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3期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愛滋病之現況與教會之回應
關鍵字:
作者/邱淑美 (愛慈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前言
  愛滋病是人類繼急性傳染性疾病之後,最困難的醫學挑戰——慢性、傳染性、性病。1980年代醫學界以為藉由抗生素治療的快速進步,人類可脫離急性傳染病的威脅,轉而面臨長期慢性病的挑戰。然而愛滋病一出現,當瞭解其為傳染性疾病且病程長達十年以上,醫學界面臨另一波新的挑戰——如何控制致命率高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直到1990年代中期,「愛滋病」幾乎是百分之百死亡率的「性傳染病」,無有效控制之藥物。1996年,終於雞尾酒療法可以成功的控制愛滋病疾病進展、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完全改變愛滋病人的健康狀況及對未來生命的期待。愛滋病患脫離生命短暫、體弱多病的陰影,轉而是健康復原、工作能力恢復、社會支持也增強,對未來生命的期待已無異於未感染者。

  愛滋病出現至今已二十個年頭,醫學界對愛滋病的認識從一無所知、恐慌,逐漸清楚其疾病進展,到目前已發展有效控制疾病進展的治療出現,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絕不能再將愛滋病所引發的社會、經濟、政治之議題置身於度外,應該著手去關心這群被社會大眾忽略的愛滋感染者。

愛滋之疫情
  愛滋病就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簡稱AIDS),是一種傳染病,可預防的。此症是由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所引起的。此種病毒可侵犯並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使人免疫機能減低,身體抵抗力降低,導致病毒、細菌、黴菌、原蟲等可輕易侵入人體,而引起各種伺機性感染;或發生與免疫有關的癌症,最後導致死亡。

  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五十幾個國家地區有病例報告,是本世紀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它能威脅人類的生命,有「二十世紀黑死病」之稱。感染愛滋病毒之後,一開始沒有任何症狀或不舒服,但過了幾個星期,部分病患可能出現短暫性,類似「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的輕微全身性症狀,如淋巴腺腫、脾腫、發燒、疲倦、皮膚疹、肌肉關節酸痛等等,持續約幾天或幾星期,爾後大部分症狀可自然消失,而進入無症狀的帶原狀態,即所謂潛伏期。潛伏期多久會發病,到目前並無定論,半年到五年、七年、十年或更久不等。很多學者專家研究報告,有15-20﹪感染者在五年內發病,約50﹪在七至十年內發病,發病後在三至五年內死亡,死亡率極高。愛滋病的臨床症狀千變萬化,無固定表徵,主要視其免疫功能、抵抗力強弱,感染到何種病菌、身體何部位,即何種伺機性感染而定,譬如感染上肺囊蟲引起肺炎症狀,感染肺結核菌引起肺結核症狀,感染口腔念珠菌引起念珠菌症狀等等。

  愛滋病自1981年第一批病例報告於美國《疾病與死亡週報》,至今全世界已有超過六千萬人感染,死亡人數將近三千萬人,因父母感染愛滋而死亡的愛滋孤兒已有一千三百萬人。2000年中感染人數五百三十萬,死亡人數三百萬,每天發現新感染者一萬五千名中47﹪為女性。全球感染人數六千萬,超過一半為十五至四十九歲,約一千七百名為十五歲以下的兒童。

  南非的疫情目前共五百萬人口罹患HIV(平均十分之一感染),為全球之冠,感染年齡層集中在十五至四十九歲,每天有二千人(小孩二百人)感染,每月有六十萬人感染HIV,二十至二十九歲人口中四個有一個為感染者,在2004年人口將出現負成長。

  泰國已超過百萬人口感染愛滋病,愛滋病孤兒人數由1995年的六萬三千名增加到當前的三十萬人,這些都將成為社會重大的負擔。

  印度截至2002年止,已有四百五十八萬人感染HIV/AIDS,2001年時,印度有三百九十七萬人感染,一年增加六十一萬感染者。

  中國目前已超過一百萬人口感染,預估2010年將達到一千萬人口感染,自2000年以來,中國愛滋病感染率、死亡率、發病率都以30﹪的速度成長。

台灣愛滋疫情與面臨之危機
  台灣自第一個病例出現至今,病例數已經超過六千人感染,總人數比起世界其他國家,雖不算多,但病例數增加的年增率卻居高不下(年增率18%)。在全球,愛滋病流行趨於年輕化,目前幾乎一半的新感染愛滋病毒者都發生在年齡為十至二十四歲的青年群中。全世界每天有七千名青少年感染愛滋病毒,即每分鐘有五位青少年感染愛滋病毒(UNAIDS & WHO,1998)。在台灣,愛滋病的增長數字2002年創新高,增加人數為七百五十九人,增幅為16.2﹪;在新增個案當中,十五至二十四歲中便佔了五分之一,根據1998年統計,十五至二十四歲之間只有五十八人感染愛滋病毒,到了2002年,感染人數便增加了一倍多,達到一百三十六人。目前國內已超有六千人感染愛滋,而十九歲以下就超過二百多例,這顯示青少年感染愛滋病毒的比率急劇上升。

※台灣青少年對愛滋病毒感染的易感性
  根據國內研究,國、高中學生目前9﹪有性交經驗。而北部高中職以上在校學生發生第一次性行為者,男性為16.1歲,平均性伴侶有2.3人,女性首次性經驗平均年齡為16.6歲,平均性伴侶有1.6人,和以往研究相比較,青少年發生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正逐漸下降。(2003.2)

  一項全球性調查發現,有四成二的台灣民眾,過去一年內曾和性伴侶有過危險性行為,其中又以十八至二十歲為高危險群,尤其十六歲以下,不做好安全措施就上場的比例,也高出全球近11﹪。(1998,台灣地區安全性行為研究,杏陵醫學基金會)

  根據調查發現,近八成台灣青少年對愛滋傳染途徑、預防方式仍有許多錯誤認知,造成高危險易感率。(1998,勵馨基金會)

※台灣青少年感染愛滋之嚴重性
  根據衛生署公布台灣愛滋流行現況發現:

  近五年來,青少年(十五至二十四歲)感染愛滋,人數從1998年的五十八人至2002年感染人數便增加了超過一倍達到一三六人。

  學生感染愛滋人數從1998年的一○四人至2002年二四八人感染愛滋,這五年間,感染速度急速增加。台灣感染愛滋的疫情日趨嚴重,2002年一年間,學生感染愛滋為五十四人,平均每月增加五名淪入愛滋魔掌,疾管局公布台灣因性行為感染愛滋最低為十五歲,就讀國二。

※台灣青少年依性行為感染愛滋之危險因子
  分析愛滋感染者危險因素,經性行為者佔92.2﹪,其中異性戀佔45.4﹪,男同性戀佔31.2﹪、雙性戀佔15.6﹪,就現今社會青少年性行為與性態度比以前更開放,越來越多青少年有婚前性行為,擁有多重性伴侶及無保護性的性行為更加普遍,易造成更多青少年罹患愛滋。

1.網路一夜情
  民調指出,高達57﹪的高中職學生認同「網路一夜情」,5﹪的學生有過一夜情,由於青少年的「啥米攏無驚」、性好奇,更助長了青少年嘗試一夜情的刺激與快感,加上青少年對於安全的性及愛滋病防治有明顯的不足,使青少年陷入感染愛滋危險中。北市性病防治所調查2001年度有網路一夜情經驗者,年紀最小的僅有十六歲。愛慈基金會提供匿名篩檢服務顯示,前來要求匿名篩檢竟有半數是因擔心一夜情的後遺症,甚至有二人疑似「一夜情」中獎。

2.網路援助交際、嫖妓
  2002年北市社會局公布,以電腦網路刊登、散布足以引誘、促使人為性交易之訊息者共三十六人,佔2001年違反性兒少性交易防治條例並判決確定之90﹪。資料顯示,以電腦網路從事性交易之情形有逐漸增加且年輕化趨勢。日前疾病管制局公布一名十六歲雛妓感染愛滋,且擔心有「乒乓效應」出現。經新聞媒體報導因嫖妓而感染愛滋不勝枚舉。

3.親密關係
  在社會風氣日漸開放與多元的時代中,兩性之間的藩籬也日漸消弭,青少年擺脫傳統貞操價值與對愛的信念,因此婚前性行為已不再是禁忌,但因缺乏正確性知識與不健康的性態度,懵懂無知、躍躍欲試的後果,使青少年陷入更危險的情境,如未婚懷孕、感染愛滋、性病,造成更多不幸的事件發生;如日前女大學生被前男友惡意傳染愛滋病的悲劇,即是一例。

結語:信仰的反省與教會所面對的挑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愛滋病,我們絕對不能漠視或視而不見,愛滋感染族群年輕化,一直是國內近年來在愛滋病防治所面臨的一大危機,也顯示了青少年族群在「性」的開放及對安全性行為觀念的欠缺,又因目前e世代流行網路一夜情、援助交際、搖頭丸氾濫等,使得青少年暴露於愛滋病及其他性病的高感染風險,一節節升高,因此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如何加強愛滋病防治教育,實為當前首要工作。在台灣,愛滋病宣導若只著重安全性行為的宣導,似乎並不能降低青少年感染愛滋的危險性,因為保險套的使用並不能百分之百杜絕感染愛滋的危險,只要有性行為,就會有被感染的可能,教會與信仰團體在面對青少年性態度日益開放及愛滋對青少年肆虐之時,必須重新思考、誠實面對我們的問題。

  雖然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將每年12月第一個主日設立為關懷愛滋主日,試問台灣教會是否真正看見了愛滋病患的苦難?就如主耶穌看見了他的子民所受的痛苦一樣;是否在信仰反省中,思考教會做了什麼?對教會而言,愛滋病並不止於是個挑戰,它提供教會一個機會來反省自已的身分和使命。如果教會無法以慈悲的行動來因應,忽略了愛滋病患的痛苦與需求,那麼,教會便是放棄自己的責任與實踐上帝是愛的使命。

  教會,你可以做什麼?在《愛滋與教會》這本書中提到,關懷愛滋事工主要是支援、教育和安慰的事工;就是教會牧者可以在各樣聚會中,和信徒談論愛滋病,教育使正確認識愛滋病,以及從《聖經》中學習應有的信仰態度。你可以在代禱中紀念愛滋病患,並以實際的行動來關懷、支持關懷愛滋事工;你也可以成為安慰者,接納、扶持你周遭罹病的弟兄與姊妹。

  教會,這正是個大好時機:即《聖經》中上帝子民的形象;一個和好、救贖的團體,學習拿撒勒人耶穌留下親手觸摸痲瘋病人的榜樣,跟隨他的腳蹤行,建立一個沒有歧視、沒有隔絕、沒有懼怕的上帝國度,使受苦的百姓因為愛與憐憫能坦然到我們當中,成為上帝國的子民及我們的兄弟姊妹。
1.愛慈基金會呼籲您:保護自己,也保護你所愛的人,諮詢電話02-23703579。
  
2.《愛滋與教會》,俄爾.歇普、羅諾.桑德蘭合著,鄭明敏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1995年。
同作者相關文章:
愛滋病之現況與教會之回應 (第 8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3 期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25-2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3期  2004年  8月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83
本期主題: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發行日期:2004/8/10
編者的話
目錄s/
船過水無痕?——九二一重建回顧、省思和展望
上帝的恩典.人的數算——從九二一社區關懷事工談傳福音的果效
關懷使生命值得活下去
救難?傳教?--教會在災區的工作反省
等待長老教會九二一世代
五十年傳道生涯──李明意牧師小傳
愛滋病之現況與教會之回應
向日葵學園——中輟生的家
永遠的黑衣人——Johnny Cash
苦痛或祝福?
三人同行
基督徒能否進廟?
天搖地動的那一夜
明天過後,你會在哪裡?
爸爸的雙手
就地實踐信仰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訪翁居甲、翁林玉雪長老夫婦
非武裝防衛台灣
和諧的傷害與重建
羽球、恩賜、我
我是上帝的寶貝
上帝與你同在
明道管理學院方舟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