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37期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
字級調整:

好書櫥窗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台灣教會及社會需要更多激勵人心、提昇價值、改造心靈、關注本土的生命故事。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台灣神學院教授)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台灣島國及其子民歷經日本殖民政權以及國民黨外來政權的威權統治,在政治認同和文化涵養上欠缺主體性,成為生活在歷史斷層裡的失根子民。很遺憾地,至少到1987年解嚴之前,一種「對歷史無知、對人無愛、對土地無情」的集體性格和心態,不但明顯可見於台灣社會裡,更不能免俗地滲透在台灣教會裡。我們必須承認,台灣子民因長期被外來統治者所奴化或馴化而普遍罹患了嚴重的歷史失憶症和健忘症。面對這種困境,我們不禁要問,我們要如何重新認識歷史,汲取智慧呢?更直接的說,歷史要如何成為可用的呢?

※歷史的用途

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歷史的用途〉一文中主張:「一個強而有力的歷史學必能為社會的『生活與行動』提供服務」。 他進一步指出:「任何既定時代、文化,或國家,都和歷史有一種自然的關係,這關係應該使得歷史能對這些時代、文化,或國家之存在目的產生規範的作用。」用現代的話來講,歷史應該如同水電一般,成為公共的資產,並成為轉化社會的助力。

為此,當代歷史名家包斯瑪(William J. Bouwsma)就在他所著《可用的過去》(A Usable Past)一書中明確指出:「歷史不應該是專業歷史家的私有領域,就像神學、法學和醫學並不單屬於神職人員、律師和醫師一般」;換句話說,歷史家有義務回應社會大眾的需求並適切地成為其公僕,這個公共社會需要「一個足以理解自身及其價值的歷史觀點,或許同時也認知其限制及其罪惡。」

※以典範人物「做神學」

從基督教觀點來看,歷史若要成為可用的,除了指引社會人生的智慧之外,還必須反映基督教的價值觀並展現美好的另類典範。保羅在腓立比書四:8-9提到:「末了,弟兄姊妹們,你們要常常留意那些美善和值得讚揚的事。一切真實、高尚、公正、純潔、可愛,和光榮的事都應該重視。你們從我所學習,領受,或聽到,看到的言行,都要實行出來。那賜平安的上帝就會與你們同在。」換句話說,我們必須不斷留意那些「帶有向上提昇力量的事件或故事」。

美國神學家麥克連登(James Wm. McClendon, Jr.)在《傳記成為神學》一書中,嘗試通過四位典範人物的傳記來「做神學」,包括曾任聯合國秘書長且唯一在死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瑞典政治家達格‧哈瑪紹(Dag Hammarskjold, 1905-1961)、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美國黑人社會運動家也是在喬治亞州創辦「共同體農場」(Koinonia Farm)並促成「國際家屋人道組織」(Habitat for Humanity)之創辦的新約學者喬丹(Clarence Leonard Jordon, 1912-1969),以及首位進入國際舞台的美國當代作曲家艾維斯(Charles Edward Ives, 1874-1954)等。麥克連登指出,「品格」(character)是由「信念」(convictions)所構成,而信念正是神學的基本關懷。因此,作為「信念團體」(convictional communities)之一的基督教可以通過傳記來做神學。他主張「神學至少必須是傳記」(Theology must be at least biography),而「最好的傳記就可以成為神學」(Biography at its best will be theology)。

 ※台灣教會作為記憶團體

筆者自從1994年在美國完成學業並回到台灣神學院重執教鞭至今,幾乎每年都要開「台灣教會史」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深深感受到台灣社會因缺乏歷史意識所造成的扭曲和衝擊之外,更明顯察覺到有一層疏離感和冷漠感普遍存在於一般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方式當中,難以打破。認真思考起來,台灣子民既已普遍患有嚴重的歷史失憶症和健忘症,那麼,除非我們能讓新一代的台灣子弟親身參與或涉入在歷史的實況中,去了解、探索、考查、追蹤、體驗,甚至懷疑、掙扎、自我挑戰,並藉此將先人的歷史經驗串連、活化起來,否則他們終將無法認識自身歷史的意涵和關聯性。這就是讓學生參與編寫家譜、收集史料、田野調查、口述訪談、撰寫生命故事的主要目的。

有鑑於台灣教會的史料長久以來遺失毀損的情形非常嚴重(例如許多早期北部教會因位居河津要道而常遭水淹),除了加強史料的保存和收集工作以外,許多時候就必須借重「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的方式來補充資料文獻的不足,並將那些曾經出入「歷史現場」的當事者或相關人士的主觀經驗、觀點、心態呈現出來。借用現代社區或草根運動中經常使用的社會訪視(social exposure)模式來說,這種參與式的研習方式可以說是一種「歷史揭露或訪視」(historical exposure)的過程,讓學子得以「第一手」的方式親身參與「歷史現場」。

筆者深信,台灣教會及社會需要更多激勵人心、提昇價值、改造心靈、關注本土的生命故事,讓基督教這個具有宗教社會學者所稱「記憶團體」(communities of memories)之特質的群體能夠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留下美好的軌跡與見證,也期待台灣能早日脫出舊的威權與桎梏時代的巢臼,藉著「對歷史有知」,邁向「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的新時代。為此,筆者也在附錄裡列出「台灣基督徒生命故事」的延伸閱讀書單,作為有心繼續閱讀者的參考。

※「教會人物檔案」結集出書

《新使者》雜誌自1990年復刊以來,就開創了「台灣教會人物檔案」的專欄,且幾乎不曾間斷地刊出介紹台灣基督教歷史人物的文章,相當不容易。無疑的,這些文章在論述方法、資料性質、寫作觀點上都不盡相同,然而,這些文章都是研究台灣基督教歷史的基本素材,而且是豐富、真摯的信仰見證,將台灣本土信仰經驗的歷史記憶傳承了下來。 《信仰的記憶與傳承(二)——台灣教會人物檔案》除了編排、潤飾,以及極小部份的修訂之外,幾乎是將所有作品以原先刊載的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編者為了讀者在閱讀和研究上的方便,將所有作品分為宣教師篇、本地牧長篇、本地信徒篇三大部分,且依歷史人物的時間順序排列,並為每篇文章製作了一份簡單的「人物小檔案」,便於讀者查閱參考。

藉著這本書,願所有的讀者都能追隨並效法信仰先輩的美好腳蹤,且積極投入信仰記憶的保存和傳承的工作,也祈願更多人能參與在「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生命故事」的行列裡!        

[附錄] 「台灣基督徒生命故事」延伸閱讀書單 

  1. 《信仰偉人列傳》。楊士養編著,林信堅修訂,台南:人光,1989。
  2. 賴永祥,《教會史話》(一)(二)(三)(四)(五),台南:人光,1990, 1992, 1995, 1998, 2000。[賴永祥教授網站:http://www.laijohn.com/Index.htm]
  3. 《信仰的記憶與傳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一)》,鄭仰恩主編,台南:人光,2001。
  4. 《「感恩與巡禮」國際友人對台灣民主與人權奮鬥的回顧》,Vol. I & II,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2003。
  5. A Borrowed Voice: Taiwan Human Rights through International Networks, 1960-1980(《我的聲音借你:台灣人權訴求及國際聯絡網1960-1980》), edited by Linda Gail Arrigo and Lynn Miles, Taipei: Hanyao Color Printing Co., 2008.
  6. Shoki Coe, Recollections and Reflections, edited by Boris Anderson, Taiwan: Taiwan Church News, 1993.
  7. 《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李明輝編,台北:正中,1995。

  8. 胡文池,《憶往事看神能》,台南:人光,1997再版。

  9. 井上伊之助,《上帝在編織》(原名《台灣山地傳道記》),石井玲子譯,台南:人光,1997。

  10. Marjorie Landsborough, Dr. Lan: A Short Biography of Dr. David Landsborough, Medical Missionar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if England in Formosa. 1895-1936, 1957(漢譯《蘭醫生》,彰化基督教醫院,1998)。

  11.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台北:前衛,1988。

  12. 高俊明.高李麗珍口述,胡慧玲撰文,《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台北:望春風,2001。

  13. 謝大立,《謝緯和他的時代》,台南:人光,2001。

  14. 謝緯,《謝緯日記》,謝大立編,台南:人光,2001。

  15. 蘭大弼,《蘭大弼醫生口述歷史》,劉翠溶等,台史所,2002。

  16. Marian Keith, The Black Bearded Barbarian(漢譯《黑鬚蕃》,前衛,2003)。

  17. Grace McGill, The Path of Life: Memoirs of Clare and Grace McGill, Belleville, Guardian Books, 2001(林晚生譯,《生命的道路》,台北:永望,2003)。

  18. 潘稀祺,《為愛航向福爾摩沙:巴克禮博士傳》,台南:人光,2003。

  19. 潘稀祺,《台灣醫療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傳》,台南:人光,2004。

  20. 潘稀祺,《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博士傳》,台南:人光,2004。

  21. 張瑞雄,《台灣人的先覺-黃彰輝》,台北:望春風出版社,2004年。

  22. Peggie C Moody, Campbell Moody, Missionary and Scholar.(《宣教學者梅監務》,台南:聚珍堂,2005。

  23. 鄭廷憲,《未完成的回憶錄——略述心路歷程》,台北:永望,2005。

  24. George Leslie Mackay, From Far Formosa(Toronto: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895);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林晚生譯,台北:前衛,2007。

  25. 潘稀祺,《臺灣街頭佈道之父:梅監務博士傳》,台南縣學甲鎮:潘稀祺,2008。

  26. 《啓蒙人心的信仰導師——鄭連明牧師/教授別世三十週年紀念文集》,鄭仰恩等編,台北:信福,2009。

  27. 王金河口述,《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回憶錄》,台南:王金河藝術文化基金會,2009。

  28. 李嘉嵩,《一百年來:事奉與服務的人生》,李弘祺,2009。

  29. 陳金興,《台灣另類牧師•醫師謝緯》,台北:前衛,2010。

  30. 高李麗珍口述,謝大立撰文,《見證時代的恩典足跡:高李麗珍女士口述實錄》,台北:台灣神學院,2010。

  31. 李喬,《我的心靈簡史—文化台獨筆記》,台北:望春風,2010。

  32. 陳永興/口述、曾秋美,黃一城/紀錄整理,《無悔之旅:陳永興醫師的心路歷程》,台北:望春風,2010。

  33. 鄭連德,《人生二十:台灣生命線之父鄭連德牧師蒙恩的一生》,林恩朋編,台北:前衛,2012。

同作者相關文章: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7 期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 (28-3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7期  2013年  8月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 137
本期主題:我愛表演,誰是主角?
發行日期:2013/8/10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禮拜的戲劇性時刻
「升級運動」緣由
加入戲劇 讓聚會變有趣
音樂發聲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上帝要你們,my beloved boys.
泰澤靈修之旅
長,青春期──從大學生活回顧我的信仰
再次遇見神的奇幻旅程
懷念並頌讚安慕理牧師
Aysgarth老人背影——紀念安慕理牧師
山下新家?——談災後那瑪夏
與原住民相遇
人人都當流淚如河,晝夜不息——就柴玲為「六四」而「喜悅」談基督徒如何看待邪惡
另眼看罪惡及其回應之道
人人愛讀ê《全民台語聖經》
母語五四三:「聽、講、讀、寫」
教會是婦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