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74期 網路交友面面觀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關鍵字:
作者/林淑芬 (新竹聖經學院兼任講師)
※ 何謂N世代?
  隨著時代的轉進,曾經獨領風騷的野百合學運世代早已進入歷史,晉身主流價值之列,取代五年級生而起的六、七年級生,是一群浸淫在網路文化中的世代,根據《N世代》一書作者唐‧泰普史考特的定義,就是「Net Generation」。這群1970年代以後出生,遠比戰後嬰兒潮為數還多的「N世代」正逐漸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文化形塑力量,其影響力之大已非「次文化」所能一筆帶過。尤其,「N世代」的勢力範圍已經不限於「六年級」、「七年級」,因為科技與網路的進步,將會無限延長「N世代」的範圍,所以,「『N世代』更廣泛的定義,應該是『Next Generation』,意指一個正在成型的次世代。(註1)」

※ 破碎、斷裂、跳躍式的思考
  N世代喜歡使用網路線上聊天、手機簡訊傳送,使語言文化產生重大變革。手機簡訊至多不到百字,連線遊戲的對話也盡量以簡短為主,使得N世代習慣於簡短、斷裂,且存在著大量跳躍式思考的表達方式,口語文化強勢剝奪了傳統文字的表達,形成大量新興詞彙。N世代對強調線性邏輯、結構完整的長篇大論不僅表現出「文字冷感」,甚至出現作文文句不通、錯字滿篇的情形,讓教作文的老師們大嘆今非昔比,學力測驗甚至出現是否加考作文的爭議,中學生還組成「教改聯盟」,和導航基金會聯合舉行記者會,強調他們擁有屬於自己新世代的語言,並且有「我手寫我口」的權利(註3),認為師長們過於「GY」、「古板」,不諳新興語彙者則被譏為「286」(將人腦比作286級電腦,意謂腦袋落伍,應該淘汰了)。

※ N世代語言發展
  因應溝通管道的改變,網路聊天室、手機簡訊取代傳統的書信往返,在鍵入語句時,為求快速輸入,以語音相近者或其他符碼來表達所造成語言的變革,反應在新興語彙上。N世代的思考方式與網路如出一轍,是「超連結的」,文字、圖像、聲音、想像、物體、感覺、國語、英語、台語、日語、注音符號、阿拉伯數字…,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可以互通的。一句話中的一個字或詞,都可能引發另一種相近的語詞聯想,所謂「相近」因素,可能是發音近、長得像、指涉事物相似,甚至是某個故事的代名詞,好笑的就會連結到更好笑的,感動的會連結到更感動的,這種水平式思考,主要在引發想像與情緒,與傳統語言需要講求精確定義使用字詞,以便推論連結的垂直式邏輯結構有著根本的差異。(註2)

  將N世代的新興語彙加以分類,會發現N世代的語言變化模式,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1. 阿拉伯數字篇:
  123(木頭人,從兒童遊戲而來)、184(一輩子)、2266(零零落落,台語發音)、286(反應慢、落伍囉,已被淘汰之電腦機種)、438(死三八)、469(死老猴,台語發音)、5201314(我愛你一生一世)、530(我想你)、56(無聊)、729(不來電,起因於1999年7月29日全台大停電)、880、770(抱抱你、親親你)、3Q(Thank You)、881(bye-bye)、886(bye-bye啦)

2. 台英語
  AKS(會氣死!台語)、BMW(長舌婦、Big Mouth Woman)、BPP(白泡泡,台語)、CBA(酷斃啦!)CKK(死蹺翹、台語)、FDD(肥嘟嘟)、KTV(K你一頓)、LKK(老扣扣)、LOA(老芋仔)、LBT(Lubinton,路邊攤)、MGG(醜斃了!,台語發音)、OGS、OBS(歐吉桑、歐巴桑)、OIC(Oh, I see.)PDG(皮在癢,台語發音)、PMP(拍馬屁)、SDD(水噹噹)、SPP(聳斃了!)、SYY(爽歪歪)、TMD(他媽的)、UKLM(幼齒辣妹)、STT(怕太太)、OL(Office Lady)、Morning Call (模擬考)、IN(很正點,OUT的相反)、HIGH(很激烈、興致高昂)、HOT(當紅、火辣)、CHIC(長得靚!)、Cc(嘻嘻)。

3. 哈日篇
  紅豆泥(真的嗎?)、很安室(很狂野!)、扛八袋(加油囉!)、小桃子(長得很正點的女老師)、皮卡丘的妹妹(或弟弟)(皮在癢)、卡哇依(可愛)、蕃茄炒蛋(他媽的混蛋)、英英美代子(閒閒沒代誌)。

4. 注音語
  直接以注音符號替代國字,多用於助詞,例如ㄟ、ㄉ、ㄚ在注音輸入法普遍以後大行其道,此外,還有ㄅㄧㄤˋ(勁爆!)、ㄍㄧㄥ(矜持、假裝、撐)、ㄏㄤ(很熱門)、ㄘㄨㄚˋ(當前最時髦的?!)、ㄒㄩㄝ(遜、丟臉。少ㄒㄩㄝ了,別丟人現眼了)、ㄌㄧㄠˇ(了解)、ㄏㄚˋ(想、奢望、垂涎)、ㄍㄍ(哥哥)。

5.福佬語化的國語
  雄雄(忽然)、凍蒜(當選)、三好加一好((死)好)、好野人(有錢人)、碎碎念(嘮叨)、起笑、花轟(發瘋)、哭餓、靠腰(鬼叫)、啦咧(聊天、哈啦、打屁)、鎚子(男朋友)、潘ㄋㄟ(笨蛋、冤大頭)、出槌(不小心出差錯)、
白目(不識相)、米苔目(超級不識相)。

6. 台式簡體語
  監介(尷尬)、粉(很)、素(是)、偶(我)、美眉(妹妹)、醬(這樣子)、釀(那樣子)、了改(了解)、倫家(人家)。

7. 腦筋急轉彎型
  燒餅、油條(很騷的女生、很花的男生)、恐龍(反應超慢的人)、爐主、顧爐、扛爐(倒數第一名、倒數第二名、倒數三四名)、飛利浦(電燈泡,光頭)、小籠包(裝可愛,源自於網路接龍笑話-包子與麵條)、機車(GGYY,龜毛...)、火車(比機車更機車)、香蕉你個拔辣(芭樂)(你鬼扯)、芭樂(很不上道)、茶包(麻煩,Trouble)、芝麻(很煩)、小阿姨(長得很正點的女生,源於歐蕾廣告)、小雨衣(保險套)、蘋果麵包(衛生棉)、小玉西瓜(滿腦子黃色思想)

8. 人名
  哈姆雷特(太高深了,聽冇啦!)、甘乃迪(好像豬,台語發音)、柯林頓(K一頓)、陳水 (欠扁)、英英美代子(閒閒沒代誌)、宮本美代子(根本沒代誌)、利瑪竇幫幫忙(你也來幫幫忙!)、阿利瑪幫幫忙(啊你嘛幫幫忙!利瑪竇幫幫忙加強版)、莊孝維(裝瘋賣傻,台語發音)。

9.另類邏輯
  搓麻糬(交女朋友)、做蛋糕、種芋頭(上大號,便便)、種草莓(留下吻痕)、洗耳朵(聽音樂)、洗胃(喝可樂)、洗眼睛(看電影)。

10. 網路圖形語言
  @_@|||||.. 頭昏眼花、^. p(^o^)q 雙手握拳,表示加油努力之意、\(^o^)/ 舉手歡呼、-_-||| 像櫻桃小丸子的條碼,無奈的意思、q"(^_^)"p 元氣娃娃、⊙.⊙ 睜大眼瞪你、^(oo)^ 豬頭、>>@()@ 魚兒~魚兒~水中游、\(╯-╰)/ 很沒勁/無耐的意思、=^.^= 貓咪~喵~~、=_=凸 很邪惡的比出中指、!@! 裝死.....的豬仔!!~~^^~~凸^_^凸 shit!!、^_^||| 好尷尬!!、(《⊙⊙》) 南方四賤客-阿尼、(_*_) 屁股、╰_╯ 我發火了!! 就是生氣的意思呀~~~你看看眉毛都翹起來哩、凸ˋˊ#凸 去你媽的擔擔麵、^_^ 笑嘻嘻、:-@ 驚訝、(((: 怎麼辦。

  了解N世代新興語言的發展與使用後,大概很難不赧顏於自己的「年事已高」,而從進入N世代的語言、符碼世界,到瀏覽網路文學的殿堂,更不得不驚訝於新世代想法的創新與詭譎,運用所謂「白癡造句法」,顛覆傳統語句結構,例如「賢慧」—「閒閒在家什麼都不會」、「不錯」—「長得那麼醜不是她的錯」等,創造出一種截然不同於傳統的語意環境,這是一種講求創新、多元、互動的語意環境,然而,所創造出之語意卻又是短暫而破碎的。

※ 後現代文化氛圍
  相對於「現代性」以理性為基點,以中心為導向,強調結構性、一致性,後現代所講求的是去中心、解構與多元,網路時代的來臨正好擴大後現代的詮釋範疇。網路傳媒的重大意義在於,閱讀者可以透過線上即時對話,成為創作者,而作者也可以在對話的同時,成為閱讀者,作者、文本,和閱讀者之間透過「超連結」的關係,型塑出創造意義的網路,這種過程或內涵,或可稱之為「詮釋」。後現代思想家德希達與另一位詮釋學大師高達美的論戰,或者可以為此提供些許思考的軌跡。高達美認為,言說是為了尋求理解,作者與讀者透過閱讀連結,以不斷的對話與創造,尋訪文本的意義,德希達則反對對於理解最終可以達到一致性的看法,他取消了「語言中心主義」,堅持文本是動態的,具有無限解釋的可能,因此意義可以無限分延,在不可能找到終極意義之下,語言只是一種嬉戲(play)。

※ 失落意義的一群
  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藉由暱稱隱藏現實世界的身分,透過建構新的ID,營造一個看似虛擬,卻可能更貼近內心世界的身分認同,然後再以這個ID游走於網路世界,尋訪意義。然而,終極而一致的意義對大多數N世代而言,似乎是沉重而遙遠的,相較於對終極意義的創造與詮釋,他們似乎更耽溺於語言的嬉戲,尤有甚者,會對尋訪終極意義的尋道者嗤之以鼻、百般嘲諷,這種對語言嬉戲的耽溺已經完全不同於德希達所謂的意義分延,卻可說是失落意義的一群。他們不相信終極意義,卻又無能建構屬於自己的意義,喜歡發言,卻又言不及義,製造大量資訊,卻又缺乏深度。

  誠然,每個世代都有其所屬的文化,在消極地喟嘆世代差異之餘,我們要如何積極地面對N世代?語言與文化不容分離,五四文學開始於白話文運動,N世代語言亦正透過電子與網路傳媒型塑新興文化,且N世代的範圍正不斷擴大中,除非我們想要做永遠的「286」,否則就不能以阿Q心態面對不斷升級的N族群,而面對這群不再相信終極意義的新世代,我們是否已預備好破解之道?
1參閱《天下》雜誌8月號,2002年。

2胡適之的名言,為白話文運動指標性定義。

3參閱《突破》雜誌11月號。
同作者相關文章:
《星光.心光》在黑暗中閃爍微光 (第 155 期)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第 137 期)
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 (第 119 期)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第 117 期)
請來!聖神——《新使者》歷年論及「聖靈」相關文獻 (第 113 期)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第 111 期)
我們的未來,共同的責任 (第 110 期)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第 110 期)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面對少子化:一種生命的態度 (第 109 期)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第 109 期)
在行動中體驗生命更新 (第 108 期)
成為門徒!建構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哈姆雷特的抉擇 (第 106 期)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第 106 期)
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 (第 105 期)
神學院是牧師職業訓練所嗎?——訪台神林鴻信院長 (第 105 期)
在總舉選舉與公民投票之外——再思公民社會的公共性 (第 104 期)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第 103 期)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第 103 期)
掙脫「自由」的轄制!——我讀《活出十誡的真自由—通往自由人生的路標》 (第 102 期)
讓音樂成為聖靈的工作! (第 102 期)
讓青年遇見上帝 (第 101 期)
參與,才能帶來改變! (第 100 期)
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使者——100期主題回顧與省思 (第 100 期)
編‧讀交心談未來 (第 100 期)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第 99 期)
目錄s/ (第 99 期)
困難的自由——道德危機下的信仰微聲 (第 88 期)
基督徒=品質保證?——兼談教會人際關係之異化 (第 82 期)
課本沒有教的事--建構台灣歷史的主體性 (第 80 期)
回應〈別傻了,「婚前」不是問題!〉──不談性道德的性教育合宜嗎? (第 80 期)
一顆簡單的心 (第 76 期)
永遠跟人民站在一起 (第 75 期)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第 74 期)
以馨香之氣澄淨黑函迷霧—訪高俊明牧師 (第 72 期)
綜論篇-特會風雲知多少? (第 71 期)
我在台灣的日子—來自小蘭醫師的問候 (第 69 期)
土豆落地要生根—本土化流變小史 (第 68 期)
作孽囝仔變傳道─林孽小傳 (第 68 期)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第 4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74 期 網路交友面面觀 (16-1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74期  2003年  2月 網路交友面面觀 74
本期主題:網路交友面面觀
發行日期:2003/2/10
目錄s/
聆聽天籟
編者的話
網路認同現象的信仰省思
從萬花筒到網路交友
網路福音事工的挑戰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我網路交友的經驗
在網路中築夢-從心理需求看網路交友
台灣癩病醫療之父-戴仁壽博士
論「單身寄居族」
基督徒如何看待佛教藝術?
聖樂與信仰
石牌教會社區日文班
何謂愛修會--愛修會的精神與特質
心事講出來-青年常見的交友問題
福杯滿溢蒙福之年
「與神和好」
基礎神學往前走
年輕的追尋-我讀大學的日子
東師長青,生日快樂!
颱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