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81期 神研50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遍地開花的神研精神
關鍵字:
作者/洪旋格 (《新使者》執行主編)
本期《新使者》主題是「神研五十」,意味從1971年開辦的第一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簡稱神研班),至今年(2021年)已屆滿50年。當年還是台神、南神學生的林弘宣、謝叔陽、鄭信真和陳南州,自發性地籌辦這個草根性事工,他們不只見證台神、南神「合一」的普世宣教精神,也透過聖經神學研究的過程,深入反思信仰與生活,關懷社會處境。
 
王博賢在〈神研班精神〉分析這50年來臺灣的社會文化背景、長老教會青年的回應,以此帶出神研班的精神——與社會實況關聯的神學、不斷更新的聖經詮釋與神學思潮、每個人都是認識上帝的主體。他並提到,神研班精神至今也遍地開花,許多中會有大專中心舉辦小神研或是讀經營,甚至有些教會有神研班的畢契持續帶領查經班,努力推動連貫經文上下文及生活處境的讀經。
 
〈在神研班讀經〉作者鄭君平分享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經歷總統民選,再到政黨輪替的新世紀;野百合和太陽花兩代學運,神研人都不曾缺席。他還從過去神研班學員投稿給《新使者》的心得取材,帶讀者一窺神研班讀經法的獨特之處;讀聖經、研究聖經乃是為了「上帝的宣教」(Missio Dei)行動所做的預備。
 
後面三篇主題文章〈停,不停〉、〈疫情時代深夜神研podcast!〉、〈從「綑綁」到「釋放」,從「邊邊」到「總召」〉分別是近十年來曾擔任過學生籌委身分的李翊華、林書弘與黃慧、黃文瑜所寫的文章。2018年第55屆神研班因腸病毒之故被迫提早結束,但神研班學員並沒有因此放棄研經,在許多人的努力下,神研班的精神在台灣的各個角落蔓延開來:大家以不一樣的形式,繼續著神研班的精神。同樣的,2020年第57屆與2021年第58屆神研班實體營會則是受Covid-19疫情影響而取消,但改以線上查經團契或線上神研專講的活動形式,反而帶大家回到神研班最起初的精神。書弘與慧更覺得可以不需要「神研班」,但不能沒有「神研運動」,也就是讓「長青式」的研經運動能更廣泛地傳承延續至不同場域。「社青讀經營」正好符合神研運動精神,它是神研班的延伸,讓許多渴望得到聖經真理造就的社青能藉此營會,從忙碌的職場中獲得重新得力與休息充電的機會。
 
今年適逢歷經24年才完成翻譯的《現代台語譯本》聖經出版,台灣聖經公會翻譯顧問梁望惠老師以〈做夥來讀現代台語譯本聖經〉分享台語聖經的翻譯工作。這本以意義相符、功能對等為原則翻譯的《現代台語譯本》聖經,的確是有助於我們更容易明瞭上帝的話。
 
最後邀請讀者每次閱讀完《新使者》,能寫下500字以內的所思及所見,並email到主編信箱,我們會刊登在下一期的「Echo交流站」專欄哦!
同作者相關文章:
以ㄞˋ之名 (第 187 期)
每遇疑 (第 186 期)
You Are Welcome (第 185 期)
推自己和他人一把 (第 184 期)
你是誰?你要去哪裡?你要怎麼去? (第 184 期)
和玩家一起認識電玩世界 (第 183 期)
我好嗎? (第 182 期)
遍地開花的神研精神 (第 181 期)
在青春之後 (第 180 期)
迷因耶! (第 179 期)
民主圖像 (第 178 期)
嘸通嫌PCT (第 177 期)
讓改變發生 (第 176 期)
給慢飛的基督徒讀者 (第 175 期)
在後疫情時代書寫生命故事 (第 174 期)
普世無國界 (第 173 期)
我是印尼華僑,台灣新住民 (第 173 期)
Ekklesia (第 172 期)
在悲憤與期待之間 (第 171 期)
預防勝於治療,對症下藥才能根治 (第 170 期)
教堂@村落 (第 165 期)
泰澤靈修之旅 (第 137 期)
再見,蘭醫生 (第 11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81 期 神研50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81期  2021年  12月 神研50 181
本期主題:神研50
發行日期:2021/12/10
遍地開花的神研精神
神研班的精神
在神研班讀聖經
停,不停
疫情時代深夜神研podcast!
從「綑綁」到「釋放」,從「邊邊」到「總召」
聲子:一個未曾出現在計畫中的計畫
長假
潛行
瘟疫中的神研班
Thiàⁿ-sioh Lán Tâi-oân 疼惜咱台灣
做夥來讀現代台語譯本聖經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極地戰嚎5》中的信仰反思
追憶穆錫恩
「路易斯文學與神學」的17堂課
我存在、我質疑、然後我相信
在老建築裡遇見信仰 ——青年文史志工的日常與看見
溫室中的乾旱
微光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