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6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青春自殺「勿/誤」語?
關鍵字:
作者/葉大華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
網路集體自殺與現金卡殺人
  去年一整年,日本與南韓等東北亞國家相繼傳出有年輕人或青少年,透過網路相約集體自殺的案例。而這股所謂的集體自殺風潮,在台灣媒體的關注與炒作下,引發國內對於自殺網站的探討與撻伐。而與網路集體自殺案例同樣受到關注的另一個現象,是最近《商業周刊》的主題文章〈現金卡殺人事件〉,這篇文章提醒我們,年輕一代正面臨舉債度日,最終受不了債務壓力而自殺的狀況正在蔓延。無論是網路殺人還是信用卡或現金卡殺人,論及青少年自殺行為通常呈現出兩種極端的現象,一個是不能公開談論的禁忌,另一個就是被過度簡化的誤解。但這些事件或許正可以提供我們對於青少年為何自殺,採取另一種不同於歸咎個人不成熟心理抉擇的思考觀點。

台灣青少年自殺問題嚴重嗎?
  正由於這些新興自殺類型的出現,有論者開始憂慮與論述青少年會因為容易受到煽動與學習模彷,而導致自殺潮再現。因為談到青少年自殺現象,我們總會有幾個標準答案,不外乎是「身心不成熟」、「憂鬱症」、「挫折容忍度低」、「問題家庭」等等,而且普遍相信台灣青少年的自殺率正日益嚴重。但是青少年自殺問題實際上到底有多嚴重?根據「九十二年度台灣地區青少年主要死亡原因」調查報告,青少年前三大死亡原因分別為:事故傷害(佔全部死亡人數的51.86%、1073人)、自殺(佔10.78%、223人)、惡性腫瘤(佔9.28%、192人)(行政院衛生署,2003)。從這份數據資料可看出自殺雖然高居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但是嚴格來講自殺人數佔總人口比例並不算高,此外與鄰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相比,台灣青少年的自殺率其實並不算特別嚴重。日本因為受到近年來經濟泡沫化影響,以及「櫻花哲學」對於自殺行為的美化作用,使得日本的自殺率高居世界之冠。顯見社會價值觀與經濟結構,對於「自殺」行為具有引導作用。而台灣社會對於死亡討論的禁忌,以及「好死不如賴活著」的社會觀念影響,使得青少年自殺率並未呈現急速成長的趨勢。但是近幾起新興的自殺類型,不斷指向一個更令人憂心的結構性問題,即青少年所面臨的日常生活經濟風險與危機越來越高,而這正反映出全球化所帶來的新興生命倫理課題的挑戰,是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的。

全球化與自殺潮
  任何人都知道,「自殺」是個古老的生命倫理議題,然而到了資訊及網路科技高度發達的全球化今日,人們「自殺」的動機與型態,早已迥異於以往傳統所認知的個人意志抉擇所能詮釋。特別是透過網路串連的集體自殺,遠遠跳脫出過去傳統協議的自殺方式——受害者多半是與之關係密切的人,轉而走向由陌生人與陌生人共同協議自殺的模式發展。現金卡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藉由抽象的金融商品工具,與龐大金融體系產生金錢上的交換關係,交換關係的遊戲規則往往掌握在看不見的陌生人手中,一旦玩不下去便形同信用慢性自殺,到最後受不了被討債的壓力而自殺。此無異於另一種與陌生人共同協議的自殺。因此,自殺不再只是單純的個人主觀行為,而是一連串壓力與過程所致,並非一時想不開的衝動舉動。在幾起日本的網路集體自殺案例中,自殺者多半是因為債務或失業或精神壓力等問題而自殺,他們自殺前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壓力,並且藉由網路互相串連尋求認同,理性的討論自殺的方式與時間,在最低的成本下結束生命。但也正由於這樣的行為過於顛覆傳統對於生死倫理觀的詮釋框架,因此帶來社會輿論極大的震憾。

  台灣社會由於對青少年選擇自殺有著無法接受的集體焦慮,因此多半採取批判與封殺自殺網站的簡化立場來因應,但這樣做其實往往只是阻礙了我們對於每一個青少年自殺行動與處境的真實理解,並無助於釐清究竟有多少青少年真會因此而受到「感染」,或是要如何面對與解釋全球化帶來的新興自殺潮現象。舉例來說,一個青少年可能會為了愛情、學業、人際關係、社交生活等因素選擇自殺,但是我們會因為她/他是個青少年,就先幫他/她貼上「好傻」、「不值得」、「自私」、「非理性」的標籤,然後將其當成某個機會教育的負面教材諄諄告誡,或是先搬出法令懲罰那些有鼓勵自殺意圖的第三者。

  然而卻鮮少從這些自殺者的角度,探討這樣一個新興自殺現象背後反映出何種社會機制的運作,讓青少年寧可選擇走上死亡之路,也不要痛苦而毫無意義的存在著。因為感情、學業困擾、債務問題甚至是遭遇暴力對待而自殺的青少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故事,而每個故事的背後其實反映出社會給青少年的生存發展空間過於狹隘,生活風險越來越高,如果社會運作機制無法在結構面上因應個人生存的安全需求(包括經濟安全、心理狀態的安全感、人身安全),那麼即使再多對個人自殺原因的歸因探討或同理支持,也無法為其存在的痛苦與無力感解套。

了解是預防自殺的起點
  網路就像兩面刃,它或許是促成集體自殺的因,也可能是果,但這些案例不僅只能引發我們對於青少年自殺問題的危機意識,它同時也凸顯出全球化浪潮下,人際互動關係的後現代社會特性,也就是個人私領域生活模式的去標準化與民主化。藉由網路資訊的公開透明,無論在生或死或性的議題上都可以進行理性的探討與協商決定,而不再只是依據傳統的權力叢林法則被動決定。在媒體採訪設立自殺網站的家族站長時,他們表示有時想自殺的人會上網來聽聽大家的意見,也有人因此就打消了自殺的念頭。但是所有的自殺訊息都是公開的,因此所有決定都是個人要去衡量與承擔的,他們不會幫別人作決定。個人因此要付出作決定的代價,正因為網路的匿名便利性,一旦自殺成功,相關關係人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這對於她/他們的家人或親密關係人衝擊甚深。

  因此如何面對當前全球化所帶來的新興自殺倫理課題,筆者認為預防自殺固然是主要目標,但由於台灣社會普遍對於青少年自殺真實處境的了解過度貧乏與簡化,如果斷然就直接跳到預防工作是難收具體之功效,這之間需要一個經驗轉化的過程。也就是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建構一個可以跟青少年談論如何面對死亡議題,收集他們對於死亡意見的平台,並貼近自殺者的生命世界去理解其社會處境,而非一味批判自殺行為或貼標籤,才有可能幫助我們自己或青少年,真實的掌握自殺歷程的真相。故生命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出路,但生命教育需要多一點對於理解自殺或死亡情境倫理的討論題材。此外,我們也需要有更多人投入在網路事工,教會輔導者可以在接受培訓後,進入青少年的網路世界與其互動,深入了解其處境與困擾,從而倡議與發展具體可行的轉化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策略。

  總之,以了解作為起點,才有可能突破現行對於青少年自殺貧乏而簡化的思考,轉化為落實達成預防自殺的多元資源網絡與意見平台。
內心最大的痛苦便是存在——青春電幻物語
日常生活比戰爭還要恐怖——三島由紀夫
同作者相關文章:
教會要和受苦的年輕人站在一起 (第 154 期)
不信「世代正義」喚不回 (第 151 期)
低薪青年冏世代 誰來幫幫忙? (第 129 期)
青春自殺「勿/誤」語? (第 86 期)
台灣囝仔「性」福嗎? (第 6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6 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26-2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6期  2005年  2月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86
本期主題:「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發行日期:2005/2/10
編者的話
目錄s/
台灣教會界的7-11?!──淺論PCT的品牌與行銷
一個年輕教會的老堅持
長老教會的再出發?
營造宣教型的教會
學習型的教會——教會更新的新起步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青春自殺「勿/誤」語?
親愛的,別自責
海洋兒女之歌——蘭嶼東清教會的社區宣教
【音樂宣教】乎?
長老教會的神學困境
家,躲風避浪的港灣?
台灣基督徒與兩岸和平
戰爭、軍購與台海安全
當死亡的恐懼籠罩
王惡到王屋
活得更豐富
北區大專學生工作五十週年建言──長青團契學生看大專工作
教會應作社會的良心——立委賴士葆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長老教會沒有聲音?──立委蕭美琴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為自己出征
搶救客家人的靈魂
日光少年營與我
我的黑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