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59期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字級調整:

交流站
建立愛的教會——不只是青年,更是全面性的關懷
關鍵字:
作者/張浩盛 (現為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學生)
  在第五十七期的《新使者雜誌》中,對長老教會青年的出走問題有深入的探索,而個人在觸及這個主題的時候,更有感而發的聯想到——放眼今日台灣基督教的各個宗派中,是否有哪一個宗派可以說他們的信徒中完全沒有長老教會背景的人?我想這個問題相當值得玩味,其中也透露出許多訊息。

一、歷史與問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普世長老教會及改革宗教會大家庭的一份子,她的歷史根源可以上溯至1865年英籍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在台南,以及1872年加拿大籍宣教師馬偕博士在淡水所開展的宣教工作。而這樣的背景與歷史,無疑的使她成為台灣最早與最大的基督教會,深深的影響台灣地區基督教的發展;當然,由於對台灣社會的關懷與投入,進而使其在整個台灣民主化發展的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整個人類的歷史明確的告訴我們,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因為人類自身的不足與軟弱,就很容易在時間累積的過程中產生腐敗;世俗的政治界如此,而以人聚合而成的教會仍不免出現這樣的情形。在中古時期歐洲的天主教社會中,當政教結合而控制整個社會時,墮落沉淪的潮流中產生了不同的聲音;以路德為首的一群人正視了教會的腐敗,對天主教當局提出嚴厲的批判,這樣的呼聲迅速在歐陸蔓延開來,正式開啟了歷史上有名的「宗教改革」運動。
 
  也許大家都不會反對,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百三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真的存在許多問題,就好比先前所提,因為人的微小,使我們需要大能的上帝。而有一群人,因為人的問題、人的跌倒與墮落,出現了對人的失望,進而轉為對上帝的失望,甚至因此離開了教會;我相信這不只是年輕人,但可以看見,年輕人特別嚴重。

  我個人在大學時期,因為團契間彼此交流的關係,有很多機會與各個不同教派的會友接觸,或是參加他們的聚會;或者是偶爾外出遊玩時,也就近選擇教會聚會,感受不同教會中的聚會風格。其實,我們可以從中相互交流與學習,並截長補短,讓雙方都能成長。在此,我特別要提出來的,是關於對新朋友的歡迎——不斷有新人的加入,將使教會增長更迅速。以台灣只有百分之五的基督教人口來看,教會增長的潛力其實很大,也因為傳福音的使命與責任,對新朋友的關懷與教導,更是目前台灣教會所迫切需要的。

  對於一個慕道友來說,與第一間教會接觸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而對參與其他教會聚會的基督徒來說,比較的感覺會佔一部分。但無論如何,一個人外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參與聚會時,若沒有熟識的朋友,教會是否有適切的關懷往往主導了後續是否持續聚會的關鍵。而個人熟知的例子中,真的曾遇到唱了半年聖歌隊仍不被列入通訊錄內的例子,以這樣貧乏的關懷,要留住一般人實屬不易,更不用說慕道友了。

二、愛的力量
  「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是箴言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因為愛,上帝造人共同來分享世界的美好;更因為愛,上帝賜下耶穌成為全人的救贖主,使人類的未來仍有盼望。而基督也頒布了新的誡命:其一是全心、全情、全力、全意愛主——你的上帝,其二是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透過愛上帝,基督徒不應該做出讓上帝蒙羞的事,同時也因為上帝透過聖經的教導,有一個生活的遵循;透過愛身邊的人,基督徒會學習去關心身邊不論是新認識或熟識的朋友,成為世界其他人群的模範。於是,若所有基督徒真能遵守新的誡命,透過基督,人的不完美將不再是阻礙,而教會很多的爭論將自然消滅。

  跟一些教派青年領導服事的景況相比,現今長老教會的青年似乎成為消音的一群,個人在走訪過的長老教會中,也確曾感受到如此的氣氛。以我一個朋友為例,他有一次到一個長老教會聚會,聚會結束時,牧師竟質問他的父親是誰,讓他尷尬的回答說他是慕道友,第一次到該教會聚會。我不知道大家對這種情形的感受如何,但我朋友的感受真的不太好,也就是這樣的缺乏彼此瞭解與交流,使原本為數不多的長老教會青年更顯稀疏。

  近幾年青年營會的推動,發掘並造就了很多人才,而我決意留在長老教會內,也是由於第五屆基督精兵營中的影響。然而,我們卻也很容易看到,很多人在營會的感動之後,漸漸在生活中又失去了動力,而永續發展的關鍵,就是教會內彼此不斷的關懷與相互的造就、代禱。事實上,教會要的不只是一時的感動,更包含了導致感動背後的原動力——來自於上帝的愛。唯有愛,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唱歌、禱告、讀經、分享,領受從天父而來的恩典。

三、信、望、愛的結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一百多年的宣教後,為了傳揚上帝國福音的使命,認真的奔走在這片土地上的各角落,也很成功的幾乎在各鄉鎮都建立了教會。如今在看到一些問題後,我們並不是企盼歷史的宗教改革,再立「改革中」的「改革宗」;而是在台灣一片「心靈改革」的呼聲當中,真正用實際的行動告訴台灣人民,基督徒是值得學習的一群,他們愛上帝、愛人如己,用心關懷社會,謙卑事奉上帝,生命中盡是慈愛與感謝,足以樹立全民的典範。

  青年是人群中活力最盛的一群,這個年齡層的特色,在於他們處於學校與社會的過渡年代,純真的擁抱夢想,並渴望去實現這些理想。當這群充滿動力的人在我們的教會中漸漸落寞時;當我們的教會漸漸地沉醉在千篇一律的循環與始終不變的體制時,真的是我們好好深思反省的時刻了。我們可曾忽略了上帝完全的愛?是否虧缺了祂的榮耀?我們有否受到世俗環境的影響,污染了純全向上帝的渴慕,或失去一顆單純信靠的心,以致無法接納更多單純的年輕。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雖然潮流波動迅速,流行不停的改變;但源自於上帝的真理及話語,卻永不改變。因此,我們當有足夠的信心來堅固自我的信仰,用愛與智慧來面對現今遇到的問題與挑戰,包容彼此的軟弱,跳脫一切來自惡者的試探與憂慮,定睛一起仰望我們的耶和華上帝,使整個教會大家庭中,感受到全體的合一與關懷。如此,即使我們不向別人口沫橫飛的介紹基督之愛,旁人亦能漸進的感受到愛的魅力;而愛的教會,於焉建立。
同作者相關文章:
有愛無礙、有伴無絆——淺談現代人之心靈危機 (第 94 期)
聖靈s/ (第 60 期)
建立愛的教會——不只是青年,更是全面性的關懷 (第 59 期)
多元的主日崇拜 (第 5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9 期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65-6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9期  2000年  8月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59
本期主題: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發行日期:2000/8/10
目錄s/
上帝存不存在?
編者的話
追逐真我或失去真我的世代——流行文化之社會意義探討
哈X瘋!?!
我是日劇迷
你是哈日追星族嗎?
我的哈「日本綜藝節目」經驗
哈日風之電玩
日本卡通及玩偶飾品
噢!我是莉香——日本漫畫與偶像的關聯
別人的東西永遠比我們好
「哈啦」-教會的態度與回應
面對在美、日文化邊界擺盪的新族群
懷念伊天賜牧師
喝咖啡——現代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咖啡,人文,連鎖店?
教會刺繡
哥哥在哭泣
開拓魚池,數算神恩
智慧的語言
當男人離家出走時
基督徒可以參加成年禮嗎?
絕處逢生
實習手記
打造樸實的婚禮
建立愛的教會——不只是青年,更是全面性的關懷
重建這一代青年失落的心靈
基督教改革宗藝術的「象徵」意義與方法論性格
我的大學教會團契生活
生命中的改變
神研班心得
她是我媽媽,我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