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94期 我的夢幻婚禮 |
|
|
信仰.生活 |
有愛無礙、有伴無絆——淺談現代人之心靈危機 |
|
|
關鍵字: |
作者/張浩盛
(陸軍21砲指部621群心輔老師)
|
|
|
|
憂鬱的文明病 在現今多元的社會裡,新生代往往承受了許多莫名的壓力,包含多元的競爭、家庭的期待、社會的變化與健康的需要等,導致些許人深深對未來感到茫然,對周遭事物之變化深懷恐懼,不安全感籠罩在內心深處,如果又遇上了一個人際冷漠的環境,壓抑的心靈找不到出口,沈積的情緒自然容易造成病態的敏感。於是,憂鬱的心靈成了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之一,並快速的吞噬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在兩千三百多萬的人口中,愈來愈多的人透露了這種傾向,一向以關懷社會、鞏固心靈為號召的基督教會,自然不能漠視此一逐漸惡化的現象。
很多人將憂鬱歸因於工業化社會的冷漠,快速變遷的社會雖然讓世界成為通訊發達的地球村,不論是影像或語音的互動都快速而便捷,但過度依賴通訊工具的結果,必須依靠軟體內建的功能來增加互動的趣味性,彼此見面時的互動反而單調且枯燥,有時僅只能客套式的問安。過去在全台廣設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向來以人情濃厚著稱,在歷經近年來數位化轉型與教會形態改變的洗禮後,也無可避免面臨關懷失落的問題。不論是傳統團契聚合的類型或新生的細胞小組,人與人之間相似的理念與交集,隨著多元化社會的發展而減少,信徒若無法在忙碌生活中根基信仰並取得平衡,面對現實生計奔波之餘,往往難掩漫長暗夜的孤獨。 愛與伴的失落感 身為基督徒,都知道耶穌是我們一生的朋友,也皆認同弟兄姐妹彼此當互相扶助,然而今日生活中遭遇種種問題時,教會除了給予禱告與關懷之外,能不能真正安慰信徒的關鍵,往往決定於平時感情的培養與信仰觀念的建立。除非工作上有互動的機會,目前都會區的信徒幾乎不可能常常碰面,更不可能出現「凡物公用」的第一代使徒生活,個人主義興起的年代讓溝通成為事務的對話,深層心靈的失落於焉產生。即使是教會活躍的弟兄姐妹,若無法在服事與生活上擁有強大的後盾,包含堅實的信仰與給予支持的服事團隊,一段時間過去就容易疲乏,也因此造成許多弟兄姐妹在無助的情形下被生活「絆倒」,被迫放棄理想或轉換環境。
另一方面,教會不斷喚醒社會重視真愛,以愛的真諦傳達《聖經》的訊息,很多平地教會都以「愛」當成教會發展的主要目標與動力,但從平日深鎖的大門與互動稀疏的社區生活,實在很難看出其吸引台灣大眾之處;反觀在許多山上的原住民教會,平日天亮就開大門,經常主動舉辦活動或提供場地供社區使用,也因此凝聚了信徒的力量,真正成為社區的信仰中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遍佈全台灣,但平地聚落的信仰中心經常是該地的廟宇,除了因為移民的傳統信仰以外,開放的態度與信仰的了解是宗教發展的關鍵因素。雖然「愛」的目標與號召非常的吸引人,但無助的心靈與生活平安的需要,台灣大眾常常在安太歲的過程中得到,不是因為教會「愛」的不夠,而是取決於身邊空虛的心靈是否能真實感受到這一份「愛」。
「愛」的力量 以前在跟非基督徒朋友聊到信仰時,最常得到的一項反應,就是要求不要講一定要信耶穌;聽到這種要求,在許多信徒心中,一定認為這跟基督教信仰的精神大大矛盾,怎麼可能提到基督信仰而不提基督呢?但回頭想一想,大概也沒也有基督徒願意跟著和尚念誦阿彌陀佛吧!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生活中的「真愛」,是建立在互信互諒的基礎上的,不論是何種內容的對話,都應該互換立場為對方思量,也就是〈馬太福音〉中的人際關係金律:「你希望人如何對你,就應先如何對人。」因此,不論是夫妻、家人或親友之間,所有事情的看法,非一廂情願的要他人同化,而是在禱告中紀念,在態度上關心與信任,在語言上傾聽,在情緒上包容與諒解,用生命影響生命,如此方能化開所有生活上的阻礙,讓愛成為無助時刻的最佳武器,也沒有任何不可能之事。
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毅力與熱誠,是當今社會應致力關注的信念,所有宣教的成就與擴張,也都需要這項「愛」的武器。李安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歷程,只因為從小到大就是熱愛電影,不論環境如何險阻,不論生活遭遇任何困難,都無法撼動其熱愛拍片之志,也終於獲得今日的成就。有了對生命事業的熱愛,則一路上或大或小的石頭都將不再是阻礙,教會發展若能落實在凝聚信徒「愛」的力量上,也必然不再有聚會人數與事工推展的問題,用真誠的信仰讓每個信徒都成為教會,則福音的傳遞不再有界線,基督化社區的出現指日可待。 「伴」的協助與支持 現代文明的憂鬱症也好,高失業時代的沮喪感也罷,都反映出現代人非常需要愛的關懷與友伴的協助,而歷史與經驗徹底反映人是需要關愛、群居的,平日的噓寒問暖,苦難時的相助關懷,有了一路上互相扶持、無怨無悔的夥伴,則在腳步踩到石頭前先被拉住,避免絆倒。耶穌可以是這樣的一位朋友,教會的弟兄姐妹更可以建立這樣的關係,常常的交心讓靈魂充滿喜悅,在困境中持有高昂的鬥志與決心,因為知道自己有堅強的朋友,可以共同走過難關。
歷經生活變化的壓力,有多久我們已經遺忘了曾經甘苦與共的夥伴,或許時空的轉換讓多數人選擇了遺忘,但我們也有能力不讓美好的足跡停在冷漠的當下,也許這就是另一個喜悅的序曲。所以,不忘時刻在紀念中提醒自己,生命中就是有這麼好的夥伴,值得你我常常聯絡交誼,益友如良師,是生命中的貴人,當彼此珍惜與追尋。《聖經》上透露著人生的奧祕與生活的目的,基督可以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因為在每一次的禱告當中,不斷的深化彼此的關係,有著如此理念相合且大有能的朋友,則不論未來有何挑戰,他都將是伴我們走過低谷的最佳夥伴!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有愛無礙、有伴無絆——淺談現代人之心靈危機 (第 94 期)
|
.聖靈s/ (第 60 期)
|
.建立愛的教會——不只是青年,更是全面性的關懷 (第 59 期)
|
.多元的主日崇拜 (第 51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