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60期 教會有性別嗎?——她的教會?他的教會? |
|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
|
|
關鍵字: |
作者/鄭仰恩
(現為台灣神學院教授,主授教會歷史)
|
|
|
|
梅監霧牧師(Campbell Naismith Moody)是台灣教會史上最受忽略的一位宣教師和學者。他的宣教貢獻與學術成就和馬雅各、馬偕、巴克禮、甘為霖、蘭大衛等人比起來,可以說一點也不遜色。他之所以會受到忽略,是否因為他在宣教理念上主張以「佈道」(evangelism)為優先的福音模式,不同於以醫療傳道、教育、社會服務——亦即宣教學上所謂的「現世化語言」(secularized language)——為主的「主流神學」所致,或有其他人為因素,不得而知。但是他對本地漢人信徒的特別注目,以及他將台灣教會史和初代教會史「平行觀照」的獨特論點,實在值得深思。
※ 梅監霧的家庭與求學過程 梅監霧於1865年11月10日生於蘇格蘭拉納克郡(Lanarkshire)的波特威爾(Bothwell)。他的家稱為Benvue,因為能遠眺一片稱為Ben Lomond的美麗樹林而得名。他的父親Robert是一基層律師事務所(Moody McClure and Hannay)的書記,他的母親Mary Ewing Naismith則是當地漢米爾頓(Hamilton)盛族的成員。他有兩個姊姊Maggie和Mary,他的哥哥Robert Andrew和弟弟George Alexander則都繼承父親的行業。他的祖父Andrew Moody曾任行政官員,素以為窮人爭取權益著名。他的家族則帶有強烈的敬虔、簡樸、剛毅的「自由教會」(Free Church)傳統。 梅牧師從小就很害羞,但卻又展現出堅忍、特立獨行的性格。他分別在漢米爾頓和格拉斯哥(Glasgow)就讀小學和中學,成績優異。1880年他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就讀文學院,時年十五歲。他最喜歡的科目是哲學和文學。據稱他即使在生病中也讀著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他於1884年完成文學碩士學位(M.A.),並得到古典學和哲學的榮譽獎。 1884年起他開始在自由教會學院(Free Church College)研讀神學。當時正處於美國奮興佈道家慕迪(D. L. Moody)和桑奇(I. D. Sankey)剛於1870年代在英倫三島掀起信仰熱潮的期間,這必然帶給當時仍年輕的神學生梅監霧對「宣揚基督之使命」一個更深刻的體會。在學期間,教會歷史教授Lindsay和新約教授A. B. Bruce給予他最大的影響力,他也喜歡聽自然科學教授Henry Drummond的講學。1887年他因成績優異,獲得史蒂文生獎學金至德國訪問,並在波昂做短期進修。 1888年從自由教會學院畢業後,梅監霧曾在Moffat、愛丁堡、Dumfriesshire等地負責短期講壇。1890年起,他開始受聘在Glasgow附近的Gallowgate佈道所工作。1891年他曾和朋友一起去參加以奮興和宣教為主軸的喀斯維克大營會(Keswick Convention),受到很大的鼓舞,並產生海外宣教的念頭。1893年起,他到海外工作之心逐漸確定。由於蘇格蘭自由教會已經有過多的海外宣教師候選人,於是他向英國長老教會提出申請,受派到福爾摩莎。
※ 在福爾摩莎的工作 1895年10月16日,梅牧師與同樣受派到台灣的蘭大衛醫生(David Landsborough)、廉德烈牧師(A. B. Nielson)在倫敦參加為他們舉行的惜別儀式。然後,他們於10月22日由故鄉的火車站出發,百餘名送行者唱著「願主保護咱後會有期」。他們搭船於該年12月18日抵達台灣的安平港。 在預備前往宣教區的期間,他們先向漢學者林燕臣學習台語。由於先前在大社(Toa-Sia)從事醫療服務工作的盧嘉敏醫師(Gavin Russell)於1892年4月23日因感染傷寒不幸過世,梅牧師與蘭醫生的主要計畫是在中部地區繼續從事醫療和傳道的工作。然而,到底醫院的地點要設在大社、鹿港或彰化,無法即刻做決定。1896年春,三位英國宣教師都感染瘧疾,至小琉球養病。 自1896年11月起,梅牧師與蘭醫生就以新興且較繁榮的貿易、行政中心——彰化為主要工作據點,該地也可以說是當時僅次於台南的「副宣教中心」。他們也以例行性的醫療傳道模式來兼顧大社的工作,譬如他們就由1897年4月起在大社從事四個月的醫療宣教工作。此外,在蘭醫生忙於醫療工作的同時,梅牧師也毫不懈怠地在彰化、台中、大社、西螺、南投、埔里等地佈道。他慣用的佈道方法是敲鑼、吹喇叭,並大聲喝道:「上帝的兒子不見了!」1898年在訪問澎湖期間,他也和漢人傳道師林學恭(林赤馬)成為好朋友,後來更申請後者前來彰化成為同工。他也引領二林人楊福春信主,並一起開拓清水的工作。 1900年7月梅、蘭兩位宣教師在淡水拜會加拿大籍宣教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後,於7月14日起回英國度假。該年底梅牧師因健康關係(患瘧疾)向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希望能更換至清國工作。經過討論,梅牧師被改派至擁有廣大華人社群的新加坡,並於1901年9月啟程前往該地工作。然而,梅牧師在新加坡過的並不快樂,持續為瘧疾所苦。他因為想念台灣友人和同工,認為「如果瘧疾一定會復發的話,他寧可在福爾摩莎發病!」於是,梅牧師於1902年8月9日再回台灣彰化工作,繼續開拓大社、豐原、埔里一帶的事工。1903年5至8月間,他也會同蘭醫生回大社進行例行的醫療傳道工作。1904年起,梅牧師開始帶領台灣傳道者研讀哥林多書信,認為台灣的宣教處境與保羅所面對的異教世界有相近之處。 1906年秋天,梅、蘭兩位宣教師回英國度假。梅牧師於1907年著《異教徒的心》(The Heathen Heart),是他的宣教心得之作,受到極大的矚目。他也於1908年初與恩師之女瑪格麗特(Margaret Rintoul Findlay)結婚,並於該年3月偕同新婚夫人回彰化,受到熱烈歡迎。他們的新居因有十二根磚柱,故又名「十二使徒」。梅牧師以羅馬字寫作的《羅馬書注釋》也出版。梅師母來台後積極向林學恭牧師的女兒學台語,可惜在年底因感染嚴重肺病而必須於次年初至澳洲調養,梅牧師因此辭去台灣的工作。蘭醫生在日記中提到:「這是一個悲傷的離別,梅牧師深愛台灣人,台灣人也熱愛梅牧師……十二年前我們初抵彰化時,中部僅有四間教堂,經過梅牧師的努力耕耘,現在已經有二十三座小教堂,梅牧師應該引以為榮。」 1909年2月梅牧師調至紐西蘭,並照顧夫人。此年中彰化教會重建,在工程費12,000元的總數中,梅牧師奉獻4,500元,蘭醫生奉獻4,000元。在旅居紐西蘭的這些年間,他分別又出版了《福爾摩莎的聖徒》(The Saints of Formosa, 1912)、《愛的恆久功效》(Love's Long Campaign, 1912)、《東方與西方》(The East and the West, 1913)等書。 1914年底梅牧師夫婦又回到台灣彰化地區工作,受到盛大的歡迎。他也出版了羅馬字寫作的《佈道論》,確信使福音廣傳的方法是「福音性的露天佈道」。1915年4月他偕同梅師母前往日本有馬療養,但未見改善。梅師母於回台後在該年11月去世,夫婦相處只有八年。梅師母的葬禮由劉忠堅牧師(Duncan Macleod)主持,梅牧師本身領導樂隊,獨唱「天堂攏無苦難」,並舉行街頭佈道,彰化市民莫不噤聲注視。1916年梅牧師患嚴重的流行性感冒,因延誤醫治而致使肺部受感染。後經戴仁壽醫生(George Gushue-Taylor)悉心照料,並建議他返英國療養。 1918年9月梅牧師由英國返回台灣繼續工作,也曾於1919年夏季於淡水大屯山腰避暑,並向鄰近村落佈道。1920年梅牧師又出版了《早期改教者的心思》(The Mind of the Early Converts)一書,深獲好評。1921年夏季間他與彰化基督教醫院護士洪伯祺姑娘(Margaret Christian Arthur)結識,梅牧師並教導洪姑娘閱讀中文書籍。他們之間產生感情,並於該年11月29日於淡水完婚,由巴克禮牧師證婚。1922年底起,梅牧師受派至台南神學院接替宋忠堅牧師的教學工作,也出版了羅馬字印行的《古早的教會》(Ko-Cha e Kau-Hoe)一書。 1924年梅牧師因熱病一再發作而日漸衰弱,不得不於6月間離開福爾摩莎,回英國療養。他原本希望不久能返回台灣,但事與願違,就此與台灣告別。回英國期間,他前後又出版了《耶穌的目的》(The Purpose of Jesus, 1929)、《國王的客人》(The King's Guest, 1932)、《為我們且在我們當中的基督》(Christ for Us and in Us, 1935)、《教會的童年》(The Childhood of the Church, 1938)等書。1928年他也因所著《早期改教者的心思》一書,獲得母校格拉斯哥大學頒授神學博士(D.D.)學位,1931年更因健康關係得英國母會允准退休。 1940年2月28日,梅牧師在蘇格蘭的Lennoxtown安詳地過世,享年七十五歲。該年6月13日台中中會在彰化教會為他舉行追思禮拜。 ※ 梅監霧牧師對台灣的貢獻 梅牧師對台灣的貢獻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梅牧師是忍渴耐餓、不辭勞苦的熱情傳道者 他粗衣布食,以蘇格蘭式的「沿村露天佈道」方法在當時的台中州(包括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拓展福音,中部地區1,100個村落中大約有900個村留下了梅牧師的腳跡。他克己待人,卻拼命出力奉獻,協助諸多教會的建堂工作。他也創設了鹿港、二水、柳原、溪湖、清水、大里、芳苑、豐原、草屯、員林、赤水、竹山、大肚、大城、田中、北投、二林等教會。現今中部地區的教會基礎可以說是蘭醫生和梅牧師所共同建立的,他們兩人也可以說是台灣教會史上最合作無間的宣教夥伴。
二、梅牧師是一位觀察敏銳、思考深刻的學者 他在宣教的過程中詳細觀察台灣漢人的宗教心理,特別探討他們對基督教信息的接納情形及理解程度。通過台灣漢人對基督教信仰傳統接受或拒絕、理解或誤解的過程,他分析並陳述其中所反映出來的傳統宗教及文化的意涵。因此,他的作品所顯示的,其實正是日據時期台灣社會在基督教信仰衝擊下的一個「大眾宗教」面貌。梅牧師發現台灣漢人對福音缺乏興趣,因為很少人認為自己是「犯大罪的人」,在宗教上是強烈的「現世主義者」。換言之,漢人信徒的信仰往往停留在「物質的低層次」,是「麵粉基督徒」(rice-Christian)。
三、梅牧師也是一位偉大的初代教會史家 他認為,因為台灣是宣教運動上的「處女地」(virgin soil),和基督教最初進入羅馬帝國時的情境非常相似,所以台灣宣教史 |
|
|
1.Peggy C. Moody, Campbell Moody, Missionary and Scholar, Typed manuscript. 2.William Campbell, Handbook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 Hastings: F. J. Parsons, 1910. 3.Campbell N. Moody, The Heathen Heart: An Account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Gospel Among the Chinese of Formosa, Edinburgh and London: Oliphant, Anderson & Ferrier, 1907. 4.Campbell N. Moody, The Saints of Formosa: Life and Worship in a Chinese Church, Edinburgh and London: Oliphant, Anderson & Ferrier, 1912. 5.Campbell N. Moody, The Mind of the Early Converts,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20. 6.Edward Band, Working His Purpose Out, London: PCE, 1947. 7.Majorie Landsborough, Dr. Lan, London: PCE, 1957. 8.王梓超,梅監霧牧師略傳,蘭大衛紀念教會設教26週年紀念。 9.員林街記事,阮宗興企劃編輯,彰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員林教會,1999年。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