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87期 哥林多前書:ㄞˋ鄰ㄞˋ祢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愛,永不止息——楊瓊英
長年下來,楊瓊英一直堅強地扮演著妻子、醫師、醫師娘、牧師娘、媳婦、長老及母親的多重角色。在艱難的環境中,她展現了台灣女性「堅韌」(tough)的特質,扛下家庭與醫院的重擔。
關鍵字:楊瓊英  牧師娘  醫師娘  女性  謝緯  太平境教會 
作者/陳金興 (傳記作家)

前言

百歲人瑞楊瓊英,出生於日治時代台灣醫生家庭,是信仰前輩的後裔。在台完成小學教育之後,負笈東瀛,就讀中學與醫學院。在日本與謝緯結婚,二次戰後兩人相偕返台,一起行醫。50歲時,其夫不幸車禍罹難,守寡51年,撫養二女二男長大。孤寡之後,她以堅忍的意志面對生活,終身持守基督信仰,展現豐沛的生命力,譜出台灣一世紀令人懷念的篇章。

醫生之家,信仰之後

楊瓊英(1921~2022)的父親楊雲龍(1892~1974),日治時代台南州新豐郡仁德庄人,12歲時歸信基督。1920年「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後,由英籍宣教師萬真珠姑娘(Miss Margaret Barnett)介紹到「英立彰化基督教醫院」(今彰化基督教醫院),跟隨蘭大衛醫生(DavidLandsborouh Ⅲ)學習醫術,並與台灣早期傳道人吳葛(1853~1901)的五女吳順規(1896~1987)結婚。育有四女一男:長女楊瓊英(夫謝緯)、長男楊東傑(妻張碧香)、次女楊瓊姿(夫吳溪湖)、三女楊瓊音(夫高銓煙)、四女楊瓊珍(夫張德香)。

1921年楊雲龍到台中州清水街(今台中市清水區)短暫開業看診,1922年遷至台南州鹽水街(今台南市鹽水區)懸壺濟世。1929年,前往「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今台北市立中興醫院前身)進行二年的眼科醫學研究。1931年舉家搬到府城台南,隔年在本町(今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開設「楊眼科醫院」,自任院長。全家在「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聚會,夫婦兩人擔任該教會長老多年。

1936年1月楊雲龍就任新樓醫院第一位台籍院長,並開設產婆研習所。1947年擔任台南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會計主任,該委員會遭解散之後,卻無故遭國府軍羅織「參加偽處理會暴動」罪名逮捕,被羈押在牢裡,服了49天冤獄後釋回。1964年二林基督教醫院設立之初,謝緯邀請岳父楊雲龍將其醫師籍由台南市遷至彰化縣,以申請醫院營業執照,並委請其暫時擔任該院院長。

相知相惜,結為連理

1921年11月21日楊瓊英出生於台中州清水街,當時父親在當地行醫。1922年,隨著父母遷往台南州鹽水街。1928年3月自「臺灣公立臺南州鹽水幼稚園」畢業,進入「鹽水公學校」就讀。1931年再搬至台南,轉入「末廣公學校」(今台南市進學國小),同時也參加太平境教會的主日學。楊瓊英於1933年自公學校畢業後,隨即赴日就讀中學(位於神奈川的「惠泉女學園」)。1937年(16歲)時,她從日本回到台灣,在台南太平境教會受洗。1939年中學畢業,考進「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今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就讀,1943年畢業。

謝緯(牧師/醫師,1916~1970)的母親吳上忍(吳葛三女,1889~1963﹚為楊瓊英母親吳順規的姊姊,1911年與南投鎮(今南投市)的醫師謝斌(1886~1943)結婚。謝斌在南投開設「大同醫院」。楊瓊英從小就認識大他五歲的表哥謝緯,小時候也曾與媽媽到過南投,拜訪三姨一家人。闊別台灣多年之後,正在日本求學的楊瓊英,與剛到東京讀醫科的謝緯相遇,彼此都留下美好印象。他倆彼此分享意見,互相勉勵,繼而交往,從相知到相愛。1945年11月17日楊瓊英與謝緯攜手走向紅毯的那一端,由牧師中江英樹(即汪培英,吳葛的大女兒吳上愛之夫)證婚,在日本靜岡縣松崎町結為連理。1946年4月,皆為醫生的這一對新婚夫婦,懷著滿腔抱負與理想,回到了謝緯的故鄉南投(鎮)。楊瓊英進入謝家,在大家族中開始她的新生活,也在夫家「大同醫院」投入看診工作。謝緯主外科,楊瓊英看內科、小兒科及婦產科。相較於楊瓊英的故鄉府城台南以及在日本求學時期的東京,當時的南投真是個偏鄉小鎮,諸多因城鄉差距所造成的文化差異,包括生活習慣與思考方式,得花時間慢慢磨合與適應。

謝緯事業,瓊英幫手

然而,婚後不久,謝緯的醫療宣教行程,卻變得極為緊湊。除了南投自家的大同醫院之外,他每個禮拜又安排不同時段,上山下海,風塵僕僕地趕往中、南部許多偏遠地區義診。在「埔里基督教醫院」及南投山區原鄉部落,看得到他的足跡;台南縣「北門憐憫之門免費診所」有他匆忙的行腳;彰化縣「二林基督教醫院」更是他「一生懸命」的地方。謝緯又擔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及南投教會牧師。他一人分飾多角,早出晚歸,很少在家,橫跨醫療與教會場域,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口氣。

在結婚之前,楊瓊英與謝緯都想以「醫療事奉上帝」做為人生的共同目標。楊瓊英本來也曾答應過謝緯,婚後為了要專心照顧家庭、教育孩子及服事教會,她可以放棄醫學。而此時,事實與理想有了落差,楊瓊英意識到謝緯的工作量與日俱增,鮮有休息。她體諒丈夫的辛勞,遂決定出來看診,讓謝緯無後顧之憂。長年下來,楊瓊英一直堅強地扮演著妻子、醫師、醫師娘、牧師娘、媳婦、長老及母親的多重角色。在艱難的環境中,她展現了台灣女性「堅韌」(tough)的特質,扛下家庭與醫院的重擔。一方面,要照顧孩子們的學校功課,以及年老婆婆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三個家族的生計,她亦毫無猶豫,鼎力相助。1963年,謝緯的大哥謝經與母親吳上忍相繼過世,楊瓊英(42歲)的生活與工作壓力日益加重。幸賴當時謝緯胞弟謝綸及其他親戚的協助,始減輕其工作上的重擔。

在謝緯與楊瓊英結婚共同生活的25年當中,兩人以信仰為基石,相互扶持,分工合作,彼此照應,共同承擔。楊瓊英這位在背後默默地支撐的好牽手,是謝緯工作背後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更是難以抹滅的無名英雄。這也見證兩人對愛情的堅貞,使家庭與事業得以相輔相成,榮神益人。

堅毅轉身,息勞盡程

1970年6月17日,謝緯因為自行開車從南投趕往二林救治病患途中,發生車禍而蒙主恩召。謝緯的意外驟逝,宛如晴天霹靂。這突如其來的不幸事件,使得楊瓊英頓失依靠,哀痛逾恆,無心工作,也幾乎沒有了生活重心。但是,為了繼續撫養四位小孩,她沒有懷憂喪志的權利,只有面對與解決問題的義務。楊瓊英沒有逃避擺在眼前殘酷的現實,她堅強地活了下去。

看到這種經歷中年喪夫之痛的哀傷情景,在美國的表妹遂建議她暫時離開傷心地南投,免得觸景傷情。於是,楊瓊英才在1972年(51歲)申請移民美國。她先在東岸紐約調養身心,不久,再搬到西岸加州佛立蒙(Fremont)地區,與兩個兒子同住,並在當地教會禮拜,參加各項教會活動。雖然身處異鄉,楊瓊英仍然每年會回台灣一段時間,與親人及南投教會會友相聚。1976年起她擔任南投教會執事,1981年(60歲)受選為長老。在謝緯離世幾年之後的楊瓊英,靠著信仰的力量,勤讀聖經,迫切禱告,重新得力 。

樂於助人且熱愛醫療工作的楊瓊英,經過幾年的心理療癒之後,利用自美回台的短暫時間,重新拾起聽診器,在長女婿汪清醫師於南投所開設的「中心診所」幫忙看診。她與丈夫謝緯一樣,善待病人,視病猶親。及至1991年(70歲)卸任南投教會長老的同時,她也卸下白袍,正式從職場上退休。但是,她的晚年生活,多采多姿,散發生命的熱力,溫暖周邊的人。她明瞭如何留住生命美好的時光。

退休之後的30年裡,楊瓊英每年在美國、台灣兩地之間奔走,陪伴親人。直到2015年(94歲)回台定居南投,由長女慧華及女婿照顧。雖然已年逾90高齡,她在台灣的時候,仍常去關心埔里「謝緯紀念營地」,並由女兒慧華陪同,親自參加許多紀念謝緯的活動,好似與謝緯聯袂出席一樣,儼然謝緯的分身:如2012年二基醫院的「謝緯紀念醫療大樓落成禮拜」、2016年(95歲)在台北、南投、彰基等地連續幾場的「謝緯百歲紀念活動」、2018年(97歲)接受民視台灣演義節目《謝緯與埔基》的採訪、2020年(99歲)前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參加「謝緯牧師/醫師別世50週年紀念展」……。其精神奕奕、身手矯健的身影;和藹可親、笑容可掬的談吐,常令人留下深刻印象。2021年10月之後,楊瓊英身體狀況逐漸不穩定,最後於2022年2月10日安息主懷,旅世101載。主賜嵩壽,恩典豐收;福與天齊,永恆回憶。

同作者相關文章:
愛,永不止息——楊瓊英 (第 187 期)
追憶穆錫恩 (第 181 期)
謝緯生命樂章──紀念謝緯牧師/醫師別世50週年 (第 175 期)
向謝緯學習 (第 148 期)
素描吳震春 (第 1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87 期 哥林多前書:ㄞˋ鄰ㄞˋ祢 (37-4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87期  2022年  12月 哥林多前書:ㄞˋ鄰ㄞˋ祢 187
本期主題:哥林多前書:ㄞˋ鄰ㄞˋ祢
發行日期:2022/12/10
以ㄞˋ之名
摯愛
痛的身體,花的心靈
什 麼 是 愛 ?
軟弱作為醫治教會的處方
從哥林多前書看WCC的EYG
從哥林多前書第七章1~8節重新思考性行為
從保羅的密契經驗重讀哥林多前後書
失去良善者的心中,戰爭仍在
愛,永不止息——楊瓊英
合一是重價,但它有多重?
十字架沒有把手
高盧顫記
實現了夢想,然後呢?
對〈麻油雞佮芳草橄欖雞〉思想咱 kap 上帝 ê 關係
開心的18小時,蒙恩的一輩子
神弓箭與小樹苗
PSF「拼圖」生活營——要先撕裂
「共下,坐桌」第59屆神研班心得
分享恩典,傳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