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23期 吟聖詩 最有fu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這是新挑戰的開始,還有很長教育的路要走。
關鍵字:聖詩  多元  普世  本土  信仰告白 
作者/王昭文 (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最新一版的《聖詩》於2009年出版,至今約有三分之一的教會開始在禮拜當中採用。

新版《聖詩》自1980年開始編輯,歷經28年終於誕生。主編駱維道牧師對此感到欣慰,一再感謝上帝的成全,與同工們的合作付出。他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這版《聖詩》能夠順利出版,我非常感謝。多年來的努力,在人手不足與多方壓力之下,終能趕在2009年總會開議前出版,真是感謝上帝的恩典。」駱牧師坦承,因為曾有一些對聖詩負面的批評,甚至出現對他個人的攻擊,讓他戰戰兢兢,擔心這本《聖詩》會被誤導的人的曲解、醜化,甚至在總會中提出異議,但這些幸好都未發生,讓他鬆了一口氣。「我自認這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且是最後對台灣教會服務的機會,能完成自己蒙召的使命,非常感謝。四十多年來,我致力於培養、發揮、推廣本土、情境化及普世化的信仰表達,能在這本聖詩中部分實現,非常感謝上帝及志同道合的同工與朋友。他也特別感謝蘇蕙蓁老師與鄭敏姃女士的辛苦,為編輯工作長年付出心力。

※新版《聖詩》豐富多元

新版《聖詩》基本理念是:保留並發揚全球基督徒共同記憶與共同傳承的信仰寶藏,兼顧現代性、多樣性、普世性、本土性,以及禮儀性(以聖詩加強在禮拜各階段的效果)。這本《聖詩》共收錄650首詩歌,368首來自1964年版的《聖詩》,132首來自已經出版並在教會內推行有年的《新聖詩I》、《新聖詩II》和《世紀新聖詩》,另外又在近年選出150首創作及翻譯的詩歌。

駱維道牧師表示:「 新版《聖詩》是依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的基本精神來編輯,所以除了傳統的聖詩之外,加強釘根本土、疼惜鄉土、普世合一與公義和平的現代詩。在音樂方面,擴展了環球多樣性的音樂視野,更加入台灣本土各族群多元風格的詩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編輯的最後階段,編輯小組還邀請多位長老教會的美術人才畫了81幅插畫,並收集78篇禱告文、信仰反省短詩,使聖詩在編排後原本空白的部份,變成豐富的心靈食糧來源。

※對音樂和語言的不適應

為了讓牧者、信徒能夠盡快熟悉新版《聖詩》的內容。教會音樂委員會與各中會合作,為教會的音樂事奉者舉行研習會,這個工作持續在進行。不過,許多教會仍對新版《聖詩》感到陌生、不能適應,甚至有些抗拒。

一位牧者說,她知道新版《聖詩》的新歌內容很好,可是節奏、曲調形式和我們向來熟悉的「聖詩」應有的樣子不同,無法很快學會。牧者和音樂事奉者對這些音樂不熟,就很難帶領會眾以這些詩歌一起敬拜。「不是所有的人音樂能力都那麼強,可以很快抓到不同文化的音樂節奏。我們在研習會學唱時,可以唱得很好,但回到教會又抓不到那種感覺了。」她強調,聖詩除了在禮拜中使用,也是信徒日常的重要靈糧,許多信徒深深記住幾首聖詩,遇到患難時,聖詩會自動浮上心頭,讓他們得到安慰與力量。「好的聖詩,要能讓人唱入心,成為他生命的一部份。新的歌要變成這樣的詩歌,恐怕有很長的路要走。」她認為新版《聖詩》最常被唱的,還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聖詩,沒有必要收錄到六百多首。

新版《聖詩》的語言、文字使用,是造成使用者隔閡感的原因之一。很多人使用新版《聖詩》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會咬到舌頭!」因為原先熟悉的歌詞被改了。

一位牧者則認為,新版聖詩最大的問題是企圖以「現代通俗語言」取代舊版聖詩的「古雅語言」。例如:新聖詩319首收錄舊聖詩406首「細漢孩子的朋友」,把原來流傳百多年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歌詞:「細漢孩子的朋友,是是誰」更動為「細漢孩子的朋友,什麼人」 。「平心而論,『是是誰』是古台語,許多年輕的一代不瞭解其中含意,新聖詩編輯者者為求通俗瞭解,改以『什麼人』的做法可以體諒,但是卻喪失整首歌曲的風雅,給人粗俗的感覺。個人認為應該保留習慣用語,只要在練習詩歌時加以解說,一來可保留教會老信徒對傳統聖詩的感情,一來可教導年輕一代認識「母語」,何樂而不為?」

令人無法適應的語言,也出現在新版《聖詩》所附的啟應文。啟應文由「信仰與教制委員會」制定,選錄的經文遠比舊版多,但是並非採用長老教會信徒熟悉的巴克禮譯本台語聖經,而是重新翻譯的台語聖經,許多辭彙既非原本台語聖經的用語,也不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加上所用的漢字書寫系統又和原本的聖詩不同,讀起來非常困難。這也是某些教會不願採用新版《聖詩》的原因之一。

※聖詩的推廣和教育

新版《聖詩》已經正式問世,如何讓教會更普遍接受?駱維道牧師說:「我知道這是新挑戰的開始,還有很長教育的路要走。」目前駱維道牧師正在做的工作有:錄製《聖詩》示範教材、撰寫《聖詩》介紹手冊、編寫《聖詩》伴奏版、準備將《聖詩》簡介上網,另外已完成《聖詩》投影片。這些工作,照理說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經費,但目前大部分工作都由駱牧師夫婦承擔。

新版《聖詩》最基本的推廣方式就是有演唱示範可聽。駱牧師計畫找幾個聖歌隊合作來錄製新版《聖詩》的示範演唱,現在正在進行。駱牧師表示:「錄音不是那麼簡單的事,2009年已分配好六、七個團體要錄音,但在台灣忙碌的社會,大家都找不到有共同的時間能練習,更不用談錄音。又,總會無法編出預算,大家還要期待如商業化高度水準的錄音,到底要從哪裡來?幸虧美國有位熱心的朋友願意頃囊相助,才給我信心積極催促錄音。許多第三世界的聖詩一般詩班不諳唱法,需要我親自指導,但因為我早已安排定期在三國的神學院任教,每年將近一半的時間不在台灣,故無法指導詩班練唱。去年八月至十二月間特別取消外國教學,留台輔導錄音,也只能完成五六十首,還有近兩百首等待錄音。我很感謝幾位同工的支持、克服了困難,我們希望再接再厲,能在今年年底完成錄音,明年初可供大家使用。」

在新版《聖詩》的推廣工作上,駱維道牧師還負責撰寫聖詩參考手冊,介紹聖詩的背景、作者、唱法、用法等, 已寫了二百餘首及150位作者的簡介,另外還有七、八位同工幫忙撰寫,但大家都忙,離完成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最近李金幸牧師投入協助,她正全力整理,並先將部分資料上網。

因有許多第三世界的音樂風格,大家不熟悉,司琴不知如何伴奏,所以駱牧師正在編輯出版一本伴奏版,希望今年底能完成。

另外,蘇蕙蓁老師與鄭敏姃女士也完成了新聖詩的投影片兩種,漢字歌詞的投影片包含整本的聖詩,有歌譜的只包含新增加而舊聖詩沒有的詩。投影片將由長老教會總會出版。

駱牧師對推廣新版聖詩很有使命感,有機會都樂意去分享。他說:「除了在兩神學院開課之外,多年來曾多次到教會或中會舉辦新聖詩節慶、觀摩或研討會。因過去曾被多方指責、攻擊而不敢主動出來推動教學(怕反效果),但老實說沒有比分享普世聖詩更令我愉快、興奮的事。所以只要有邀請,我若在台灣,非常願意在任何時間到任何教會作推廣教育。」

※聖詩上網推廣的可行性

數位化的時代,如果能利用網路資料分享的便利性,或許更有利於聖詩的推廣。有人提議將聖詩編輯成為網路資料庫,影音材料也上網,提供更多人接觸的機會。駱牧師表示,已計畫先將已寫好的聖詩與作者簡介貼在總會的網路上,因人手的不足,又有技巧上的難處尚待解決,需專業協助,相信最近就能上網。至於聖詩全文上網的問題,他說:「我們的譜是用美國的Sibelius軟體寫的,若將這些聖詩貼上網,只要有同樣的軟體的就能聽到音樂,但該軟體非常昂貴,不知有多少人能擁有。不知道有何方式解決?此外,比較麻煩的是版權的問題。版權要如何處理?我們已差不多做好,但必須等待專業與商業道德上的處理,絕非大家想要,就可任意提供的。」

※後續工作需要更多支持

在訪問駱維道牧師之後,才知道新版《聖詩》出版之後,還有很多工作在進行。這些工作可以幫助教會更快熟悉這本《聖詩》,更知道怎樣使用。駱牧師說:「我們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我們的人手不足,無法應付需求。」看來,這些工作需要更多的支持。

 

延伸閱讀:

駱維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聖詩》編輯理念與實踐之挑戰 ,《新使者》102期,2007年10月。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3 期 吟聖詩 最有fu (13-1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3期  2011年  4月 吟聖詩 最有fu 123
本期主題:吟聖詩 最有fu
發行日期:2011/4/10
吟聖詩 最有fu
唱我所信
唱出時代之聲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神學生看新版聖詩
經驗談:從舊聖詩到新聖詩
以聖詩來靈修
聖詩將平安穿透我心靈
夏日音符
唱聖詩最有fu的時候
玉神之美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南神校園之美
離開長青團契之後
許多「第一」的周再賜
司提反為何被處死?初代教會一樁死刑事件分析
完全走調的校園霸凌
開始反霸凌?那麼我們還得要反思哪些事?
Kap 盲朋友唱聖詩
讀經筆記4 「按手」是讀作“ho??-chhiu” a 是“an-chhiu”?
「拼」神研
給四十歲神研班的一封信
第48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的收穫
神研班的潛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