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63期 長老教會講華語嘛會通——長老教會增設華語禮拜之探析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吾弟賢俊
關鍵字:
作者/林源泉 (現為台灣神學院信徒神學系學生,流行音樂演奏者。)
※ 艱困家境,奮發向上
  1973年,我剛考進省嘉中時是住校生,每晚都會到教室晚自習,累了就到校園散步。當時,常看到一位同學每晚從隔壁科學實驗室「明德樓」進出。

  後來才知道他叫陳賢俊,是23班的同學,也是學校的工讀生。因家境的因素,學校特別允許他住在「明德樓」二樓的實驗室裡。由於父親早逝,母親視力又不好,所以全由祖母一手扶養,以縣長獎畢業於斗南文安國小。唸斗南國中時,一度因繳不起學費而輟學,去當油漆工學徒。後經恩師張道林發起全校募捐,才得以完成學業。為了感念恩師,更加奮發向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取省嘉中。

  認識賢俊以後,由於家境相似,加上喜好文學的志趣相投,我們成了無所不談的莫逆之交。每逢假日,我回台西時,都會邀他一起回家,家母對他疼愛有加,視如己出,賢俊就自然的以母相稱。在吾弟的相邀與經濟的考量下,我也在高一下學期,經學校教官的同意,搬入「明德樓」同住。

※ 同床共眠,彼此提攜
  在「明德樓」,我們所有的家當除了書包、制服外,每人的寢具就是一床棉被與枕頭,盥洗用具只有一條毛巾、一支牙刷與一條共用的牙膏,連洗臉盆都沒有,因為我們所有的家當都必須在清晨起床後,收到櫃子裡,以免影響實驗室的使用。

  在「明德樓」裡,我常會多愁善感,而吾弟總是埋頭苦幹,偶而,我會彈吉他,和他對月高歌;有時,也會一起漫步在校園的椰子樹下,大發詩興。夏天,我們各睡一張實驗桌;冬夜,我們則同睡,把其中一床棉被當墊被,以便取暖。

  實驗室裡有一個水龍頭,所以早上我們都會在那裡洗刷,賢俊愛讀書,幾乎到了「手不釋卷」的地步,所以清晨起床時,就算是在那輪流洗臉的空檔,都能聽到他的瑯瑯之音。

  高一暑假,為了賺取學費,賢俊和我跟隨母親北上,到板橋埔乾國際牌的建築工地,母親幫人煮飯,我和賢俊則做些搬磚塊、水泥及綁鐵絲等工作。

  高二寒假,母親的工地轉往內壢,為了不錯過任何可以賺取學費的機會,寒假第一天的清晨,我們兄弟倆的身影已在工地的寒霧中出現了!這次我們做的除了原本的雜工外,增加了搬石頭與打地基的工作,雖值寒冬,但白天的陽光與石頭的重量,仍讓我們每天揮汗如雨。

  高二下學期,賢俊由於導師侯幼蘭的推薦,搬到嘉中新村教師宿舍住,順便幫出國的老師看家,約有一年的時間。如果學生的品性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是不可能有此殊榮的!

  由於家境的關係,二妹雪女國小畢業後就到高雄,當時在高雄師院唸大二的賢俊毅然的負起兄長的擔子,騎著一輛腳踏車載著雪女四處去找工作、租房子,並鼓勵她繼續升學。

  1978年,我在台南當兵,賢俊讀大四,由於伯母視力不好,長期住在斗南老家,乏人照顧,母親就叫賢俊把老人家接到台西,和我阿嬤同住一個房間,除了可以作伴外,也方便照顧。

  數月後,家父把她們倆老接到台北市昌吉街上,一棟公寓的三樓同住,老爸每天會去市場買菜,讓當時六十六歲的阿嬤做菜煮飯。每次我休假北上,都會去探望,他們三人共同生活了約半年的時間。

※ 賢俊信主,生命改變
  大學畢業後,賢俊分發到鹿港教書,很快地就把母親接來同住。在這裡,他信靠了主,使生命起了極大的改變。一向悲觀、木訥、內向的他,變得開朗、喜樂而有盼望,並不斷以電話或書信的方式向我傳福音,才讓我有機會認識上帝,進而改變了一生!

  千禧年元月17日,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同日刊載了兩篇文章,一是賢俊的「布農族的史懷哲」,一是拙作「一個父親的懺悔」,兄弟兩人的文章在同一天、同一版面被刊出,相信一定是主巧妙的安排!

  去年的大年初三,和賢俊與弟兄姊妹們,去信義鄉雙龍部落關懷921災後重建的情形,受到貴賓式的禮遇,更讓我看到吾弟是如何為主,深度而廣泛的耕耘。他沒有享過一天的清福,不曾費心在自己的衣食,只知盡心、盡意、盡性的服事主。

※ 發現病情,備受呵護
  去年4月,經台中榮總證實病情以來,感謝來自各地弟兄姐妹相扶持,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主的愛,例如西螺的鍾隆揚弟兄,在吾弟的病床上幫他刷牙,甚至清理排泄物。台大醫院牙科的許醫師弟兄夫婦,更是每天帶來新鮮的魚湯到病床為吾弟禱告。住在醫院附近的王啟昭弟兄則忙著安排孩子們的食宿。內湖教會與各會所的弟兄姐妹更是川流不息的探視與代禱。主的恩典是何等的豐盛啊!而其妻秋枝日以繼夜、不眠不休的隨侍湯藥。當吾弟無法下嚥之時,秋枝婉言相勸:「這口為阿母喝,這口為雅得喝,再一口為信恆喝。來!這最後一口為我們的怡歆喝。」平凡的字句卻似天使的樂音,得妻如此,吾弟何其有幸!

  雖然病痛,但在主裡有盼望,還記得去年9月底,帶他去台大醫院辦理住院手續,我還跟他開玩笑說:「我們現在要住台灣大飯店,簡稱台大。」在我陪他住院的一個晚上,我們住52031,靠窗,我的陪伴床就在窗邊,半夜裡夢見和人打架,我反應非常的敏捷,一個側踢,只聽一聲慘叫,把賢俊和鄰床的病人都吵醒了!大叫的不是別人,正是在下我自己;因為我踢到牆壁了!

※ 英年早逝,主愛長存
  千禧年12月26日上午10點12分,吾弟以四十二歲之英年,病逝於台大醫院,安息主懷。求主恩繼續降臨在弟妹秋枝的身上,並保守與看顧阿母和三個小孩。

  12月30日,參加吾弟的安息感恩聚會,四、五百人擠滿了彰化市教會,而為他作見證的人眾多,說者流淚,聽者動容,全場哀慟。

  元月9日,鹿港高中史無前例的在大禮堂為吾弟舉辦一場追思會,全校志願參加的師生四百多人,會中除了校長、老師與同學的見證外,賢俊所寫的「出死入生不懷疑」在我譜曲之後,也在會中發表,並讓大家合唱。

  吾弟賢俊,把他一生最青春的歲月,完全的為主擺上。他白天教書,晚上教夜校,每週六晚上八點到九點在Fm89.6「大彰化之聲」主持「生命活泉」的福音節目。平常就深入南投關懷布農族的他,在921之後,更發動募捐,聚集各種物資深入災區,並在福興鄉成立教會。

  如今,那位到處傳福音的陳老師雖已不在,但主愛長存。吾弟賢俊對家人、學生、原住民、中輟生與全人的關懷,卻與主同在,永留我心!
同作者相關文章:
伴我成長 (第 63 期)
吾弟賢俊 (第 6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3 期 長老教會講華語嘛會通——長老教會增設華語禮拜之探析 (59-6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3期  2001年  4月 長老教會講華語嘛會通——長老教會增設華語禮拜之探析 63
本期主題:長老教會講華語嘛會通——長老教會增設華語禮拜之探析
發行日期:2001/4/10
目錄s/
「相信」是信仰的根基
編者的話
為什麼要有華語禮拜?
三段式禮拜儀式之再思
改革宗的信仰與傳統的禮拜
新敬拜‧新思維
中崙教會華語禮拜
雙連教會華語禮拜
公館教會華語禮拜
和平教會華語禮拜
忠孝路教會華語禮拜
在上帝的話語中敬拜
我甚為懷念的長老——溫吉安
台灣的盜拷文化——都是燒錄機惹的禍?
一切為彰顯神的榮耀——布魯克納的音樂人生
美濃教會社區活動
社區/聚落重建的人道思考
淺論「信徒皆祭司」
愛情路上
分手情懷
耶穌基督——人類唯一的救主?
吾弟賢俊
伴我成長
「四合一」神學院
學院合一與進入教育體制
寧願相信
心情寫真
火熱的心
甦醒s/
參與神人羅曼史
下次再見!
回首來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