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77期 生命教育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未知死,焉知生?-我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關鍵字:
作者/陳南州 (玉山神學院副院長)
※ 何謂生命教育
  我們台灣人是很忌諱談論死亡的民族,可是最近這十幾年來,「生死學」卻是台灣的顯學之一。很多人,很多書談論生與死,生命的品質、生命的尊嚴,甚至是死亡的尊嚴都是熱門話題。

  然而,台灣教育行政單位正式推動「生命教育」不過是這幾年的事。1997年當時的教育廳長陳英豪認為學校應該教導學生認識生命、愛惜生命、尊重生命、關懷生命等。2000年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動委員會」,推動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認為「生命教育是教改中不能遺漏的一環」,教育部更宣布2001年是「生命教育年」,期盼各級學校推動「生命教育」。不過,教育當局所謂的「生命教育」範圍涵蓋甚廣,有教師認為健康教育、生涯規劃,甚至生命倫理學,也都是「生命教育」的內涵。

  其實,教育當局之所以推動「生命教育」是跟當年多起校園死亡事件(特別是自殺的個案)關連。也就是說,「生命教育」其實是跟「死亡教育」相關。在國外,「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早在1960年代就蓬勃發展。美國死亡學(thanatology, 或studies of death and dying)的先驅之一庫柏爾-羅斯(Elizabeth Kubler-Ross)的《最後一程》(或譯「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 1969) 對罹患絕症之病患瀕臨死亡時之心理研究,可說是現代死亡學研究的一部經典著作,而英國桑德絲(Dame Cicely Saunders)設立之聖克理斯多福安寧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 1967),則是現代具體活用死亡研究於醫療照護的開創者。台灣留美學者傅偉勳是台灣死亡學的先鋒,但是他把美國的死亡學研究,與儒家、佛家對於心性的體認結合起來,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也就是根據「生死是一體的兩面」的看法,把國外的死亡學改稱為「生死學」(studies of life and death)。台灣國內學術界也普遍接納這種了解,加上國人一向忌諱談論死亡,所以國外的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在台灣就成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高雄師範大學教授張淑美在《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一書中,對生死教育做了一個不錯的定義,她說:「生死教育之基本理念與涵義在於:『探討死亡的本質以及各種和瀕死、喪慟主題和現象,促使吾人深切省思自己與他人、社會、自然,乃至宇宙的關係,從而能夠察覺生命的終極意義與價值,是面對死亡、克服對死亡的恐懼與焦慮、超越死亡、省思死亡,使吾人能體會真愛與珍惜(生命),展現人性光輝,活出生命意義的教育』」。

  根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出版之《導師》季刊(108期,2002年9-11月)的報導,以「國小生命教育教材教師本單元教學重點」為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推動的生命教育比較偏重基督教教育,亦即旨在培育基督徒的人格,活出基督的生命,這和目前台灣社會、學校一般偏重「死亡教育」的「生命教育」,走向並不相同。

※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為甚麼推動生死教育、生死學
  每一個人的出生都不是自己的選擇,「生命」在本質上是「賜予的」。死亡,對絕大部分的人而言,也不是自己的選擇,它不能被排拒門外,它不隨我們的意思,強橫地臨到我們。所以,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人生當中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就是人會死,終須一死。所以哲學家說「人是向死的存在」,修道院的修士彼此請安時說「要記得:你會死」。

  在出生、死亡兩個「事件」之間就是我們的人生。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常經歷「生之痛」,如天災、人禍、疾病等所帶來的痛苦-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痛苦。我們無法盡都明白為甚麼人會遭逢這些事,如:為甚麼有些人出生就因為帶有某種基因而罹病?為甚麼我們存活在台灣此一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我們體察人生有些「奧秘」,我們經驗到人有自主性,可以選擇、作決定;可是,我們同時經驗人生有許多限制,我們無法操控人生,對許多事,我們無能為力,無法改變。此外,我們也體察生命有社會性或群體的關聯性,我們個人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群體密切關聯。如:司機開車的態度影響乘客的安危;人的疾病也會傳染;國家涉入戰爭,人民的生命受到毀滅等。總之,我們經驗希伯來箴言和台灣俗語所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生實在「無常」,人生有苦難,不能稱心如意。而這一切之中,我們最無法掌握的就是死的臨到,也因為如此,人們畏懼死亡,不知如何面對死亡。

  現代醫藥讓我們有一種錯覺,誤以為我們可以免除生理的病痛,現代人誤以為我們可以藉著日新月異的科技操控、超越肉體的死亡。也因為如此,本來是可以很平和地死亡的人生,卻因為醫藥的過渡介入,使人的死亡過程經歷太多不必要的痛苦、孤寂、惶恐。想保存生命的動機和做法都沒錯,但它一旦使死亡的過程變形破壞,使正在走向死亡的自我受到破壞變形,甚至使生命共同體扭曲變形、破壞,那麼,它不但是對瀕臨死亡者的「折磨」,對依舊存活的生者亦然,使原本「溫順的死亡」變成「狂暴的死亡」。它不但使生命的尊嚴受損,也喪失死亡的尊嚴。

  我們知道我們會死,但是我們不知道死何時臨到我們。人們面對這種不確定性的態度不盡相同。這跟我們如何了解和詮釋生命與死亡有關。我們的詮釋會影響我們在人生的各種際遇中作不同的抉擇。譬如說,有人以為命運天注定,生死有命,就以平常心去接受人生的一切;有人以為生命沒有靈性,所以只關心肉體的存活;有人以為人不該只是存活,應當是在有生之年有意識地活,甚至是活出人的尊嚴與意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體認人的生命除了生理性的生命,還有社會性的生命,更有靈性的生命,那麼我們的生活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們認知肉體的生命會死亡,但它不是絕對的價值。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持續肉體的生命,而是在有限、無法全由人掌控的人生中,如何超越有限之軀體的生命,實現生命的意義,創造生命的價值,使我們跟生命之根源-終極實體-上帝的關係合宜、結合,即成就社會性生命和靈性生命。我們應當把我們內在感受到的超越的向度,那渴望與外在超越的向度有所關聯的生命力展現出來。

  很多人是從面對死的經驗-自己或別人面對死的經驗,來感受生的事實與可貴。所以,對於死亡無知,就不能真正生活,生命就缺乏意義。這樣,古人所說「未知生,焉知死」的話,或許應該改成「未知死,焉知生」更具意義。生死教育、生死學正是希望人通過認識死亡來認識生命,在有生之年活出生命的意義,創造生命的價值。當肉體的生命接近死亡時,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面對、接受。這樣,或生,或死,我們都無遺憾。或說,我們活得有尊嚴,也死得有尊嚴。

※ 綜合性或科際整合的學科
  人的生命不只是生物性生命。我們探討死亡的本質,就必然會從生物性生命的層次進入社會性生命,甚至是靈性生命的層次來了解生命與死亡。因此,生死學固然涉及醫學對生命與死亡的看法,也從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的觀點思想生與死,特別是從宗教信仰的層面理解死亡。所以,偏重「死亡教育」的「生命教育」、生死學,是一門綜合性或跨越科際的學問,亦即是一門科際整合的學科。

  生死學的課程常因教學教授的主要關心而有差異。有的教授偏重瀕臨死亡的心理研究,有的進而強調臨終關顧、安寧照護。有些生死學的書籍也討論生命倫理的議題。過去三年我也在東華大學教「生死學」,有一年選課學生高達一百零二人。第一天上課時,我總是請學生分享他們對死亡的認識與看法。有些學生坦承他們甚少想到死亡,有些學生甚至未參加過任何喪禮。在課程內容方面,我除了介紹東西方哲學對死亡的觀點,也探討不同宗教對生命與死亡的教義(主要是探討佛教、台灣民間信仰、基督教的神學觀點) ,以及他們對關連於生、死的其他議題的看法。亦即除了生與死的探討,同時也探討臨終關顧、安寧照護,以及跟生死相關的自殺、死刑、戰爭等議題。因著生物科技而帶來的與生命相關的倫理議題,如安樂死、墮胎、複製人等議題,我則將他們列於生命倫理學的研究範圍,而與生死學區分開來。

※ 結論
  生死學教導我們認識死亡,卻讓我們活出真實的生命。從基督信仰的觀點而言,當人跟生命的根源-上帝建立合宜的關係時,我們體會我們被賦予之生命的意義,就是愛與關懷。愛鄰人、關懷社群的生活使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長存。愛勝過死亡。當我們真實地去愛,也勇敢地被愛時,我們就是實實在在地活,有意義地活,我們活出生命的尊嚴。這樣的生命,其肉體的生命何時結束都沒有遺憾,我們可以很有尊嚴地向生者告別,尊嚴地死亡。

  生命的尊嚴是藉著愛、關懷其他的生命來展現。我們以愛珍重生命,保護生命,發揮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就是過一個有尊嚴的人生。這樣,當死亡來臨時,我們不懼怕,而是坦然接受,讓我們的死亡也具有尊嚴。

  最後,容許我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漂鳥集》的一首詩來作為結語。這首詩也曾被生死學大師庫柏爾-羅斯所引用,節錄在其大作《最後一程》最後一章的開頭。

  「死亡像出生一樣,都是屬於生命的。走路須要提起腳來,但也須要放下腳去。」
同作者相關文章:
青年團契與長青運動——我的體認與期待 (第 168 期)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第 164 期)
更正說明 :「他」與「祂」 (第 160 期)
「背十字架跟從耶穌」太沈重了? (第 159 期)
現代台語譯本聖經翻譯暨審議小組回應「讀經筆記」 (第 141 期)
那些年,我們曾經這樣想 (第 127 期)
除了〈人權宣言〉,教會還要做甚麼? (第 104 期)
從《使者》到《新使者》 (第 100 期)
打斷手骨顛倒勇——專訪張德麟談《新使者》 (第 100 期)
「同志神學」面面觀 (第 82 期)
基督徒如何看演化論? (第 81 期)
未知死,焉知生?-我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第 77 期)
走過從前,邁向未來:我對聖經神學研究班的回顧與省思 (第 73 期)
主禱文是最佳的祈禱範本------兼談《雅比斯的禱告》 (第 70 期)
基督徒可以自殺嗎? (第 65 期)
是應許?或是問題?——生物複製科技的神學省思 (第 62 期)
編者的話 (第 56 期)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第 56 期)
談讀書——我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第 55 期)
基因工程研究與上帝的創造 (第 49 期)
教會與大專青年——過去、現在、未來 (第 48 期)
「複製人」帶給你一些困擾嗎? (第 45 期)
未婚懷孕的人可以在教堂舉行結婚禮拜嗎? (第 43 期)
選擇是一種勇敢和美麗  (第 41 期)
從基督教倫理學的觀點看同性戀 (第 39 期)
福音與文化 (第 38 期)
普世教會協會及其社會倫理之簡介 (第 36 期)
買本現代中文譯本來看吧!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77 期 生命教育 (5-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77期  2003年  8月 生命教育 77
本期主題:生命教育
發行日期:2003/8/10
待補s/
目錄s/
白雪下的新生命
編者的話
未知死,焉知生?-我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生命的學問──PCT生命教育事工的推動概況
學齡前幼兒生命教育實踐分享
上帝為咱開啟傳福音另一扇窗
我們做了什麼──天主教曉明女中生命教育中心
白話字推廣者---姚正道牧師
同居理想國?
另眼看鹿港
社區的好朋友—員東路教會
聖靈的恩賜--說方言
何謂TCMA?〈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
學習在愛中生活
開創無悔的人生
如何看民間宗教
夫子s/
堅持理想的人生
參加神研班小感
等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