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56期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現為台灣神學院教務長、副教授,主授教會歷史)
  一般論到政治與宗教之間的互動關係時,我們發現學界大致上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或思考前提。一方面,有些人視宗教為統治階級用來合理化其統治正當性和意識型態的工具,因此宗教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人民的心中塑造一個「依順的信賴」(conformist trust),並為統治者維繫一個「國泰民安」的社會形象。事實上,此一觀點也和馬克斯所主張的「宗教是人民的鴉片」相符合。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認為宗教應該具有改造世界的力量,是為人類社會帶來「革命性轉變」(r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的靈性根源。譬如,1960年代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和1980年代末期在東歐所發生的「蠟燭政變」就是常被引用的例證。面對政教之間的糾葛關係,我們應該如何從歷史的豐沛井水來汲取智慧呢?以下就分歷史經驗和建議原則兩部分來探討。

一、歷史經驗中的政教關係模式
  教會史家Langford曾用四幅圖像來形容基督教歷史中的四個主要階段:「教會征服了帝國」(The Church Conquers the Empire)指的是基督教面對羅馬帝國之迫害且贏得勝利的初代時期;「教會變成了一個帝國」(The Church Becomes an Empire)則描繪了基督教王國(Christendom)逐漸確立並拓展的中世紀時期;「教會震驚了世界」(The Church Shakes the World)指的是人類社會全面革新變化的宗教改革運動時期;而「世界震驚了教會」(The World Shakes the Church)則描述了教會全面受到衝擊與挑戰的近代歷史階段。這四句話可以說生動地說明了兩千年間政教關係的基本互動模式。
  
  事實上,就政教關係的發展經驗來看,君士坦丁大帝於第四世紀初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的事件應該是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前的初代教會因為處在終末氣氛和面對迫害的情境中,一方面有許多護教家(apologists)主張所有「既存的政權」都是由上帝所設立,因此迫害是一種「誤解下的錯誤政策」,基督徒應該可以是國家最好的公民。另一方面,可能受到猶太天啟思想的影響,也有一些作家視世俗權力為敵對基督教的勢力,在本質上是屬於邪魔所掌管,是與上帝國相抗衡的。不過,隨著基督教的「國教化」,歷代教會最主要的政治態度就轉變為「祝福國家並合理化其存在」。此後,多數教會的作法是直接支持統治者,另外有些教會則是藉強調「來世的福氣」來避談政治,然而實質上卻又默認既存的政權。歷史的整體經驗顯示,只有少數基督徒團體採取了高舉上帝統治、拒斥既存社會秩序,並敵視在位執政者的政治態度。
  
  以上呈現的是縱切面的簡要歷史圖像,以下我們也要介紹幾位較具代表性學者從橫切面對政教關係模式所作的分析:
  
1.德國宗教社會學者韋伯(Max Weber)和特爾慈(Ernst Troeltsch)主張,我們可以根據教會對世界或政治的不同態度而將其區分為兩種主要的「典型模式」:大教會/國教模式(Church type)和小派模式(sect type)。大教會視自己為完成上帝贖罪工作的救恩機構,藉著體制化的神職人員、聖道的宣揚、聖禮的施行將救贖的好處賞賜給個人,因此它廣納群眾,使自己與俗世適應,並尋求與國家體制合作。相對的,小派是由嚴格信仰基督的人所組成的自願團體,他們與俗世脫離,組成小群,在自己人當中組成以愛為根據的基督教秩序,希望毫不妥協地實現登山寶訓的理想,並期待和準備上帝國的到來。大教會認定自己為基督的國,也就是世上的上帝國,或至少是上帝國得以在世上不斷更新的方法;小派則視耶穌為上帝國的前導和引介者,因此傾向千禧年說,並反對國家體制對福音真理的干涉。此一分析模式已是現今最為學界普遍接納的理論。
  
2.特爾慈最出色的學生利查·尼布爾(H. Richard Niebuhr)在他著名的《基督與文化》一書中提出五個模式來說明在不同信仰傳統中「福音與文化」的關係:以特土良、托爾斯泰為代表的「基督反文化」(Christ against culture)模式、以諾斯底主義、文化派新教主義為代表的「基督合乎文化」(the Christ of culture)模式、表現在游斯丁、阿奎那之綜合性神學的「基督超文化」(Christ above culture)模式、以馬丁路德之二元論為代表的「基督與文化相反相成」(Christ and culture in paradox)模式,以及表現在奧古斯丁、加爾文之積極改造思想的「基督改造文化」(Christ the transformer of culture)模式。尼布爾的深入分析呈現了在政教關係背後福音與世界價值體系的微妙互動關係。
  
3.南非學者Charles Villa-Vicencio在回顧教會歷史中不同信仰傳統對政教關係的觀點後,指出歷代教會的共同信念就是「為回應即將臨到的上帝國,教會應為所有的人民追求一個公正的政權」,他也提出以下六點綜合性的結論:
  
a.大致而言,在歷史的進程中神學傳統總是努力在「暴政」(tyranny)和「無政府狀態」(anarchy)之外尋求政治出路。當然,上帝國的理想以及她終將實現的信念是一個深具「顛覆性」的觀點,它使得教會不斷地對既存政權提出批判。
  
b.在歷史的處境中教會無法免於不作出困難的政治抉擇;在她的抉擇當中最高尚的一個傳統就是「殉道」(martyrdom)。
  
c.盡責任來作出政治抉擇是教會為要忠實於上帝所必須從事的固有神學工作之一部分。初代教會因告白基督之主權而拒絕皇帝崇拜的堅決作法就是政教傳統的重要基石。
  
d.教會中因政治問題所引發的衝突往往取決於是否已達到特定的「對決點」(point of confrontation);舉例來說,一個經常出現的關鍵性問題就是某一特定政權的不義是否已經足以構成「暴政」?
  
e.貫穿新舊約中有關上帝啟示之無數陳述的一個共同理解就是「上帝的主權是和社會正義及聖潔密不可分的」;換句話說,宗教與人類社群的轉化是相關的。
  
f.在教會的神學傳統中,對於「教會應以何種方式來對抗不義的統治者」此一議題,並無共同的想法。其中,最常被提起的就是「可否使用暴力」的問題。

二、建議原則——信仰與政治的分際
  綜上所述,基督教的歷史經驗顯示有關政教關係之探討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神學問題。然而,歷史的研究除了凸顯問題的本質外,也應該提供我們一些指引原則。以下就借用美國長老教會於1980-82年間一個有關「改革宗傳統與政治」之研究方案的論點來提供一些建議原則。
  
  美國長老教會駐華盛頓辦公室的主任幹事George A. Chauncey提出兩大原則,以作為「信仰與政治的分際」:

1.信仰所做不到的:
  
a.信仰不會且無法就上帝對特定政治或經濟議題的旨意給予我們確切的看法。
  
b.信仰不會在基督教團體中產生立即的共識(instant consensus)。
  
c.信仰不會提供我們從事有效政治活動所必須的社會分析、經濟見解,和政治智慧。

2.信仰所應該做的:
  
a.信仰——加上一種對政治的權力及其應許的敏感性——應該提供我們一個參與政治活動的強烈動機。
  
b.信仰可以且應該提供我們參與政治的使命感和目的感。
  
c.信仰可以且應該提供我們評估所面對之政策抉擇的倫理標準。
  
d.信仰可以且應該為政治行動創造一個獨特的態度或風格。
  
e.信仰可以且應該更時時提供信徒們「曠野中的嗎哪」——即讓他們繼續堅持下去的方法和力量。
  
  普林斯頓神學院教會歷史教授Jane D. Douglass也指明長老教會信徒在面對政教問題時應有的基本態度與原則:
  
1.基督教會是神聖的,也是有罪的,所以需要不斷的自我改革。
  
2.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上帝的形象,因此教會應竭力維護人性的尊嚴和良心的自由。
  
3.世俗政權——不管是否操在基督徒手中——應被尊重為上帝的恩賜;它的責任既是維持秩序、促進公義,因此它若違背上帝的旨意,基督徒應順服上帝。
  
4.所有的基督徒應通過其天職(vocation)並藉助其專業與愛心在世界中服事鄰舍,更要參與在社會結構的改造中,以期上帝的公義得以在世界中彰顯。

  最後,筆者要以近代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在他寫給友人信件中的一段爭辯的話來作結論:「相對於每天都必須做出無數更困難之抉擇的其他人,我們若只因為害怕犯下錯誤,就不去行動或拒絕採取立場,我覺得這幾乎是與愛相違背的。」
註:
1.見鄭仰恩,歷史與信仰:從基督教觀點看台灣與世界(台南:人光,1999),頁37。

2.Charles Villa-Vicencio, Between Christ and Caesar: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Texts on Church and State(Grand Rapids:Eerdmans, 1986), p.xv.

3.特爾慈著,基督教社會思想史,戴盛虞·趙振嵩譯(香港:基督教文藝,1960),頁522-531。事實上,在此二模式之外特爾慈另外又加上了神祕主義的模式。

4.利查.尼布爾著,基督與文化,賴英澤、龔書森譯(台南:東南亞神學院協會,1979)。

5.Villa-Vicencio, Between Christ and Caesar, pp.xx-xxiv.

6.George A. Chauncey, "Faith and Politics:The Differences," in Reformed Faith and Politics, edited by Ronald H. Stone (Washington, D.C.:The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3), pp.23-30.

7.Jane Dempsey Douglass, "Church and State:A Brief Introduction for Contemporary Presbyterians," in Reformed Faith and Politics, edited by Stone, pp.99-100.

8.Dietrich Bonhoeffer, Gesammelte Shriften, VI (Munich:Christian Kaiser Verlag, 1974), p.350.
同作者相關文章: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6 期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8-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6期  2000年  2月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56
本期主題: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發行日期:2000/2/10
目錄s/
自由s/
編者的話
論政教關係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在台灣的新處境中再思「政教關係」的議題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當教會遇到政黨
我是基督徒,我看選舉
熱心事奉傳主恩——吳來好長老的一生
信用卡——資本主義成功運作的產物
八福山教堂
洛林總理的童貞女像
中寮,別再哭泣了!
為什麼褻瀆聖靈的人永遠不得赦免?
反敗為勝的婚姻
老頭與我
紋面的習俗是迷信嗎?
那一夜,我心感動
站在出口——原住民災區探訪記實
神學生雜記
宗教與政治之間
理想的教會——從羅素來反省我們的教會觀
大學生活與教會事奉工作的回憶
我的團契生活
記我在台大的日子
教育營與我
我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