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78期 基督徒的穿著可以多前衛? |
|
|
解惑之窗 |
沒有「沒有用」的學問 |
|
|
關鍵字: |
作者/劉清虔
(屏東崁頂教會牧師)
|
|
|
|
我的大學時代......,回想那一段沒有網路、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年代,生活簡單到只有課堂、圖書館、宿舍與教會。與現在活潑絢爛的大學世界相比,是枯燥乏味了許多,但是,人格的形塑與生命的涵養有時就必須是這樣的「單調」才有可能達成。 ※ 入學 入學之前,在世人的眼中,我是一個徹底失敗的人,高中讀四年、聯考又落榜,完全沒有任何成就可供標榜。在上帝的憐憫之下,終於在要當兵的前夕擠上榜,成為新鮮人。 一九八六年,帶著一本聖經、一本荒漠甘泉,就隻身北上前往台北市郊的木柵山城求學,指南山麓與醉夢溪畔確是讀書的好地方。依山而建的校園,只要是上課,就得步步攀升,仰望那學術的高塔,盼能一沾雨露,潤澤枯乾的知識心靈。下了山,又可立時鑽進圖書館,在書林中徜徉,靜受知識的浸透。 當年,努力參加學校團契活動,來開闊自己的信仰眼界;週日,前往新店七張教會參與青少年的事奉。一年級的新鮮人,能有多大的志向與清楚的目標?把老師交待的東西念好是最實在的,往來聚會不缺席是最虔誠的表現了。我的腦中一直盤懸著一個問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成熟有生命的基督徒大學生?
※ 求學 大二起,開始每週一本專業書籍、一本屬靈書籍的讀書生活。學校與團契教會的事情再怎麼忙、老師規定的功課再怎麼多,每個禮拜一定讀完兩本書。於是乎,韋伯、馬克思、涂爾幹、帕森斯、齊美爾等本行社會學大師的作品一本本搬上書架,而田立克、尼布爾、薛華、陶恕、唐佑之、楊牧谷等神學大家的書籍亦是在這般的鞭策下,似懂非懂地堆入腦海。 花了很多錢買書、花了很多時間看書,當時常掛在嘴邊的格言是:想多念點書,就得少吃點飯;想多念點書,就得少睡點覺。有時在花盡了生活費去購書之後,一個人躲在房裡吃上半個月的「豬油拌飯」(泡麵太奢侈了);經常在夜燈皆熄之後,桌上的檯燈與窗外的路燈相輝映。從大二到大四,是我有系統一本一本閱讀書本最輝煌的年代。
大三起,選修哲學做輔系,也一口氣修了近四十個學分的課,遠比基本要求的廿學分超出許多,「興趣」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也明白人的劣根性,就是怠惰,因此,我從不旁聽任何一個科目,只要有興趣、或自認有益的,就去修讀。最後,總共修了一百七十二的學分畢業。 這個世界不會有「沒有用」的學問,我讀社會學,也讀哲學,修了不少社會工作的課、讀政治學、經濟學、甚至是中國大陸研究。後來,我發現在當老師的過程中,在意想不到的情形下,我所學的都用上了。
※ 轉變 因著大量的閱讀,我從一個以三民主義最高分而自豪的高中生,轉變成因馬克思主義而熱血沸騰的大學生。我一直深信,當知識不斷累積之後,會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與觀點。大學,是我個人思想生命改變最劇烈的時期,這是一個啟蒙的時代。 不僅是我個人在大學時期的轉變,台灣社會也存在巨大的變化,解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上台、民進黨組黨,那幾年,遊行特別多、抗議的聲浪特別大,各種的衝突也最多。大一下學期,在參加完二二八紀念禮拜之後,與同學「共謀」在系上辦一場探討二二八事件的演講。結果,從上面關照下來,被導師找去個別談話說,在他那個時代,辦這種活動會被人蓋布袋送綠島。 我大二時曾寫過一篇文章,談的是原住民的土地、從娼等問題,文章用的不是「山胞」,而是「原住民」,就曾被某教官認為用字不妥,因為那是當年「黨外」人士所用的。又發表了一篇小論文,談的是馬克思主義,對其多有正面評價,這回被批不夠學術,但我知道原因並不在此。在那個風聲鶴戾的時代,在用盡心思從國關中心借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之後,一本本地拜託影印店老闆拉下鐵門之後為我印。 回應變局,學生最好的對應方式是「更多地閱讀」。左派、右派、極左、極右的陣營都有我的參與。我參加國父思想研究社、也曾參加在極右派雜誌的聚會,在讀馬克思之餘,也去聽台獨的演講會。
※ 插曲 大三那年的暑假,發生一件生命中的插曲。我的母親為了能讓我買更多的書,接了一份家庭代工,沒想到卻因此受騙,損失了好幾萬元。當時人在台北,得知此事,心中至為沉痛:一個堂堂二十三歲的人,無法反哺,卻因想念書反應及家人。我無法原諒自己,痛恨自己百無一用是書生,心想:何不將一大堆念書的心得幻化作文字? 曾經是高中時代作文比賽的冠軍,一進政大,就取得大一論文比賽的第一名;但從來沒有想過會將寫作當做生命中一件要緊的事,甚至以此謀生。我開始嘗試寫作,「教會公報」、「基督教論壇報」、「使者」、「曠野」基督教刊物, 以及「自立晚報」、「中國論壇」.... 等一般媒體都曾刊載當時的心血結晶。 因著要寫,讀的東西就更廣了,想的東西也更多了;無形中,培養了掌控思想、駕御文字的能力,然而,也還需要敢言人所不敢言的道德勇氣。後來,從研究所二年級起(九二年),開始擔任《基督教論壇報》〈瞭望集〉專欄的作者,不定期撰寫評論性作品;而研究所三年級時(九三年),開始擔任《台灣教會公報》〈教會與社會〉專欄的作者,每週固定撰寫反思性作品一篇。後來皆結集出版。
※ 信仰 信仰本就具有多重面向,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以單一面向去要求他人,到最後,信仰是一個人向上帝的自我告白。有人進修道院,終其一生孤獨;有人入游擊隊,悍衛窮人的正義。 大學時代,台北的教會界常辦些特會,或是神學講座,我幾乎每會必到,盡全力去吸收各家精華。而大三起,主日除了在萬芳教會教主日學外,也找機會到各教派的教會參與、學習。從最保守到最激進,從聚會所到靈恩教會,信仰的激盪是相當強烈的。四年來,我沒有錯過任何一週的禮拜,沒有拒絕過任何一個能勝任的事奉。上帝藉以陶塑我。 隨著學術能力的精進,諸多信仰的困惑也油然升起,於是開始閱讀神學書籍:如此基督教、追隨基督、人子之謎、前車可鑑、認識神、系統神學、人的本性與命運、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社會福音集、還有新舊約導論神學....等,一本本地讀,也盡力在文字中求珍尋寶。
※ 發現 大學畢業後,我花了九年時間讀了哲學碩士、道學碩士與神學碩士。一直到如今,回想起十多年前的大學生活,我發現在所行的路徑中有上帝奇妙的安排。在看似單調的生活次序中,亦有著豐富的內容。 大學四年多面向、多角度的知識學習,奠定了我教學的基礎,過去十年在大學與神學院執教,至少開過廿門不同的課。作為一位牧師,七年之間順從上帝的呼召,期待建立一間合神心意的教會。現今的教會,處在「保守與靈恩」、「傳統與激進」的相互擺盪之中,應該何去何從?過往的教會經驗能幫助我在困惑中尋路。而寫作,至今也已有十一本書問世。
有了這樣的發現,我會建議新鮮人或大學人幾件事: 一、訂一套大學四年的讀書計劃,包括專業與信仰的作品。 二、擴大自身的學習,有興趣就去讀,且全力以赴。 三、深度的信仰造就,包括讀經與禱告、團契與教會,是缺一不可的。 四、少上網、多讀書;少看電視,多讀經;少逛街,多聚會。 五、記住,這世上沒有「沒有用」的學問。 認真過四年,上帝將為您鋪陳一條美好的人生路。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沒有「沒有用」的學問 (第 78 期)
|
.在新時代中覺醒 (第 49 期)
|
.浸身於有意義的工作 (第 48 期)
|
.在無力中使力 (第 47 期)
|
.偷窺述評 (第 46 期)
|
.世紀末導言 (第 43 期)
|
.情色 VS. 色情 (第 40 期)
|
.一個台灣人眼中的「九七」 (第 39 期)
|
.教會的流行名詞 (第 37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