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7期 原鄉的呼喚──台灣原住民的教會與社會
字級調整:

感情.婚姻
婚姻怎能說了就是!!
關鍵字:
作者/胡素琴 (春蝶工作室負責人)
  印度大師給一群弟子授業,弟子們要求學習令枯骨回生的咒語。

  「學這麼危險的東西做什麼?」大師問道。

  弟子們答說:「沒什麼!只是它能加強我們的信心。」

  大師說:「孩子們,早熟的知識是件危險的東西。」

  弟子問:「早熟的知識是什麼?」

  大師應:「它給了人能力,但這人卻尚未有相稱的智慧知所運用。」

  拗不過弟子的再三要求,大師只好將神聖咒語小聲地傳授給他們,但也再三叮嚀使用時要絕對謹慎。

  過不久,這群年輕人路過沙漠,看到一堆白骨。他們帶著一般群眾慣有的輕浮,便決定唸那原本該經過長時間冥想後方可唸的咒語。

  神聖的咒語才出口,枯骨就長了肉,隨即變成飢餓的狼群,撲殺過去,把人都嚼成碎塊。
   
       ——摘自《觀蛙》一書
                
  生活裡的規範原本是要協助我們的生活往更好的方向前進,但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去運用,或者在其中摻雜太多自己或他人的期待,就會讓事情變得複雜又詭異,到最後反而弄巧成拙,落得一身狼狽。

阿雅與阿宏
  阿雅與阿宏經媒妁之言結婚,婚後育有二子,兩個年輕人白手起家,阿宏從事機械黑手的工作,阿雅則協助帳目的管理。小倆口偶爾鬥嘴鬧氣,她氣不過就回娘家小住幾天,過兩天氣消了就自行回家,或者阿宏工作告一段落便到娘家接回,這樣子倒也相安無事過了七、八年,直到一年前開始有了變化。

  一年多前,公司業務量增加,需要人手,阿雅提議讓娘家的母親到公司工作,圖的是母親可以多一份收入,自己也多了個幫手照料小孩,阿宏並未仔細思量就同意,從此卻開始紛亂的生活。

  岳母住進家中,近距離相處的摩擦增多,麻煩的是,當小倆口意見相左、爭執時,岳母加入的情況與日遽增,使得爭執變成一場混亂。從女婿的言談舉止至公司的營運,岳母有著愈來愈多的不滿和建議,這時,如果阿雅能在生活上拿定主意,事情可能不至於發展到不可收拾,偏偏阿雅嚴重依賴母親,處處以母親馬首是瞻。

女人的戰爭
  那天,終於爆發了混戰。

  親家母早已風聞阿雅母女倆的強勢作風,心疼兒子滿腹的委屈緒而去探望兒子時,不小心露了餡,於是三個女人將各自的不滿爆發開來,當街大吵,左鄰右舍勸也勸不住,緊急將外出洽公的阿宏召回。他一回來,當下傻了眼,只能硬著頭皮先將自己的母親架開;在安撫母親的那晚,阿雅母女倆就連袂返回娘家。

阿宏原本以為倆人只是回去小住幾天,沒想到隔了不久,竟接到阿雅到法院要求判決離婚的狀子;禍不單行,體弱多病的母親又突然去世。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個人也可以?
  料理完母親的喪事,心想她也應該回家了,事與願違,不管他怎麼懇求,她還是堅持離婚,認為「離婚是我的保障」。阿雅會有這樣的想法,乃因母親對她生活照顧的口頭承諾。

  阿雅天真地以為離婚後,她還可以回到原來的夫妻生活,並真正掌有公司的財務大權。但兩人可以畫清公私界線,確保自己私人的利益,如擁有自己的薪水及私房錢,而家庭、公司的開銷則由阿宏來承擔。

  她採取的教訓手段是:當阿宏面臨喪母之痛,需要她陪伴時,她保持冷漠;他陷入焦頭爛額的公司業務中,她袖手旁觀;在他的痛苦與需要裡,她享受到自己的被重視與成就。

  如果,這是一種伎倆,那要懂得適可而止,否則是會搬石頭扎到自己的腳。

  混亂的日子久了,自然會有規律產生,人會有能力找到出口;哀傷過了,人會為活下去繼續努力;阿宏在混亂中慢慢習慣,並且摸索找出獨力經營的方法,孤單無助的情緒也逐漸因家人的關懷有了舒緩。和阿雅的關係似乎不再那麼重要,於是他同意離婚,並且在財務上不手軟,該拿的一毛不能少,一切照規矩來,離了就分,沒話好說,不藕斷絲連、牽扯不清。

  這時,換阿雅傻眼了,雖然離婚是她主動提的,可是她的原意只是手段,並非目的。當主客易位,她才發覺事實是難以忍受的艱鉅。錢沒了,丈夫也離去,只有辛苦撫養兩個小孩的未來等著她慢慢品嚐人生的滋味,這對教育程度不高、無一技之長的她而言,是可想而知的苦不堪言!

努力去靠近「幸福」
  婚姻豈能兒戲!老一輩的人經常告誡我們,但卻未能細說分明,聰明的,一點就通,馬上記住教誨,小心避開,免得誤踩人生地雷;資質駑鈍者,則是在自己或旁人的遭遇歷練中學得教訓,欣慰地品嚐生命之味;最可憐就是那些愚笨的,未能聽見也不記取體驗,只是不斷反覆著錯誤,陷入苦難的沼泥,滿身難堪。

  什麼決定是好,什麼是壞,有時很難判斷。但有種態度能影響好壞成果的走向,那就是,多為自己的幸福努力!為了自己,不輕易放棄或遺忘,再多想一下,怎樣可以讓自己往幸福的邊界更靠近一點。而它所產生的動力,往往會帶領我們拓展更寬廣的視野,事情也許就有不同的發展和結果。

  離婚,對阿雅夫婦倆是個苦難。但他們如果能再為「幸福」多想一下,想再深一點,怎樣才是屬於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幸福感覺是什麼……這些想法總比離婚來得有建設,至少殺傷力不會那麼大。生活的經營其實是可以學習來的,觀念、態度的改變不容易,卻也不見得無法做到,關鍵在於對美好生活夢想的追求,因為想過好日子,所以願意忍受學習的辛苦,也因著學習,我們有了改變及實現幸福的機會。大師的弟子有了咒語而輕視學習的智慧,終於自食惡果,命喪黃泉;現代的我們不也是如此,處在資訊氾濫的年代,就如擁有了許多的生活咒語,但如果我們少了或忽略了要謹慎、學習再思考及追求夢想的智慧,那和那群弟子又有何不同呢?
1.《觀蛙》,Anthony de Mello著,陳寬薇譯,光啟社,1993年。
同作者相關文章:
事過不境遷 (第 105 期)
憑什麼愛上你?! (第 98 期)
過得好最重要! (第 91 期)
婚姻怎能說了就是!! (第 87 期)
當愛情披上謊言的糖衣 (第 85 期)
真話無礙 (第 61 期)
當男人離家出走時 (第 59 期)
追尋幸福的蹤影 (第 54 期)
大夢初醒 (第 51 期)
相親真言 (第 49 期)
高且將誤君期 (第 47 期)
拒絕,小心點! (第 41 期)
姻緣何處尋 (第 38 期)
不敢上班的爸爸 (第 36 期)
一切都是為最好的做準備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7 期 原鄉的呼喚──台灣原住民的教會與社會 (47-4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7期  2005年  4月 原鄉的呼喚──台灣原住民的教會與社會 87
本期主題:原鄉的呼喚──台灣原住民的教會與社會
發行日期:2005/4/10
編者的話
目錄s/
白浪和「山地人」真的不一樣
從經濟正義看原住民的經濟弱勢與貧窮
教會部落化,部落教會化
把原住民青年找回來!
台灣原住民教會的展望
吼臘.帖木牧師——泰雅爾族福音拓荒人物小傳
重建.自治.達娜伊谷
彰山教會的原住民事工
南島美人節——Pinaski的盛會
福爾摩沙台灣島
何謂「靈修神學」?
婚姻怎能說了就是!!
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
蒙恩獲救 死裡逃生
感恩、喜樂的事奉
別了,沒有牽掛,只有感恩
把「敬拜讚美」視為另一種形式的禮拜
讓我們一起來作夢!
戰皆不義:非暴力與基督信仰
苦澀與甘甜——我的大學生活點滴
我在補習班的團契
打開聖誕禮物後……
生命裡的安寧氣息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系列~誰的神研?誰的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