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55期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字級調整:

老師開講
談讀書——我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關鍵字:
作者/陳南州 (現為玉山神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
※ 前言
  我想每一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讀書方法。只要是能夠幫助讀書的人從閱讀獲得學問或知識,能夠建立讀書人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發揮生命的意義,每個人的讀書方法都應當受到肯定。本文只是我個人經驗的分享。每個人都有許多老師,向你心儀或敬佩的老師請教如何讀書、學習,他們的經驗一定對我們有所助益。

※ 讀書是學習的一種方式而已
  學校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場所,但,它不是學習的唯一場所。有時我們會聽人說他們是上「社會大學」,意思就是他們雖然沒進「大學」讀書,卻在「社會」這個場所學習。從學校畢業之後,學習不應該停滯,所以我們常聽人說:「吾生亦有涯,學海無涯。」什麼時候我們不再學習,什麼時候就落伍了,難怪古人會說:「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習不只是讀書,這種道理我們也可以從孔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句話來體會。生活中「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也是學習。
  
  十二世紀漢人理學家朱熹所說:「無一時而不學,無一事而不學,無一處而不學,成功之路矣」的話,更是顯明學習絕不只是在學校讀書。希伯來人的生活體驗也是如此,箴言8章2-5節告訴我們,智慧在路旁、十字路口、城門口、城門邊,向我們呼喊。我們的生活實況不只是我們學習的場所,它也提供智慧。上帝在我們的生活中向我們啟示,教導我們。

※ 為什麼讀書、學習
  或許有人要問:不讀書不行嗎?讀書人才是人嗎?在一個「知識就是力量」的社會和時代中,我們必須讀書、學習,可說是一件不用爭論的事實。因為我們的資本不再只是金錢、物質,更是智慧。我們不會同意「讀書人才是人」的說法,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在我們的世代,「不學習」是一項相當大的錯誤。

※ 學習什麼
  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我們不太可能什麼都學,否則可能什麼都學不成。你要決定你要學什麼。知道要學習,決志學習,這只是第一步,還要決定學習什麼,不學習什麼;何時學習,向什麼人學習等。

  首先,我們要學會分出要學習之事物的輕重緩急。沒學會訂出優先順序,就會出現類似禮拜一、二趕寫禮拜五要交的作業,而沒寫禮拜三作業的尷尬情形。
  
  要學習什麼?我認為要先學作人,學做事,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學習作人不是學習做一個八面玲瓏的人,而是正直的人。
  
  要學習什麼?基本上是學習「改善缺點,發揮優點。」誰學會改善缺點,發揮優點,誰就比較有可能出人頭地。《超越心靈地圖》一書的作者史考特派克(M. Scott Peck)在他的書中說到他打網球的經驗。他說「青少年時,我就是個相當不錯的網球好手,發球不算差,雖然反手拍有點弱,但正手拍非常有力。於是我發展出一種打法,彌補反手拍之不足,我選擇站在球場的左側,盡可能以右手來接每一球。以這種方式,我可以打敗百分之九十五的對手,唯一的問題是剩下來的百分之五,對手會發現我的弱點,攻擊我的反手拍,把我調到最左邊,然後打出右手搆不到的正手球,讓我甘拜下風。到了三十二歲,我才明白如果要發揮在網球上的潛能——達到最佳狀態——就必須鍛鍊反手拍,那是很令人難堪的經驗,我必須去做一些對我非常不自然的事:站在球場的右側,盡可能用反手拍來接每一球。那段時間我一直輸給比我差的對手,來看我打網球的人,會看到我把球打到兩個球場遠,飛過圍牆或掛網。三個月之中,我的反手拍已經練得相當不錯了,我能夠打完整的網球了,於是我成為社區中最佳的網球手。」這正是改善缺點,發揮優點的一個實例。

  要學習什麼?學習發揮你的潛能。卡耐基先生說:每一個人都會說話,所謂不會說話的人只是未發揮其說話的潛能。他說你若不信,把一個所謂不會說話的人,叫到面前,二話不說,一拳把他打倒。他一定會站起來,滔滔不絕地質問你為甚麼無緣無故打他。學習把你的潛能發揮出來。
  
  要學習什麼?要學習正確的思想。箴言四章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現代中文譯本作「所思所想要謹慎,因為生命是由思想定型的」)所以我們要學習正確的思想,而非草率的思考。有人這樣說:「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它要化成你的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要養成你的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它要塑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要造成你的命運。」
  
  要學習什麼?要學習把事情做好的能力。我們要學做「好人」或學會把事情做好?人很好,客氣、友善、熱心,但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的人;總是一副笑臉,不會得罪人,但是講道內容與聖經無關,也沒清楚信息的傳道人,這種「好人」常常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若沒有學習做事的能力,我們可能會成為「做錯事的『好人』」。

※ 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古人說:「求學宜先收放心。」又說:「心如平原駟馬,易放難追。想讀書、學習,就要「收心」。收「放心」的方法之一是簡化書桌前的擺設,減少不必要的遐想,如不要置放男女朋友或影歌星的照片在書桌上,電腦螢光幕的保護軟體不要用帥哥美女。
  
  學習單單依靠熱誠和毅力是不夠的。以學電腦為例,我們都知道,你寫了一段文字,想刪除,你可以把游標移到該段文字後面,按backspace鍵,一字一字刪;也可以把游標移到前面,按delete鍵,一字一字刪;可是你也可以使用滑鼠,把想刪改的部分區隔起來,然後按delete鍵,一次全部刪除。方法不一樣,時間的花費就不一樣。我們要學會「事半功倍」的方法,捨棄「事倍功半」的方法。
  
  怎樣學?多聽、多看(觀察)、多讀、多思想。舉例來說,從屏東開車到花蓮玉山神學院要走幾號公路?從台中、南投來花蓮走橫貫公路,是幾號公路?你經常開車是否發現台灣公路的號碼有一規則?南北向的是單數,東西向的是雙數。還有,你找過朋友的家嗎?聽、看、讀、思想是學習的方法,學習把所聽、所見、所思做筆記(因為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記在腦海中),然後整理、批判,或分析,或歸納,你就會發現一些事情的條理。
  
  知識的誕生跟邏輯密切相關,我們的學習要把握推理和歸納的原則。「腦筋急轉彎」這種「頭腦的體操」是運用逆向思考,它也常常讓我們突破一些傳統思考的格局,超越思考的障礙,而有新的了解或發現。
  
  想學習就要善用時間,所以要有讀書計畫。零碎的時間不要浪費,積少成多,可以完成很多事。課與課之間,不要閒逛,你可以整理筆記,預習下一堂課。你可以先算算看,你現在一天用多少時間讀書,讀多少書。想進步的話,就要學會如何規畫你的時間。
  
  現代人讀書、學習,不能忽略圖書館和上網查詢、獲取資訊。要善用圖書館和網路的資源。還有,想了解潮流脈動、現代議題及其相關的討論,我們一定要經常閱讀期刊雜誌。雖然不可能一下子讀完所有的期刊,但是固定時間去翻閱一下,知道有些什麼內容,將來有必要參考時就不會找不到資料。定期逛逛書局,看看新書排行榜、出版潮流,即使不買書,也對學習有所助益。

※ SQ3R讀書法
  有人根據心理學之研究,提出一種有效的讀書方法,即「SQ3R」讀書法。
  
  S就是survey,亦即「綜覽、概略地讀」。它建議我們拿到一本書時,要先看看目錄、作(編)者的話,瀏覽書中的大綱、標題,讓自己對所要閱讀的書有一些概略的了解。
  
  Q就是question,即「提出問題」。綜覽之後接著也不是隨即閱讀,而是Q的工作。讀書之前要問類似這樣的問題:作(編)者想說什麼?怎麼說?他的理論基礎或根據是什麼?讀書要問問題,不發問的人常學不到東西。
  
  第一個R就是read,即「閱讀」。閱讀時要去了解作(編)者的意思——作者說些什麼?作者怎麼說?作者說對了嗎?閱讀時也要作批判,辨識作者觀點之正確性或優劣等。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卻不好好地思想,就會迷茫,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告訴我們學習時要思想,用現代的話就是要批判(同學可以多看報紙之社論或評論性之文章,或是閱讀不同觀點之作者對同一議題所寫的書籍或文章,來學習如何批判);而單單思想卻不去學習,除了浪費時間,又會增加困惑之外,別無利益。我們也要自問,我們的閱讀是否回答我們先前所提的問題,若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可能是我們問錯了問題,或是我們的了解出了差錯?或是所閱讀的書不是一本理想的書籍?
  
  第二個R就是review,即「複習」。學過的東西要經常複習才能熟悉,才能「舉一隅以三隅反」。古人也說「溫故知新」,複習的工作也是學習新知的步驟。
  
  第三個R就是recite,就是「背誦」。記憶在學習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增進我們的學習,也在應用時發揮時效。

※ 結語
  時間不等待任何人,學習的事不要等待將來。
  
  有些人是真正成長,有些人只是年歲增多,身高、體重的增加。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幼稚化的成人」。不過,假裝成熟、飽學是最大的庸俗和膚淺。「即使是哈佛大學出身的人,也會答錯問題的。」承認自己不會,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無知,才有可能學習和邁向成長。想學習,就要正視自己的錯誤和失敗。正視錯誤,不是要被它束縛,而是要超越。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但不頑固。開放的心胸對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帶著驕傲,我們無法進入天國。

  「勝利者不曾怯退,怯退者不曾勝利。」沒有人一生是萬事如意、一切亨通,勝利、成功的人大多是因為他們不曾因學習所帶來的困苦而怯退。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看完本文不算數,容我套用一句廣告用詞:「just do it.」
同作者相關文章:
青年團契與長青運動——我的體認與期待 (第 168 期)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第 164 期)
更正說明 :「他」與「祂」 (第 160 期)
「背十字架跟從耶穌」太沈重了? (第 159 期)
現代台語譯本聖經翻譯暨審議小組回應「讀經筆記」 (第 141 期)
那些年,我們曾經這樣想 (第 127 期)
除了〈人權宣言〉,教會還要做甚麼? (第 104 期)
從《使者》到《新使者》 (第 100 期)
打斷手骨顛倒勇——專訪張德麟談《新使者》 (第 100 期)
「同志神學」面面觀 (第 82 期)
基督徒如何看演化論? (第 81 期)
未知死,焉知生?-我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第 77 期)
走過從前,邁向未來:我對聖經神學研究班的回顧與省思 (第 73 期)
主禱文是最佳的祈禱範本------兼談《雅比斯的禱告》 (第 70 期)
基督徒可以自殺嗎? (第 65 期)
是應許?或是問題?——生物複製科技的神學省思 (第 62 期)
編者的話 (第 56 期)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第 56 期)
談讀書——我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第 55 期)
基因工程研究與上帝的創造 (第 49 期)
教會與大專青年——過去、現在、未來 (第 48 期)
「複製人」帶給你一些困擾嗎? (第 45 期)
未婚懷孕的人可以在教堂舉行結婚禮拜嗎? (第 43 期)
選擇是一種勇敢和美麗  (第 41 期)
從基督教倫理學的觀點看同性戀 (第 39 期)
福音與文化 (第 38 期)
普世教會協會及其社會倫理之簡介 (第 36 期)
買本現代中文譯本來看吧!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5 期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70-7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5期  1999年  12月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55
本期主題: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發行日期:1999/12/10
目錄s/
分享自己
編者的話
全球化趨勢對教會的挑戰
如何面對21世紀資訊新時代的來臨
全球化與心靈帝國
全球化脈絡下的社會實踐——台灣的國家認同和社區/部落運動
教會對生態環保背後「全球化弔詭」的積極回應
普世教會的全球化問題
普世教會在地紮根——教會的宣教運動如何回應全球化
疼惜生命,分擔苦難——921大震災的省思
921——世紀大災難,我們做了什麼?
走過集集大地震
上帝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星光演唱會」祈禱小卡
劉俊臣牧師——第一代的台灣人牧師
這下補過頭了——論研究所補習班
一首囝仔的詩——「咱當就近主」
花花世界啟「視」錄
要我為你做什麼——明道教會在九張犁社區的服事
論童女生子
「性」「不性」有關係
天涯真的若比鄰嗎?——寫給在海外寂寞孤單的你
上帝的「聖殿」遭污辱?
面對面s
談讀書——我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我的志工訓練生活
菜鳥上路
心情點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