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2期 瑪門或上帝?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玉山神學院客座副教授)
世俗化vs.世俗主義
  英國聖公會主教羅賓森(John A.T. Robinson)於1963年出版《對上帝誠實》(Honest to God)一書,強調基督教在「已然世俗」的新時代處境中必須拋棄傳統的上帝觀。他主張上帝既不在「高處」也不在「彼方」,而是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此一論點引發歐美基督教世界的劇烈震撼。事實上,他的主張僅是延續當代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在《獄中書簡》中早已表達的「非宗教性的基督教觀點」而已。根據潘霍華的觀察,生活在一個「已成年的世界」(the world come of age)裡,傳統的基督教世界觀已經不再適用,因為它是「幼稚且前科學性的」。換句話說,大多數的宗教前提對世俗界已經不再具有意義,傳統的上帝也早已被排擠到世界的邊緣。因此,潘霍華指出,上帝要我們「就好比他不存在似地(etsi deus non daretur)活在現代世界當中」,並且在我們所處世俗界的中心重新與這位「超越者」(the "beyond" in our midst)相遇。簡言之,套用前坎特伯里大主教威廉.湯樸(William Temple)的話,我們必須在世俗化的世界裡,繼續以「尊敬、畏懼、依賴、愛慕、懺悔的心」作基督徒。

  針對這個「世俗化基督教」的潮流,英國長老會主教紐畢真(Leslie Newbigin)在1966年出版了《應世的宗教》(Honest Religion for Secular Man,直譯為《給世俗人的誠實宗教》)一書,對「世俗化」和「世俗主義」做了進一步的區分與陳述。紐畢真強調,歷史經驗顯示,為了見證和實踐信仰,基督教不可避免地必須進入世界當中,並通過凡俗來理解人生、歷史、世界,這就是「世俗化」(secularization)的過程。然而,他也進一步指出,世俗化不等同於「世俗主義」(secularism),後者是一個以凡俗事物為終極價值取向、要求人附從並委身的封閉信仰體系。換句話說,基督教在進入世界的同時,切切不可效法或競逐世俗界的價值觀,也不應該受世俗意識形態的左右或操弄。

「後現代」思潮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近半世紀以來,上述主張基督教必須和當代思潮緊密連結的「世俗化」神學觀點,並未能全然因應或滿足現代人的心靈困境與需求。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以及第三個千禧年的新時代裡,所謂「後現代」(post-modern)的思潮日漸盛行,一方面認知到「前現代」世界觀的限制與不當,另一方面卻也對「現代性」的諸多缺陷與不足感到不滿。以當代西方社會為例,儘管制度性的基督教持續在式微中,但各種新興宗教團體的靈性熱潮卻絲毫不減,許多明顯帶有「前現代」特質並強調「醫病、趕鬼、先知預言」等特殊恩賜的靈恩教派更是大行其道。也就是說,在信仰持續「隱私化」(priviatization)和「非宗教化」的趨勢裡,我們卻又看到《火般的舌頭》(Tongues of Fire,這是當代美國神學家哈維.寇克斯描述當代靈恩運動發展的書名)到處熾熱地燃燒著。很奇妙地,「前現代」和「現代」的要素交織融合在「後現代」的信仰形態裡!

  這些現象似乎顯示,儘管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且持續現代化,但人性與心靈的集體狀態並未真正進入「成年的世界」,而是仍然停留在「未成年的階段」。這正是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在他1954年出版的小說《蒼蠅王》(The Lord of Flies)中所要表達的主題。藉由一群未成年孩童在荒島上試圖自我管理卻淪落野蠻情境的故事,高汀似乎要指出,罪惡的根源在於人性的本質,而不在於社會制度或文化環境的缺陷或不公義,人類心靈的救贖與提升轉化是一個永恆的命題與課題。

  如此看來,後現代的情境事實上是在提醒我們,在當代社會看似「現代化」的表象背後,世俗潮流與集體人性的互動與糾葛愈顯複雜難解,且往往是世俗價值觀與意識形態強烈主導著社會集體心靈的走向,再加上人性本質中早已存在的墮落貪婪取向,令人憂心。

無可抵擋的「全球化」危機和「市場宗教」
  從現今世俗主義的衝擊和挑戰來看,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可怕力量。「普世第三世界神學家協會」(EATWOT)於1996年在菲律賓塔絯泰市(Tagaytay City)舉行的第四屆大會宣言中指出:「全球化原本是指世界上人民之間的互動,然而,現今對全球化的了解卻指向資本主義的成長和擴張。從重商主義式奴隸交易的初始階段,到工業化殖民主義的階段,一直到今天形成了企業化的新殖民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依賴機制,以及世界財富的單向流通。全球化運動的主要意識形態就是『競爭』(competitiveness)。通過競爭,它造成社會的兩極化,並引向殘缺的市場。現今的全球化是建立在優勢國家所維持的市場獨佔上。在這種文化、宗教、意識形態的獨佔下,加上科技、金融、自然資源、資訊、傳播,以及大型毀滅性武器的掌控,貧窮國家受到極大的殘害。因此,全球化不只是經濟問題,也牽涉到兩性、種族、族群、文化的壓迫性意識形態。」

  確實,從所謂「南方」(泛指位處南半球的國家)的觀點來看,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市場」(market),帶來了生命的毀壞和社會價值的扭曲,以致人類被「商品化」,窮人和邊緣人的生命被任意捨棄,在所謂「發展」、「現代化」、「進步」的名義下,生態環境和下一代被無可挽救地殘害。另一方面,市場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人們在食物、衣著、習慣、生活方式等喜好上的「同質化」。媒體的強大勢力,以及它所提倡的消費態度和貪婪心,更操弄著廣大群眾的心靈。傳統的價值和倫理也因而嚴重地扭曲,甚至毀損。換句話說,頂著「全球化」的新名號,這個第三波的殖民主義開始席捲貧弱的第三世界。它比過去兩波更橫霸、更具全面性,因為它不但控制了資源和勞力,更擄掠了社會大眾的集體意識。透過媒體,它有效地導引了社會的主體論述,將全球化描述為正規、可欣羨的模範,甚至宣稱它是一個可以具體實現的「烏托邦」。

  在這種衝擊下,產生了兩個悲慘的結果:首先,「市場」成為現今個人和社會的唯一媒介;其次,「金錢」不再是交易的媒介,而是界定和賦予事物「價值」的衡量標準。除此之外,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neo-liberal ideology)也成為市場的媒介和幫辦。過去傳統上不受市場控制的人際關係網絡——如教育、健康保險、宗教行為等——如今也已經被納入市場的機制和領域裡。簡言之,市場已經全面且毫無顧忌地控制著人類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關係。這個以「市場」為媒介網絡、以「金錢」為終極價值的全球化體制與意識形態,我們可以稱之為「市場宗教」(Market Religion)或「金錢神教」(Money-theism)。此外,因為全球化也延續了過去殖民主義的市場機制所同時帶來的經濟剝削、文化霸權、消費崇拜、拜金主義,以及人性價值的扭曲等,更值得我們省思。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
  全球化的另一個象徵用語,可以說就是「帝國」(Empire)。美國麻州大學新約學者侯士黎(Richard A. Horsley)在《耶穌與帝國》一書中指出,當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事強權國家,不但以片面限武論(unilateralism)獨佔全球軍事上的主導權和制裁力量,更夾雜著經濟霸權的優勢力量,掌控著全世界不同宗教、族群、文化的人民及其生活。他指出,這種建立在軍事武力基礎上的政治經濟霸權結構,非常類似耶穌時代的羅馬帝國,是美其名以「羅馬和平」(pax Romana)為表象的專制威權統治。相對的,耶穌所倡導的「和平」(pax Christi)則是以愛和分享、慈悲和純潔、醫治和整全為基調的理想境界。用近代政治神學的語言來說,耶穌拒斥了帝國「對權力的控制和支配」,提倡「權力的共享」;他也拒斥了帝國「對權力的愛欲」(the love of power),提倡「愛的力量」(the power of love)。

  確實,如同當代《新約聖經》學者克羅森(John Dominic Crossan)在《歷史的耶穌》中所主張,耶穌是一位「以醫治的工作來宣揚上帝國的臨在,並通過醫治和共餐(commensality)的方式來主張宗教與經濟平等,企圖打破羅馬社會的階級、主從(patronage)制度,以及猶太宗教的專賣、經紀人制度(brokerage)」的猶太農民運動領袖。不幸的是,自第四世紀起,由君士坦丁大帝肇始的基督教王國(Christendom)卻打破了此一原始情境,基督教會開始與帝國治下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結合,「和平」(peace)從此帶有「政治主權統治」的意涵。

  侯士黎特別強調,耶穌時代的宗教和政治是沒有界限的。若是堅持要把耶穌「非政治化」(de-politicized),並主張他的信息主要是針對個人心靈而非社會團體或制度的弊病,那是當代自由派學術文化的產物。在現今消費主義與個人主義盛行的社會裡,「靈性」往往淪為中產階級在追求實現自我生活方式時的一種避免腐化的溢美之詞。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僅將耶穌視為一個「智慧的教師」或是「四處雲遊的犬儒學者」,那麼,我們就落入了消費資本主義的思考陷阱,將基督教視為一種旨在提醒人專注於美好事物或積極思想,並且無視於「帝國」之殘酷現實的「心靈雞湯」或「靈性防腐劑」罷了!

世俗消費主義下的教會文化
  針對上述「全球化」和「帝國」的挑戰,普世教會協會(WCC)於1996年在巴西的薩爾瓦多(Salvador)舉辦世界宣教大會(CWME),與會者提出以下建言:
  
(1)全球化在經濟層面上明顯帶有侵略和殖民的特質,「北方」的國家以強大而先進的經濟優勢主張全面的自由貿易,這在不斷增強的競爭市場裡帶給她們更多的特權和財富,相對地,「南方」的國家則是繼續經驗到更多的剝削、壓迫和邊緣化。
  
(2)教會應以「上帝的主權」(sovereignty of God)的信念來抗衡市場經濟的全面獨斷訴求,基督徒更應全面反抗「市場」的偶像化和絕對化。將市場和消費生活方式尊為「彌賽亞」,是現今世界最大的偶像崇拜。
  
(3)在經濟效應所帶來的兩極化情形下,暴力事件與政治不安不斷高升,移民、難民和失根子民(uprooted peoples)激增,狹隘的民族主義與排外情緒高漲,在膚色、族群、社會地位歸屬,以及在<
1.The Honest to God Debate”, edited by David L. Edwards,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3.

2.Lesslie Newbigin,《應世的宗教》(Honest Religion for Secular Man),黃明德譯,台南:東南亞神學院協會,1976年。

3.Richard A. Horsley,“Jesus and Empire: The Kingdom of God and the New World” Disorder,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03.
同作者相關文章: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2 期 瑪門或上帝? (4-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2期  2004年  6月 瑪門或上帝? 82
本期主題:瑪門或上帝?
發行日期:2004/6/10
編者的話
目錄s/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教會的金錢觀
當金錢遇上信仰
基督徒=品質保證?——兼談教會人際關係之異化
信徒間的「錢」事
為公殉職的學者牧師——吳天命牧師小傳
長青百合——淺談長老教會青年面對社運的困頓與展望
以「圓滿」的方式進入社區——中泰教會社區工作分享
與土地、人民一起成長
「同志神學」面面觀
無解s/
聖餐可與成年禮俗相結合嗎?
都市中稀有動物自述
從基督徒的角度看愛滋
是主s/
思念主上帝的羊羔
〈耶穌受難記〉觀後感
和平與其營造
說歷史太沈重!?
五○到六○年代的年輕人
活水泉源
原味十足
種下希望的種子——一個教育營小孩的告白
心繫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