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0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一、前言
  初次接觸基督教的人,對基督教教派林立現象常感不解。不是說「一主、一信、一洗」嗎?強調獨一真神的基督教,為何會有那麼多種不同的派別?然而,就如同其他的宗教,或各大思想潮流,在歷史的過程中,總會有人產生不同的體會、不同的視野,更不可避免的是出現不同的利益,因此總是無法「定於一」。在信仰上,大家認為主內一家,同信者都是兄弟姊妹,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上,不同見解、不同利益的信仰者,會為自己所堅持的真理而和其他人進行生死鬥爭。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就帶來漫長的宗教戰爭(表面上是宗教議題,事實上是政治勢力的重新分配),直到人們體會到殺戮無法解決問題,接受各個國家、不同教派的存在,接下來以更漫長的時間學習對不同信仰者的寬容。宗教改革帶來另一個影響:基督教信仰的詮釋再也不是教廷特權,既然人人都可以自己讀《聖經》、自己體會,對《聖經》的詮釋各有側重,各種新興教派不斷出現,是很自然的事情。

  基督教既然已經如此多元化,為何還要追求「合一」?首先,在信仰上,「教會」是基督的代表,因此教會應該只有一個,即使現實中分成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組織,但在精神的層次上是有一個「聖、公同的教會」。其次,在實況上,基督教隨著歐洲發展而散佈全世界各地,在這過程中,基督徒也發現其他宗教的強大力量和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基督教只是世界諸宗教之一,基督教若要擴張影響力,最好能減少內部的對立、團結起來共同行動。

  教派的分立,既然已經是長久以來的歷史事實,「合一」這高遠的目標,顯然不是一蹴可及。所以,以「合一」為口號的行動,也需要加以仔細的檢視,才可能確定其真正的目的和實踐的可能性。例如「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長期努力,就是要讓不同立場的教會透過對話而彼此接納,然而至今還是有教派不認為可以和別的教派共享聖餐,但是在追求「合一」過程中,共同促進彼此的了解、分享資源、共同為世界的和平與公義盡心力、學習彼此的長處、激發出種種神學對話,才是最重要的收穫。

二、從歷史來看台灣各教派的競爭與合作
  十七世紀初基督宗教就已傳入台灣,但並未生根。兩百多年後,新一波帝國主義興起,也帶動歐美國家的傳教風潮。天主教再度到台灣宣教,緊接著英國的長老教會也來到。這兩個教派之間,有相當的競爭性和緊張關係,彼此在文獻上都留下對對方的批評。早期宣教的緊張關係,在日本政府的宗教政策下緩和下來,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展開另一波競爭,特別在原住民地區,兩個教派爭相設立教堂(後來又加上真耶穌教會、安息日會等教派),爭取信徒的結果,往往造成了部落的社群分裂,這種宗教對立的傷害,至今仍在原住民社會中餘波盪漾。但是台灣目前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間的對立已經緩和,在人權議題、社會福利工作、《聖經》翻譯等方面有很好的合作事例,原住民社會中的教派對立情況也已改善許多,有聯合舉辦慶祝活動、一起討論基督信仰和傳統文化如何融合的例子。這是因為天主教和長老教會都認同合作的重要性,在普世合一運動的基礎上有很好的對話,也給予對方最大的尊重。

  台灣的基督新教教派,長老教會傳教最早、信徒人數最多。日治時期,日本各基督教派也到台灣傳教。和長老教會信仰傳統相近者,以建立、牧養日本人教會為主,因此和長老教會沒有太大衝突。但是一些批判既有教派為起點的新興教派,對長老教會而言就出現「偷牽羊」的問題了。1920年代中期「聖教會」傳入,早期信徒和傳道人很多來自於長老教會。同時期又有中國的真耶穌教會傳入,起初也是透過長老教會的信徒、長老教會的系統引進台灣,但其教導和福音派基督新教差距甚遠,又強力批判既有教派,很快就在台灣基督教界引發風暴,長老教會開始嚴格和真耶穌教會劃清界線,但是信徒受到真耶穌教會吸引而加入者也不在少數。

  為什麼這些教派的出現,一開始是藉著長老教會系統而發展,後來卻彼此對立?主要是神學上的差異,以及信徒流動引起教會組織的危機感。聖教會是十九世紀宣教熱潮下的產物,強調清教徒式的聖潔生活態度,信仰教導和長老教會的差距較小,因此彼此的衝突沒有那麼大,也有牧師到聖教會後再回長老教會獲接納的例子。真耶穌教會強調聖靈的工作、禱告中發舌音、在安息日聚會而非主日等,實在和一般基督新教的傳統相差太遠,又自命為唯一的「真」教會,因此很難和其他教派平等共處。

  戰後,台灣基督教界又面臨新局面。許多中國基督徒隨著中華民國撤退台灣,並重新建立教會,教派一時之間多了起來。有些傳統教派,如安立甘宗的聖公會、信義宗的路德會和信義會、衛理宗的衛理公會、改革宗的長老會等,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神學立場相當接近,在二十世紀初開始推動的「普世教會合一運動」中,是合作的同伴。另外一個主要系統浸信會,聖禮觀有些不同,但衝突也不大。從中國傳入台灣的教會系統,比較特別的是聚會所(現稱召會)等沒有牧職、沒有教階、對既有教派持嚴厲批判立場的教會,這類教會充滿宣教的動力和熱情,對台灣其他教會造成的衝擊,類似當年真耶穌教會傳入的情況。

  除了神學立場的不同之外,各教會不同的歷史經驗、不同的政治關懷立場,也使得彼此間的關係無法融洽,特別在1970年代之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開始基於信仰而關懷政治,要求政府應保障人權、進行民主改革,更提出「台灣應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其他教會或表態與長老教會劃清界線、或譴責長老教會干預政治,長老教會和其他教派的合作幾乎停頓。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一員,卻因為政治因素而有一段時間未能在本地與其他教派對話、合作,實在是歷史的悲劇!1970年代開始,大部分的教派不但和長老教會劃清界線,更在政府的主導下反對「合一運動」。普世教聯(WCC)被抹黑成親共組織,各教會在白色恐怖氣氛中高舉反共大旗,長老教會於是一度被迫退出普世教聯。

  不過,1970年代以後,長老教會因為被其他教派孤立,當基督教界有些特殊的流行現象,如1995年前後由某教派領袖主導的貝里斯移民潮、禮拜流行舞台化的敬拜讚美風潮、祈禱山及幾波靈恩運動等,長老教會受到影響的程度就比較低、比較慢,又因為發展本土神學,注重社會公義,信仰內涵未停留於保守派、基要派的教導,而在自由神學、解放神學的啟發下,對信仰有較自由開放的態度。因此,長老教會和其他教會,如果硬要二分的話,神學立場的差異的重要性是遠高於政治立場的。

三、解嚴後的教派合作情況
  大家還記「2000年福音運動」嗎?這個運動標記著台灣基督教界傳統勢力的衰微、新興教派獲得主導權。在2000年運動結束後,主導者將組織化為「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正式成為一個所謂跨教派合作的機構,但是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基督教協進會」很不同的是,這並非一個有「會員教會」的組織,不是教會平等合作的產物,而是由某教會主導、其他人配合的事工單位,而且直接和各地方教會聯繫。其巧妙的宣傳方式、很有計畫的組織動員,的確展現很大的影響力,對原有的教派組織產生不小的衝擊。

  長老教會的組織比其他教派嚴密,又有比較不一樣的神學立場,「2000年福音運動」時,總會採取「合而不同」的立場,同樣採用了「二千年福音運動」(寫法不同)的名號,設計長老教會本身的推行方案,某些活動則合辦。但是很多中會和地方教會,顯然對這樣的差別不是非常注意,有的兩邊活動都參加,有的乾脆就只參加「2000年福音運動」。這個運動結束之前,遇上了九二一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又是一次競爭,雙方所採用的方式類似,都是進入災區設關懷站。但是長老教會卻未能把握機會,把這些點轉為長期的社區宣教據點,甚至在經費用完之前,就決定關掉這些關懷站。「2000年福音運動」這邊則是成立「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轉為常態性的急難救助組織。從這樣的情況可以看出,長老教會在「2000年福音運動」的衝擊下,顯得有點進退失據、無力競爭。

  從「2000年福音運動」到「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主導者熱衷辦「全國性」活動,推「全國性」方案,爭取各教派有名望的人士、領袖合作,尋求與政府高層建立關係,企圖心十分強烈。然而其主導的教派合作,不免給人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感受,事先沒有深刻的討論與對話,沒有神學論辯,只有事工指派與資源分配。這種型態的運作,實在很難說是追求「合一」,比較像是想要「一統天下」。更糟的是,這波運動的信仰內涵,保守、迷信又反智,許多言論使基督徒與鄰舍為敵而非為友。

  照理說,比較有自由思想而講求公義、人權的長老教會,應該對此運動要有所批判,很奇怪的是,長老教會對這波來勢洶洶的跨教派運動,似乎在「合一」的大帽子下屈服了。長老教會的領袖關心的似乎只是如何維繫組織和法規,顧好財產,卻不在乎牧師和信徒的信仰內涵,不在乎基督教在台灣社會真正應該扮演的角色。

  基督教教派是應該團結合作,以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打破狹隘的教派觀念,追求合一,也是很有意義。但是合一絕對不是一統於某個權威之下,絕對不只是事工上的合作。合一必須從真正的對話開始,從承認彼此的不同、欣賞別人的長處開始。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0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11-1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0期  2005年  10月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90
本期主題: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發行日期:2005/10/10
編者的話
目錄s/
再見了!長老教會!?
新鮮人、新生命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驚豔傳統之美——二十年前一位長老教會青年的覺醒
草地囝仔做牧師——林宗要牧師
咱的米——自己種的米
超教派合作與我
教會合一運動在台灣——論台灣教會的教派合作關係
如果一年只看一支紀錄片,那就來看《無米樂》
音樂人的社會實踐
貞碼D940
上帝怎能允許這樣的事發生?——論上帝的全能和南亞海嘯
青少年,「輕」少年?——淺談教會青少年的「流失」問題
歌仔戲與青少年福音文化的醒思
我不會迷失在社會的價值裡?——社會新鮮人在低潮中給上帝的禱告
找到可以貢獻的地方
幸福的再思——跨國婚姻家庭的新見證
EASY net韓國行
TSCM議題報告:大專中心與團契間的互動及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