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35期 中國!中國!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素描吳震春
吳震春醫師年近六十挑戰艱鉅任務,完成上帝交託的使命,使彰基脫胎換骨,步入現代化以及企業化經營。
關鍵字:
作者/陳金興 (退休教師,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

第一代基督徒吳震春醫師,在他45年的行醫生涯中,為台灣婦產科注入新生命,也使百年教會醫院翻轉與蛻變。一生奉獻於「馬偕紀念醫院」以及「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人正直,追求公義,熱心服務,信仰虔誠,是一位典型的基督徒醫師,2004年獲「國際產科癌科終身成就獎」。

※府城出生  初探信仰

吳震春,1921年2月15日出生於日治時期台南州府城,父親吳輝(1894-1961),祖籍福建,自幼誦讀孔孟四書,漢學基礎深厚,亦吸取日本「武士道」與「劍道」之精華。及長,任職於台南州廳,從辦稅務課事務。吳輝娶府城當地私塾教師之後張秀麗(1896-1983)為妻,育有4子4女,吳震春排行老二。1933年畢業於 「台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今國立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之後,就讀「台南州立台南第二中學校」(今國立台南一中),與宋泉璋(1921-,宋泉盛牧師之兄)、黃明輝(1921-2001,黃彰輝牧師之弟)等人同班。

原來宋泉璋隨父親宋水琴長老在東門教會聚會。當時東門教會第一任牧師黃俟命(黃彰輝牧師與黃明輝醫師之父)為了開拓教會,於1933年設立「高砂町說教所」(今南門教會)。為此,宋泉璋全家即移至該佈道所聚會。吳震春的家位於高砂町(今台南市府前路台灣銀行對面),正好在該佈道所對面。唸南二中時,禮拜天他聽到從教堂傳來美妙的歌聲。於是好奇地進入禮拜堂,看個究竟。據宋泉璋回憶,有一次,吳震春在教會裡遇到他,宋泉璋知道吳震春不是基督徒,基於同窗情誼,隔天就送給他一本聖經。

從小,父親即告訴吳震春,長大之後,要盡心盡力為社會做事,服務人群,他謹記在心。但是,中學時期的吳震春,好動、好玩又調皮,一天到晚「瘋劍道」,雖然成為校隊,畢業時也已經升到二段,但學校成績卻沒有很出色,也無心繼續求學。因此,1939年自中學校畢業時,就想直接進入職場,沒有去考「高等學校」或「專門學校」。隔年重考,落榜,再一年後,1941年才以優異的成績同時考取「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今國立成功大學前身)以及「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今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前身)。在做抉擇之際,吳震春聽從父親意見,負笈北上,就讀台北醫專。

※皈依基督  熱心事主

吳震春在台北醫專唸書的時候,有一次在「赤崁會」(台南市旅北同鄉會)上巧遇林國煌(1922-,現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學系所榮譽教授)。不久,喜歡運動的他,也參加學校的足球隊,林國煌是隊長,董大成(1916-2008)教授是教練。當時的台北醫專距離「台北日本基督教會」(即「幸町教會」,今濟南教會)很近,包括董大成及許多醫專學生在那裡聚會。離鄉背井的吳震春,有時心情鬱悶,或心中有難解之結;對於日本統治台灣的政策有所不滿,也為自己是台灣人或是日本人的身分認同,感到困惑。這時,想隨便找個心靈寄託的吳震春,也跟著去這間日本人教會。

他原本對日本人印象不好,但到了這教會以後,卻感覺這裡的日本人跟外面的日本人不一樣。他又去了幾次,才體會到原來教會的日本人是相信神的,而神會讓一個人改變。因此,他就更喜歡去教會,並於1942年(21歲)由上與二郎牧師施洗信主,成為他家族中第一個基督徒。這個心靈寄託─信仰,原以為只是他抓住的一根小小稻草,沒想到卻是一塊大又扎實的浮木,成為他一生的依靠。日後,他又引領林國煌信主,後來林國煌也成為教會長老。

在家族方面,因吳震春的分享福音,他的兄弟姊妹當中,已有6個家庭信主。例如大哥震曜(1918-1988)及大嫂郭品(1918-2012 )不但信仰基督,更於1962年為響應P.K.U.(教會倍加運動)而與時任南門教會的劉晉奇牧師參與開拓「六甲頂教會」(今台南大光教會)的事工,郭品受選為第一任執事。吳震春於1971年擔任濟南教會長老之職,熱心教會事務。1975年與濟南教會翁修恭(1927-)牧師、陳雲址、許石枝、李柱、莊明敏、王愛熙等長老共同開拓「景美教會」(1979年升格為堂會),每禮拜天下午舉辦醫療義診。1990年成為濟南教會名譽長老。

※任職馬偕  專業盡責

1944年台北醫專畢業之後,即到「赤十字病院」(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擔任住院醫師,在那裡結識了汪婉華(1923-)醫師而譜出戀曲,經由時任該院婦產科主任徐千田(1913-1992)醫師之撮合,兩人於1947年在濟南街教會結為連理。婚後育有3女1男。1948年由時任「馬偕紀念醫院」董事董大成介紹至馬偕醫院服務,為該院第一任婦產科主任,也是馬偕「子宮頸癌根除手術」的創始者。吳震春認為信仰是生命活水,故每個月在婦產科各個醫師家裡,輪流舉行家庭禮拜。科內的每次會議、聚餐,或是手術開刀之前,他都禱告,或拿著白話字聖經唸一段經節。雖然有些醫師不是基督徒,但是大家也都欣然接受。

為了能夠在醫學上學得新技術,吳震春於1956年以留職停薪方式,隻身遠赴英國倫敦大學婦產科研究2年。1959年復通過日本九州「山口醫科大學」論文口試,取得醫學博士學位。1960年擔任馬偕醫院第一任副院長時,他41歲,與院長羅慧夫(Dr. Samuel Noordhoff,1927-)醫師共同打造馬偕醫院新願景。為時不長的2年半副院長,也為馬偕醫院帶來新氣象。

吳震春的老師,也是媒人的徐千田,1960年與胡水旺等人創辦「台北醫學院」(今台北醫學大學)之後,也邀請吳震春前往教授婦產科學,造福學子。其間發表醫學相關論文,如〈我對保健制度的看法〉(1966)、〈人工流產合法嗎?〉(1971)、〈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00 Cases of X-ray Pelvimetry with Cephalopelvic Disproportion in Formosan Chinese Women〉(1973,〈從100個婦女骨盆腔X-光攝影,看台灣婦女骨盆腔與胎兒頭圍之比例。〉)等二十多篇。

吳震春為人正直,直言快語,不拐彎抹角,一切按照規矩行事。平時話少,不苟言笑,看似嚴肅,但工作認真,醫術超群,且盡忠職守。1968年(48歲)卸下擔任20年的婦產科主任,由陳庵君(1931-2009)醫師接棒,他僅做個單純的婦產科醫師,直到1980年任職彰基院長為止,他在馬偕醫院工作前後33年。

※醫療傳道  巡迴義診

1961年「台北基督徒醫學協會」成立之後,吳震春即積極參與醫療傳道事工,利用週末帶著醫學院學生,包括現任花蓮基督教門諾會醫院總執行長黃勝雄醫師,進入偏遠山區,從事山地巡迴義診。1963年擔任台北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理事,爾後,他又與郭維租(1922-2007)、黃永昌(1911-1999)、趙榮發(1925-)等醫師,於1967年成立全國性的「中華民國基督徒醫學協會」(CCMA,今TCMA),會中選出黃永昌與吳震春為正、副主席。他不但是創始會員,並擔任重要幹部數十年,致力於國內醫療傳道,包括到偏遠地區為貧困患者義診、從事公共衛生調查、舉辦醫學生訓練研修會等,擴大服務社會的範圍。1975年加入「史懷哲之友會」;1978年受選為CCMA理事長,即經常代表台灣至世界各地演講、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包括國際基督徒醫師協會世界大會等。同時,吳震春又將其關心社會的觸角延伸到痲瘋病患者,並於1970年擔任「台灣痲瘋救濟協會」(Taiwan Leprosy Relief Association ,TLRA)第四任理事長,為第一位台籍理事長。

※彰基轉型  榮神益人

就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原不是吳震春的生涯規劃,卻是他一生當中最大的「驚嘆號」,也是他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在馬偕醫院裝備了卅幾年,神再次差遣他,讓他在年近60之際,移師彰化,挑戰更艱鉅的任務,完成上帝交託的使命,使彰基脫胎換骨,步入現代化以及企業化經營。

1980年6月彰基院長蘭大弼(Dr. David Landsborough, Ⅳ, M.D. 1914-2010)醫生即將退休返英,請董事會物色人選接任院長一職。在受推薦的國內外四、五位人選當中,只有吳震春答應從台北馬偕醫院南下彰化接任彰基院長。事實上,他也是經過一番心裡爭戰之後,才決定回應「上帝的呼召」。在接任之前,他向蘭院長以及董事會提出二項建議,就是醫院實施P.P.F.制度(Proportional Physician Fee, 指定醫師費,馬偕醫院名之為Private Physician Fee,於1971年實施),以及全院(當時的中華路院區)裝設中央冷氣空調。

吳震春於1980年7月走馬上任彰基第10任院長之後,知道「二林基督教醫院」(謝緯醫師/牧師於1964年11月創辦)殘破不堪,又停止營業多年,不禁悲從中來:「二林基督教醫院的荒廢,是基督徒的恥辱」。於是自12月1日起正式接收「二林基督教醫院」,將其納入彰基醫療體系,更名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至今。有一次蘭大弼院長返台,看到整頓過後的二基,不禁豎起大拇指,向吳震春說:「你比我勇敢,敢接辦二基!」

除了接手二林基督教醫院之外,當時的「埔里基督教醫院」經營陷入危機,財務發生困難。1982年吳震春與彰基許安和主任受邀加入埔基董事會,開始以彰基專科醫師協助埔基門診。1985年吳震春受選為「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董事長,即指派彰基趙文崇醫師前往埔基擔任醫務副院長,以及彰基醫療團隊前往支援,適時伸出援手。吳震春好比身體的軀幹,左手拉拔沿海的「二基」;右手扶持山區的「埔基」,而兩肩又扛下「彰基」永續經營的重擔。

吳震春在彰基除了改善中華路院區之空調系統之外,並規劃與興建南郭第一期工程,將醫療重心從市中心狹窄的中華路院區,搬遷至南校街現址之南郭院區,奠定日後彰基發展的契機。1985年6月舉行「南郭醫療中心」落成感恩禮拜,開啟了彰基營運的新紀元。此外,他也引進婦產科新技術,使當時彰基婦產科手術邁入新境界;成立醫院各部門發展委員會,提昇彰基醫療水準,推動醫院重大建設;以及積極與日本、美國等醫院締結姐妹醫院及建教合作關係,促進彰基國際化等。

1988年秋,吳震春赴南美洲秘魯(Peru)參加世界婦產科醫學會時,引發「高山症」,腦部缺氧,緊急送往美國,由黃勝雄在賓州費城(Philadelphia)服務的醫院治療,再回台休養。1989年6月30日正式卸下院長職務,完成9年在彰基階段性的任務。2006年7月25日 病逝美國加州長堤(Long Beach),享壽86歲,10月28日假台北市濟南基督長老教會舉行追思禮拜。夫人汪婉華受病痛折磨近20年,目前仍在彰基二林分院接受照護。

【吳震春小檔案】

1921.02.15     台南市出生

1944                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學校畢業

1947       與汪婉華醫師結婚

1948                馬偕醫院第一任婦產科主任

1956                留職停薪赴英國倫敦大學婦產科研究

1959                通過博士論文,取得日本「山口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60                馬偕醫院副院長

1970             台灣痲瘋救濟協會(TLRA)理事長

1971                台北濟南教會長老

1978             中華民國基督徒醫學協會(CCMA)理事長

1980             彰化基督教醫院第十任院長

1985             埔里基督教醫院董事長

1989                彰基院長退休

1990                台北濟南教會名譽長老

2004                獲國際產科癌科終身成就獎

2006.07.25     病逝美國加州長堤,享壽86歲

同作者相關文章:
愛,永不止息——楊瓊英 (第 187 期)
追憶穆錫恩 (第 181 期)
謝緯生命樂章──紀念謝緯牧師/醫師別世50週年 (第 175 期)
向謝緯學習 (第 148 期)
素描吳震春 (第 1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5 期 中國!中國! (42-4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5期  2013年  4月 中國!中國! 135
本期主題:中國!中國!
發行日期:2013/4/10
中國!中國!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面對中國議題的處置建議
四川地震與零八憲章中的中國基督徒
家庭教會:中國的清教徒運動
「認識中國」閱讀建議
重新認識中國NGO
兩岸關係下的就業迷思
歡迎降落火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素描吳震春
在工作、祈禱與靜默中和上帝重新相遇——我在曠鄉(上)
50屆神研班,史上最值回票價的營隊
神研班,讓我更期待查經
「因為上帝國在你們心裡、在你們中間」──我在神研班中的所得所感
與邊緣人面對面
另類網路工程師
日本反核歌曲:「ずっとウソだった」--攏teh嚎滫!
讀經筆記11 “Kap Siōng-tèkiàn-li̍p ha̍p-gî êkoan-hē.”是啥意思?
畢契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