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1期 台不台有關係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台客,有那麼嚴重嗎?——長青團契話「台」
關鍵字:
作者/黃琬婷 (自由撰稿人)
  「台客」和「新台客」應該是共生共榮的,他們都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也都為台灣增添更加多元的豐富面貌。

  拜媒體大量傳播之賜,「台客」一詞目前還是沸沸揚揚的喧鬧著,每天打開電視、翻開報紙都能看到這個名詞,運用程度之廣連十幾歲的學童看到5566出現在電視上,都知道他們是一個很「台」的偶像團體。5566既沒燙電棒燙也不戴金項鍊,為什麼他們被認為是台客?

  由伍佰和豬頭皮領軍的「台客搖滾演唱會」8月才熱熱鬧鬧的舉辦完畢,他們在演唱會舉辦之前就大聲宣稱自己就是台客,他們為什麼急著和台客互攀關係共稱親戚,那麼到底誰才能定義誰是真正的台客?

  為了討論目前的這一股風潮,我們聚集了一群長青團契的青年,請他們來談談關於自己心目中的台客意像,以及對台客的種種觀點。

到底誰才是台客?
  「之前《兩代電力公司》請台客上節目,其中就列舉了當台客的必備行頭,十年前的台客大概就是戴金項鍊、穿後面印著山本耀司的絲襯衫、騎小Dio或金翔鶴50、檔泥板上面是周慧敏的照片,那時候雖然不叫台客,但實際上那就是台客。現在的台客穿著不太一樣,有『假嘻哈真台客』,因為崇尚外國的嘻哈風格,所以戴的網帽裡綁一條毛巾、穿垮褲,他們是東施效顰打扮成嘻哈,但一看就知道其實是台客。」柏昱一開始就連珠砲似的說出自己認為的台客形象。

  「我覺得台客有兩種,一種是那種不顧別人的觀感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或抽煙,或者開著把電音音樂放的很大聲的車子(簡稱董茲車)、從街頭呼嘯而過很沒有禮貌的人。另外一種就是把一些過時的打扮或潮流穿在身上的人,像現在還有人把有「追夢人」、「限乘辣妹」等字樣的貼紙貼在機車上,我就覺得他們是台客!」翰元如是說著。

  那麼「台客」除了被認為品味低俗之外,是否還包含了其他的意涵呢?

  待在長青多年現正就讀宗教研究所的良智提到他的觀察,他說台客是一種對於「異己」的差異性稱呼,他認為有些人藉貶低他人的穿著品味進而把自己的形象高舉,台客是一種區別我群和他群並帶著負面意涵的語彙。另外他也指出物品本身並沒有所謂的高級或低俗的區分,這些都是人賦予物品的意義,比如機車本身並沒有高級或低俗的意涵,但因為台客都騎「某一型的機車」,於是「那一型的機車」就因此變成「台客」的象徵。許多物品像是金項鍊、水洗絲襯衫或三洋維士比也就因此而成為台客的象徵物。

台北以南就是「台」?
  當問到大家對台客的印象是否有本省和外省的區分時,阿彩回答到:「我覺得還好耶,許多在台灣長大的外省第二代其實是和本省人住在附近的,大家的品味都差不多,所以沒有覺得誰會比較特別。」

  「我也覺得沒有省藉上的區分耶,」翰元接著說:「但是好像有地域上的差別喔,我有一個台北同學就會區分一些同學,說他們是「台中台」或是「台南台」,「台中台」可能就是講話會把二聲發成三聲,例如會把吃飽「沒」說成吃飽「美」,我想他們這樣區分台灣各地不同的「台」法,或許有一點地域上的歧視意味。」

  良智則附和翰元的說法,他認為「台客是從台北文化圈發展出來的,他們看到中南部的不同品味就稱那叫做台客,這和省籍無關,比較是地域上的問題。在台灣南部也有許多眷村,眷村的人上台北後也被叫做台客,因為台北人覺得品味不行的就叫台客。」

  嗯,台客一詞有所謂地域上的差別其實是值得討論的,每個地方本來就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風土民情,但如果被指涉為是「俗」的表現,那麼我們該思考的應該是說別人「俗」的人,他其實對自身擁有太多的優越感,卻對「異己」無法包容。

「新台客」,正騷熱?
  那麼伍佰和豬頭皮、張震嶽等人前陣子跳出來說自己是台客,你們的看法如何呢?

  柏昱提到「他們跳出來說他們是台客,但我覺得他們其實不是真正的台客。我覺得他們會稱自己是台客,其實是媒體的一種操作手法。他們想把伍佰塑造成『台客教主』,因為『台客』這個名詞現在很流行,所以媒體想要趕搭這股熱潮吧!」

  怡君同意柏昱的說法,但她也提出另外一個有趣的思考模式:「我覺得他們說自己是台客,其實某種程度扭轉了一些人對於台客的觀感,因為以前大家覺得台客就是很「俗」的代稱,但這些原本不會被歸類成台客但具有相當台灣意識的人說他們自己是台客,相對的也讓大家重新思考台客的定位,之前就有媒體報導像伍佰這樣的一群人,並把他們稱做『新台客』,我覺得新台客是想藉由台客這個名詞去強調並發揚『台灣味』,所以目前大家對於台客的印象就有所扭轉,感覺不像以前那麼糟,甚至還會覺得當台客是件滿光榮的事情!」

以「台」之名形塑「台灣味」
  「我認為四、五○年代那時候和現在大家對台客的看法不太一樣,以前說台客,可能會有一種很鄉下或很俗的印象,但現在因為廣泛的討論和媒體的渲染,有些人會自稱台客,甚至覺得台客是一種有情有義、甚至是台灣味的象徵,所以我覺得對台客的形象有被扭轉成比較好的一面。」阿彩說。

  怡君接著說:「像豬頭皮、伍佰的歌曲很多都描繪出台灣人的許多面向,他們不認為那是『俗』的東西,而是很誠懇的帶出這塊土地和這些人的風貌,那麼這樣的作品就是很能感動人心的,因為那是一種很在地的『台灣味』。而當他們自稱為台客時,會讓人感覺他們是站在人民這一邊的。」

  的確,以前「台」是很「俗」的代稱,但現在似乎被翻轉成一種「台灣味」的代稱,而這可能都是因為「台」這個字。在台灣意識抬頭的今天,有人會質疑為什麼要用「台」來代表「俗」、「沒品味」……所以有人開始翻轉台客的用法,把「台客」跟「台灣意識」連在一起!媒體「台客說」搞得沸沸揚揚,一切都是「台」惹的「惑」!

「台客」是夕陽化流行用語?
  「我覺得『台客』已經被媒體炒作的快爛了,像之前的『辣妹』和『LKK』一樣,目前台客也被大量使用,等到高峰期過後應該就會慢慢的越來越少人使用,然後可能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名詞去取代『台客』這兩個字了。」柏昱提出這個觀點時許多人都點頭深表贊同,贊同的人多認為台客只是眾多流行用語中的一個,未來勢必會有更新的流行用語來取代台客。

  一場關於台客的熱烈討論也就在大家命定了台客名詞的夕陽化宿命中結束了,當然台客這個名詞的未來我們尚未得知,在我們的討論中,對關於誰才能定義誰是台客的問題也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大家似乎都認為「包容」是很重要的一點。

  「台客和新台客應該是共生共榮的,他們有些習性相同,有些不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也都為台灣增添了更加多元的豐富面貌。包容會讓我們看到更多關於台客的種種面向,我想包容也能讓我們了解到各種不同文化的可愛之處。」怡君說。

  我建議下次的聚會就約在修改「董茲車」的修車廠吧!聽著強烈衝擊心臟的電音舞曲、喝著自己調出來的「維士比加養樂多」飲料、和車廠老闆聊聊天,我想,那一定是個很棒的體驗!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客,有那麼嚴重嗎?——長青團契話「台」 (第 91 期)
生活在布農——我的幸福體驗 (第 89 期)
微妙的單身生活 (第 6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1 期 台不台有關係 (17-1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1期  2005年  12月 台不台有關係 91
本期主題:台不台有關係
發行日期:2005/12/10
編者的話
目錄s/
台客文化面面觀
我很「台」,不是「客」:台客的歷史淵源與現象,台客用詞的反省
「台客」的信仰反省
台客,有那麼嚴重嗎?——長青團契話「台」
以台為榮
PCT台不台?
以期盼面對苦難的年代——記蔡瑞月的舞蹈與人生
從隱密到展現——BLOG-部落格-網誌
文史工作——長老教會最具實力的事工
「文化情境化」到「神學情境化」
美不勝收──史奴櫻教會的社區事工
過得好最重要!
網路禮拜算不算做禮拜?
視而不見的神蹟——馬雅各醫師的活見證
從基督信仰淺談同志議題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懷抱熱情,迎向未來
信仰之旅
洞察、獻身、突破
讚美飛揚
上帝為我安排的實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