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60期 教會有性別嗎?——她的教會?他的教會? |
|
|
本期主題 |
她的團契?他的團契? |
|
|
關鍵字: |
作者/林怡萱
(現為東海大學景觀系學生,東海長青團契會長)
|
|
|
|
關於團契當中的女性化問題以及性別問題,以我就讀於中區的大學,訪問了幾位團契契友,以及中區其他團契契友,將他們的意見記錄下來。或許可以作為大家的參考與思考的方向。 通常,團契當中的女性人數比例並沒有明顯增多,且跟學校原本的男女生比例相關,例如東海大學本來女生就佔多數,所以女生參與比率偏高,而逢甲大學則是男生較多的學校,所以男生與女生比率較平均。但整體而言,女生比男生略多一些。
※ 男生不來團契的原因? 當問到這個問題時,有人十分感興趣,也有人陷入苦惱與沉思當中。原因有下列幾項:
1.同儕團體的壓力 部分的人認為,在同儕團體中,男生比女生不容易表達自己的價值觀或想法;通常男生比女生需要如哥兒般的友情,期待獲得團體的接納,喜歡團體活動。因此,剛進入大學時,男生與室友、同學的相處、一起行動等,可能比追求信仰、尋找自我的價值觀,來得更為急迫。
但持不同的看法的契友則表示,女生也有尋求團體認同的壓力,所以這並不是團契當中影響男女參與比例的主因;不過這點可能是大學生願不願意參與團契的原因。
2.喜好活動的類型不同 大部分的男生喜好可能與宗教、服務性、靜態活動等較不相同。男生通常從事較為動態的活動,如打籃球、撞球、騎車出遊、打電動等。 此外,也有人認為女生比男生重視人生的意義與目的。其實,男生並非不重視價值觀或生命意義之類的問題,只是在這個年紀,通常不覺得它的急迫性。男生對於團體生活的意義,通常在於一起從事喜好的活動,一同解決困難。但女生並非不需團體認同,而是更重視這個她所選擇的團體與她的心靈是否相契合。 整體而言,女生對信仰的態度較為積極,而男生則較為被動。
3.原本團體中的男女比例 對於這點,大部分的人都點頭稱是。有男生契友表示,對他而言,邀請男同學來參加團契比邀請女同學來得容易。但是一個團體當中若是原本女生較多,容易使男生缺乏參與感,這時就要靠女生是否注意到少數男生的需要,並積極邀請他們一同合作參與。同時團契女生較多時也會造成團契的活動走向較「女性化」,如此也會降低了男生參與的意願。 這樣的問題不只是性別的問題,更引起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們團契是否關心不同人的需要——包括少來聚會的契友、不常發言的契友、內向害羞的契友或是與大多數人意見不同的契友。我們是不是在團契當中也造成了一種強勢與弱勢的區別呢?
※ 團契當中的性別問題 1.女生當家?男生當家? 前一陣子,一位非常受學生愛戴的輔導表示,希望男生好好加油,以後換男生當會長。為此,豬小妹表示極有性別歧視之嫌疑,不過為輔導辯護的也不少。由於團契歷年來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是女生當會長,所以輔導才鼓勵男生應多多參與團契的服事。至於輔導真正的涵義恐怕要問他本人囉! 這個問題引發我們去思考,對於男性會長與女性會長,大家的期待是否會有所不同?雖然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團契事工通常以會長為中心,並不會因為她(他)是女是男而有所差異。
2.我們有性別歧視或偏見嗎? 大部分的人認為團契內的性別歧視或偏見已經算少,不過一些玩笑之語,不論是男生對女生或是女生對男生仍然難免,這些可能是受到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我想我們可能要反省是否有意識到這些環境對我們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至於討論說話或行為應有的尺度恐怕是難以定一套刻版標準的。
3.一個更重視「人」的環境 大多數的契友都表示期待男女生有更好的合作、同工與扶持的關係,無關乎性別。若將個人的特質粗糙的區分為男性與女性特質,並期待對於這些特質都能得到相同的尊重與欣賞。我們提倡對於性別問題的省思,不是為了塑造一個21世紀新好男人與新好女人的樣板,而是藉由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性別問題,來反省男女之間的互動關係。
4.走出團契,實踐生活 受訪的幾位契友均表示對於團契當中男女的合作關係都還大致滿意。在扶持與互助上也是以彼此甘心樂意相助為前提,而不會考慮性別的限制,我想這是個好現象,女生不一定要柔弱或強壯,男生也是如此。處剛強者協助弱小者,深思熟慮者協助行事莽撞者,尊重與欣賞每個人的優點與缺點可以讓我們將事情處理的更加完備。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她的團契?他的團契? (第 60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