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67期 站在破碎的土地上 |
|
|
感情.婚姻 |
年輕喪偶婦女的情感生活 |
|
|
關鍵字: |
作者/白惠芳
(台南神學院社工碩士,台北市孤兒福利協會主任)
|
|
|
|
由於現代社會意外事件頻繁,病變又不斷的攀升,使得喪偶的機率昇高。以日前美國911恐怖事件的發生,年輕精英的喪生也造成喪偶家庭的增加。以台閩地區1999年底與1998年底,女性喪偶人數增加了3.38%(內政部,2001) 。 「喪偶婦女不是放棄不喜歡,另外去找喜歡的,而是被迫失去一個快樂的關係,從此必須一個人生活」。在震驚、失望、混亂及不情願的情緒中,喪偶婦女被迫去接受喪偶的事實。 有些婦女遭遇變故;當她們還在悲傷、混亂的階段時,接著又要面對現實生活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有喪偶後的經濟問題。她們可能因為結婚而退出就業市場;或者有了工作而薪資不高,無法滿足家庭的經濟需要。因而可能淪為經濟弱勢者;她們要肩負雙親重任,除照顧子女及妥善料理家務外;更在家庭變故後,因面臨劣勢的經濟結構,成為家庭收入的主要提供者,導致須承受數種負擔。 喪偶對婦女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這種創傷對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筆者嘗試由幾個方向來討論喪偶婦女的情感生活:
一、喪偶後獨自面對孤單與寂寞 女人因著對婚姻的重視,一旦配偶去世,也讓其失去生命中的依靠。社會經濟地位也因為失去丈夫而低落。喪偶婦女在一般的生活或社交場合中,看到別人出雙入對,常會加深她們對丈夫的思念,並有強烈孤單的感覺,無形中把自己孤立起來,而與社會隔絕。 有些喪偶婦女由於缺乏來自配偶的情緒支持,經常會覺得空虛、孤獨和寂寞。通常悲傷情緒是喪偶者常見的情緒反應,在悲傷的情緒中,比較容易讓喪偶婦女有自責的情緒出現,她們常覺得應該對配偶的死亡負責。有時這樣的自責,也讓她們產生罪疚。然而在許多研究指出,喪偶以後,原本因婚姻關係而建立的親屬、朋友體系亦隨之改變或調整。人際關係層面的減少,失去朋友、悲傷、孤單、寂寞的生活形態,容易使喪偶婦女引起身體的不適,甚至威脅到健康。
二、從一而終的觀念,讓喪偶婦女承受過重的角色負擔 以中國文化觀點來看,在父權社會中,文化壓抑著婦女發展獨立思考的空間,更用「三從四德」的價值觀來規範婦女的生活,傳統文化總是要求婦女認命的去接受一切。近代社會上選的模範母親常常都是守寡,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培養長大,日後孩子們在社會上都頗有成就。這種對寡母與孤兒成就的肯定,雖然留給社會有個很好的學習榜樣,但不也是在標榜或鼓勵女性喪偶後,必須為先夫守貞,為孩子犧牲的社會價值觀。 這樣的價值模式,是深深地注入在傳統社會中。婦女的角色一直未被重視。傳統上男性喪偶如果再婚,一般社會的接受度較強;但如果是女性的喪偶者,社會的規範便又不一樣。 而台灣的喪偶婦女之處境,除了她們原本已承受了喪夫之痛外,又得面對台灣社會以男性為中心,父權文化的陰影,使喪偶婦女猶如雪上加霜,蒙上更多的社會、家庭壓力。而台灣社會也一直深受中國文化與社會價值的影響,使喪偶婦女背負的是獨自教養孩子的責任,也就是責無旁貸的養兒育女。
三、寡婦的生活壓力影響其喪偶後的情感生活 婦女結婚後,男性常是家庭中的主要經濟來源者,一旦配偶過世,家庭的經濟可能陷入困境。除了承擔家庭經濟的責任以外,也因為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家庭成員,讓喪偶婦女承受相當大的教育壓力。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有完整的父母愛,和角色模仿的榜樣。教育孩子也是父母雙方的責任,但婦女喪偶後,卻必須獨自負起教養的重擔。 另一方面,社會常會對單親孩子有著負面的評價,更是讓喪偶婦女的教育壓力加重。婦女喪偶後,孩子教育的問題全部由婦女來承擔,孩子的成長是充滿著變化的,對一個以依賴丈夫的婦女來說,要獨自撐起所有的教育責任,那種壓力是可以預知的。 一個完整的家庭,因配偶的死亡,婦女直接來負擔整個家計及照顧子女的責任,其變化所承受的壓力和責任是沈重的。就角色理論來看,喪偶婦女也比較容易遭受角色緊張與角色衝突。另外寡婦也較難以再婚的方式,來改變他們的社會與經濟地位。
四、支持系統對喪偶婦女情感生活的影響 傳統的台灣社會,婦女們通常會以家庭、先生、孩子為重。因此,來自家庭的支持系統,其關係的良窳、互動狀況、支援的內涵等,就成為婦女婚後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標之一。 家庭支持系統的完整,關係到婦女喪偶後的生活調適。女兒喪偶後娘家通常是一有力的支持體系,婦女喪偶後和娘家親人的互動關係甚至會較頻繁,娘家親人因不忍心看到女兒受苦,而會主動提出請女兒搬回娘家住。因此,娘家親人是喪偶婦女最大的支持力量。但是通常喪偶後與前任配偶之親戚相聚的次數或機會,都有逐漸減少或停止的現象。 筆者在研究中也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喪偶婦女,喪偶後和婆家親人只是在過年、過節時,才偶而有來往;但也有少部份婦女表示,她們喪偶後就不再與婆家親人有任何來往。所以由姻親關係所建構的支援體系,在主要關係人(配偶)死亡後,其關係會因互動不多而逐漸淡薄,甚至中斷。 在子女方面,孩子失去生命中重要的父親,其依附的對象只剩下母親時,這個關係的轉變,會讓孩子處於危機之中。其依附關係與母親的情感生活有著相當的關係,孩子害怕母親再婚後其依附對象有所改變,而對母親的感情對象加以阻礙。 在筆者的研究中發現喪偶婦女,她們都不排斥結交異性朋友。但也不會刻意去製造交異性朋友的機會,而且堅決反對與有婦之夫交往。大部份的婦女對結交異性朋友的看法是隨緣,或許作個精神上的朋友也不錯。 至於她們對性關係的看法,及性生活的需求來看,有些婦女在喪偶初期仍會有性的衝動,但她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性需求,甚至有自己尋求宣洩的管道。通常她們以早點睡覺、抱抱小孩、忙家事、逛街、打電腦來處理自己的性需求,甚至覺得只要不去想就沒事了。有些人還以為婦女可以控制自己,性需求並非生活中的重點。她們覺得對傳統女性角色來說,性生活並非明顯地被渴求,所以喪偶後性關係對她們來說不是大問題,所以她們也不會因為性需求而找一個伴結婚。 她們對再婚抱持較保守的態度。分析其原因有兩種可能因素,其一是不敢對再婚有過多理想,只是適度地表示子女是最重要的問題考量而非自己的再婚。其二是經歷喪偶之痛後,較長的調整心態與情緒的平撫,使喪偶婦女們面對另一種生活方式有比較積極的看法,畢竟,生活現實終會脫出舊的創傷悲痛。 當生活更趨平順單純後,對她們而言,學習另一個獨立自主而且又自由的生活,是新經驗的開始。一旦再婚,勢必要再適應新的家庭成員,新的人際關係。反復改變自身舊習慣的生活,她們會覺得相當辛苦。再者,喪偶婦女的生活或工作都已定型,年齡及適應的能力不再如年輕時有較大彈性去調適或面對,因此視再婚為另一種累贅。這些因素也是她們曾間接地表示「再婚」並非是較好的選擇。
關心年輕喪偶婦女的感情生活,是筆者個人在研究此課題時,發現許多年輕喪偶婦女的掙扎,調適及學習突破,有些人走過低潮再見生命的春天,有些人仍黯然,縮在一隅。每一個家庭截然不同的心境更是筆者在面訪時心情高低起伏,終夜不眠而深受震撼的反思與動力,走過暗夜孤寂,也深深祝福那些我曾訪問過的對象,她們的堅韌、成熟付出,我如此祈禱。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年輕喪偶婦女的情感生活 (第 67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