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59期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
|
|
潮流.脈動 |
咖啡,人文,連鎖店? |
|
|
關鍵字: |
作者/李怡道
(政治大學勞工所碩士)
|
|
|
|
我喜歡喝咖啡,即使我知道一天若喝上超過第二杯,對身體是一種傷害,但我依然喜歡喝咖啡。 我喜歡喝兩種咖啡,第一種是我老爸泡製的獨門咖啡,香醇而不苦澀。雖然我極愛喝老爸泡的咖啡,但總不能老叫朋友到家裡來坐,拗老爸泡一堆咖啡出來會客?於是,我與朋友更大部分是喝另一種咖啡:咖啡館裡的咖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裡的咖啡館得是自營作業的咖啡店,絕對不是連鎖店。 為什麼我必須強調是哪一種咖啡館,因為我認為連鎖咖啡店與自營作業的咖啡館是全然相反的兩種東西,即使他們賣的都是咖啡。就像巷口的書局與誠品書局不同,雖然他們都賣書。 喝咖啡、泡咖啡館,並不是最近流行起來的什麼新潮流,一九四○年代,沙特與西蒙.波娃這對愛人在巴黎的咖啡館裡討論人的存在與人的不平等,親身參與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社會改造,同時為泡咖啡館留下了人文的印象。 除開日據時代的高擋享受,三十年來,台灣的咖啡館也已跟台灣社會發生過許多互動。一九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前後,台北市武昌街的「明星咖啡」,是當時文藝青年的聚集地,例如黃春明早期許多小說作品,便是在「明星咖啡」被編輯捉到,逼迫著寫出來交稿;例如以爵士樂為號召的「藍調咖啡」,除了為早期支持楊祖珺等民歌運動的前輩,提供一個表演場地外,二十多年來,對於台灣弱勢的爵士樂迷也提供一個喘息的角落,時至今日走進「藍調咖啡」,還是可以與老闆聊音樂、聊咖啡。這些咖啡館在台灣扮演了一些人文的角色與異文化的空間,無怪許多人的理想是自己開一家咖啡館,提供與自己有著相同理想的幾個朋友休息與高談闊論。 最近流行起來的並不是上述的這種咖啡館,而是連鎖咖啡店。我厭惡連鎖咖啡店,原因之一是因為連鎖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一向以極為低落的條件僱用工讀生,一個小時工資,也許恰恰與三分鐘內賣出的咖啡等價。工作內容則因為人數不足,包括點單、調理、收拾與清掃廁所,忙碌的工作內容是不停地沖泡與清理、忙著記下公司訂定的各種配方,以及其他許多與自己的生活完全沒有關係的技能,例如收銀台操作、包裝方式。若要談得更遠一點,跨國連鎖咖啡企業對於美國以拉丁美洲的咖啡農也還存在著巨大的剝削。 原因之二是它無法提供泡咖啡館的樂趣與生命經驗。在櫃台與客人招呼的不是一個抱著理想的店家,而是一個個用後即丟的工讀生;每一家店佈置成同一個長相,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吵雜的空間加上不時傳來工讀生的呼喊:「卡布其諾中杯好了,哪一位客人?」別說好好聽音樂,有時連有沒有放音樂都無法辨識。談話與休息都變得不可能。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最令我噁心的是這些連鎖店全部口徑一致,叫賣起與他們所做所為全然相反的符號——人文——來自欺欺人,用以向社會推銷自己,以達成營利的目的。頗具進步性的知識分子沙特與西蒙.波娃,若知道他們無意間建立起的這種印象竟被連鎖企業拿來炒作與營利、甚至壓搾,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大有意見。 敏媛姐提到以往在咖啡館工作受人看輕,現在在咖啡館工作反成一種享受,這與我的觀察恰恰相反;以往的咖啡館有自己店內的次文化,連鎖咖啡店反而塑造出一種單純的受僱關係,絲毫沒有樂趣與享受可言。我以為敏媛姐可能一時忽略了咖啡館在台灣的一些角色扮演,才會做出這種反方向的推論。 敏媛姐並於大作中提到:「曾經在某校園的bbs 咖啡版看到有人寫道:雖然有些咖啡店的兼職薪水較多,但他們仍願意來Starbucks工作,因為可以學到很多關於咖啡的知識以及人際間的互動,這是遠超過一小時的薪水所能感受到的『價值』。在咖啡之外,更多的人文精神與傳承。所以喜歡Starbucks coffee!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我以為這當成一則招募員工的廣告,相當合適,用人文華麗地包裝著剝削的本質。姑且不論星巴克(Starbucks)曾經因為使用名不符實的咖啡豆而挨告敗訴,從上面的引述中,就可以看出台灣的星巴克比工資已經很低的同業低;忙碌無比的工作,傳承的只會是如何成為一個熟練的工人為公司營利,與人文沾不上邊,這種生活方式的美好與值得,根本是被建構出來的。 人,不會因為飲用維士比而有福氣,同時,也不會因為飲用咖啡而變得充滿人文精神,同理,路邊攤喝酒、廟口泡茶都一樣可以富有人文氣息。姑且不論人文的定義為何,咖啡的人文印象是在知識分子的激辯與實踐中產生,除開這些,它只是一種飲品,喜愛它的口味,討厭它的氣息,都與人文無關。 從這點出發,若你恰巧和我一樣愛喝咖啡,不滿意自己泡出來的口味,卻不似我一般好運有個巧手父親,我建議你拋開連鎖企業的包裝假面,找尋保有著個人好惡的小咖啡館,我以為那種地方,才有可能與人交換夢想、高談闊論,或者也才有機會安靜與休息。當然,這是和流行不相干的。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完全走調的校園霸凌 (第 123 期)
|
.【美麗島30週年特輯】五歲的美麗島 (第 115 期)
|
.咖啡,人文,連鎖店? (第 59 期)
|
.格瓦拉與耶穌──老大與基督 (第 51 期)
|
.再談教會對青少年的宣教策略 (第 45 期)
|
.第四台s (第 38 期)
|
.廣播事工之我見 (第 37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