品裡,尤其在李斯特晚年,許多組曲形態的作品兼容聖樂與俗樂的主題,且多是哀怨的曲子。是傷感於同輩音樂家及朋友一個個的先他而去,天才學生陶希格和兩個孩子的早夭,還是才子女婿崋格納的殞落?只知道李斯特每年輪流居住於德國威瑪——義大利羅馬——匈牙利佩斯三地間,總是不斷創作、不斷教學和演出,精神奕奕地走完生命全程。
註:
1.十九世紀初的歐洲因法國革命及工業革命帶來種種的影響,除了加速政治、經濟、科學、宗教等領域邁入現代化的腳步,文學、藝術、音樂等方面皆在浪漫主義的旋風裡,展現新穎奔放的局面。浪漫主義一詞來自十八世紀末期英--德語系文學的作家們,他們從中世紀充滿著騎士淑女和僧侶的羅馬時代裡尋找故事題材。音樂家受此運動影響,開始追求及表達一些非具體實存的東西,屬於視覺的、幻想的、主觀的、強烈情緒的領域,欲將心靈感受-喜悅或悲傷,熱情或溫柔等轉化為音樂。

2.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指揮、樂評、教師,父母親皆是虔誠的天主教徒,1827年父親去世後即以巴黎為其活動中心,1823年起的二十年裡只說法語,以至於後來必須重學其母語——德語。36歲前是以巡迴各國的演奏家姿態出現,晚年曾任基層僧職,人稱「李斯特神父」。李斯特終其一生精力充沛,才華橫溢,創作不斷,四處指揮與演奏(1848之後僅為募款等性質的音樂會義演),又教導來自各國的學生,從不收學費,對於新生代作曲家亦大力提拔。平生豔史不斷,其中受Countess Marie d'Agoult及Princess Carolyne Sayn-Wittgenstein影響最深。

3.例如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由帕格尼尼小提琴狂想曲改寫而成,是技巧艱深的音樂會用練習曲);三冊《巡禮之年》(演奏旅行所見所感,寫景寫物寫詩寫畫)。

4.交響詩是僅一個樂章,具標題的管弦樂作品。主題內容或來自一首詩,或一齣戲,或一幅畫。例如李斯特的《瑪薩帕》(Mazeppa,1851,靈感來自Victor Hugo的一首詩)。

5.「主題變幻」(Transformation of Themes)是指將一主題變化性格用於不同段落的作曲技巧。

6.參考Humphrey Searle, "Liszt,"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 vols., ed. Standley Sadie(London:Macmillan, 1980), XI, 51-74. 一個編號有時包含多首樂曲。

7.學者將「聖樂」(一切與宗教有關的音樂總稱)分為「正式禮儀音樂」,如彌撒曲、日課經、聖體降福;「普通敬禮音樂」(雖非正式禮儀,卻仍在教堂內使用,亦稱禮儀外圍音樂。),如經文歌、聖母頌、聖詩、聖母哀悼曲、連串禱文、臨終七言、遊行儀式等;及「宗教音樂」(不屬於任何敬禮,也不在教堂內使用,只是舒發宗教情懷的作品。),如神劇、清唱劇、宗教歌劇、苦難神劇、管弦樂經文歌、宗教牧歌、頌歌等,一般在音樂廳或歌劇院演出。

  以上只是大略的分類。或因不同時代風格,或因作曲家要求,曲子在性質和應用上往往會出現改變原定意義的狀況。比如屬正式禮儀音樂的曲名,卻成音樂會用的宗教音樂,例如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

8.Harold C. Schonberg, 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Revise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1), 202.

9.李斯特的初戀情人是他的一名學生Caroline de Saint-Cricq,其父為一名政府官員,反對他們的來往,並立即將女兒嫁給他認為門當戶對的地主。李斯特受到極深的刺激,幾近崩潰,曾有兩年的低潮期。

10.Abbe de Lamennais(1782-1854)

11.Alphonse de Lamartine(1790-1869)

12.Arthur Hutchings, Church Music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Greenwood Press, 1967, reprinted in 1977), 20-21.

13.參考Derek Watson, Liszt (New York:Shirmer Books, 1989)。周小靜:<李斯特的宗教音樂創作>,《中國音樂學》(季刊) 1998年第一期,頁91-105。Humphrey Searle, "Liszt, Franz,"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XI, 28-74.
同作者相關文章:
美濃教會社區活動 (第 63 期)
一切為彰顯神的榮耀——布魯克納的音樂人生 (第 63 期)
浪漫中的宗教情懷——音樂家李斯特的故事 (第 54 期)
梅湘的鳥語琴韻--鋼琴作品鳥圖誌 (第 46 期)
信仰、音樂,大自然~~法國作曲大師梅湘 (第 4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4 期 平信徒時代 (35-3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4期  1999年  10月 平信徒時代 54
本期主題:平信徒時代
發行日期:1999/10/10
目錄s/
舊曲新詞——「愛相隨」
編者的話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由拿撒勒人耶穌的平信徒運動看今日教會平信徒參與的瓶頸與困境
平信徒時代的事奉模式
平信徒事奉的模式
平信徒事奉的模式
台灣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
高雄市發行公益彩券──一個回歸憲法保障弱勢權益的指標性決策
當建立一個人道化的社會福利制度
美麗的彩衣——百步蛇的神話啟示
浪漫中的宗教情懷——音樂家李斯特的故事
仁美教會的社區宣教
信徒(laity)
意外的第三者
追尋幸福的蹤影
基督徒的行為比別人好嗎?
與耶穌一同靜默禱告
信仰與家庭生活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超級比一比
我對偏遠醫療傳道的體驗
1999南州教會夏季學校記
我的「南下巡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