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3期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五十年傳道生涯──李明意牧師小傳
關鍵字:
作者/沈紡緞 (本刊執行編輯)
獻身當傳道
  李明意牧師,1908年2月23日出生於高雄旗山。1925年入學台南長榮中學,三年級時,被選為台南東門教會執事,與其他長執輪流禱告、事奉,然而因為年輕,第一次當著數百人面前,他竟然嚇得無法說出話來,後來靠著上主的恩典與保守,使他在身為學生暨執事的服事上漸入佳境。受到父親的鼓勵,1929年3月他長中畢業後,隨即進入台南神學院接受神學教育,獻身當活祭。1933年3月他神學院畢業,3月24日與台南神學院女子部畢業生林秀霞小姐結婚,4月被派至台南澄山教會擔任傳道師。

  首途前往澄山教會,由台南新化鎮隨行李坐牛車前往,雖然路途崎嶇遙遠,多有曠野險要及狹隘小路,但他心想:為了傳遍福音,無論山間僻地,都應刻苦耐勞,欣然前往。於是,在牛車上他祈求主的護佑,也願意順服上帝的旨意,勇敢向前,直達目的地。當時教會有百戶信徒,分散在山間,他探訪時往往要徒步翻山越嶺。所幸,信徒非常有人情味,又尊敬牧者,虔誠愛主。每主日他們一定來到教會,上午禮拜結束後,大家共享中餐,餐後再作下午的禮拜,然後沿山路走回家。

  兩年平安快樂的牧會生活後,1935年5月4日李牧師被調派到位處平地、交通方便的台中中會二水教會。由於教會靠近八寶圳,因此飲水直接從濁水溪汲取,再以明礬浸泡、沉澱,起初他很不習慣,後來慢慢適應成自然。在教會聖工上,由於教會四百多坪的佔地原是租賃,因此,他與會友共同努力籌募基金,並順利購買登記為財團法人。
  
戰爭中的艱辛
  1938年3月28日他被另調派至同中會瀕臨海邊的二林教會一年,同時開拓大城教會。1939年2月15日被封立為教師,同年3月專任於大城教會。當時雖遭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李牧師仍積極完成聖殿及牧師館的籌建,並於1940年2月22日舉行獻堂暨李牧師封牧就任該會首任牧師典禮。

  1943年4月李牧師前往台南左鎮教會牧會。由於教會位於山上,他初到該地時,因無水可用,每天必須下山到河邊挑水,後來與長執同心禱告,祈求上帝保守他們能在教會旁掘一活水井,結果水泉甘甜可口,湧流不止。這不但解決了教會的飲水問題,還嘉惠左鄰右舍,使當地人受益匪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戰鬥機空襲台南市區,太平境、東門及看西街教會多數信徒疏散到左鎮地區,教會對面的左鎮國小被日軍佔為營區,教會禮拜堂則充為囤積軍糧的倉庫,李牧師家人不得不分居崗仔林(今岡林)、山仔頂及教會三處,主日則在會友家主持教會的禮拜,與眾信徒體驗戰爭中的驚惶及痛苦。當時物資雖然極為缺乏,李牧師一家九口曾經以煮粥摻鹽度日,不過信徒甚愛主僕,常送米、肉、魚乾來,讓他們體會到上帝無盡的恩典。

  左鎮教會當時有三、四百位信徒聚會,主日學生一百多人,有一段時間,每主日李牧師除了講道,還負責指揮四十多名聖歌隊員獻詩,陣容非常龐大。

再度回到中部
  1948年8月李牧師受聘至台中豐原教會,十年間他創辦了教會附設信愛幼稚園,買回教會租賃多年的五分餘地,並美化環境。1952年1月他受選為台中中會議長。1958年8月李牧師至彰化鹿港教會。五年牧會期間,他將原來破舊、會漏水的禮拜堂建築物及土地出售,再購買一千四百多坪土地,重建聖殿、主日學教室及牧師館,即現今之鹿港教會,並創辦教會附設愛育托兒所。

  繼之,為響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百週年推行的倍加運動(簡稱PKU),台中中會欲在台中市開拓二年就能獨立、升格為堂會的示範教會,李牧師受聘接受此重責大任,1963年8月起戮力開拓台中向上教會,兩年後教會成長、自立,圓滿達成中會所託,也是總會宣教一百週年慶典上唯一受到肯定的示範教會。

  在向上教會十一年的牧會生涯中,李牧師曾經為了籌建禮拜堂,從台北到屏東一路募款,還要當監工;因著弟兄姊妹的支持,教會也由原來二十多位信徒,增長至一百六十多位。1974年7月李牧師傳教四十一週年屆滿榮退離任,原已打算卸下福音的重擔,卻在隔月受台中小區同工會誠聘,決心順服上帝的旨意,來到台中西屯新社區、逢甲大學附近的西屯教會開疆拓土,1983年5月15日終於劃下了五十年傳道生涯的美好句點。

山地宣教服務
  李牧師再度回到中部牧會時,經由台中中會山地部的策畫,羅文福牧師與埔里教會配搭,負責南投縣信義鄉、仁愛鄉的原住民宣教事工;出身崗仔林平埔族的李明意牧師,即和謝緯牧師、孫雅各牧師夫婦、高甘霖宣教師等人,以博愛為中心,在台中縣和平鄉展開醫療傳道。

  一開始,今日博愛教會所在地的「松鶴部落」(原「久良西」,今年七二水災發生嚴重土石流,二七九戶中有四十三戶房屋流失,博愛教會一樓牧師館被水淹沒,即發生在該區。),沒有人願意接受福音。直到有一次,部落酋長的母親生重病,請女巫行巫術治病,但都未能治癒,反而病體更形嚴重。不得已,酋長來找至當地宣教的李牧師,應允若母親病得醫治,他會下令全村信耶穌;但是如果失敗,李牧師會被「出草」(砍頭)。李牧師認為機不可失,靠著信心,他要大家一起同心禱告,果然蒙上帝的看顧,酋長母親的身體康復了。福音從此遍傳,還建造了一間相當漂亮的禮拜堂。

  當時中部尚未有橫貫公路,李牧師一行人往往要徒步數天才能抵達目的地,雖然極為辛苦,但是為了福音的緣故,再苦也要撐下去!也因為他們的投入與付出,陸續有泰雅族人謝進講、林誠、王忠信、王重信、楊萬發等人自玉山神學院畢業,投入宣教,致使泰雅族和平區教會——梨山、雪山、佳陽、新佳陽、松茂、達觀等,如雨後春筍般地被設立。

西屯的一片天地
  李牧師剛到因二次大戰關閉而重新開設的西屯教會時,雖然附近的逢甲工商學院(今逢甲大學)學生很多,但教會聚會人數只有七名。李牧師不氣餒,一方面他將困境擺在上帝面前,求主大開鴻恩;一方面熱心招呼來教會的學生,並以「學生邀學生」的想法,廣開教會大門,積極培養學生,讓他們在教會都能發揮所長,得到自我操練與成長。

  每年6月校園驪歌響起,也是教會部分學生畢業、離開的時候;弟兄姊妹往往在吟唱〈後會有期〉的離別詩歌中,哭成一團,因為四年相互扶持的深厚情感,即將化為無盡的祝福與甜美的回憶。對牧者來說,日子就在不斷送往迎來中飛過,有哀傷、有期許。所幸,許多畢業學子要結婚時,總不忘邀請李牧師參加婚禮,為新人祝福。這何嘗不也是對牧者及教會殷切照顧的緬懷和感恩呢!

  李牧師篳路藍縷,不畏艱辛,在他所關懷的逢甲學生中,有七位後來考入神學院,現今都已成為教會界的菁英分子。在西屯九年來,教會更因聚會人數不斷上升,加上原有的聚會地點是租借來的,李牧師再次發揮募款建堂的恩賜,南北奔波,終於在附近買了新的聚會處,使搬了兩次的西屯教會有了自己的家。


<未完待續.....>
感謝李明意牧師、李景行牧師、鄭英兒牧師、林芳仲牧師、楊淳漢長老接受採訪,以及台中西屯教會、台南左鎮教會提供資料。
同作者相關文章:
我所認識的張哥 (第 161 期)
我跟你們一樣是罪人,只是你們說我犯的罪是同性戀 (第 156 期)
聖神佇咱中間 (第 113 期)
首位本土籍長榮中學校歌創作者——周慶淵 (第 101 期)
葉水樹女士(郭馬西牧師娘)——一位在患亂中堅持信仰的女性 (第 88 期)
堅持傳福音是唯一職責——郭馬西牧師小傳 (第 85 期)
五十年傳道生涯──李明意牧師小傳 (第 83 期)
教會的金錢觀 (第 82 期)
人性與語言的共通性 (第 81 期)
在228中消失的張七郎父子 (第 80 期)
編者的話 (第 64 期)
編者的話 (第 62 期)
普世教會的全球化問題 (第 55 期)
奉獻於東海大學的任賜瑞牧師——訪劉益充主任 (第 46 期)
雙連安養中心--訪蔡芳文長老 (第 44 期)
「新新人類」研討會綜合討論記實  (第 41 期)
香港經驗與台灣教會 (第 39 期)
靈異怪談研討會「綜合討論」記實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3 期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21-2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3期  2004年  8月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83
本期主題: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發行日期:2004/8/10
編者的話
目錄s/
船過水無痕?——九二一重建回顧、省思和展望
上帝的恩典.人的數算——從九二一社區關懷事工談傳福音的果效
關懷使生命值得活下去
救難?傳教?--教會在災區的工作反省
等待長老教會九二一世代
五十年傳道生涯──李明意牧師小傳
愛滋病之現況與教會之回應
向日葵學園——中輟生的家
永遠的黑衣人——Johnny Cash
苦痛或祝福?
三人同行
基督徒能否進廟?
天搖地動的那一夜
明天過後,你會在哪裡?
爸爸的雙手
就地實踐信仰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訪翁居甲、翁林玉雪長老夫婦
非武裝防衛台灣
和諧的傷害與重建
羽球、恩賜、我
我是上帝的寶貝
上帝與你同在
明道管理學院方舟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