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66期 看醫生,信上帝——醫療宣教的歷史與精神 |
|
|
文化.藝術 |
從基督到十字架 |
|
|
關鍵字: |
作者/呂秉衡
(現為台南東寧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
|
|
|
十字架被認定為基督宗教的象徵,時日已久。基督教會無論禮拜堂建築、禮儀聖器或日常用品,都可見十字架標示在顯眼的位置,象徵信仰的傳承或特別強調的神學思想。然而,它並非基督教會的創作,在基督信仰產生之前,十字架的記號就已經出現在各種宗教、藝術等用途上。它之所以成為基督宗教公認的象徵,乃是羅馬帝國處死罪犯的刑具——十字架——採用了這種造形與結構,而耶穌正是因此受難,經基督轉化其意義,遂成為信仰的象徵。 耶穌被釘十字架,造成門徒從這個刑具歷經了恐怖、失望的信仰考驗,十字架因此代表著死亡與羞辱。而後,耶穌的復活使門徒絕地重生,「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徒一:8)為這信仰作見證。但是隨之而來的迫害,使基督徒潛入地下,隱藏身分,外界遂以十字架的圖形諷刺這個「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林前一:23)的信仰。因此十字架最早的象徵意義,對基督徒而言是負面的,是反對者的惡意毀謗和揶揄。 從第二、三世紀開始,基督徒除了使用其他記號做為表明身份、互相聯絡的方式,(例如以「魚」做為「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是救主」的信仰告白)在私人墓穴或聚會的地窟裡,也逐漸出現以十字架的記號來表達其信仰內涵。此時十字架幾乎已經成為永生盼望與榮耀的象徵。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於313年頒佈詔令承認基督教之後,基督信仰邁入一個全勝的階段,十字架更廣汎的出現在各種器物之上。由於教會的擴張,十字架成為基督宗教的象徵從此確立,甚至教會及武士團體也以此為標誌,以彰顯其權威和效忠對象。 時至今日,教會團體使用的十字架形式有幾百種,而出現在裝飾品、商業設計等用途的十字架圖案,更是不計其數。無論如何變化多端,十字架的造形乃是從拉丁十字架(Latin Cross)、希臘十字架(Greek Cross)、安德烈十字架(Andrew's Cross)、TAU十字架(TAU Cross)等幾個基本形式演變而來:
一、 拉丁十字架(Latin Cross): 這種十字架可以說是最普遍的造形。根據傳統的說法,耶穌的時代用於處死罪犯的十字架正是這種構造,而耶穌也是被釘在這種十字架上。如今我們常見較複雜的形式,也就是在拉丁十字架上加諸耶穌受難的軀體,以紀念耶穌為人類的罪而受難犧牲,但是一般來說,這類的十字架大致是上面空無一物,象徵耶穌已經復活,完成救贖大功。人們有時在拉丁十字架的中間與四端各鑲上一顆紅寶石,象徵耶穌被釘時,四肢與腋下的傷處,以示感念祂受難流血的犧牲。 由拉丁十字架演變而來的十字架造形不勝枚舉,我們以最常見的幾種略做介紹:
船錨十字架 (Anchor Cross): 在基督徒受羅馬政權迫害的時期,為了掩人耳目,他們以船錨的形式代替十字架,船錨的上半部仍有十字架的樣式,下半部則代表船。這種十字架象徵基督徒的堅定與盼望(來六:19),是早期羅馬基督徒常用的記號。據說第一世紀末的羅馬主教(或稱監督)革利免(St. Clement),為主殉道時即是被綁在船錨上丟入海中,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象徵革利免的十字架。 Α-Ω十字架: 這種十字架並未有特別的名稱,因加上希臘文第一個字母Α與最後一個字母Ω,因此一般都稱之為「Alpha-Omega十字架」。這種十字架無疑是受啟示錄的經文(啟一:8、二十一:6、二十二:13)所啟發而來,說明基督是起頭,也是終點,祂的榮耀與權能永遠常存。 教父十字架 (Patriarchal Cross): 根據約翰福音十九:19的記載,在耶穌被釘時,彼拉多在十字架上加上了耶穌的名號,其實那是判決耶穌罪名的告示板。這塊告示板簡化成一條橫槓,成為兩個重疊的十字架,被用來象徵早期的教父以及他們在教會中的地位。後來這種十字架就一直成為教會階級的象徵,通常是代表樞機主教(cardinal)或大主教(archbishop)的聖職與權威。這種十字架也稱為「洛倫十字架」(cross of Lorraine),起源自名為Godefroy de Boullion的法國洛倫公爵,以這種十字架為記參加十字軍東征,佔領了耶路撒冷,他的後代也繼承這個記號,成為家族的標誌。 有些藝術品十字架上的告示銘文標寫出來,以「INRI」的拉丁字母做為字首簡寫,即「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拿撒勒人耶穌,猶太人的王)的意思。如今國際防癆協會藉用這個記號做為該會的標誌,期許對抗結核及肺病得勝成功。 教宗十字架 (Papal Cross): 由教父十字架發展而來的,代表教宗權威的十字架,即是在拉丁十字架上再加兩條橫槓,成為一個三層的十字架,象徵各各他的三個十字架,也象徵教宗傳承的權威達於天、地、教會三界。 俄羅斯(東方正教)十字架 (Russian Orthodox Cross) : 這是俄羅斯東方正教特有的十字架,在教父十字架的下方又增加一個斜槓,代表耶穌受釘時的腳踏板。究竟這個歪斜的腳踏板正確起源如何,已不可考,不過卻有三種有趣的傳說:一、耶穌腳的一長一短,所以腳踏板就呈歪斜狀;二、耶穌斷氣的當下,地大震動,將這個踏板震歪了;三、起源自安得烈十字架(St. Andrew's Cross,稍後再做說明)的造形。傳說安得烈是將福音傳入俄羅斯的使徒,這種十字架正是紀念這位使徒而採用的樣式。 克爾特十字架(Celtic Cross): 基督教傳入英國之前,此地已存在古老的克爾特民族與宗教,其中有一種至今仍然成迷的「立石」(standing stone)活動,可能與德魯伊教(Druid)的自然崇拜有關。這些狀如小山的巨石,可能在四千年前即被搬來矗立地面,有的刻意圍成一個大圓圈,被認為是一種象徵月亮的宗教行為。傳說有一位名為派屈克(St. Patrick)的聖人向克爾特人傳福音,立刻受到接納,於是派屈克在這圍成圓圈的立石中,畫上一個大拉丁十字架,並為此祝福,第一個克爾特十字架就這樣取代了民間宗教的象徵圖像。 如今克爾特十字架的圓圈被賦與基督教神學的意義,從兩方面象徵耶穌在十字架上見證上帝的永恆與愛:一、這圓圈是沒有盡頭的線條,如同上帝無盡的愛,永遠沒有終止;二、空的圓圈代表耶穌已經復活,留在十字架上的是永存的希望。
二、 希臘十字架(Greek Cross):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政權之後,教會也隨之形成西方的羅馬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與東方的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 Church,或稱Eastern Orthodox Church)。這兩個陣營在神學、儀式、禮拜堂建築等都呈現不同的面貌,而十字架的造形也有立可辨認差異。上述的拉丁十字架,多受拉丁教會為主的羅馬教會所採用,而希臘正教的十字架,則是使用四端均長的正十字造形。希臘十字架在意義上雖然與拉丁十字架相去不遠,但是它象徵教會本身及其體制的作用,實則大於神學意義的表達;也就是說,希臘十字架的象徵,強調希臘正教的傳承與教會權威的行使。雖然如此,下列幾種從希臘十字架發展出來的造形,在使用上仍有特殊的信仰意義。 得勝者或征服者的十字架(Victor's Cross, Conqueror's Cross): 在希臘十字架的上方,以希臘文字首與字尾縮寫的方式寫上「IC」與「XC」,字的上端再以橫槓相連,這是「耶穌基督」的記號,許多聖像畫上也有這種記號特別表明耶穌基督的身份,以示尊崇。十字架的下方標示「NI」與「KA」,即是希臘文的NIKA,是「得勝、征服」的意思。這種十字架大致是表明耶穌的得勝,也象徵或期許教會在戰爭及文化上的征服。 馬爾他十字架(Maltese Cross): 這種十字架的出現,起初與稱為「耶路撒冷的聖約翰騎士團」(the Knights of St. John of Jerusalem)有關。這是一個第十一世紀就存在的非軍事組織團體,以慈善、醫療等服務為主要職事,因此建造不少醫院、療養院,有的至今仍留存著遺蹟。在十字軍東征的戰爭中,他們發揮基督信仰的愛心,不但照顧十字軍,也照顧異教徒,無論敵人、傷患或窮人,都是他們幫助的對象。後來他們遷往馬爾他島,因此到今日都沿用這個名稱。 馬爾他十字架由單純的希臘十字架演變成四端凹陷的形式,成為焦點在中央的四個箭頭。這種十字架通常代表著愛心、慈善、慷慨、忠誠、行俠仗義等意義,都與基督信仰所產生的善行有關,但也象徵重生、復活的意義。十字架形成的八個尖端,則象徵耶穌所說的「八福」。 備戰的十字架(Embattle Cross): 這種標誌表達一種強烈的神學思想,提醒基督的戰鬥意識。十字架的造形採用類似碉堡的樣式,象徵教會在戰爭狀態下的主張,而與上述得勝者的十字架恰好形成對比。在此所指的戰爭,可能有軍事上的意義,也有可能只是靈意上的暗喻,說明教會面對這個世界,彷彿進行一場尚未終結的戰爭。
三、 安德烈十字架(St. Andrew's Cross): 「X」造形的安德烈十字架,有別於我們所熟悉的,以垂直、水平直線交叉而成的十字架。這種十字架的由來,是根據使徒安德烈殉道的傳說而來: 安德烈受命向俄羅斯傳揚福音,因此接受基督信仰的人不計其數。羅馬皇帝得知此事,大為緊張與憤怒,遂逮捕安德烈,施以百般酷刑,並下令處死。安德烈就義之前,宣告他不配和耶穌同釘一樣的十字架,因此要求綁在X形的木架上行刑。 安德烈以這種方式殉道,因此這種十字架就有謙卑與受苦的象徵意義。他是將福音傳入俄羅斯的使徒,傳說俄羅斯十字架的斜槓即是組合自這種十字架,以紀念安德烈的貢獻。另一方面,安德烈是蘇格蘭的守護者,而蘇格蘭的國旗也因此有安德烈十字架。
四、 TAU十字架: 羅馬帝國所使用的刑具十字架,除了熟知的拉丁十字架造形之外,另一說也有「T」字形的十字架。由於這種十字架與希臘文字母「T」(發音為Tau)相同,通常以TAU十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藝術與信仰:從美感認識信仰、從信仰中體會美 (第 136 期)
|
.藝術、文化、信仰──從「龍」的象徵意義談起 (第 73 期)
|
.從基督到十字架 (第 66 期)
|
.梵蒂岡聖保羅教堂的耶穌像 (第 61 期)
|
.被弄瞎眼的參孫 (第 57 期)
|
.洛林總理的童貞女像 (第 56 期)
|
.馬太的靈感 (第 51 期)
|
.布勒哲爾的「巴別塔」 (第 49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