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
新使者雜誌
>
第103期 阿拉?佛祖?主上帝?
字級調整:
厝邊頭尾
走入校園‧走入世界—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事工
關鍵字:
撰稿/賴德卿
(基隆中山教會牧師)
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工作是很深入的,不是只有上課,還對特定的孩子作陪伴的關懷…
時間過得真快,林培松牧師來到台南文賢教會已經十五年,而這個年底牧師就要盡程退休了。看著教會裡裡外外,活潑可愛的青少年、兒童,在上帝的園子裡受澆灌、培養,林牧師有說不出的滿足和感恩。
※ 請來幫助我們!
十五年前,林培松牧師就任文賢教會,發現教會鄰近文賢國中,莘莘學子面對時代的挑戰,好像在呼喚著曾經擔任過老師的林牧師,請來幫助我們!就讀神學院以前,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經在中學擔任國文老師二年的林牧師,看到學子廣大禾場的召喚,期望把校園福音工作做為教會對社區接觸的重要窗口。
牧師、牧師娘邀約一群姊妹志工許安娜、陳素卿、洪麗菊、蔡錦賢、黃秋菊、吳青燕、陳素娥、蔡秀雪、黃秀惠…,一起和「得勝者」校園事工合作,投入教學。每週二下午二點~四點,一同備課、討論、分享,回家還要修改作業,和學生紙上對話,十多年來,沒有停止過,他們持續付出,以基督徒的愛心,關懷、無條件的支持,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人生,也使文賢教會的青少年團契、主日學一直延續發展,教會配合學校寒暑假經常舉辦夏令營、快樂兒童營…,許多孩子來到教會,找到生命受造獨特的意義,有健康的心靈,掌握人生的方向,還能關心別人。
※ 富實戰經驗的團隊
為了讓廣大的非基督徒家長接受,「得勝者」的教材不使用明顯的宗教語言,但是所有的老師都是基督徒,所傳講的都是尊重生命、積極向上、肯定自我、情緒管理、感恩與關懷的基督精神。參加「得勝者」的學生一學期有十堂課,來改變他們的人生觀,除了文賢國中,文賢教會的師資還支援鄰近十間國中的「得勝者」課程,是頗具機動性、有戰鬥經驗的事奉團隊。
2004年開始,文賢教會接下文元國小的晨光教學,共有11班學生,每週一次的早上自修時間,為孩子們上品格教育。教材採用台南太平境教會的兒童品格教育教材。
※ 讓教會進入社會
校園福音工作對教會有什麼意義?林牧師覺得:透過校園福音工作,讓教會跨過圍牆,進入社區。這是上帝為傳播基督福音開啟的一個窗戶,當我們走進這個校園世界,我們驚訝孩子們的思想、語言是如此不同!而且某些方面,孩子的世界就是成人社會的縮影,認識兒女就是認識他們的父母,教會變大了,使命感也強了,教學相長,老師也被造就了。
執行長黃秀惠老師感恩的說:原本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苦口婆心的教導,後來發現,不是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就好,孩子過著團體生活,他週遭的同學都在影響他。所以決心投入校園,和孩子站在一起,和他們一同面對世界。現在兒女已經平安度過青春期,不再讓人操心,她卻仍一直持續從事校園事工,深耕著這塊校園福音事工園地,以此為上主所託付的使命。剛開始丈夫會抱怨,別人的太太都幫忙賺錢…,但是現在他也會見証說:別人夫妻拚命賺錢,卻永遠不夠用,但是我們看到校園裡孩子越來越好,心裡很喜樂,很豐盛。在南山人壽任職主任的蔡秀雪,做正職的時間越來越短,服事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多,施比受更為有福,覺得越來越過著得勝的生活。青燕是高一、國二、小六生的媽媽,長期看到教會對孩子的付出,深受感動,終於成為慕道友,並投入同工,深深肯定教會是重盪社會中,一個正面、穩定的力量。
※ 做孤單學生的朋友
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工作是很深入的,不是只有上課,還對特定的孩子作陪伴的關懷。從車禍三度昏迷指數醒來的麗琴,行動不穩、愛說話,動作慢,同學都排斥她,沒有朋友。教會老師就特別關心她、鼓勵她,後來她繼續升學,過正常的生活,也受洗了。
以「得勝者」老師的經驗來看,每班都有一個被排斥的同學,可能是行為、長相怪異,或是不交費用、家庭特殊…,如果有人同情他,和他作朋友,也會被嘲笑,甚至班導師也默許;曾經一個近視二千度、又長得矮的同學被排斥,就得到「得勝者」老師特別接納、關心,讓他可以專心讀書,沒有成為中輟生。
教會也接下大港國小的小團輔,今年接受12個單親、外藉配偶、被遺棄的小孩,教會老師以家庭探訪來深入關心,了解家庭背景,做小團體的輔導,帶他們做功課,一個叫霖杰的男孩改變最明顯,本來自我形象不很好,後來變成一個活潑、會主動關懷別人的開朗男孩。
※ 鄰里關懷
除了校園服事,文賢教會還很重視鄰里的關心。有一位葉蕊姊妹,家中祖先曾娶了一個細姨,死後陰魂不散,糾纏不清,家中不平安。葉姊妹很困擾,教會姊妹蔡丹桂知道了,就拜訪她,向她傳福音。聖靈感動,她真的來到教會了,領受了救恩,家庭安寧了。
到她年老時,雖然不能來教會做禮拜,卻常常請牧師在電話中為她禱告,誠心信靠上帝。病重時勉強請教會長老開著車載她到郵局領取剩下的老人年金二萬元,吩附做為教會建堂獻金,她說:如果我不先領出錢來奉獻,擔心死後未信的孩子們不會這麼做。85歲臨終時,親眼看見天使在房間飛翔等候,安祥離去。葉姊妹是文賢教會的鄰里關懷結的美麗果實。
※ 憶往日‧照鏡子
回首往日時光,林培松牧師曾擔任中學國文老師,台南神學院畢業後留院當中文老師(五年),兼任牧會六甲頂(大光)教會(六年),受聘為六甲頂(大光)教會第一任牧師、擔任玉山神學院老師(六年)、教會公報社主編(八年)、鹽水教會牧師(六年)、文賢教會牧師(十五年),無論在機構、教會、校園,林牧師都覺得自己:「是以做一個做老師的心情盡一個做牧師的職份。」
林培松牧師回顧主的帶領,祂的心意超過人的所求。文賢教會的禮拜堂有一個特色,就是講台前正中央有一枝大柱,遮住中間視線;牧師把一面大鏡子掛在柱子前,每次講道,站在台上就可以從鏡子看到自己的影像,省察自己的儀態、舉止、表情,感到非常適切。平常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已,要常常以笑臉來面對會友。
有一次,有人說:「林牧師,你的耳朵很長,是有福之人。」林牧師說:「我對著鏡子看,也只能看到耳朵的影子,我永遠看不到自己的耳朵真正的樣子。」牧師說,其實當你看到別人對你的表情,你就知道他們對你的感覺,那就是你的鏡子了。這真是一句極富哲理的話啊!
同作者相關文章:
.
台灣个後生人啊——為2020/1/11个選舉 (第 172 期)
.
讓重逢的淚水洗滌我們——高俊明牧師的出獄感言 (第 168 期)
.
金色時光,往日情懷——懷念葉茂竹 (第 129 期)
.
風雨中的一顆星--阿瘦皮鞋羅水木的受洗之路 (第 121 期)
.
為何工作?為誰工作? (第 112 期)
.
神愛世人.相約永恒——新莊教會的超教派社區宣教經驗 (第 105 期)
.
走入校園‧走入世界—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事工 (第 103 期)
.
找回失落的勇士圖騰繡衣、弓箭、古調——馬遠教會社區事工 (第 101 期)
.
《使者》的過去.《新使者》的未來 (第 100 期)
.
十字鹽燈、基督信仰與企業經營 (第 98 期)
.
他們都是小天使-台南中華路基督長老教會的社區福音工作 (第 94 期)
.
邁向更有希望的明天——鄒族茶山教會的社區工作 (第 92 期)
.
美不勝收──史奴櫻教會的社區事工 (第 91 期)
.
海洋兒女之歌——蘭嶼東清教會的社區宣教 (第 86 期)
.
我願緊跟我主——大衛牙科蘇嘉俊醫師 (第 85 期)
.
我們愛,因為上帝愛我們──蘭嶼第一位居家護理師張淑蘭 (第 84 期)
.
我們愛,因為上帝愛我們──蘭嶼第一位居家護理師張淑蘭 (第 84 期)
.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訪翁居甲、翁林玉雪長老夫婦 (第 83 期)
.
為教會與社區搭一座橋--台南湖美教會社區事工 (第 81 期)
.
他總是垂聽我的禱告 (第 80 期)
.
牽手走長路-談我妻翁金珠女士 (第 72 期)
.
目錄s/ (第 62 期)
.
重返聖經──實踐篇 (第 49 期)
.
乘著音樂的翅膀傳福音──李瑞雄長老 (第 48 期)
.
女性之悲歌 (第 4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3 期 阿拉?佛祖?主上帝?
(69-71頁)
103
本期主題:阿拉?佛祖?主上帝?
發行日期:2007/12/10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目錄s/
從普世觀點看宗教對話
現代伊斯蘭與宗教對話
宗教對話有助於化解宗教衝突嗎?—— 一個基督宗教的觀點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在生活中對話‧在合作中對話
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理性傳統與宣教遺傳看宗教對話
上帝的選民
李嘉嵩牧師和岡仔林的早期教會和信仰
從〈當聽天使在吟講〉到〈平安夜〉故事的流傳
與神的福音錯身而過的鬼才——淺談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的「切支丹作品」
王建民現象——被扭曲的台灣棒運
台灣民間宗教的儀式代表什麼?
敬拜讚美與長老教會
向未信者「傳福音」?
寬恕,帶來療癒——我讀《寬恕,我唯一能做的》
魚香茄子
親近土地‧提倡人權——日光青年單車環島行
走入校園‧走入世界—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事工
當意念改變,似過往雲煙
需要被關心的學長姊
我參加「真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