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65期 斷裂?復合?——921與教會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台南神學院、聖經學院兼任台灣史講師,成大歷史系博士班生)
  小林善紀的政論漫畫《台灣論》去年11月在日本推出,很受日本年輕人歡迎。2月中譯本在台灣上市時,因為女權團體認為該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本政府徵調的「從軍慰安婦」的看法有違歷史事實,而提出抗議。可是這個議題卻被媒體和政治人物操弄成族群意識的對抗,一時之間戰火延燒到國策顧問,成為打扁戲碼之一。結果在這種莫名其妙的打壓下,《台灣論》反而大賣!

  當時在台灣客座的日本台灣研究學者,閒談之間不免感嘆:「多年辛苦研究的成果,比不上一本短時間內完成的漫畫書受重視!」學生們也向老師開玩笑說:「下本書要紅,先拿去給馮滬祥燒一燒!」

※ 漫畫的感染力與兩極化言論
  玩笑歸玩笑,漫畫書的影響力真的是勝過學術著作太多。《台灣論》雖然不像一般有故事情節的漫畫書那麼吸引人,但是仍然比全部都是文字的書籍更易被年輕人接受。

  漫畫感染力強,但是傳達的,畢竟是主觀的、感性的、直覺式的認知,和講究客觀、理性、分析性的系統化知識,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如果只接受漫畫傳達的知識和感受,恐怕不足以掌握真相。漫畫號召的是「迷」、是作者的信徒,而不是和作者平等對話的學術夥伴。漫畫鼓動的是一群有同樣「感覺」的人,而不是一起「思考」的人。漫畫必須擁有這種特質,才能成為大眾流行文化。

  或許是因為漫畫擁有這種特殊感染力,因此,才會有人拼命打壓這本書,不讓它流傳;另一方面,支持這本書觀點的人,自己看還不夠,甚至大量買來送人。

  在媒體上所看到的言論,對這本書的觀點評價趨於兩極化:仇日的大中國主義者將書中所採訪的人物通通打成「民族的千古大罪人」;具有豐富台灣獨立意識與本土情感者,則將這些人物捧為說出台灣人心聲的台灣英雄。這種極端的好惡,反映出漫畫本身煽惑力的效果,也反映出《台灣論》引動的是台灣社會長久以來存在的、不同族群的不同歷史意識之間的鬥爭。這樣的對立有其無奈的歷史包袱,以及脫不出威權體制、思想箝制的慣性反應。

  然而社會大眾真的只有兩種對立的歷史意識嗎?我想並非如此。被主流媒體忽略的一些看法,很可能才是指向未來的台灣主流歷史意識。

※ 讀者的多元思維與對話可能
  從一些觀察可以發現,雖然漫畫的感染力比較強,但是大部分的讀者讀了這本書之後,並非產生媒體所呈現的兩極化觀感,而是各有其不同的批判角度和接受的角度。這種多元的思維,正是台灣已邁入民主社會的表現,也是我們這一代寶貴的資產。

  從幾位讀過這本書的大學生那裡聽到下列幾種看法:

  「這本書寫得很好,大家都應該來讀!裡面把台灣的歷史說得很清楚,一點都不誇張。還把中國罵得很慘,太好了!」

  「書中大膽的指出蔣介石根本就是獨裁者與虐殺者,單是這一點就很值得看了,難怪國民黨出身的一些人要跳腳、要打壓這本書。」

  「我覺得他的觀點很偏頗。李登輝有那麼了不起嗎?」

  「我覺得他很歧視女性。除了慰安婦的事情之外,對日本年輕女性參政也抱持非常負面的看法。」

  「一個日本人能夠這樣了解台灣,實在很不容易。只是他所獲得的資訊好像還是有些問題,所以有時會做錯誤的判斷吧!像他說台灣話沒有文字,完全忽略了使用一百多年的『白話字』,而且誰要用他們日本的假名來寫台灣話!」

  「實在看不太下去!他很崇拜權威,又喜歡軍隊、戰爭之類的事。抓到幾個個案,就認為足以代表一切。可信度不高。」

  「我覺得他所說的『日本精神』,並不見得是台灣人從日本人學的,那是台灣人本來就有的吧!」

  「這本書是為日本人寫的嘛!我覺得和台灣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台灣只是作者用來表達他對日本現況不滿的工具而已。」

  除了這些年輕人的看法之外,我們也看到女權團體呼籲《台灣論》爭議應停止泛政治化的發展,回到關心「慰安婦」的人權問題上。雖然有些極端的獨派人士認為「這些女人被統派利用了」,但是這種各團體不分統獨而在人權議題上合作,才可能走出無謂的對立,為真正的落實做一點改變。

  還有原住民抗議書中對霧社事件的描寫,只強調原住民在事件中殺害手無寸鐵的日本人,卻完全不提是日本人先欺負原住民的;書中還引用原住民老人說他們在所有外來統治者中只服日本人,原住民也基於族群尊嚴提出抗議。
  
  這些反應讓我們清楚看到,有關《台灣論》的爭議並非刻板的、教條式的統獨對抗,事實上激起許多不同層面的思考與批判。

  台灣社會是人人都能發聲的社會。在這種開放的社會中,必須以理服人,而非以焚書坑儒等獨裁手段來禁止不同的聲音。就這個觀點來看,具有不少爭議性的《台灣論》,正好可以幫助我們釐清什麼是台灣的立場?什麼是台灣的歷史?

※ 認識小林的右翼立場
  在討論《台灣論》的歷史視野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小林的立場與視野。
  
  《台灣論》固然讓許多原本不知道台灣在哪裡的日本人對台灣有了一份親切感,但是該書明顯的右翼立場讓大多數人還是未讀先排斥,並引起知識界的批判。(註)

  《台灣論》出版之前兩年,小林善紀就以《戰爭論》一書而飽受爭議。在《戰爭論》中,他假想朝鮮半島會爆發激烈戰爭,到時候日本難免捲入戰爭,至少難民會湧入日本而威脅日本社會安定,因此他認為日本應該為戰爭做好準備,自衛隊應該改造成真正的軍隊。這種好戰言論在日本雖然始終存在,但很少人會大剌剌地宣揚這樣的主張,又是針對青少年作訴求。朝鮮半島的危機在兩韓會談之後大致上消失,小林接著把視野轉到台灣,因為台灣大概是目前東亞地區最可能觸發戰爭的因素。《台灣論》是在這樣的考量下形成的。日本右翼的基本看法之一,是期望日本人可以驕傲地生存,不必向中國和美國屈膝。《台灣論》之所以同情台灣獨立論、欣賞李登輝,就是因為在此他發現了堅決反抗中國霸權的一群人。而他所遇到的台灣人大部分對日本有一份親切感,正可借用來為日本殖民史除罪。

  在這種意識形態主導下,他把慰安婦求償運動視為各國對日本的報復與壓迫,完全無法從人權的角度來思考;而在描寫日本統治台灣的歷史時,則提出相當多為殖民統治辯護的說辭。這都是右翼論述的基本立場。

※ 《台灣論》歷史視野的狹窄性
  《台灣論》以大約四十頁的篇幅來回顧台灣的歷史。這樣短短的篇幅,要處理台灣數百年來的發展,自然只能舉幾個鮮明的例子來說明。而漫畫的處理方式,更摻雜了作者本身明顯的好惡評價。他批評日本左派學者是「自虐式」史觀,我們可說他卻是「自戀式」史觀。

  同樣是殖民統治,他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種種措施都說是「暴政」,談到日本統治時期,則引用許文龍、李登輝的證言,強調在日本統治下,「台灣人嚐到幸福的滋味」。書中急切地說明日本人在台灣所做的各項建設,甚至提出「大東亞戰爭的魅力」,讓台灣人前仆後繼地志願當兵!
  
  美化戰爭的歷史觀點或許對大部分的台灣人而言相當陌生,但對曾經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來說,一點也不特別,這些都是戰前和戰時日本國民教育和殖民教育的標準說辭。恢復戰前的「日本精神」,是日本右翼的主要訴求,也是小林從《戰爭論》到《台灣論》一直在追尋的。

  在回顧台灣歷史之後,小林大大的畫上整頁,寫著:「唯有誠實面對並檢視自己國家的歷史,才能夠看見事情的真相!」這句話說得真好!但是我們看到的是,小林其實無法誠實面對自己國家(日本)的歷史。當全亞洲承受著日本軍國主義擴張的苦果時,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自命為亞洲弱小民族的解放者,詮釋大東亞戰爭為「代天征伐不義」,要讓亞洲從英美帝國主義手中得到自由,建立「以日本為核心」的亞洲新秩序。這樣的論述,在日本戰敗之後,仍然陰魂不散。戰後日本經濟侵略東南亞,依舊想成為亞洲霸主,無怪乎亞洲各國反日情緒高漲。不能誠實面對日本帶給別人痛苦的事實,一味以片段的歷史解釋來為殖民統治除罪,這種歷史視野救不了日本,也幫不了台灣。

  今天我們如何看待日本統治台灣的歷史?只從「抗日」觀點來評價固然失之偏頗,但是全面肯定日本的做法更是無法掌握真相。誠實面對、看清事實,就不是「抗日」或「親日」的二擇一觀點,而是能夠了解各種事件的兩面性、三面性,不再只接受單線因果的解釋。概括來說,日本的統治固然帶來近代化的種種好處,但是一切建設也都是為了擴張帝國的實力,而非為台灣人的幸福。嘉南大圳、蓬萊米、糖業、工業化等等發展,提升了台灣的生產力,可是經濟成長的實質好處,大部分是由殖民政府及日本本國享受。「大東亞戰爭」時期在台灣實行的皇民化運動、「志願兵」等措施,固然有受到時代感染而全力配合者,但是大部分的人應該是在無奈的心情下勉強應付的吧!對照戰後國民黨統治下的國語政策、軍訓課程、國慶日大遊行、反共論述,我們的感受和反應如何,就可以推知當時台灣人的感受。把一種歷史解釋拗成相反的另一種解釋,有時候對事情的了解幫助並不大,因為仍然在相同的思考模式裡打轉。若不能跳脫舊有的思考模式,就走不出真正的新路。

※ 一條自立而非他律的獨立路
  小林觀察到台灣正在走出自己的路,一個以台灣為名的國民國家正在誕生當中。然而建構台灣主體性的工作,只能由台灣人自己來完成,而且需要新思維來領導。過去建立在「台灣人=人民/外省人=外來政權」的反國民黨台獨論述,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已經過渡到「四大族群」/「中共霸權」的台灣主權獨立論。固然台灣內部的族群矛盾仍然未消失,但是在面對中國逼統的壓力時,唯有團結一途。台灣的民主化要真正成功,必須全民有「我群」意識,不是透過外力的形塑,而是自我建立。

  《台灣論》的一個問題點在於:還是把舊台獨論述和台灣主權獨立論述混在一起
註:日本新世代文化評論家、也是台灣文化研究者丸川哲史,集合了一批日本與台灣的學者,今年4月出版了一本《超越小林善紀的「台灣論」——新觀點看台灣》,試圖以各種角度批判《台灣論》,從「日本與東亞」、「日本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來看日台關係,並提供從不同的角度和資料,幫助日本人正確理解台灣。該書已在翻譯中,近日會出版。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5 期 斷裂?復合?——921與教會 (30-3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5期  2001年  8月 斷裂?復合?——921與教會 65
本期主題:斷裂?復合?——921與教會
發行日期:2001/8/10
目錄s/
那夜,天空出奇的暗
編者的話
921集集大地震顯現之社會現象
與哀哭的人同哀哭——台灣各宗教921救災概況
921社區重建關懷站的理想與實踐
關懷心.宣教情.愛是永不止息
重建之愛
921大地震後的省思
生態保育與災區原住民部落重建
台灣的阿媽——瑪喜樂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從日本新世代談台灣的主張
最後的反撲
陳麗如s
走過921——仁愛鄉復耕之路
抹油醫病與禱告
來自希望的深沉喜悅
基督徒可以自殺嗎?
慈暉獎得主——阿孌姐
美麗新世界---一個快樂但沒有愛的世界
墮胎議題正誤
上主是「男」是「女」有那麼重要嗎?
「責任」、「超越」與「委身」
原來大哥哥大姐姐是農夫?
我見我思
永遠的家——集集教會
愛的團契
用自己的調,唱自己的歌——第五屆全人發展生活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