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74期 網路交友面面觀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福杯滿溢蒙福之年
關鍵字:
作者/陳金定 (台北南門教會退任長老,曾任北中婦女部部長)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1:31)現代的醫藥發達,人之壽命延長,因而人生七十不再是「古來稀」,應謂人生七十「才開始」,或許有人認為那是「活到老不認老」者的自我安慰、自我解嘲之談,然而確實是再開始邁向另一段生命的新里程,不斷的尋求成長,處處留心學習,更從此體驗生命力的旺盛。

※ 劉姥姥進大觀園
  常言道「人生有涯,學而無涯」,求新求智與我的年齡無關,「活到老,學到老」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亦是我的理念,因學問對老年人是慰藉,而不斷學習會讓生命更光鮮、更渾圓成熟。

  我是第一代的基督徒,追溯信仰的根源要歸因於就讀長榮女中(一九三五年),受過四年的基督教教育的薰陶,奠立了對福音的渴慕,我家雖不是信主的家庭,然而感謝父母讓我就讀基督教的學校。雖是如此,畢業到婚後遷居台北前的十幾年時間,完全沒有再進入教會。成長在鄉下的我,婚後來到台北,宛如「劉姥姥進大觀園」,是一出門東西南北摸不著方向的糊塗蟲,而且孩子一個接著一個來報到,因而天天為了家事忙得喘不過氣,成為一不出家門,二不善交際的「井底之蛙」,若不是於一九五三年南門教會在我家斜對面創設,使我不致迷路就能上教堂,我敢肯定這輩子不可能成為基督徒。

  感謝上帝在我人生過程中,親自啟開一扇扇的救贖之門,使我逃不過祂的手掌,讓我成為基督徒。當我看到教會在我家斜對面出現時,好似夢中看到伯特利,欣喜雀躍,內心只有感謝神恩的莫測,使我能再次進入教會求道,學習受造就,並日後在服事中遍嚐主恩。

  我性情內向,多愁善感,容易被身邊的事物感動,學生時代常被優美的詩歌感動得落淚,並思念家鄉親情(當時住在學校宿舍)。在主日崇拜時,常被聖歌隊的詩歌吸引得渴望能成聖歌隊員(當時台南東門教會是長榮男、女中住宿生作禮拜的教會,聖歌隊員皆是基督教家庭的子女擔任),但我不是信主的子女,因而沒有此榮幸。感謝上帝奇妙的恩寵,在升四年級時,竟然美夢成真,成為聖歌隊員,使我欣喜若狂,這是我第一次(未信主前)在教會的服事,而且能唱喜愛的詩歌服事主,實在是無比的喜樂,也因有此體驗,於日後重新踏入教會就參加聖歌隊並提倡組織女宣合唱團。在幾十年的詩歌服事中常體會到透過詩歌清潔心靈,並與神融合領受上帝豐富的祝福。

※ 女人有耳無嘴
  因出生於保守嚴格的環境,自幼承受「女人有耳無嘴」之教育而逐漸使我養成寡言、不擅言詞的「無才是德」之標準女人。婚後專職於家庭「煮」婦的角色,未曾思考廚房之外另有天地,更不知道生命裡別有樂趣,雖然進入教會成為基督徒,靈命智慧仍然不甚長進,特別對教會各階層的體制,組織更是一竅不通,因此一九八二年(斯時六十歲),偶然的機會進入中會婦女事工部時,頗覺惶恐,不知所措,也從此開展另一新的服事,包括學習認識新的人、事,如何參與新的事工及與同工的搭配。面對這些挑戰,使我意識覺醒,並重新自我肯定,享受學習所帶來的好處與樂趣。這時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也開始提倡婦女意識提昇之教育,推展婦女神學之探討,呼籲兩性平等對待,鼓勵婦女走出廚房。

  一九九一年因應總會這些呼籲,我擔任北中婦女事工部部長時,最先開辦婦女進修班,讓婦女獲得受造就之機會,而課程又是包羅萬象,讓人百讀不厭,獲益匪淺。從此我的生命亦如一首不斷奏鳴的樂曲,一個主題奏完,新的主題再誕生,不斷更新,時時有盼望,靈命亦不斷創新成長,並且領悟到人的真正生活品格是決定於如何分配時間給上帝、別人和自己。當我的生命有了如此轉機以後,即體會著如何拾麥穗一樣,將上帝所施下的恩典,在後面一個個承接得受益無窮。

※ 信即是生活
  「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罷,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雅各書二:6)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信仰不是只在嘴邊問安說很動聽的話而已,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表現愛人、關心人,因為信即是生活,信仰和生活是不分開的,因「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二:17)

  北中婦女事工部於十三年前設立信心服務中心,這個微小的機構,每年募有數十萬元作為關懷基金,推行「雪中送炭」的事工。感謝上帝的恩典,讓我參與在此事工中,付出關懷,並與同工負起救苦助貧的責任,並透過這些事工播揚上帝愛的福音。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十八:22)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喜樂人人喜愛的,不論是老、少,對喜樂的感受程度皆有不同,而我透過在教會的服事,或是在中會的事奉所得到的喜樂不勝枚舉。然而其中有特殊喜樂的事件是超乎我意料的。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六日晚,剛從兩星期的紐、澳之旅回來,一進門即有電話鈴聲響起,正納悶誰會來電,話筒那頭即傳來潘淑媛部長的「恭喜啊!妳獲得第一名」的喜訊,頓時被搞糊塗了,因兩個星期的旅遊,早把台灣的事物統統拋於九宵雲外,怎記得出國前,曾在女宣雜誌慶祝三十五週年徵文比賽中投稿,又以為潘部長在拿我「開玩笑」。不敢相信、不敢夢想的事,竟然發生在我身上。

  沒有受過正規中文教育的我,獲得頭獎的榮幸,愈想愈覺不妥,但也慶幸自己未免太幸運了。

※ 落日璀燦的綺麗雲彩
  上帝格外的施恩,將落日璀燦的綺麗雲彩披在我身上,讓我在垂暮之年享受彩霞滿天的喜樂,亦是福杯滿溢的蒙福之七十歲也。

  有人說:「心靈往往在頭髮灰白之前就已老去。」然而我卻不以為然,對各種的事物的好奇與興致,豈是年輕人的特權嗎?「不」!年輕時喜歡夢想的我到現在亦然,而且有許多事工的異象,因靠著上帝的賜福,竟然在夢想中得到實現,真是慶幸自己不是「老廢仔」,反而體驗到服事的忙碌,帶給我充實的人生,填滿我生命的每一分秒,讓我在人生黃昏時,不致無所事事而虛度此生。
同作者相關文章:
福杯滿溢蒙福之年 (第 7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74 期 網路交友面面觀 (64-6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74期  2003年  2月 網路交友面面觀 74
本期主題:網路交友面面觀
發行日期:2003/2/10
目錄s/
聆聽天籟
編者的話
網路認同現象的信仰省思
從萬花筒到網路交友
網路福音事工的挑戰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我網路交友的經驗
在網路中築夢-從心理需求看網路交友
台灣癩病醫療之父-戴仁壽博士
論「單身寄居族」
基督徒如何看待佛教藝術?
聖樂與信仰
石牌教會社區日文班
何謂愛修會--愛修會的精神與特質
心事講出來-青年常見的交友問題
福杯滿溢蒙福之年
「與神和好」
基礎神學往前走
年輕的追尋-我讀大學的日子
東師長青,生日快樂!
颱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