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55期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這下補過頭了——論研究所補習班
關鍵字:
作者/江淑文 (現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助理)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不知不覺中,研究所補習班如幽靈般,穿插在升高中、升大學、高普考等補習班行列中。我不禁要問,考研究所也要上補習班嗎?
  
  往事不一定是甜美的,但我會回想過去準備研究所考試的種種。在辛苦與掙扎中,身心重新被洗禮過,成為日後就讀研究所的一個很好的銜接階段。
  
  大學四年終,系上每一年都會邀請已經就讀研究所的學長姐回來辦座談會,做經驗的分享。通常,我們會以此初步了解來建構適合自己應考的準備之路。除了將自己四年來整理過的筆記拿出來回味,還會以該學科大師級的著作為主,輔佐其他相關書籍,彌補自己了解上的缺角。
  
  一般而言,非本校學生投考他校研究所,或是非本科學生跨系投考,都比較吃虧。為使準備更周全,有的人會蒐集資料,如欲投考系所的教授上課的筆記,但是通常都要不到。所以,退而求其次,會參考該學科任教老師開出的指定教材及參考書目,再加研讀。最常見的作法是,除了蒐集相關參考書目外,會在考前一年至該系或該校旁聽相關課程;或者是和教授約談,直接面對面請教授給予指導跟建議。直接向教授請益是一個很好的互動關係,在獲得老師的鼓勵之後,心中懷著溫暖與感激,以此自勉,努力研讀。
  
  而在準備的過程當中,同學之間互相研討、打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動力。在互相分享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對自己若是考上研究所後的未來有些遐想,覺得對前途有一種確定的安全感,要教書可教書,要研究學問即可研究學問。殊不知,考上後,是另一段苦難的開始。
  
  但是這種向前輩請益、心得交流的經驗,似乎已變成是探聽那家補習班最能掌握考情?蒐集到的講義最齊全?哪位名嘴的分析最為精闢?到補習班繳費上課,就有考古題及參考的附件資料了。至於找教授討論,省省吧!聽補習班的老師講解比較快。
  
  對我而言,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過程中,其實是對自己所學的一種回顧、總整理;在串聯各個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時,何嘗不是一個邏輯上的再深思。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再瀏覽一次中國通史之後,做主題式的資料整理時,才恍然大悟各朝代興替、轉折間的社會轉變;讀了郭廷以的「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痛心1949年前後,國民黨的腐敗,也第一次讀到「二二八事件」的隻字片語,引起好奇心,進而大膽的向教授請教,並開始閱讀所謂的「禁書」、黨外雜誌。我更在其中再一次的領略了魏晉南北朝的華麗與多元的文化和族群,深深的被吸引。以致後來,在研究所中雖然專攻的是教育史,但是以研讀魏晉南北朝史的種種作為調劑;附帶一提的是,因魏晉南北朝史的資料與著作多來自中國,所以讓我練得精通簡體字的小功夫,日後我到美國讀書時,就是靠著這項本事在圖書館謀得兼職。
  
  但是,曾幾何時,原本是考生必須自己下的苦功夫、思考過程,都讓補習班代替了。有人為你分析考情、為你整理筆記,甚至考古題、模擬試題與參考答案都有標準答案作為回答的規範,甚至有名師特別指導應題的態度。一切的作業過程,幾乎是升高中、考大學的補習模式,是制式教育的延伸。我深覺詫異,我們的高等教育已經被降級,和一般的填鴨教育同等級。
  
  我不知道是在怎樣的氛圍下,產生研究所補習班?一定是有供需需求的市場考量。或許是考生自己創造需要,也有可能是補習班創造趨勢,讓考生自己覺得需要。也許是長期以來的教育模式,我們已經習慣了標準答案,也習慣別人告訴我們該如何做,而不習慣自己去思索。大學教育必須檢討,為何教出來的學生會如此的沒有自信,必須借助補習之力來應付考試?研究所更應汗顏,怎會發展到入學考試讓補習班破招,招收的研究生是補習班的產物?
  
  曾有位上過補習班的研究生理直氣壯的對我說:「不補習就考不上,而且大家都去補!」你可以說,上補習班只是一種手段,但是起碼你默認了有補習之必要,何嘗不是對大學教育及個人的另一種否定;面對這些已經接受研究所補習班制式化思考的研究生,我不禁懷疑其品質。因為在研究所的學習過程中,教授的傳授只佔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自我的思索、探索、由內省引發興趣。最難能可貴的是,同儕之間的互動,激發彼此智慧的火花,自己會不自主的被推動,做深層思考。但是對於這些靠補習、仰賴外力輔助被送上壘的研究生,我會懷疑他的程度;我也會痛惜,他錯過了一個人生自我摸索的重要經驗;我更難相信,他能有多少創造力。
  
  面對高等教育走入如此瓶頸,我對研究所補習班深惡痛絕,也對現有研究所教育品質懷疑。不過,筆者僅以一個考過、讀過研究所的過來人的心情和大家分享看法。無論如何,面對考研究所也得上補習班這種怪象,不由得我打從心底深深嘆息:「研究所補習班,越補越沒出息!」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在安靜中呈現生命力的歐保羅 (第 180 期)
謝謝你們約我 (第 145 期)
無價的肯定 (第 140 期)
你們一領一 我們一領三 (第 139 期)
最好有這樣一百個你 (第 138 期)
教會是婦女的 (第 137 期)
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感動 (第 136 期)
畢契力量大 (第 135 期)
歡迎使用 (第 134 期)
聽到不一樣的聲音 (第 133 期)
繼續發光 (第 132 期)
這是保護色 (第 131 期)
我也想放一本 (第 130 期)
隨風撒種 (第 129 期)
一年接一年 (第 128 期)
12歲以後的耶穌可以去哪裡?從長老教會的組織體系探討青少年事工的定位 (第 126 期)
請跟我一起讀聖經——盧俊義牧師的牧會異象 (第 122 期)
十九歲的選擇 (第 117 期)
因為一生才這麼一次 (第 94 期)
在網路中築夢-從心理需求看網路交友 (第 74 期)
累了,分了 (第 66 期)
宿舍關門後的話題 (第 64 期)
別人的東西永遠比我們好 (第 59 期)
雅各的夢,不是我的夢! (第 57 期)
這下補過頭了——論研究所補習班 (第 55 期)
我的新鮮人戀愛學分 (第 53 期)
週休二日的分享:在台老外篇:台灣逍遙遊 (第 4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5 期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37-3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5期  1999年  12月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55
本期主題: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發行日期:1999/12/10
目錄s/
分享自己
編者的話
全球化趨勢對教會的挑戰
如何面對21世紀資訊新時代的來臨
全球化與心靈帝國
全球化脈絡下的社會實踐——台灣的國家認同和社區/部落運動
教會對生態環保背後「全球化弔詭」的積極回應
普世教會的全球化問題
普世教會在地紮根——教會的宣教運動如何回應全球化
疼惜生命,分擔苦難——921大震災的省思
921——世紀大災難,我們做了什麼?
走過集集大地震
上帝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星光演唱會」祈禱小卡
劉俊臣牧師——第一代的台灣人牧師
這下補過頭了——論研究所補習班
一首囝仔的詩——「咱當就近主」
花花世界啟「視」錄
要我為你做什麼——明道教會在九張犁社區的服事
論童女生子
「性」「不性」有關係
天涯真的若比鄰嗎?——寫給在海外寂寞孤單的你
上帝的「聖殿」遭污辱?
面對面s
談讀書——我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我的志工訓練生活
菜鳥上路
心情點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