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1期 台不台有關係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PCT台不台?
關鍵字:
作者/張立夫 (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
  老一輩的人凋零,主日學又棄守母語,下一代漸漸地無法以母語來敬拜,這種情形再發展下去,「我們的教會台不台?」的問題將更為棘手。

參與台灣民主運動
  話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長久以來就把「台灣」掛在名稱之上,雖然經過外來殖民政權的統治,依然屹立在台灣這塊土地之上。「認同台灣」是這個教會的本質;身為台灣的基督徒是這個團體的組成分子。大家共享在台灣這島嶼上焚而不毀的象徵所表達出來的意義,也共譜「同擔苦難、共享榮耀」的歷史。

  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最積極參與的團體了,因為美麗島事件的爆發(1979年),鋃鐺入獄者之中,長老教會的成員出奇的多,雖然有部分人士並非美麗島事件的直接參與者,但在協助被迫害無助的逃難者躲避憲警的追捕過程中,基督徒勇敢地伸出援手,以致於後來以「與匪徒同罪」而牽涉入案,其中甚至包含了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等人。這些事看在民主運動人士的眼中,直指長老教會是最認同台灣的宗教團體。

  因為教會參與台灣民主化過程的艱辛與困苦,也更激起教會人士團結一致的向心力。長老教會採取認同台灣的原則,與當時統治當局的意向大相逕庭,也因此不斷地有各樣的打壓與困擾出現。以本刊為例,在《新使者》的前身《使者》第五十期(1986年3月)出版的時候,因為內容有劉峰松先生寫的〈作正義的鼓手〉一文,在雜誌發出去的一個禮拜之後,收到警備總部的沒收公文,原因是該文違反國策等。這些事的發生對教會團體而言,不只壓制不了野火,更印證了焚而不毀的精神。

推廣台語白話字
  因為有這樣同仇敵慨的心情,教會更加投入推廣認同台灣的意識,並以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一分子為榮。在1985年長老教會總會正式議決通過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也把這樣的精神訴諸文字:「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釘根在本地,認同所有住民,通過愛與受苦,來成為盼望的記號。」

  長老教會在這些事上的表現會如此突出,根據鄭兒玉牧師的研究,他指出這和教會發展神學教育的基本教育哲學有關。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 1849-1935)在1876年創辦台灣府神學學堂(就是現今台南神學院前身),不但是台灣神學教育的起步,也是西歐概念之現代台灣高等教育的雛形。巴牧師建立其立學的精神為「培養要在台灣事奉耶穌基督之教會與關懷社會的牧師」。在其課程體制之基礎教學語言及訓練學生學術思考的語言,是照台灣人的白話母語。換言之,巴牧師欲培養台灣人能用自己的母語思考及書寫,不但學習《聖經》的道理,也培養牧者成為具有先進邦國文化薰陶的社會領袖。其實這個概念不只南部教會(巴克禮牧師所屬)如此推動,1882年馬偕牧師在淡水創立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台灣神學院的前身)的立學理念與教育目的,也是相仿,以台語白話字為教學的基礎語言。

  長老教會以台語白話字為思考及教學語言,至1931年之前,一直未遭遇任何困難。這期間,《台灣教會公報》的出版、《新舊約聖經》的翻譯及出版教會聖歌集,甚至教會醫院醫學教科書的編寫及教學,都用台語白話字為主。1896年第一版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憲法及教會法規》中,即用白話字寫出台灣史上第一份民主制度思想條文,後來法規甚至規定會議的議事錄原則上正本要用白話字寫,副本才用言文不一致的台語漢字。

國語化政策的戕害
  1931年之後,日本漸漸因軍國主義的興起,強迫「皇民化教育」,對台語的教育產生排擠壓迫的力道,其結果是台南神學院於1940年歷史性的關校,而台語白話字的《台灣教會公報》在1942年4月被停刊。

  戰後國民政府軍來台接收,百廢待舉之間,許多的事工重回原來的軌道:台南神學院復校、《台灣教會公報》復刊。但是在台灣正期待終戰結束而欣喜之際,卻又陷入二二八以及其後的白色恐怖年代之中。戒嚴法在這塊土地上施行了四十多年。其中,國民政府的國語化政策深深地傷害了母語的使用及台灣認同。日據時代的「皇民化政策」到國民政府時代的「國語化政策」,其用心及結果如出一轍,台灣母語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失落了,特別是所謂的「國語化政策」更是變本加厲,以「同文同種」更徹底瓦解了台灣母語的堅持。

  自1970年代開始,因為太多人不懂台語白話字,《台灣教會公報》只好以中文呈現。我們慣用的《聖詩》也改成譜版中文漢字,而白話字只在附屬的參考位置。漸漸地,台灣教會上上下下使用中文成習慣,失去以母語思考、以母語作神學的基調。更有甚者,1975年國民政府以白話字的使用不符國策,沒收了各地教會、甚至是聖經公會庫存的《台語白話字新舊約聖經》(巴克禮翻譯,通行全台及閩南語溝通的地區之聖經),也沒收了其他相關的白話字出版品,例如台神教授Embree所編的《台英中字典》(A Dictionary of South Min)。這些動作大大地阻絕了台灣人民接觸台語白話文的機會。曾經有人指出,少數未被沒收的《台語白話字新舊約聖經》,大家都視為寶貝。但基督徒一個一個「凋零」之後,往往心愛的聖經隨之入殮,世上少了一個愛用台語的人,也同時少了一本寶貴的《台語白話字新舊約聖經》。因為白話字出版品的消失,以及高壓政府的推行國語政策,長期下來,使白話字的熟練程度一落千丈。

  在這樣情形下的台灣教會,經常出現如此的現象:在講台上拿中文和合本《聖經》,想辦法即席翻譯並宣讀出台語的經文;用中文寫講章,卻要用台語講道;朗讀啟應文,看的是中文,讀出來卻和台語諸多不同;崇拜中短歌教唱利用中文的歌曲,卻勉強要用台語來吟唱,以致遇到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形(例如:咱攏是一家人,咱攏死一家人)。談到主日學的教學,情形更是堪慮,學生在學校習慣了華語,主日學教學為了方便也棄守了母語,這麼一來,我們不只沒有機會讓下一代以母語來敬拜,也漸漸地形成年長的參加一堂台語禮拜,年輕者另外一堂華語禮拜的現象,這種情形再發展下去,老一輩的人凋零,「我們的教會台不台?」的問題將更為棘手。

從推展母語文化重新出發
  其實早就有人對這些現象憂心忡忡,提出各種辦法想要補救。在總會設立「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就是一個例子。這個構想很好,立意良善,下面

就是這個委員會的事工重點:

1.編輯各族群母語教材:逐年編輯各族群母語教材,作為母語教學之參考。
  
2.母語師資人才訓練:提供各中區會推動母語運動之人才訓練,例如舉辦白話字母語師資培訓班。
  
3.設置母語文化學習營:在各部落族群設置母語培訓與學習的場地,落實家庭化與部落化之母語環境。
  
4.推動民間力量持續關心政府教育部門之語言教學政策。
  
5.協助中區會成立全國性分區之母語教室,發展母語教材編輯與師資培訓事工。
  
6.協助各族群母語教材之出版工作。
  
7.促進與其他國家原住民族交流,瞭解其母語教育與傳承文化之運作情形。
  
8.舉辦各族群母語演說比賽。
(資料來源:《總會一覽表》第十八頁,總會事工要項第二十二項)

  灑灑地列出該做應做的事項。但是如果質問幾年來執行成效如何?有多少具體功效?有什麼檢討、改進之處?這些似乎年年闕如。要運用一個義務性質委員會來成全上述這麼重要的事工,似乎有點緣木求魚,力不從心,不如以族群母語推行來設立學校,就如松年大學一樣,發展與各地有心者開辦、教會配合推動的學校,大力推廣台灣母語教學,也重新把台灣意識及認同發揚光大。

  此外,神學教育對母語的重視也是一項要點。前文曾提到巴克禮、馬偕等先輩以母語白話字為教學語言,建立起長老教會的台灣認同意識,如今神學院教學大多採用中文教科書,學生培養的思考語言也變成以華語為主。近年來神學院多少也要求學生們母語必修的課程(二學分),只能算是聊勝於無,實在未能具體訓練以母語為思考的文化。這些現象都是我們需要深刻反省改進的。

  這是一個危險的時代,也是一個機會的時代。在母語幾乎被遺忘、甚至可能被消滅的情形中,我們社會對母語的重視重新抬頭,國家的語言政策經過大調整,已一改過去消滅方言的作法,而義務教育中對母語的提倡風起雲湧,這正是我們教會長久以來所強調的。我們更應該把握這樣的契機,發揚光大對母語文化的堅持,甚至帶頭推廣,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這塊以台灣為起首的招牌,更獲得台灣人民的肯定與讚許。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南大專學生中心憶往 (第 154 期)
基督信仰對家庭有願景 (第 96 期)
PCT台不台? (第 91 期)
同流合污或撥亂反正?——基督信仰的倫理省思 (第 88 期)
狗仔隊在台灣 (第 72 期)
邪靈 s (第 67 期)
教會的年輕人到哪裡去了? (第 57 期)
由拿撒勒人耶穌的平信徒運動看今日教會平信徒參與的瓶頸與困境 (第 54 期)
牧師是不是一種職業? (第 52 期)
先知之謎 (第 48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宣教」政策?之三 (第 4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1 期 台不台有關係 (22-2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1期  2005年  12月 台不台有關係 91
本期主題:台不台有關係
發行日期:2005/12/10
編者的話
目錄s/
台客文化面面觀
我很「台」,不是「客」:台客的歷史淵源與現象,台客用詞的反省
「台客」的信仰反省
台客,有那麼嚴重嗎?——長青團契話「台」
以台為榮
PCT台不台?
以期盼面對苦難的年代——記蔡瑞月的舞蹈與人生
從隱密到展現——BLOG-部落格-網誌
文史工作——長老教會最具實力的事工
「文化情境化」到「神學情境化」
美不勝收──史奴櫻教會的社區事工
過得好最重要!
網路禮拜算不算做禮拜?
視而不見的神蹟——馬雅各醫師的活見證
從基督信仰淺談同志議題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懷抱熱情,迎向未來
信仰之旅
洞察、獻身、突破
讚美飛揚
上帝為我安排的實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