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上一期的主題是「基督教美學」,試著從「美」的範疇來談宗教生活經驗,主題文章談得比較多的是靜態的視覺藝術。本期則從表演藝術入手,讓我們用心了解禮拜中戲劇、音樂、歌唱等的因素,敞開心胸去經驗各種形式的藝術表現,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靈性的提升,甚至找到信仰實踐的道路。
本期主題的發想,來自於近來電視選秀節目風行,許多青少年非常嚮往成為舞台上閃亮的明星;另一現象則是越來越多教會由青年主領「敬拜讚美」,這些青年習慣拿麥克風、唱得很陶醉,口口聲聲稱頌主,但是是否有清楚意識到帶領敬拜和舞台表演的差別?「我愛表演,誰是主角?」林淑芬老師從當代表演文化的特色談起:「在看與被看之中,觀看者與表演者的距離拉近,界線模糊,彼此的視域被打開,在表演的過程中,不是表演者在獨白,而是雙方在相互投射或對話,於彼此的再自我認識與建構之中,開啟意義更新的可能性如果我們的禮拜儀式、主日學教學、福音傳講能具有這種開放的視域,以戲劇、音樂的想像力或創造力來表現福音的信息,『生命更新的可能性』或許可以藉此被打開。」王貞文牧師以文學筆法描述了禮拜的戲劇性時刻,強調:「禮拜是一個人人都要以口、以心、以行動參與的「恩典與拯救」的大戲。」在實踐方面,鄭哲宇牧師分享了「升級運動」、黃秋芳牧師娘分享帶領「戲劇營」的經驗、創作歌手張睿銓以歌傳播正義、憐憫。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這期我們特別紀念曾在台南神學院工作、始終關心台灣的安慕理牧師(1918- 2013)。他安靜、謙卑的服事態度,在蕭清芬牧師心中留下深刻的影響。盧悅文則描寫了安牧師晚年對台灣時刻不忘的牽掛。
「解惑之窗」有兩篇重量級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基督徒如何面對邪惡」。中國基督徒作家余杰從柴玲近日的六四言論談起,面對像「六四屠殺」這樣惡行,他認為絕對不能以簡單的正面思考來處理,屠夫一定要受到懲罰,「除滅惡者是維護善者的必要要求」。陳文珊老師的觀點,則強調愛與寬恕的力量,提倡「修復式正義」:加害者所需承受的刑罰痛苦,在於面對受害者所受到的傷害,並負起責任來修補罪行所帶來的不幸後果。這是信仰中的重要議題,我們把這些討論帶到讀者面前,盼能有更多對話、互相見證的機會。
颱風經常重創原住民部落,葉一萱老師為紀念2009八八水災而寫的「山下的新家?——談災後的那瑪夏」,帶我們回到災難現場,再次讓我們面對台灣土地與原有生活方式不斷受創的問題。另外,楊皓如老師以感人的文章介紹了中輟生輔導學園事工,盼能激起更多人投入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