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51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因信得生:羅馬書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2016年1月第53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將以《羅馬書》為研讀經卷,151期《新使者》配合神研班,推出《羅馬書》研經主題。

《羅馬書》是使徒保羅的書信中很特別又很重要的一卷,保羅在此書中詳細表達福音的內容與結構,甚至被稱為「保羅的神學遺囑」。此外,《羅馬書》在教會歷史中影響極為深遠,16世紀宗教改革也由此得到「因信稱義」的關鍵性主張。神研班以「因信得生」的主題,正是出自這段成為馬丁路德神學核心的經文:「 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 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1:17)不過,《羅馬書》的信息並不止於此。

從本期的幾篇主題文章,我們可以略窺《羅馬書》這座信仰大聖堂幾處令人讚嘆的空間,或許你從未從這些角度來觀看,或許你覺得這些信息是熟悉且值得再思的。

蔡銘偉分析《羅馬書》前言,或許讀來略微艱澀,但可以一嚐聖經學者的討論方式。他認為: 以「合一帶動宣教」正是保羅寫作羅馬書的重要動機之一,羅馬書本文要探討的,是羅馬城中猶太基督徒與外邦基督徒這兩個彼此競爭/敵對的信仰社群,如何藉著「信」去明白在上帝的拯救計畫中彼此的位置與角色,以及這兩個基督徒群體如何在現實處境中合一,甚至要如何在非基督徒居多的羅馬城中合一並有好的見證。

王貞文、梁哲懋、鄭世璋三位的文章,都強調了解《羅馬書》必須要從大時代的脈絡、基督徒如何與當時的社會對話的角度切入。「因為這並不是寫給與世隔絕之人的信息,而是寫給生活在『帝國』的中心,與宗教認同、身份認同掙扎著,在現實的生活與超越昇華的盼望中被拉扯著的基督徒團體。」他們解讀經常被去脈絡引用的經文,還原在那時代這些經文的真正用意。

林秀娟探討《羅馬書》如何啟發路德領導宗教改革,闡述「因信稱義」的意義。Rice則帶領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靈修,以靈修的方式來親近羅馬書。此外,「好書櫥窗」林碧堂、王美書介紹了德國學者朱偉特羅馬書研究的精要介紹,值得參考。

本期照例在主題之外,還有許多精彩的專欄、特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本期的主角須田清基,是一位廣義的「灣生」:少年時代隨父親移民台灣的日本人,戰前活躍於台灣的基督教界。2015年暑假台南神學院三位學生前往東北印度Mizoram實習,賴金君寫下她的見聞和心得,很有意思。「潮流脈動」關切青少年參政權,正如葉大華所說:「『世代正義』這個命題,已經來到了關鍵攤牌的時刻。」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1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1期  2015年  12月 因信得生-羅馬書 151
本期主題:因信得生-羅馬書
發行日期:2015/12/10
因信得生:羅馬書
保羅的福音:羅馬書前言(1:1-17)淺析
搖撼帝國根基
保羅要基督徒成為順民?
對凱撒統治的政治宣戰
幽黯中的亮光
生活中的靈修:從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談起
愛在Mizo:記東北印度的暑假實習
我的腳踏車,我的腳踏遮
推倒高牆—香港青年領袖黃之鋒的信仰歷程
告別舊國會,18歲要投票
不信「世代正義」喚不回
追求真道的須田清基
推介《朱偉特論羅馬書》
讀經筆記21 感謝 kah 呵咾 
「大象打架,草地遭殃」:《上帝眷顧烏干達》電影觀後感
科學與信仰是否衝突?
原來我們都在創造不可思議的東西
以思辯尋求上帝的話:台南大專小神研營隊心得
暗中的微光:探訪高雄女監
原汁原味:記第六屆原住民大專盃運動會
《新使者》需要「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