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88期 在開放與保守間──擺盪透視長老教會的倫理教育 |
|
|
信仰.生活 |
你在憂傷嗎? |
|
|
關鍵字: |
作者/悠然
(專業教師)
|
|
|
|
一位母親能夠用冷靜、沉著的態度處理兒子因車禍受傷、住院的危機,但在數天後洗碗時,卻因為自己不小心打破了一個小碟子,竟然嚎啕大哭,情緒激動得近乎崩潰。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協談專家已經注意到,憂傷常被壓抑,進而以各種不同的面貌出現。有時發生在另一個生活情境中,有時延續至不同的生涯階段,有時在遭逢另一個危機時才引爆而出,有時甚至是用生理症狀來呈現。一般而言,遇到重大失落時,「憂傷的趨緩」至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而童年失去父母,如果沒有適當的憂傷處理,長大後,極易產生沮喪、反社會行為或自我傷害的情形。上了年紀的人則常以生理症狀或心理症狀出現,甚至形成身心症。有的研究發現,鰥夫或寡婦在喪偶當年的死亡率,竟然比平常高出十倍。
從協談工作來看,每個人對創傷都有不同的反應。但至少有以下的兩個共同特徵:
一、不穩定的情緒 諾曼、萊特指出,水管不通原本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想不到最後卻衍生為嚴重的家庭衝突。
有的人躁動、忙碌,其實是按抑不住內在的創痛、憂傷。例如童年失去父愛、個人家庭不和諧或曾有重大創傷,便狂熱地參與各種社團、宗教或政治活動,有的則經常加班、熬夜,在汲汲營營中作個「工作奴」,因為害怕只要一停頓下來,憂傷就會出現。有的是用酗酒、抽煙、賭博、開快車與人衝突來痲痺自我;有的是頻頻更換職業,甚至遇到升遷好機會時,卻辭職了。他怕成功,其實是擔心自己再次失敗、再次受傷,這種潛意識的防衛性表現,也都是一種延續創傷的表現。
有的人遇到壓力就茫然、沮喪、焦慮,甚至出現生理症狀:胃痛、頭痛,失眠、疲倦、缺乏食欲等現象。有的人則經常呆坐、木然,這也是一種尚未走出創傷的典型標誌。
我們也經常可以看見,因無法面對憂傷而尋找「代罪羔羊」的案例:譬如,先生因病過世,太太竟責罵大女兒不應該轉醫院、換醫師。或已婚的兒子病逝了,卻責怪媳婦不知照顧。結果,「喪禮往往成為家庭分裂的開始」。有時表面上是病人或病人家屬對護士、醫生的不滿,或抱怨另一個兄弟、姊妹未盡責照顧父母,甚至因此而引起爭執,歸根究底,其實是因無法面對絕症或失落的憂傷。
一個刻意壓制、拒絕憂傷的人,內在悲傷、憤怒的感覺,有朝一日必會浮現。那一再打罵孩子的父母,則常是個人童年創傷的延續。而有的人原本好意來探視父母,沒多久卻又與父母爭吵,其實是對父母埋藏已久的憤怒宣洩。按照「螺旋治療法」的觀點,那些未經處理的創傷會不斷吞噬我們的心靈,在生活中有如「氣泡」般的冒出,毫無知覺。
小珍待人忽冷忽熱,經常不耐煩或愛用「評斷性的語言」傷害親密的關係;老汪則在退休後整個人消沉、抑鬱,其實都其來有自。如果我們稍加探索的話,便可發現當事人有一連串「創傷史」。換句話說,是潛藏的傷痛使他失控了。如果按照Hudgins的說法,這些人是被「創傷氣泡」籠罩住了。
二、失去自我效能 先生去世後一年來,這位太太老是繞著客廳問自己:「先生會怎麼做呢?」因為以前都是先生在做決定,現在全落在自己身上,她不知該如何是好。
自我效能是指,擁有掌控週遭事物、生活適應、自我勝任、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高度的自我價值感。憂傷卻常使人失去自信,做事變得拖延、猶豫,並缺乏思考、判斷的自主性,與主動積極建立穩定關係的能力。
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性,每遇到挫敗、壓力或變數時,便感到困惑、茫然、疲憊、四肢無力。她不想說話,也沒心情作家事,甚至連烹飪、洗碗都感到困難。完形心理治療專家問她:「在成長中曾發生哪種類似的情形?」
「大約國小四年級時、、」說著說著眼淚便撲簌而下,如潰堤般宣洩,再也無法抑制那隱藏心裡多年的痛楚。她哽咽、抽搐,述說起一段辛酸的故事。原來當年因家境貧困,除穿著破舊外,個性又畏縮、自卑,在學校經常遭到老師的辱罵及同學的嘲諷,而不得不輟學當女工。「在我的心中,就是『悲痛』、『不甘願』!」
爾後,只要遭逢困境,她便「選擇」用四肢無力來面對那被壓抑的創痛、憂傷、憤恨,到更年期時更為明顯。短期心理治療專家芭芭拉認為,童年經驗到強烈的失落、創傷,「長大後便比較無法適當地處理現實的失落事件,」這種人「會傾向於以最原始的情感狀態來反應。」這便是用生理「退化現象」來呈現原始的憂傷。
有的人除了憂傷以外,就不知要做什麼。這種人一天到晚呈現悶悶不樂的臉龐;有的人用憂傷來獲取別人的關愛,甚至因此不必扛起責任,這是一種「附帶收穫」;有的人害怕放棄憂傷,因為在憂傷中,自以為還可以擁有對方;有的人喜愛找強者來支撐自己。結果是,依賴的關係越強,傷痛的時間就越長。危機協談專家已經發現,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如果完全依附在他人的身上,或成就感與自我價值是由照顧對方而獲得的話,當對方去世或拋他而去時,這種失落,對依賴者而言,除了失去「重要他人」以外,還意味著「自我意識」的失落。
還有一種是,矛盾的關係越大,憂傷痊癒的時間就越長。例如與婆婆同住,經常發生衝突,有一天婆婆發生車禍,突然去世,這位太太整個人便陷入無盡的愛、恨、自責中而無法自拔。
憂傷會潛伏。有的表現得事不關己。照常上班,忙自己的事。這種「暫時的痲痺」,卻可能在事後數星期才爆發出來。甚至在忌日、親人死亡的年齡、中年、更年期、年老時,或另一個危機發生時。芭芭拉曾提及一個案例:當事人在十六歲時母親自殺身亡,當時她並未有極大的憂傷反應。她一路完成高中及大學教育,卻在婚後生產時才突然出現強烈焦慮、沮喪,在特定節日時甚至有了自殺念頭,這些現象都是因延宕憂傷後所造成的結果。當時她壓抑自我,其實內心深處,她知道她無法面對母親自殺的陰影,也無法驅離對母親依附的需求,她氣憤為何母親竟然棄她而去。她運用強大的防衛機轉來「隔離」憂傷,直至自己面對人生的另一個關口時,便再也無法壓抑內在的「黑盒子」。
你有以上的哪些憂傷面貌呢?幫助一個憂傷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讓當事人知道,有人關心他。然後讓他即時獲得情緒的紓解,完全的紓解。他不需要說教者,他需要的是在一個溫暖、安全、信任、支持性的情境中,得有機會一再述說心中悲痛的故事,能毫無掩飾地傾吐內在所有的情緒--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他需要的是盡情的哭泣,與願意陪著他走過憂傷的人。他需要的是一杯熱茶,一張慰問卡,一個關心的電話,及有力的禱告。
失落越多,憂傷就越大。因此要弄清楚,當事人最近六個月來有哪些重大失落?又在成長中是否曾遭遇一連串的失落?Worden認為:多重的失落,常超過負荷,使人陷入內在複雜的感受漩渦中。
要處理這種延續性的創傷,只有尋根究底,先找出原始的創傷,讓當事人將童年潛藏多年的感受--憂傷、憤怒,充分宣洩到滿足為止。否則當年的創傷仍會在未來遭遇壓力、挫敗時被引爆,造成不穩定的情緒,並失去自我效能。芭芭拉便曾建議一位拒絕談及母親死亡的十九歲案主,回到母親的墓地憑弔,讓自己有機會整理憂傷、走出哀傷,進而產生新的自我。
我們需要面對憂傷,勇敢的宣洩心中的悲痛情緒,因為耶穌說:「憂傷的人有福了!」 |
|
|
註: 1.Norman Wright著,黃淑惠譯,<危機與協談>,1988,中國學園傳道會,頁60 2.John Hinton著,沉秋桂譯,<末期病人的身心護理>,1985,光啟,頁181-184 3.Norman Wright,前引書,頁10 4.John Hinton,前引書,頁180 5.Katherine Hudgins著,陳信昭等譯,<創傷後壓力障礙症的經驗性治療:治療性螺旋模式>,2004,心理,頁28-29 6.William Worden著,李開敏等譯,<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2004,心理,頁40 7.Barbara W. Tilley著,鄭玄藏譯,<短期心理諮商>,2003,張老師,頁180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你在憂傷嗎? (第 88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