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91期 台不台有關係 |
|
|
本期主題 |
我很「台」,不是「客」:台客的歷史淵源與現象,台客用詞的反省 |
|
|
關鍵字: |
作者/曾韋禎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
|
|
|
前言
一場台灣小姐的選拔,引爆了台灣國語、台客話題,讓這長期被拿來作為鄙視、訕笑的文化價值觀,在北社的發聲下,形成台灣最近最熱門的文化論戰焦點。本文欲釐清「台客」一詞的源流及發展過程,並嘗試以基督徒的觀點來反省台客現象。
台客的歷史淵源
在大規模的遷徙社會中,遷移者與在地人往往容易因種種的因素產生對立與敵視,尤其當遷移者雖佔人口少數,背後卻有一股強大力量讓少數的遷移者能盤據社會上層,統治多數在地者時,這種族群間的衝突與矛盾會更加劇烈。永嘉之禍後,中原貴族大舉南遷,並挾統治之勢,強行佔地、奴隸江南人。在制度上,東晉政府在江南廣設僑郡、僑縣,使中原的行政區在江南重新設立,讓中原貴族仍保有原鄉之籍,阿Q似地回復在中原的生活環境,人在江南,心在中原。江南人士面對中原貴族種種德行,就用「傖客」、「傖鬼」……等詞彙來稱呼北方人,一疏內心積鬱。
「台客」一詞的出現始於戰後的台灣社會,形成背景也與中原貴族南渡的東晉社會類似,不同的是,這回反而是遷移者稱在地人為「客」。雖說丘逢甲在《嶺雲海日樓詩鈔》中曾有一首名為〈四月十六夜東山與台客話月〉之詩,不過這其中的「台客」單純是指台灣在外遊子,是漂泊在外的台灣人,與近代的台客用來稱呼低下階層的台灣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涵。戰後的眷村面對圍籬外社經地位較卑微的台灣民眾時,挾族群、社會階級的雙重優勢,以「土台客」一詞作為對基層台灣民眾的蔑視,並形成他們社群內通用的符碼。「台客」一詞在當時的文化意涵,除了族群對立外,更是城鄉、階級對立的一種現象。就如同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趙少康支持者云:「民進黨的支持者都是穿拖鞋、吃檳榔的,而新黨的支持者都是中產階級。」一般,帶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一種對於本土中下階層的輕視與誣蔑。
台客意義的轉化
然而原本存於特定族群間的私密隱語,「土台客」、「台客」一詞在1990年代躍登媒體舞台,而成為流行用語。1989年的電影《寒假有夠長》裡面,眷村少年稱本省青年是「台客」;1991年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面,「台客」也多次出現。自此「台客」就慢慢在媒體上出現,成為一股伏流。
以音樂解構現代文明來對現代社會亂象提出反諷的濁水溪公社,在1999年發行了第二張專輯《台客的復仇》,借用「台客」一詞來形容台灣從日本仿作的音樂形式,並且假託「台客」引自秋澤烏川(秋澤次郎)《台灣匪誌》一書中「台客……性情怠惰,筋骨勞動嫌厭,射倖賭博喜好,肉性早熟淫逸……分類械鬥、錙銖利爭、猾慧逞蕩事……」的描述。不過事實上《台灣匪誌》書中並無出現「台客」一詞。而濁水溪公社的這番解釋,卻讓不斷想用「台客」來污名化台灣人的媒體有了論述正當性,並藉此大肆宣揚。
而後部分媒體人、節目更是「台客」不離口,並有意無意地讓「台」、「台客」成為歧視字眼,把原本帶有族群、階層雙重歧視的「台客」一詞,轉化為對品味、風格的歧視。例如徐熙娣(小S)動不動公然批評特定團體「很台」,加上她以往攻擊布袋戲等鄙視本土文化的作為觀之,徐熙娣即很有意識地要將「台」往一種他認為的「低俗」去連結,其中並帶強烈的省籍意識。而蔡康永在《兩代電力公司》節目中多次掀起「新台現象」熱潮,表面上是要將「台」與青少年的流行文化作一正面連結。不過當伍佰說蔡康永是「台客」時,蔡康永隨即悍然拒絕。可見在他意識中仍完全無法接受「台客」這一稱號,卻用節目去宣揚「台客」概念,這難道不矛盾嗎?
關於台客使用的反省
關於「台客」的流行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首先是用台灣的台來作為一個蔑視用法。用地域作為歧視人的用法不管在歷史或現實上皆屢見不鮮,在《聖經》上更是如此。就如同約瑟在埃及當奴隸時,時常被稱為「希伯來人」,波提乏妻子向波提乏誣陷約瑟時,就不時稱約瑟是「希伯來人」。又猶太人的宗教觀,使他們容易去輕視非猶太人,甚至時而用「外邦人」這種輕蔑的態度來面對非猶太人。不過就用地域作為歧視人的用法而言,很少見到有人會拿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來作為負面意涵,並且稱這塊土地上的人為「客」,這種反客為主卻又鄙視自己所處土地的外來者心態,就是操弄「台客」這群人的基本心態。在台灣社會日益在地化、教育漸以台灣為主體的過程中,以特定族群為優勢的媒體也有意識地操弄「台客」一詞,將「台客」、「台」往他們主觀中的低品味連結,讓「台」字污名化,挾媒體的文化霸權,全力播送,欲藉此以反制台灣社會的一步步本土化。對於品味、行為的不認同,有其他更適當的辭彙來形容,根本不需要特地把「台」字作為一種指涉他人言行的形容詞,甚至是帶有負面意涵的指涉。
其次,品味的高低難道是可以被拿來訕笑的嗎?不合於中產階級的品味、行為就是所謂的低俗而可以去非議嗎?這樣是不合於信仰的教導。保羅在〈加拉太書〉中提到,大家藉著「信」在耶穌基督裡「合而為一」,不分種族、身分、貴賤。當年雲林、嘉義地區的長老教會投身於農民運動時,就是本著同樣的精神,主動投身去關懷以現在標準可能會被說成「很台」的農民,了解他們的困境,最後還與農民並肩走上街頭,向政府爭取農民的權益。在耶穌的教導中,只要是人,就是上帝所關心的對象,我們應該要尊重他們,而非用個人的主觀,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去論斷他人,甚而鄙視與你不同的人。這樣的嘲諷與鄙視,是缺乏宗教的憐憫心,對一個基督徒而言,絕非正確的信仰態度。
拒絕台客上身
現在即使有人欲以轉化「台客」一詞之意義,將之成為一種正面、肯定的意涵,但這種做法頂多是與媒體進行一場艱苦的競賽,搶得對「台客」的詮釋權罷了。在部分帶有莫名優越感的族群眼中,「台客」的歧視意涵不會因「台客」被轉化而消失,反而會陰魂不散地殘留在社會之中。要形容台灣這種自信、草根性的風格,大可自行創造一個新的辭彙來形容,而非承受一個自誕生、轉化到流行都受制於人且帶有負面意涵的辭彙,被動地成為文化的接受者。就如同「山胞」一詞一樣,就字面上來看,是中性的辭彙,但在它使用的過程中已經添雜太多的歧視、負面之意,無論如何去扭轉「山胞」一詞的意義,卻難以擺脫這辭彙負面的陰影,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捨棄不用。「台客」也是,這是一種文化霸權下的產物,我們要作的就是請主流媒體不要繼續使用「台客」、「很台」這類歧視性字眼,我們也要拒絕「台客」上身,有意識地拒絕使用此類詞彙,讓「台客」如同「山胞」一樣,沉澱在歷史的漩渦之中。
|
|
|
1.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廣州:國立中山大學出版部,1937。
2.西區老二,〈台客論〉,http://ntupoet.idv.tw/seiku/club/epaper/2003/030406.html。
3.吳瓊枝,〈台客文化:一種源自於台灣的自由獨創精神〉,http://reset.dynalias.org/blog/archives/000245.html。
4.知秋一葉,〈從「傖客」到「台客」〉,http://w1.southnews.com.tw/snews/polit/polit_00/polit_09/01370.htm。
5.曾韋禎,〈連結小S與蔡康永〉,刊於《自由時報》,2004年8月25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25/today-o8.htm。
6.謝志偉,〈好台〉,刊於《自由時報》,2004年2月16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feb/16/today-s1.htm。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超越死刑存廢爭議 ——專訪前行政院長張俊雄 (第 119 期)
|
.消費乎?儲蓄乎?——專訪李文福 (第 110 期)
|
.消費乎?儲蓄乎?——專訪李文福 (第 110 期)
|
.從家庭計畫到少子化----專訪孫得雄 (第 109 期)
|
.急人之難‧信仰傳家—嘉義教會長老陳老英 (第 107 期)
|
.王建民現象——被扭曲的台灣棒運 (第 103 期)
|
.祝福,從苦難開始──寶島歌王洪一峰全家的信仰告白 (第 102 期)
|
.台灣的第一位女鋼琴教授──高慈美 (第 102 期)
|
.你要結婚嗎?你要拍照嗎?──淺談台灣婚紗現象 (第 100 期)
|
.二二八後的台灣 (第 98 期)
|
.長老教會與二二八──記二二八六十週年 (第 98 期)
|
.六十年!二二八結束了嗎? (第 98 期)
|
.當外國來的馬偕遇上本土布袋戲──談《馬偕在臺灣》布袋戲 (第 96 期)
|
.我很「台」,不是「客」:台客的歷史淵源與現象,台客用詞的反省 (第 91 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