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54期 平信徒時代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關鍵字:
作者/張德麟 ()
  本期的主題是「平信徒時代」。「平信徒」一詞可能始自日文翻譯,當漢文延用此譯法時,有意無意地貶抑沒受按立、缺乏訓練的信徒。所以本期黃伯和牧師就用「信徒」一詞代替平信徒。但既然「平信徒」一詞已約定俗成,本刊在「隨俗」這個意義上使用此詞,並論及與其相關的神學問題。

  主題文稿共收五篇,略述如下:

  首篇是鄭仰恩牧師的「歷史上的平信徒運動」。鄭牧師先從「平信徒」一詞的意涵談起,然後分初代基督教會、宗教改革運動、近代宣教運動以及二十世紀普世合一運動分述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言簡意賅,讀者請勿錯過。

  第二篇是林瑞隆牧師的「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林牧師從宣教談起。他強調,宣教既是每位基督徒無法漠視的使命,那平信徒的神學教育是絕對必要的。第三篇是張立夫牧師的「由拿撒勒人耶穌的平信徒運動看今日教會平信徒參與的瓶頸與困境」,張牧師提醒我們,耶穌本身就是平信徒運動的倡導者,他召訓平民來作門徒,訓練他們,不只如此,他周遭還有當時被認為微不足道的女人、小孩。張牧師從耶穌所作的來檢視今日的教會,問今日的教會重視平信徒嗎?他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質問大家,在今天的長老教會中,「社會中最具活力、最富開創力的一群人,在開會時間的限制之下,已經無緣接觸總、中會的決策。」論點犀利,值得大家深思。

  第四篇是「平信徒的事奉模式」,由林元生長老、林壽陽長老、林經甫兄共同執筆,三位都是大家敬重的,在服事、奉獻、敬虔上處處都成為我們的榜樣,我們藉著他們所寫的,可見目前他們事奉的心境以及參與的情況。

  第五篇是黃肇新教師寫的「平信徒時代之到來?──論當代教會體質轉型之必要」,此文建議,教會「必須在制度上、在神職人員與平信徒之間容納更多種的專業進入教會體制。」不過,他自己對教會是否能接納這個想法也不表樂觀。

  本期的「台灣教會人物檔案」由陳儀智牧師寫「台灣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始自1865年,就是從馬雅各從高雄上岸算起。這位台灣宣教之父是一位平信徒。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論及他的學校生活、他的獻身、在台南受逼迫之情事以及後來宣教事工之拓展。文中並帶出早期宣教與杜嘉德(聖詩54首的作詞者)、必麒麟的關係,最後作者對馬雅各醫生作了一個簡單的評價。在一篇短短的文章中能交待得如此鉅細靡遺,可見作者掌握、處理文獻的功力。

  「潮流.派動」此期論及「公益彩券」。謝長廷市長寫「高雄市發行公益彩券——一個回歸憲法保障弱勢權益的指標性決策」,讓我們對「公益彩券」發行的原委有更清楚的認識,文後附上布興.大立牧師的回應稿「當建立一個人道化的社會福利制度」,請詳讀。「漫畫」由張純菁執事執筆。「文化.藝術」本期由伊誕.巴瓦瓦隆寫「美麗的彩衣——百步蛇的神話啟示」,孫樹文教授寫「浪漫中的宗教情懷──音樂家李斯特的故事」。前者寫排灣族百步蛇傳說背後的精神意義,後者處理李斯特的故事。

  「厝邊頭尾」本期由王文聖牧師寫「仁美教會的社區宣教」,這是一個根植於土地的教會的故事。「神學淺說」由黃伯和牧師寫「信徒」,黃牧師在文末對「信徒神學系」寄予厚望。「感情.婚姻」本期有兩文,一是優蒂姐寫「意外的第三者——寫給海外寂寞孤單的你」,這是「寫給海外寂寞孤單的你」的系列文章,另一篇是胡素琴姐的「追尋幸福的蹤影」,寫她對「幸福婚姻」的觀察。

  「解惑之窗」本期由王崇堯牧師主答「基督徒的行為比別人好嗎?」王牧師分兩個層次回答,一是從基督徒的個人倫理言,基督徒應「較有可能」比別人好。另一個角度他從社會倫理的角度觀察,他發現很多時候「宗教鼓勵被壓迫者去服從既有權威體制,面對現世不公義所造成的苦難不是去鬥爭克服它,而是甘願適應它。」文末,作者作一個測驗題,希望讀者作個自我測驗。

  「信仰.生活」本期由陳秀芬姐寫「與耶穌一同靜默禱告」,是她的靈修實錄。陳蘭櫻姐的「信仰與家庭生活」,寫可不可與未信者交往、結婚。蘭櫻姐在此文有很獨特的見解,請參考。

  這一期的「特稿」有兩篇,一是盧俊義牧師的「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對忽略讀經的教會是很好的提醒。二是王夕堯博士寫「舊瓶裝新酒——從英國看台灣的教育改革」,論英國與台灣的教育。「老師開講」,我們這一期請淡江大學的徐加玲教授寫「超級比一比」,她鼓勵年輕學子,當將信仰與才能知識結合。

  「大專世界」本期有三文,分別是陳立威兄的「我對偏遠醫療傳道的體驗」,寫他跟TCMA到原住民社區的經驗,鄧楨樺兄的「1999南州教會夏季學校記」,寫文化長青與地方教會合辦夏季學校的經過。林心昱姐的「『南下巡迴演唱』之所見所聞」,寫參加文化長青南下巡迴演唱的心靈點滴。處理的題材不同,但服事的心志卻都同樣是熱切的。

  依醫囑,筆者須稍事休息。因此,本期起一年總編輯職務由幾位同工輪流,盼望在你們的代禱中不斷提及這份刊物,願她在眾聲喧嘩中,努力成為與真理同站一邊的堅定聲音。
同作者相關文章:
王孟冬長老kap「消氣散」 (第 163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4】228消失的執事:李瑞漢律師 (第 161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下)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上) (第 158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 】莊松榮ê「全鹿丸」kap蘇振輝ê「人生醫院」 (第 157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 2 ─ 南中東門教會、潘道榮、淡水教會 (第 156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1 得恩堂與補腎丸 (第 155 期)
《鄭兒玉牧師ê文化思想Kap推動:1961-2002母語寫作所顯出- -ê》序 (第 139 期)
《新使者》二十年雜感 (第 121 期)
編者的話 (第 76 期)
編者的話 (第 75 期)
編者的話 (第 74 期)
編者的話 (第 71 期)
編者的話 (第 67 期)
編輯者的話 (第 66 期)
編者的話 (第 63 期)
編者的話 (第 54 期)
編者的話 (第 53 期)
編者的話 (第 52 期)
編者的話 (第 51 期)
編者的話 (第 50 期)
編者的話 (第 49 期)
編者的話 (第 47 期)
編者的話 (第 46 期)
編者的話 (第 43 期)
編者的話 (第 42 期)
編者的話 (第 41 期)
編者的話 (第 40 期)
編者的話 (第 39 期)
編者的話 (第 38 期)
編者的話 (第 37 期)
「現代中文譯本」與「和合本」之比較:以撒母耳記為例 (第 37 期)
編者的話 (第 3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4 期 平信徒時代 (3-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4期  1999年  10月 平信徒時代 54
本期主題:平信徒時代
發行日期:1999/10/10
目錄s/
舊曲新詞——「愛相隨」
編者的話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由拿撒勒人耶穌的平信徒運動看今日教會平信徒參與的瓶頸與困境
平信徒時代的事奉模式
平信徒事奉的模式
平信徒事奉的模式
台灣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
高雄市發行公益彩券──一個回歸憲法保障弱勢權益的指標性決策
當建立一個人道化的社會福利制度
美麗的彩衣——百步蛇的神話啟示
浪漫中的宗教情懷——音樂家李斯特的故事
仁美教會的社區宣教
信徒(laity)
意外的第三者
追尋幸福的蹤影
基督徒的行為比別人好嗎?
與耶穌一同靜默禱告
信仰與家庭生活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超級比一比
我對偏遠醫療傳道的體驗
1999南州教會夏季學校記
我的「南下巡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