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21期 公民記者力量大
字級調整:

特稿
《新使者》二十年雜感
《新使者》37期起,我們印上「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這是名實相副的文字。
關鍵字:新使者  信仰  理性  本土  文字事工 
作者/張德麟 (中山醫學大學台語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王昭文總編傳真告訴我:「《新使者》到今年(2010)12月就滿20了。」要我寫一篇文章談談當年接辦《新使者》的「初衷」及「期待」。我就拉拉雜雜寫一些感想來作回覆。 

※以「捨不得」的心情接下《新使者》 

《新使者》如果要推溯歷史,當然不只二十年。《新使者》發行的《新使者叢者》,首頁都有一篇陳南州牧師的〈編序〉。這篇序文就將《使者》的首度出刊溯到1963年3月。發展的過程歷經1968年3年、1970年10月三次停刊後復刊,《使者》雜誌走得跌跌撞撞。到1979年8月《使者》雜誌以《使者新刊》之名重新開始,走了103期。然後到1990年12月重新易名為《新使者》,就是目前大家看到的樣子。王昭文講的20年,就是1990年12月到現在的時間。

談到接辦《新使者》的「初衷」,賴德卿在一篇〈一手拿書,一手拿劍〉(《台灣教會公報》,2760期,2005年1月12日)採訪我的訪問稿中提到:「1990年《使者》(指《使者新刊》)的……銷售情況越來越差,評價越來越低,剩下三百多個死忠訂戶。總會找了張德麟、張典齊、陳亮全、施麗月、張麗淑、張立夫、鄭英兒、松國賢……幾位有心人,開會後說:『我們來重新開始吧!』」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大家是在「捨不得」的心情下接的。當時的同工,目前仍在第一線服事的是陳亮全教授。 

標榜:信仰、理性、本土

《新使者》從那時開始,訂戶數持續上升至三千多份,最高曾達四千多份。但在內容上可一點點也不諂媚讀者。我想讀者可以證實這一點,中文發行的基督教定期刊物,內容能保持一定水準,又廣泛討論基督徒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各項議題,訂閱數又維持相當數目者,《新使者》可算是少數中的少數。

《新使者》定位自己的特色為「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基督教雜誌說自己是「信仰的」稀奇。稱自己是「理性的」,也不算特別,但將自己定位是「本土」的,那就很稀奇。《新使者》在以前的發展中,並未特別標舉這項特點。但這些特色自自然然就在以前刊印的文章中。直到《新使者》37期,我們就直接印上「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這是名實相副的文字,也是以台灣為立足點,呼吸上帝在這塊土地的恩典的自然回應。

用心推廣擴大事工範圍

在行銷《新使者》的過程中,腦海中還有一些有趣的資料,我把它記在下面。第一次銷出《新使者》,如果我沒有記錯,是1990年接了永和教會的長執靈修會的專題演講。專題報告後「順便」介紹《新使者》。那一次我記得收了十位訂戶。第一次在主日禮拜後推介《新使者》則是在內湖教會。我記得還拜託盧功勳弟兄會後幫我登記、收款。那一次收了十六位新戶。這種主日禮拜推介雜誌的事工,對雜誌訂戶數的增加有直接的幫助。我記得記錄最高者曾達四十多份,台北和平教會是其中之一。這樣的事工一直延續至國外,在美東、夏威夷的教會我都直接拜託:「請支持故鄉我們教會所辦的雜誌。」上述資料之外,還記得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有一次我打電話給明志教會的周英一牧師,希望他讓我在主日禮拜後報告,請會友續訂《新使者》。我跟周牧師講:「一句話就好。」周牧師說「好」,「但真的只能講一句。」我那天的報告是一個長句:「去年訂閱《新使者》的兄姊請續訂,名單是……。」結果那一次拿到十幾份續訂名單。

《新使者》在稍稍能站起來的時候,我們開始關心其他事工,也思考新事工。1996年我們開始推出《新使者叢書》,第一本書是《解惑之窗》。1997年,為了紀念《現代中文譯本修訂本》的出版,我們幫聯合聖經公會亞太區特別事工中心,編印了一本《書中之書的新貌》。1999年我們開始出版《聖誕特刊》,一來希望用感人的筆調來傳達救主誕生的好消息;二來也希望通過這份特刊,對《新使者》的經濟有所幫助。第一本聖誕特刊是《最台灣的聖誕禮物》,這本書的出版給了我們不少寶貴的經驗。這些之外,我們也幫大專學生中心出版了好幾期的「新生特刊」。

《聖誕特刊》還有三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台北東門教會一直是《聖誕特刊》最有力的支持者。另一件是,2003年那一年的特刊我們賣了十萬冊。賴德卿牧師還特別在我生病的時候訪問我,問我怎麼辦到的。訪問稿就是前面提的〈一手拿書,一手拿劍〉。最後一件是2003年這本特刊,紐約恩惠歸正教會在那一年的聖誕節,由青年團契演出其中的四個故事。

感謝上帝,聚集了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感謝歷來的奉獻者、廣告支持者。多年在一起激辯的社務、編輯委員。當然,也須謝謝在總會歷來的編輯、行政同工。這些同工安安靜靜地工作,如期完成受交待的事,是馬太福音25:21中「又好又可靠」這形容詞的最佳詮釋者。

同作者相關文章:
王孟冬長老kap「消氣散」 (第 163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4】228消失的執事:李瑞漢律師 (第 161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下)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上) (第 158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 】莊松榮ê「全鹿丸」kap蘇振輝ê「人生醫院」 (第 157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 2 ─ 南中東門教會、潘道榮、淡水教會 (第 156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1 得恩堂與補腎丸 (第 155 期)
《鄭兒玉牧師ê文化思想Kap推動:1961-2002母語寫作所顯出- -ê》序 (第 139 期)
《新使者》二十年雜感 (第 121 期)
編者的話 (第 76 期)
編者的話 (第 75 期)
編者的話 (第 74 期)
編者的話 (第 71 期)
編者的話 (第 67 期)
編輯者的話 (第 66 期)
編者的話 (第 63 期)
編者的話 (第 54 期)
編者的話 (第 53 期)
編者的話 (第 52 期)
編者的話 (第 51 期)
編者的話 (第 50 期)
編者的話 (第 49 期)
編者的話 (第 47 期)
編者的話 (第 46 期)
編者的話 (第 43 期)
編者的話 (第 42 期)
編者的話 (第 41 期)
編者的話 (第 40 期)
編者的話 (第 39 期)
編者的話 (第 38 期)
編者的話 (第 37 期)
「現代中文譯本」與「和合本」之比較:以撒母耳記為例 (第 37 期)
編者的話 (第 3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1 期 公民記者力量大 (78-7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1期  2010年  12月 公民記者力量大 121
本期主題:公民記者力量大
發行日期:2010/12/10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目錄s/
漫談新聞自由與自律
政媒聯手下的公共事務無能症
誰在寫歷史的初稿?──新聞業危機聲中的全球公民媒體
公民記者力量大
網路獨立媒體游擊青春記
在曠野發聲──以基督教小眾媒體介入公民運動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風雨中的一顆星--阿瘦皮鞋羅水木的受洗之路
「黃金傳說」之沒有超市的一星期
希望的遊行——在該撒威旗下跟隨耶穌
遇見青少年──一群正在學習如何駕馭能量的新手
公民記者kap網路福音
累、淚、捩——我看電影《父後七日》
2010TSCM營會感想
《新使者》二十年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