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84期 擱淺的青春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知原前線,原資連線
原資中心漸漸成為高教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學生輔導資源,原住民學生在校內多了一個可以尋求協助的平台。
關鍵字:
作者/Zuljezulje Mavaliv (成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專案工作者)
原資?資源?

近幾年在教育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積極推廣《原住民族教育法》第25條之規定,以致於目前有九成大專校院皆設置了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換言之,原資中心漸漸成為高教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學生輔導資源,原住民學生在校內多了一個可以尋求協助的平台。本文主要針對不同學習階段(年級)的同學,提供一些關於校內資源探索的提醒與叮嚀。
 
給進入新求學階段的你

進入大學就是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你會面對許多需要自主規劃、執行的人事物,甚至還要努力消化五花八門的新生訓練宣導資訊。而此刻的原資中心擔任的角色,就是協助同學聚焦於與自身相關的資源,像是查詢原資中心社群網頁(臉書粉專、IG或LINE群組)最新公告資訊,參與期初辦理的座談會,或直接至中心找專任助理、工讀生或學長姊諮詢等,都是能夠幫助同學預備心的方式。
 
提醒同學在學期初安排時間參與原資中心辦理的說明會,不僅可以在活動現場認識到校內原民同學,也可以快速聚焦於原住民學生可及、可用、可期的校內資源與資訊。
 
給持續探索大學生活的你

在大學生活的挑戰前仆後繼的出現時,伴隨的壓力與困境也可能隨之增加或變得更加艱難,尤其壓力與困境的原因來自生活壓力、心理情緒及人際關係等多元層面,善用原資中心的功能與資源就是很重要的技巧。例如:若需要找一份校內工讀機會,你可以詢問中心的工作人員或以前的工讀生,衡量自己的時間規劃及經濟資源需求。若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可以尋求原資中心相關人員的支持,透過一些非專業關係的同儕團體或是專業諮商的心靈陪伴團體,穩定自己的身心狀態。若是進一步需要專業的諮詢與幫助,還可透過原資中心做為窗口進行校內單位連線工作,像是校內心理諮商輔導、教學輔導資源單位或獎助學金的接洽,以陪伴同學尋求校內資源單位的協助。若希望在校園能夠推廣原住民文化、認識自我族群文化,或是能夠接觸到部落事務,原資中心也會辦理原住民族文化相關的學習活動、議題講座以及工作坊等機會,讓校園有不一樣的學習管道,培養學生不同於專業能力的軟實力,幫助同學能夠與校外事務資訊同步,共同參與公共議題的行動。總而言之,大學生活可以過得相當豐富、精彩與順利,但是其優點亦取決個人參與的程度;而原資中心則是希望能成為各位同學享受大學生活時的一臂之力。
 
給即將畢業的你或是已經畢業的你

大學生活的時光不短也不長,但都會面臨必須預備離開校園的時期。在進入社會前,原資中心可以成為各位同學再次預備心的夥伴。例如:在生涯規劃與探索時期,可以參考原資中心辦理的相關職涯測驗、專業領域講座或其他校外職涯體驗管道,以提升自己對於職業的探索、累積進入職場前的資訊或是專業能力的養成。
 
已經畢業的校友在生涯規劃上,可以考慮成為原資中心相關活動的講師、夥伴,像是對校內學生分享自己在校園學習的經驗、專業職涯與原住民族事務上的看見與經驗,或是成為母校原資中心的專任計畫人員,以承上啟下的精神幫助學弟妹有效取得所需資源、支持,以順利完成階段性的學業,更成為原住民族事務推動上的重要人才。
 
原資中心因你我的存在而有意義

雖然原資中心希望成為原住民學生的第二個家(意指空間),但是真正能夠產生溫暖的元素,即是曾在校內營造記憶與相遇的人們。因此,特別希望進入大學生活的你/妳,千萬不要錯過與原資中心有關的資訊、活動、服務與合作,讓自己多一分資訊,有更多的選擇,也認識許多一起在原民事務上努力的夥伴。uljatjen a bulabulai apatjepalalaut.masaslu!(排灣族語,意即希望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謝謝!)
同作者相關文章:
知原前線,原資連線 (第 18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84 期 擱淺的青春 (20-22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84期  2022年  6月 擱淺的青春 184
本期主題:擱淺的青春
發行日期:2022/6/10
推自己和他人一把
教會就是我的壓力
擱淺的青春
不忙的門徒
青年如何面對選擇過多的焦慮?
因為我不會讀書,才有機會開始思考
職場心選擇——跨出信心的腳步
知原前線,原資連線
你是誰?你要去哪裡?你要怎麼去?
Z世代親子關係中的祝福
婚禮記事:在每個日常看見愛
擱淺青春有團契相陪
信徒
吹來應許的恩典之風——烏金、侯鳥、風電
擱淺的青春
華夏悲劇中的絕望
宗教AI隨想
183期讀者回應
當我們終將成為大人:青春能不能不迷惘?
做禮拜筆記:我是一條愛在教會服事的前列腺
對「歧視X自由」第二屆青知節的反思
追尋馬偕腳步,體驗上帝的愛
陪伴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