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9期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小蝦米的媒體戰爭
關鍵字:
作者/徐瑞婷 ()
  不論是退報或者是關機,都是一種自我媒體教育的過程:可以逐漸脫離媒體的控制,找回自己對生活與生命的掌控權,展現對社會公義的堅持。

>>「你今天關機了嗎?」

>>>「關什麼機?」「手機、照相機、冷氣機、還是遊戲機?」

>>「電視機!」

>>>「為什麼要關電視機?」

>>「不想再看到新聞媒體消費別人的不幸!尤其看到一碗麵的故事,電視台記者超瞎的採訪:『弟弟,媽媽死了你現在有什麼感覺?想跟媽媽說什麼?』『小弟弟難過得一句話也不說,只是不斷流淚。』這些弱智的口白,讓我不禁冒出成串的髒話.....」

>>>「2004總統大選時,演出「灌票」戲碼,當中選會票數才開出數百張時,所有新聞台的票數就已開出幾百萬張,××台表現更是讓人拍案驚奇,總票數超過中選會的開票結果。」

>>「嗶嗶!關電視吧。真正夭壽哦!」

  上述msn的這段對話,是否曾有過類似的感觸,從戒嚴時期媒體作為高壓統治政權的傳聲筒,到今日可以大鳴大放,台灣傳播媒體長久以來壟斷言論,阻礙台灣民主的發展,甚至「腥煽血雨」、「侵犯人權」、「偽造做假」、「消費別人的不幸」等荒腔走板的表現,讓人的感受就像公共電視一部『有怪獸』的紀錄片名一般。

  閱聽人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大家可能都有相同的經驗,邊罵邊看,真希望可以給這些媒體一些教訓,可是面對這巨大的傳媒結構,感覺自己是一隻小螞蟻,一隻小蝦米,想要反制這巨大的怪獸,恐怕自己還沒出手,已經先被打死了。

※ 退報運動改變報業生態
  然而,耶穌不是說過:「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許多被媒體認為成不了氣候、不自量力的小蝦米終於開始展開反擊。1992年,由台教會(林山田和李鎮源教授等人)發起了一個「退報救台灣運動」,這是台灣第一個由「閱聽人發起對抗惡質傳播媒體的社會運動」。「退報運動」起初看起來規模不大,力量微小,而且大多數媒體都加入圍剿這些發起人,甚至被退報的業者剛開始根本不把這個運動放在眼裡。跌破大家眼鏡,這個運動卻展現驚人的影響力,竟然讓台灣報業生態有了轉變,自由時報也是從差不多這個時間開始衝高報份的銷售量,台灣報業生態從「兩大報轉而為三大報」。

退報運動
  1992年11月23日,台灣教授協會(林山田和李鎮源教授等人)等15個社團於發起「退報救台灣運動」(在信箱上貼「我家不看聯合報」的貼紙,遊說廣告主不登廣告、民眾不買報)。這些社團認為,聯合報在報導中國常委李瑞環談話時,猶如「中共傳聲筒、中共人民日報台灣版」。【1992年10月30日,聯合報頭版標題:「李瑞環:大陸不惜中止經建阻止台灣獨立。……大陸將用『任何方法』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即使『犧牲流血、前仆後繼』也在所不惜。」事實上,李瑞環當時並沒有說出這類的話語,在場的國內記者都可以見證。<摘錄許建榮,聯合報堅守的是哪一條線?>】

  聯合報於11月26日要求退報運動停止活動,並促各報停止報導。然後聯合報以罕見的三個版面,說明「李瑞環談話新聞風波始末」,並控告運動主要發起人林山田、李鎮源、楊啟壽(台灣長老教會牧師)與林逢慶等四人。1993年7月底,法官鄭麗燕判林山田有期徒刑五個月,另三人拘役50日。至1994年8月24日,高等法院改判聯盟四人無罪。

  惟目前媒體對台灣的影響,報紙的影響力逐漸減弱,許多人可以不看報紙,但是對於電子媒體,尤其是電視,是已經成癮了,這些人如同你我,明知某些節目對自己或家庭中的成員不好,卻仍然邊罵邊看、又愛又恨,要「戒看電視」就像「戒毒或戒菸」一般困難與痛苦。


<未完待續.....>
同作者相關文章:
少年事工需要新眼光——一位團契輔導的建言 (第 126 期)
小蝦米的媒體戰爭 (第 99 期)
小蝦米的媒體戰爭 (第 9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9 期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15-1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9期  2007年  4月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99
本期主題: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發行日期:2007/4/10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目錄s/
誰的新聞、誰的真相--談台灣的新聞圈生態
政黨輪替後的廣電政治學
「大話新聞」現象的若干觀察
小蝦米的媒體戰爭
誰來決定新聞晚餐?
解讀新聞 探索真相
耶穌停、看、聽──淺談基督教媒體倫理
改看「公民新聞」,如何?
台灣橄欖球王——柯子彰
歡喜做大戲 教會謝平安──當歌仔戲遇到基督徒
上帝與人之間的橋樑──以色列的先知
把愛傳出去--重新教會的社區服務
戀愛之五馬奔騰論
定睛在己,抑或是上帝?—關於基督徒藥師的角色
在內在朝聖的旅途中相伴——記天主教世界青年日
思考「復活」的腦袋運作軌跡——我讀《天天經歷復活喜悅》
基督徒可以「恨」嗎?
在靜默中凝視熱情──大專泰澤靈修有感
分享就是最大的神蹟
我的第44屆神研班
當輔導,你也可以!——神研班輔導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