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5期 災難與再生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南神師生的災區服事
我們不斷推動淤泥而起伏的背上十字架(校徽背心),顯得特別引人注目。
關鍵字:
作者/黃佩怡 (台南神學院學生會總幹事)


※師生前進佳冬清淤泥

八月九號,行經高速公路的我,映入眼簾的,就是那撫育我長大、我所深愛的土地,都浸泡在水裡了,心似乎也跟著泡在水裡並也因此感到沉重,回到美麗的校園,看見的是一地被風摧殘的落葉與樹枝,而美麗又莊嚴的禮拜堂,它的窗戶也整片垮落,無助地癱在那裡等待救援。接著傳入耳內的,是一則又一則難以承受的風災消息:實習教會裡,乖巧又孝順的青年,因為要回南投老家過父親節,經斷橋而被無情的大水沖走了;學校許多同學的家裡、教會,無情的水早已漫溢;許多教會發生求救訊號,至於其他災區的消息,透過媒體,也一一注入我混雜的思緒裡。台灣受災的情況之多與嚴重,令我來不及沉澱與承受,但我深知,這時刻不是我坐下哀聲嘆氣之時,於是積極與學生會會長商量救災事宜,並與校方討論後,經校方全力支持,於8月12-15日師生六十餘人加入救災行列,向受災嚴重的屏東縣佳冬鄉挺進。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我們並沒有做什麼轟轟烈烈的事,僅是替受災的住民,將家裡的淤泥、廢棄家具,從屋內清到屋外,讓他們早日有一個乾淨的家園而已。雖然從這家去到那家,都是那麼的寸步難行(因為淤泥深及膝蓋),極惡臭的空氣(因為那裡是魚塭養殖場,所以有滿地的死魚),就算花上一天的時間,嗅覺神經仍無法適應,在那個社區中,除了我們與國軍弟兄外,看不見其他的志工團體,除了路況很不好外,就是那裡真的實在是太臭了,但或許也是因為如此,那因我們不斷推動淤泥而起伏的背上十字架(我們每個人都穿上印有校徽的背心),顯得特別引人注目,被許多正需希望的受災住民看見了,透過他們詢問台南神學院是學校嗎?基督教是什麼?我們流著汗珠微笑的回答,在那瞬間,我似乎看見基督的愛,溫暖他們的無助的內心。

全校到災區過中秋

傳愛的行動並非就此打住,接下來我們有部份學生,至岡山教會陪那些安置的孩子,快樂地渡過暑假的最後一個禮拜;學校正式開學後,也將退修會延至十月初,並且全校總動員,全校師生分成三隊,去到鳳山路軍官校、屏東榮民之家、隘寮營區,去跟這群「我們的兄弟姊妹」共渡中秋節,對我來說這是個特別又具有意義的中秋節,接下來我們也開始籌劃,去和「其他的兄弟姊妹」過個特別的聖誕節。

會想去和他們分享苦難、共渡歡樂,其實只是因我身為「人」,對人、對事、對物、對土地,我有感情,想要為此付出關懷,更是一種自然發自內心的情愛,但信仰卻是帶給我付諸行動的勇氣,就如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經常誦念的信仰告白:因著我們認同所有的住民,所以我們願意藉著愛與受苦的行動,來成為為自己也是為他人帶來盼望的記號。我曾被夏文學牧師在<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革新」對未來台灣教會觀的探討>一文中,所提到的:『學習耶穌為人捨己的榜樣,與本地居民的禍福相結合,使這島上的居民從教會的服事中尋得盼望』,深深感動。從籌備到執行,當一連串的活動,一一落幕時,我靜下心細細地想,原來我並非一位助人者,而是獲得滿滿的受助者,因為有這些兄弟姊妹,願意讓我走進他們的生命中,用生命與生命來對話,也因為如此,我的生命變得更加的豐富、光彩

同作者相關文章:
南神師生的災區服事 (第 11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5 期 災難與再生 (76-7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5期  2009年  12月 災難與再生 115
本期主題:災難與再生
發行日期:2009/12/10
災難與再生
莫拉克颱風的提醒
土地與族群的再生之路
從莫拉克風災談原住民滅族危機
在大姆姆山下繼續呼吸
災後重建的社區力量
青山雖已改、白雲依舊在── 嘉義中會莫拉克災後救助側記
淺談長老教會的急難救助事工
八八水災是上主的旨意?兼談生態神學
紙風車前進楠西
穹蒼之美.造物之妙──鄭文清的信仰體驗
小文的歌聲
蘋果香的聖誕節
我自己在一沉船中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美麗島30週年特輯】五歲的美麗島
當女人發聲:除了政治‧「愛」的敘事
基督徒如何面對家暴問題
傳統白話字e新活力──《TJ台語白話小詞典》出版
為這塊土地 獻上感謝
Sio?k-phang 無 hiah 俗
當愛在路上走動時
做個修直祂道路的人──「花東神學講座」及團契交流」後有感
南神師生的災區服事
不只水災需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