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5期 災難與再生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莫拉克颱風的提醒
如果真能記取教訓,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侵擾,強化防、救災從整備開始到實施的各項工作,那麼這場災害未嘗不是一個轉機。
關鍵字:
作者/李鎮鍵 (教會執事,成學防災研究中心研究員)

前言:八月中度颱風莫拉克侵臺期間,在中南部地區降下豐沛的雨量,解除了旱象,但持續大量的降雨也引發洪水及土石流等災害,造成人員的傷亡及財物的巨額損失。莫拉克颱風在人們對水的期待中形成,但離開時卻留下震驚與傷痛。之後有許多檢討、建議的聲音,包括國土規劃、流域管理…等等,全球暖化也是關注的議題。本文則從防災的角度思考莫拉克颱風對我們一般社會大眾的提醒,包括對自然災害有什麼認識,對於自然災害應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哪些是需要在下一次災害發生前盡快完成的工作。

颱風餵飽水庫,卻也釀災

每年夏、秋季節路經台灣的颱風以及西南氣流,給台灣地區帶來豐沛的雨水,「餵飽」水庫,成為重要的水資源。雖然颱風也常造成中大的災害,例如民國84年的賀伯颱風(HERB),90年的納莉颱風(NARI)、93年的敏督利颱風(MINDULLE)及艾利颱風(AERE)、94年的海棠颱風(HAITANG)、97年的卡玫基颱風(KALMAEGI)及辛樂克颱風(SINLAKU)等等,但沒有颱風,台灣地區卻要承受無水之苦。

今年自七月開始,有好幾個颱風形成,但都沒有影響臺灣。由於水庫沒有進水,缺水的問題隨著時間逐漸浮現。莫拉克颱風形成,並且預測會直接影響臺灣時,人們的心情真是如大旱之望雲霓。然而沒想到今年第一個侵襲臺灣的颱風,不僅行動緩慢,而且行蹤不定,暴風半徑影響臺灣的時間增長,災害的程度也加重,8月8日至9日兩天在中南部持續出現超大豪雨,尤其是高雄縣和嘉義縣的山區在兩天之內就下了2,500毫米以上的雨,除了造成淹水的災害之外,並且導致崩塌,引發土石流,土砂淤埋村落、房舍,沖斷橋梁,造成人員傷亡以及重大的財物損失。其影響的規模及造成的損失實可與921地震相比。

颱風過後,清理、復原及重建工作進行的同時,人們自然會想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災難?」在政府部會、學界、社會輿論都有很多的討論,包括國土復育,流域管理,提高防災層級,落實相關法令的執行…等等,目的不外是希望能防止這樣的災難再次發生。本文則想從莫拉克颱風發生的過程來思考,這次風災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提醒。

天氣極端化,不確定性增加

莫拉克颱風的暴風圈從8月7日開始影響臺灣陸地,原本預測在當天下午會登陸,深夜出海。臺灣陸地在8日下午以後即可脫離暴風圈的影響。然而颱風在7日半夜才登陸,登陸後速度減緩,到9日之後才解除警報,期間因為颱風外圍環流加上已進西南氣流的影響,在中南部,尤其是山區降下大雨,降雨量破了歷史紀錄。連續、集中、高強度的降雨造成中南部地區引發淹水、崩塌及土石流,造成住宅淹沒、土地流失、堤防及橋樑受損、道路中斷等災情,除了有人員傷亡之外,農、林、漁、牧都蒙受巨大的損失。不只是莫拉克颱風,十月給宜蘭地區帶來一千毫米以上之雨量,造成淹水的芭瑪颱風(PARMA),以及月底的盧碧颱風,在移動的路徑上都有很大的轉折,前者三進三出菲律賓造成災害,之後轉往海南島,甚至還給越南造成災害;後者原本西行,但卻來個大轉彎,從東部海面北上,朝東北方行進。

另一方面,由於莫拉克颱風移動的速度緩慢,氣象局四次上修降雨預測,中南部山區的雨量都創下了紀錄。原來颱風來就會淹水的地方更加嚴重,不會淹水的地方也淹水了;崩塌、土石流的情況也相似。這次的雨量超過了以往觀測的範圍,因此其所造成的影響程度也在我們的經驗範圍之外。莫拉克颱風提醒我們,雖然科技發展提供我們觀察大自然現象的方法和工具,也發展出預測的模式,然而影響大自然現象的因素多而且複雜,對我們來說仍充滿很大的不確定性。從這兩三年颱風的情況來看,天氣的變化有極端化的趨勢,就自然增加了不確定性。這是我們面對自然災害時應有的思維。

重估設計基準 要準備承擔風險

在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就會衍生兩個問題,一是安全,另外就是承擔風險。原來橋樑、堤防、護岸、防砂壩等工程設計的基準,都是依照以往觀測資料分析計算的結果。但此次莫拉克颱風期間的觀測資料顯示,最大的日降雨量及洪峰流量在許多觀測站的紀錄都已超過重現期距為200年的雨量及洪峰流量,遠超過工程構造物所能承載的負荷,以致毀損的情況嚴重,連帶造成交通中斷,或加重淹水及土砂災害的程度。因此,在進行復建工程的時候,有必要考量土地利用的情況及河溪與聚落位置間的相對關係,因應氣候極端化的趨勢,評估設計的基準;另一方面則應同時從材料及工法上提昇橋樑、堤岸及防砂壩等各項工程設施的強度,一旦災害發生時,這些工程設施如能發揮功能,達到原先設計的目的,不僅減少災害損失,也能在持續降雨,水位持續上漲的時候,爭取調度因應的時間。

然而,為了防止極端事件所可能造成的災害,而將堤防蓋 得很高、橋墩做得很大,或是蓋防砂壩的時候規劃加大的貯砂空間,不僅費用大幅提高,潛伏的風險也大,同使影響景觀。況且因為分析上的不確定性,我們也無法百分之百的預知未來雨會下得多大,河水會漲得多高,從山裏流出來的土砂量會大到什麼程度,或者堆積的範圍有多大,在這前提之下,我們就要從工程及經濟的可行性來評估,訂定各項治理及防護工程的設計基準,要保護人們居住環境及生活空間的安全到什麼程度。一旦超過負荷,就要接受災害發生。其實許多國人已有這樣的觀念,災害發生的時候坦然面對,或像一些住在常淹水的地方的人,購買傢俱時會選購不鏽鋼的,將比較貴重的東西放置在高處或二樓以上等等。

救災如作戰,因應要及時、有效

我們既然不能避免災害發生,也不能完全防止災害,加上我們不能確定災害什麼時候會發生在什麼地方,因此就要做好因應災害的準備,盡力使災害減到最小的程度。莫拉克颱風提醒我們防、救災就像作戰一樣。颱風過後有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們住的地方只要一下大雨就會淹水,只是沒想到這次會這麼嚴重」;「我們這邊從來不會淹水,怎麼會想到這次不但淹水,還這麼嚴重」,或是「我們這邊已經好久沒有淹水了」,有發生土石流的地方也可以聽到類似的說法。

之後芭瑪颱風對宜蘭地區造成災害的程度對當地居民而言,也是在意料之外。這些都提醒我們,面對自然災害時,過去的經驗固然可以提供參考,但卻不能侷限於過去的經驗,每一個發布的警報都不可忽視。而能否及時、有效地因應就在於是否做好準備工作,以及救災的機動性。準備工作包括依據災害潛勢圖配屬救災需要的人員和機具,在颱風季節來臨前做好機具以及避難處所檢修工作,儲備足夠的物資及材料,在颱風期間配合現地監測、消息通報系統,掌握現地情況,並且落實地區防救災計畫。掌握現地情況是極為關鍵的,可以及時提供收災民眾需要的協助,避免災害擴大。

對受災的民眾來說,災害發生固然多少會引起心裏的恐慌,然而因不能及時得到援助,導致損失增加才真是心中的遺憾。只是現在常因媒體多關注在上一回致災,或以往常發生災害的地方,多少吸引了救災的注意力,以致於可能忽略了其他有災情的地方。當然,除了防救災相關單位必須做好協調準備之外,民眾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包括接到通報時應採取的行動,以及對避難路線的了解等。地震和颱風是造成臺灣地區自然災害的兩個主要因素,地震來得突然,沒有反應的時間,但颱風造成的災害卻是有的,能做好準備,就可以減輕災害的程度。

尊重大自然,避災才是根本

我們可以用工程、管理方面的方法來做防災、減災的工作,減少傷亡及財物損失,然而避災當是根本之道。莫拉克颱風,知本的金帥飯店因洪水淘刷地基而倒塌,後來發現那個地方在37年前就發生土淹民宅的事,原因是將房子蓋在行水區內,那本來就是水流的路線,這反映了和大自然爭地的結果。經濟活動或休閒設施不斷往河流往山林擴增,美其名是親水,親近大自然,結果雖然滿足人眼目及身心的欲望,卻是對大自然嚴重的侵犯,災害的發生正是人要承擔大自然反撲的結果。其實降雨、洪水、崩塌乃至土石流,都是自然界普遍的現象,人們不去靠近,也就不會發生災害。莫拉克颱風提醒我們要嚴肅地看待,讓山林休息,將水流動的「道路」還給它;莫拉克颱風致災的範圍也像畫出了大自然活動的範圍,我們應該避免在裏面居住或從事經濟活動。

莫拉克颱風在人的期望中來到臺灣,卻是在驚嘆與哭喊聲中離開,所留下滿目悽愴的地土,需要時間來清理復原;而在受災居民心中留下的傷痕,當更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撫平。莫拉克颱風對我們有許多的提醒,也像給我們上了一課。當然,我們不希望這樣的災害再次發生。如果真能記取教訓,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侵擾,強化防、救災從整備開始到實施的各項工作,那麼這場災害未嘗不是一個轉機。

同作者相關文章:
莫拉克颱風的提醒 (第 11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5 期 災難與再生 (4-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5期  2009年  12月 災難與再生 115
本期主題:災難與再生
發行日期:2009/12/10
災難與再生
莫拉克颱風的提醒
土地與族群的再生之路
從莫拉克風災談原住民滅族危機
在大姆姆山下繼續呼吸
災後重建的社區力量
青山雖已改、白雲依舊在── 嘉義中會莫拉克災後救助側記
淺談長老教會的急難救助事工
八八水災是上主的旨意?兼談生態神學
紙風車前進楠西
穹蒼之美.造物之妙──鄭文清的信仰體驗
小文的歌聲
蘋果香的聖誕節
我自己在一沉船中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美麗島30週年特輯】五歲的美麗島
當女人發聲:除了政治‧「愛」的敘事
基督徒如何面對家暴問題
傳統白話字e新活力──《TJ台語白話小詞典》出版
為這塊土地 獻上感謝
Sio?k-phang 無 hiah 俗
當愛在路上走動時
做個修直祂道路的人──「花東神學講座」及團契交流」後有感
南神師生的災區服事
不只水災需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