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62期 魔鬼或上帝?——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字級調整:

厝邊頭尾
信心與勇氣相隨的宣教——新竹湖口浸信會社區事工
關鍵字:
作者/黃天人 ()
下鄉的呼召
  路加福音四章18-19節說:「主的靈臨到我,因為他揀選了我,要我向貧窮人傳佳音。他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並宣告主拯救他子民的恩年。」懷著這樣的呼召與使命,加上本身對鄉居生活的喜愛,十年前,我毅然決然地離開台北,下鄉去開拓福音工場。

  最早我曾到台南縣新營、下營等廟宇密集之地傳福音,非常辛苦,效果也不如預期的。兩年後,我轉戰桃園縣楊梅鎮,再到新竹縣湖口鄉這個民風保守的客家庄,而這裡的教會過去多年來傳道人更換頻繁,教勢不得發展,一直不受教會界青睞。也因此,我能優游於這樣的環境,在主的帶領下,與教會同工創作出屬於這裡的一片天地。

由排斥到肯定教會
  客家人的家族性強,具有共同的生活習慣及宗教背景,若有一人信主、加入教會,往往會受到全家的逼迫(平均二人受洗就有一人不能來教會),甚至到教會恐嚇、破壞,個人沒有選擇宗教信仰的自由。加上偏遠地區資源缺乏,教會青年不斷外流,青少年桀驁不馴,老人受忽略,青壯年則為家計奔波忙,代溝等家庭問題嚴重。因此,此地的屬靈環境非常艱難。

  為了「鬆土」,我們開始配合當地的各項需求,於1996年在湖口中學成立得勝者社團,並針對家長規畫親子活動。另外,同時開放教會的場地,提供給中學生打籃球。假日則呼朋引伴,免費提供單車讓青少年騎乘(四年內自購四十台單車),到離市區十公里外的海邊撿垃圾,如此可以淨灘又健身,引導他們對時間作有意義的運用。而參與活動的有成人、有小孩,人數少則十多位,多則三、四十位。

  又在多次的親子活動暖身之後,1998年我們設立了親子教育協會,發展體驗教育,帶動鄉土及生態教育,並帶領父母關心社區,認養公園,拔草、整理環境。另外,也帶領孩子參與攀岩、溯溪,培養團隊精神及榮譽感,進而在921地震時,動員五十人次運送食物,到交通中斷的南投法治村長老教會(扣掉車程,僅溯溪、爬山來回即要一天)。當然,父母、長輩也因而改變態度,由排斥到肯定孩子參加教會的活動。

成效頗佳的攀岩
  由於本身對運動的喜愛,禱告上帝,讓上帝領我自費至外地接受專業的攀岩訓練,期望藉由攀岩活動,帶領全家信主(因台灣教會一直未針對弟兄發展福音策略)。爾後,開始著手在教會預備這樣的事工。最初,教會信徒也無法認同,認為這樣的事工與福音無關,是不屬靈的。經不斷的溝通後,教會同意改造一面外牆及奉獻五萬元的經費,其餘不足的三十多萬元由其他教會、慈濟會員、聯華電子奉獻而來。

  三年來,教會已累積一百萬元的攀岩設備,每個禮拜五晚上固定開放給社區免費使用,平均每次有四、五十名參加;同時,假日也對外開放,因此常常有外地的教會及非信徒結伴前來,或者老師帶學生、家長帶孩子來參與,因而全家信主。又為了此項活動,我們訓練了一批中學生、專科生,約三十名的攀岩教練,而這些孩子都是得勝者學生及社區小孩出身的,他們服務的對象大多也是社區朋友,因此,造就了在旁協助的教會同工極佳的宣教機會,可以針對他們個別的需求,一對一地與他們分享福音,又不會對他們造成來教會的壓力。

  攀岩,是一種信心的學習、勇氣的訓練。當看到別人如何攀爬時,我們會鼓勵、學習其技巧;更會在艱難的過程中,學習忍耐、吃苦,完成到底的決心。往往個人內在的問題、心靈的掙扎會隨攀岩而有新的體會,當然對於跟隨主、信仰上的操練也特別有感受。多年來,這樣的活動吸引了報紙、雜誌、電視多次的報導,也吸引了社區志工參與教會各種不同的聚會,協助各樣的教會事工。關渡教會吳文雄牧師曾帶全教會來此觀摩學習,並建造攀岩場(目前台灣有八個攀岩教會),而我也誠盼全國至少有一百間的攀岩教會產生,在休閒中帶領人們快樂地進入教會生活。

施比受更有福
  1995年,教會提出什一海外宣教基金,並差派二位宣教士。2001年,教會提出什一預算,作客庄地區宣教經費;即教會補助各小組所提出的宣教計畫案,讓各小組進入多元化的宣教實驗。至此,青少年除了攀岩、溯溪、認灘、生態環保、認識湖口老街之外,在靈性上有所得,並能參與服事,學習付出。

  我們也鼓勵青少年作什一奉獻,即每個月儲存十分之一的零用金,用來孝順父母,或幫助弱小,或參與教會差派宣教士至中國、泰北服事孤兒的經費,甚至寒暑假帶小孩至宣教區幫忙。而目前,教會的義工比會友還多,每個月固定有一主日禮拜時間,讓會友及義工一起參與聚會,彼此學習成長,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多年來,教會界的宣教策略往往取材於韓國、新加坡的經驗,無法針對本土的需要作有效的思考,因此,我們處在沒有反省的社會文化中,養成了能說不能做的宣教模式,有氣無力,福音也一直無法開展。前瞻未來,教會界應更有創見,深入各基層的需要,鼓勵青年下鄉短宣(一至三年),並下放城市教會豐富的資源,讓福音在全台各地興旺起來。

目前教會的宣教策略是:
1.硬體多元化(教會成為湖口地標及特色)
2.軟體專業化(會友用各項專長接觸社區)
3.媒體形象化(建立好名聲,使之信任教會)
4.群體福音化(靈、魂、體及文化改造)
同作者相關文章:
宣教新藍海 (第 108 期)
信心與勇氣相隨的宣教——新竹湖口浸信會社區事工 (第 6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2 期 魔鬼或上帝?——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42-4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2期  2001年  2月 魔鬼或上帝?——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62
本期主題:魔鬼或上帝?——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發行日期:2001/2/10
目錄s/
尋找一個信仰的方向
編者的話
生物科技的「既興奮又害怕」
基因工程與複製科技之省思
從醫學倫理看複製人
生物醫學科技進展的省思——談複製人與人的行為責任
是應許?或是問題?——生物複製科技的神學省思
憶先父蘇天明牧師
蘇天明牧師牧會軼事
掌中資訊乾坤——PDA
PDA——只是「方便」而已嗎?
馬偕與聖樂
信心與勇氣相隨的宣教——新竹湖口浸信會社區事工
長老教會第一間攀岩教會——關渡教會
宗教歌舞與新興宗教運動
理想條件的清單
愛就是要勇敢一點
把聖經當小說讀?
費姨s/
讓我們隨聖靈而行吧!
因信,有愛,盼未來——「台灣聯合神學院」的迴響
聯合神學院——聊聊說說罷了?
神學院是否為塑造靈性的地方?
e世代的人啊!你在哪裡?
小弟的成長
要愛你的仇人
一個人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