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05期 另類教育在台灣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證照熱潮的省思
關鍵字:
作者/黃柏威 ()
  證照證明了專業能力,也帶給人一種心理圖像,然而這些圖像能否代表一個人的全貌?

※ 證照制度源於高度競爭
  代全面來臨!」類似的標語近年來在報章雜誌上時常可見,特別對將要踏入職場的大專生,或面臨就業壓力的青年們而言,這話更像是種警語,原來光有學歷可能還不夠,很多工作得要有證照才行,它像在提醒我們,看看自己手上有幾張證照,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很多行業都邁向認證制度,證照類型也可說是琳瑯滿目,這現象與其引發的焦慮從台北補習街裡有著各式各樣證照考試的補習班上可見一斑。

  每個制度的興起,都是為了解決當代時空環境下所面臨的問題,證照制度在今日社會的盛行,同樣是為了解決我們所遭遇的問題。在人口眾多,高度競爭的社會裡,不論你是雇主或顧客,短時間裡要判斷誰是合適的員工或服務者越來越困難,於是尋找擁有專業證照的工作者成為最快速簡單的篩選方法,至少它提供了認證單位(可能是國家、專業機構、協會或是訓練團體)給予的品質保證,讓雇主與消費者較為安心。對專業本身而言,證照制度也是一種保障,有助於建立專業的威信,在專業分工日益細緻化的社會當中似乎也是難以避免的必行之路,這正是近年來許多新興行業,特別是在金融業與電腦相關產業上證照興起的原因,社會大眾對其感到陌生,因此它們更需要靠證照制度來建立民眾的信任感,進而被大眾接受,才有利於專業的發展。

  照的工作者有何好處?在某些專業的工作領域當中,專業證照就像駕駛執照一樣,是我們上路的必要配備,沒有證照就無法執業,例如醫師、會計師、律師等。因此,在做生涯規劃的時候,需要收集相關的就業資訊,瞭解哪些專業工作有證照的要求,要做哪些準備,因為若選擇了這些行業,考取證照就是我們必須經歷的過程。而對其他的工作領域來說,證照雖然不一定是工作的必要條件,但它可以增加我們在職場上的競爭優勢,當一個人擁有多張的證照,表示他有多樣的專長,若能結合這些專業運用在工作當中,提升工作的效能、服務的品質,為雇主或顧客帶來更多益處的話,擁有證照便能在求職或是工作上都具有加分作用,套用商業邏輯的術語,證照提高了工作者的「附加價值」,能夠讓人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 透過證照 爭取認同
  職場的競爭環境就像培養證照制度興起的「沃土」,而從個人內在的心理需求的角度來看,證照的一項功能即是滿足人們被肯定的需求。我們都希望被肯定,特別在現代社會,工作幾乎成為現代人生活最重要的部分,工作或專業能力的表現成為現代人自我認同最主要的來源。我們努力工作,尋求上司、客戶的肯定,或是權威人士、專業團體的認同,而最具象的認同表徵可能就是薪資與證照,雖然對許多人而言,薪資的實質作用較大,但是證照讓我們跟專業社群有所連結,提供了隸屬感、認同感,甚至在茫茫人海中給予自我一個確定感,似乎透過證照,我們可以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然而,這可能也是證照熱潮帶來的隱憂,說嚴重點,好像得要透過證照,我們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才能給予自己肯定,才看見自己的價值?然而,在追求證照、證明、肯定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早已迷失,忘了自己是誰?

  筆者從事心理諮商工作,也考過心理師執照,從不知該怎麼稱呼自己的職業角色到現在能夠說出自己是心理師的過程中,也深刻感覺到證照對自我認同的影響,它確實讓我對自己的專業更有信心,甚至也影響了周遭他人對我的觀感,從懷疑到肯定,從冷漠到重視。有時真的讓人不禁想「驚嘆」:一張證書竟有這麼大的力量,證照彷彿是將自己多年來默默努力累積的改變以一種瞬間膨脹的形式呈現在他人面前,到底「心理師」在別人的眼中是何種想像?我很會解決問題?能看穿他人的心事?能對付不聽話的孩子?不會有負面情緒?很多很多都是過度的想像,而非我真實的樣子,同樣地,當我擁有證照,成為一個心理師之後,我是否給自己建立了一個僵固的形象?

  證照證明了我們的專業能力,它也帶給我們一種心理圖像,對醫師的圖像、對律師的圖像、對分析師的圖象等,然而這些圖像能否代表一個人的全貌?我相信大家都會給予否定的答案,不過有時候,我們表現出的樣子卻不是如此,我們對有證照的人,看做是成功、有價值的人,甚至美化對方在專業之外的其他表現;對沒證照的人看為失敗,較沒價值,甚至醜化對方各樣的表現。僵化的自我形象、或是他人的形象,都會讓我們失去看見身為「人」的豐富性,窄化生命原有其他的創造性與可能性。

  處在證照時代裡,我們無法脫離現實地不理這遊戲規則,我們同樣需要外在的肯定與鼓勵來幫助自我繼續成長。如果你/妳擁有證照,代表自己的專業能力被肯定,這絕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同時仍要保持一顆敬畏的心,去承接證照帶來的使命與責任。沒有證照的朋友,若是因為執業之需要,為了自己的選擇,你/妳得要努力去取得。看見別人有證照,而自己沒有,總是會有匱乏感,覺得自己不夠好,適度的緊張會讓我們看見自己的不足,進而有力氣去提昇自己的能力。但是過度的緊張,會讓自己時時處於匱乏的狀態之中,生活只剩汲汲營營去爭取張證照,去追求被他人肯定的自我形象,那卻是在耗損我們的生命能量,因為生命已經被它所掩蓋,無法展現出生氣。

※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擁有證照
  生命的價值並不是建立在擁有證照的基礎之上,也非建立在競爭的價值觀上,不論認證的單位是國家、是專業社群、是權威機構等,它們終究是人為、外在的肯定來源,雖然在很多時候這些肯定來源影響我們很多,但它並不是最終極的源頭,當上帝看祂所創造的一切都很好的時候,亞當可是沒有任何證照的。上帝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看作美好,是以我們如何能不陷入證照制度帶來僵化的自我形象與刻板印象之中(不論是有照的光鮮形象、或是無照的頹勢形象),重新以神的眼光看待自己與他人,是處在證照浪潮中的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
同作者相關文章:
好好與人相處 (第 182 期)
小丑:是他瘋了,還是這城市早已瘋狂? (第 174 期)
驚爆焦點:It Takes a Village (第 170 期)
旅行—內在自我的追尋 (第 107 期)
證照熱潮的省思 (第 105 期)
在內在朝聖的旅途中相伴——記天主教世界青年日 (第 99 期)
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第 9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5 期 另類教育在台灣 (55-5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5期  2008年  4月 另類教育在台灣 105
本期主題:另類教育在台灣
發行日期:2008/4/10
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
目錄s/
一條自主學習的路——在家教育
當五色鳥再來的時候——雅哥實驗小學.雅歌青少年管絃樂團
森林裡的教育——森林小學的旅遊教學
原住民的部落社區大學的現在與未來
終身學習‧終身教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
從解放知識到草根民主的嘗試——社區大學運動
孔夫子與弗雷勒的教育對話:結合儒家教育哲學與解放教育哲學之另類教育
從主日學發展史看基督教教育的推動
李崑玉、李嘉嵩兩代傳道人與霧峰林家的信仰與交往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在杜象的〈馬桶〉之後——我看現代藝術與現代舞
神學院是牧師職業訓練所嗎?——訪台神林鴻信院長
證照熱潮的省思
神愛世人.相約永恒——新莊教會的超教派社區宣教經驗
談「戀愛的迷思」
事過不境遷
同學群像—— 一群愛主並勒緊褲帶的藝術工作者
從陌生到期待
上帝用神研班改變我
從神研班看上帝的差遣
與上帝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