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48期 未來,一直來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台灣社會的鹽與光
改革,是教會能夠繼續成為人類鹽與世上光的重要因素。
關鍵字:
作者/陳冠宇 (精神科與內科醫師,曾任教會長老)

「你們是全人類的鹽。 你們是全世界的光。…」  ── 馬太福音第五章13~14節(現代中文譯本)

※歷史的光榮與包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50歲了。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這個外來的宗教團體,因著展現了某些鹽與光的特質,成為台灣社會進步的動力源。無論是一神信仰破除迷信愚昧、引進現代教育和醫療、以及在威權體制下勇敢代表人民發聲,長老教會就像基督道成肉身一樣,為這個島嶼帶來光,也像鹽一樣,防止社會的腐化。

但是,從層出不窮的機構治理糾紛,甚至部份地方教會的內部衝突,我們也看到軟弱的人性似乎敗壞了基督的身體,讓鹽失了味,光被藏起來無法照亮黑暗。甚至在面對政權的時候,長年與綠營獨派比較近的長老教會,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內,對於當時執政者的缺失,似乎也一時不知所措,無法恰當應對。

這個曾經引領社會風潮的教會,在台灣已經邁入已開發國家行列的時代,要如何繼續扮演鹽與光的角色呢?

※社會文化的改造者

早期的台灣長老教會,在宣教士的努力之下,不但宣揚福音,也在醫療與教育上,引進先進的技術與概念,特別是開啓台灣的女子教育風氣,並且改革裹小腳的陋習,對於台灣的現代化貢獻很大。日本殖民政府搶去不少現代化的功勞,但是在兩蔣威權統治時代,長老會不畏權勢主張人權與民主,如今看來也是開風氣之先。

回顧全球歷史,基督教會經常扮演啓蒙與改革者的角色。《如果沒有耶穌》一書的作者列舉十多個當代社會的進步特質,歸功於耶穌基督在兩千年前的教導,以及後來基督徒的努力實踐﹝註1﹞。

如今,台灣民智已開,許多愚昧落後的觀念與習俗逐漸被淘汰,但是在許多方面,這個社會仍有許多要更進步的地方。例如:整個社會對於弱勢者的照顧保護仍然不足,特別對於兒童、婦女與外籍人士仍有明顯或隱藏的輕視。另外,對於環保議題,整個社會仍然不是十分重視。教會在這兩方面,應該表現出比其他團體更積極的態度。       

※不斷自我改革的教會

不可諱言的,教會也曾經成為社會進步的阻礙,例如中世紀在歐洲普遍的「獵巫」行動,將許多無辜的女性活活燒死;還有天主教會對於伽俐略天文理論的誤判,都是鮮明的例證。十六世紀初的宗教改革,就是對於教會反動的修正。

改革,就是教會能夠繼續成為人類鹽與世上光的重要因素。長老教會要能夠在台灣社會繼續引領社會風潮,帶動社會進步,就要不斷的自我改革。當我們指責國民黨的黨產時,擁有不少資產的教會,特別是學校與醫院等機構,是否有被恰當的管理呢?管理的機制是否透明呢?管理者(董事會)的銓衡過程是否合乎民主程序?

當我們看到新任台北市長柯P試圖發展有創意的方式來遴選首長或者讓公民參與時,長老教會能否趕得上時代,也透過新科技,讓更多信徒可以共同參與或監督教會,特別是中會、總會的行政流程呢?       

※神學的精進與深化

教會除了要有更好的管理外,也要在信仰內容上與時代和社會接軌,並且帶領社會的思潮。在東亞地區,因為早期佛教僧侶的努力,讓佛教思想與本土原有的哲學信仰緊密結合,如今已經根深蒂固。基督信仰傳入台灣才一個半世紀,傳入華人世界的時間也僅僅只有幾個世紀,到目前為止,華人的主要思潮仍然很少受到基督信仰的影響。教會對此,應該要有更多的努力。

許多台灣人有追求靈性的習慣,佛教許多教派在台灣影響甚深,更不論其他香火鼎盛的道教或佛道混合的宮廟。長老教會相對開放的信仰態度,有利於和這些發端於本土或者由中國引進的信仰團體對話。但是多年來由宣教士教導我們「分別為聖」的習慣,則讓大多數信徒不知如何與眾多異教信仰的親友談論信仰與靈性議題。

筆者認為,在台灣的宣教,對於我們自己與其他信仰的深入認識是絕對不可少的。整本聖經包含許多寶貴的真理,但即使經過兩千年的鑽研,仍然有許多沒有被發掘的寶藏。基督信仰與希臘哲學的對話,發展出許多今日仍被廣泛學習的神學結晶,近代歐洲理性主義的方法論,更深化了對於聖經與神學的科學性研究。華人世界擁有豐富的儒道釋文化遺產,但是這樣的哲學信仰傳統,與基督信仰仍然沒有令人驚艷的對話成果。

當許多西方人,從亞洲的文化中尋找寶藏時﹝註2﹞,同時擁有兩個珍寶的東亞基督徒,特別是台灣的基督徒,我們應該感謝上帝給我們得天獨厚的機會與責任。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顯然還有許多事要努力。

※結論

PCT有150歲了,但也只有150歲。對於偉大的宗教團體來說,這還是處於襁褓期。我們有目前的成果,值得感謝上帝並感到光榮,但是要做的事還很多。在這個世界最大陸地與最大海洋交會的美麗島上,雖然在政治上存在著許多危機,但古老的傳統文化與從早期宣教士傳承給我們的豐富信仰,PCT要學習去消化整合,開展在這個島嶼,甚至整個華人世界可以繁盛的信仰內容,並且要不斷自我改革,讓教會的體制真能趕上時代,如此,才能繼續不斷做為這個社會當中的鹽與光。

願上帝幫助我們。

註:

1. 甘雅各博士、傑利紐康著,林怡俐、王小玲譯:如果沒有耶穌。基督橄欖文化,2002年。

2. 筆者想舉一個心理衛生界的實例,所謂的正念(Mindfulness)就是從佛教禪修所發展出來的減壓方式,目前已是英語世界十分流行的身心自我保養術,甚至也開始應

    用於對精神病人的治療。可以上網查MBS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或其創始人Jon Kabat-Zinn均有許多資料。

同作者相關文章:
芬蘭 極光 旅人 (第 166 期)
嚴謹幽默的主角 (第 161 期)
家:成長之路 (第 158 期)
台灣社會的鹽與光 (第 148 期)
青春生命無憾的追求 (第 133 期)
被輕忽的生命尊嚴 --從台灣社會反廢死刑談起 (第 119 期)
貧窮與疾病 (第 117 期)
變性可不可?(二)──精神醫學角度看變性 (第 100 期)
變性可不可?(一)──當牧師面對棘手問題 (第 100 期)
基督徒可以「恨」嗎? (第 99 期)
家庭成長與個人成長 (第 96 期)
Are you ready?——談婚前的準備 (第 94 期)
幸福,天國在心中 (第 89 期)
抉擇與審判--一個心理治療師對教會倫理教育的省思 (第 88 期)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 (第 76 期)
從「我祖我父的信仰」到「我的信仰」--記神研班 (第 73 期)
SPA與芳香療法 (第 72 期)
基督徒醫師只需要做好醫療工作嗎? (第 66 期)
性、感情與婚姻——給青少年的幾個提醒 (第 64 期)
生物醫學科技進展的省思——談複製人與人的行為責任 (第 62 期)
只是習慣不去而已 (第 5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48 期 未來,一直來 (8-1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48期  2015年  6月 未來,一直來 148
本期主題:未來,一直來
發行日期:2015/6/10
未來,一直來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台灣社會的鹽與光
教會社會服務的趨勢觀察
女人的家和天下──婦女角色的可能想像和展望
長老教會的青年掙扎
青年夢想的教會未來:讓教會用愛連結
強化中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制的立場與理想發展
我們是誰
單純的愛­──加爾各答紀行
愛與陪伴──擁抱上帝的話
向謝緯學習
當正義顯為殘酷與不人道
有溫度的書:《無法送達的遺書》
生之他者:《在我離去之前》讀後
是神的安排
青少年ê台灣母語異象
別和聖經裝熟的讀經運動
原來你離我好近
去吧!活出佳美的腳蹤
一座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