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次都要花近三小時的交通時間才抵開會處,但每次開會就讓我看到長老教會的希望。
原來在PCT還有著這麼一群人,討論分享著這個僵化體制中還能做什麼樣的反省,我們討論時的火花,就如同在堅固水泥縫中發出芽的一棵小樹苗,在掙扎中開創新生命。感謝各位,我們陪著彼此討論著對教會的期待、思考著還能做些什麼、能給其他基督徒年輕人及大學生什麼樣的提醒、還有哪些人可以分享文章讓大家思考台灣或者教會的問題。
兩個月一次的編委會,都是我重新思考調整方向、並如何再讓自己充滿服事活力的充電站。而且,每到雙數月的月初,我也總期待著收到這份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看到兩個月、四個月前大家腦力激盪的成果完成了,那種成就感也讓我很滿足。因此,我謝謝各位,也感謝上帝讓我們能有一個如同PCT小智庫般的團契。」
以上這段話是一位新使者雜誌編委在開完2011年最後一次的編委會後,有感而發的寄給同工們的分享。一份已經有五十年歷史的雜誌(從《使者》時期算起),就是靠著這樣的夢想和理念得以繼續,一本起初的熱情和信念。猶如一位長期關心、參與新使者的牧者說過:「文字事工是在眾事工中最被忽略的一項,但文字的力量卻是記載、延續和啟發信仰的重要關鍵。」
以下就是個實例。新使者雜誌自1999年開始,在每一年都會發行聖誕特刊。有位青年學子收到2011年《風聞有你》聖誕特刊,對開卷文〈不一樣的傳愛季節〉一文中提出疑問:「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似乎被形容成『沒有能力但是能聯繫我們』的角色,這和我認知中的『大有能力且能聯繫我們的神』有出入?」該文的作者王貞文牧師及新使者的執行總編王昭文老師分別給於回應。問答之間,成了一篇有關全能上帝和弱小嬰兒的信仰辯證。內容請見新使者臉書(歡迎按讚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sinsuchia。
感謝眾教會和信徒的奉獻與關心,除了推行認捐新使者聖誕特刊給受刑人與更生人,還關顧19個做社會關懷事工的單位。我們收到新竹後龍教會寄來的感謝函,他們關心仁德醫護專校的校園福音,舉辦聖誕福音晚會,來了一千四百多個師生,今年的聖誕特刊正是給與會者最好的福音單張。
與大家分享發生在新使者雜誌的實例小故事,這樣的故事也一樣會發生在你我之間,成了我們的信仰見證與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