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0期 課本沒有教的歷史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紀念228,若只有停留在分辨誰是受害者、誰是迫害者,而無法進一步由此出發,尋找台灣的新生命,我們將對不起那些曾因為有夢想而死去的人。
不管我們被自己、或被別人歸到那個陣營,我們都可以有超越清算與討債的想法與作為,我們都可能可以建立另一種模式……為一個有愛、有公義的未來努力。
──王貞文,《控訴與紀念》(228藝術祭手邊書)
 
228平反運動在1987年由民間發動,至1995年之後,政府逐步宣布同意道歉、賠償、建碑、設紀念日、調查真相,至今可說已經卓然有成。今天,228受難者不再是恥辱的記號,而是台灣人民致敬的對象。隨著228禁忌解除而來的,是威權政治的崩解、白色恐怖時代的結束。然而醫治228所帶來的社會傷痛,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現階段的228關懷的主軸,我想應該是做好復和的功課,才能進一步提升台灣文化的內涵。
 
「和平」是228平反運動中的重要觀念,更是基督教界關懷228的關鍵字。長老教會率先投入這項運動,一直以「和平與公義」為關懷行動的主軸。國語教會方面的回應較遲緩,行動的主要宣稱圍繞著「和平與寬恕」的主題。我們可以看到「和平」是兩者的公約數,事實上228平反運動最開始的主題就是「和平」,但是「一種和平、各自表述」,對「和平」和內涵的不同理解,走出了不同的關懷形態。不過,由於「和平」這個最大公約數的存在,而有殊途同歸的可能性,讓人看到復和的盼望。
以下我想重新來看基督教界初期參與228平反運動的幾種形態,以此來作一些反省,並提出現階段行動的期待。
 
公義和平日與建碑

長老教會的228關懷行動,是在整個民主運動的脈絡中,與台灣意識強烈的人士一起推動的。1987年陳永興和鄭南榕率先成立「228和平日促進會」,立下的宗旨是:「紀念228事件,促成公布真相、平反冤屈,並訂立2月28日為和平日」,長老教會響應這個運動,於1988年將228這天訂為「公義和平日」。
 
1989年,全國第一座228紀念碑在嘉義市建立。籌備過程充滿政治壓力,連做板模都沒有人敢提供地方,是由嘉義西門基督長老教會提供場地,並由教會人士經營的營造廠承包工程。破土的時候,當時的嘉義中會副議長黃智鴻將一本聖經安放在碑基中,表明:「一個社會的公義與和平,是建造在上帝的話語上。」碑文由西門教會盧俊義牧師執筆,引用馬太福音5章9節:「促進和平的人多麼有福啊;上帝要稱他們為兒女。」以及彌迦書4章3-4節:「他要解決民族間的糾紛,排解列強的爭端。他們要把刀劍鑄成犁頭,把鎗矛打成鐮刀。國際間不再有戰爭,也不再整軍備戰。人人都要在自己的葡萄園中,在無花果樹下,享受太平;沒有人會使他們恐懼。」
 
在政治氣氛還很緊張的時代所建造的第一座228紀念碑,有教會人士的大力參與,破土儀式是基督教式的,碑上刻了聖經的話,落成的儀式也從作禮拜開始,意義非凡。此事彰顯出長老教會認同本土的精神、追求公義的決心。教會人士在人人恐懼的時刻勇敢站出來承擔,也獲得肯定與讚揚。碑文上的和平訴求,則標誌出基督徒關心228的基本立場,也是台灣人民共同的願望。
 
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1990年2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正式發表「對228受難者及家屬的道歉」公開函:「1947年2月28日發生台灣歷史上最殘酷的政治屠殺事件,數以萬計的同胞及社會菁英慘遭殺害或被捕入獄。懾於執政者長期恐怖的戒嚴統治,除極少數傳教師及信徒個別對受難者及家屬付予關懷外,整體教會並未給予受難者及家屬應有的聲援及溫暖……我們的愛心誠然不足,無以勝過懼怕,為此,我們要向228事件全體受難者及家屬表示歉疚,並懇求上帝憐憫寬恕。今後,我們將積極關懷228事件受難者及家屬,以完成十字架復和的使命,並嚴重抗議國民黨政府四十多年來對228事件所表現漠然卸責的態度,強烈要求國民黨政府應向受難者及家屬誠心道歉,同時做必要之賠償……使公義與和平早日實現於台灣。」
 
長老教會一方面要求政府為228道歉,一方面自己先示範道歉。這是非常有信仰內涵的行動。不過,這篇道歉文最主要的不僅是道歉,還特別告白教會要與受難者站在同一立場、向政府要求平反。在此我們可以看出,長老教會強調復和的前提是公義的彰顯,而公義的實現乃是透過政府的道歉、賠償等平反動作來達成。
 
美中不足之處在於,這篇道歉文的內容顯示出對歷史事實認識的粗疏。該文一開始就說:「1947年2月28日發生台灣歷史上最殘酷的政治屠殺事件」,這個說法會引起誤會。2月28日到3月8日之間發生的是台灣人民反抗陳儀政府的暴力行動,雖然是因為長官公署鎮壓請願民眾而起,但是比較多的暴力出現在台灣人攻擊公賣局等機關、追打被懷疑是公務人員者。儘管有這種情況,這些暴力行為無論如何稱不上是屠殺。從該文的立場和文脈看來,應該是把國民黨軍隊鎮壓反抗民眾的3月屠殺,誤為發生在2月28當天。3月9日以後國府軍隊從基隆上岸,開始展開清鄉屠殺和逮捕,才是以軍隊對付百姓的殘酷鎮壓。對228事件的來龍去脈,在當時並不難找到資料來了解,在撰寫這麼重要的文件時,在行文上或事實理解上出這樣的問題,實在非常可惜。
 
228平安禮拜

228平反運動隨著民主化的進程而興盛,雖然直到1990年仍然未獲得政府正式的回應,但是已在整個台灣社會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值得注意的回應之一,來自一向被長老教會認為總是和執政者站同陣線、大中國立場的「國語教會」界。一個不被國、台語雙方教會主流所重視的基督徒團體「曠野社」,發起了「1990平安禮拜──尊重人權.紀念228」。這場1990年12月8日在懷恩堂舉辦的平安禮拜,讓國台語教會的領袖同台、228受難者家屬發聲,而且朝野兩黨各有重量級人物全程參與,而成為各大報頭條新聞和社論焦點。
 
這場禮拜明顯有「大和解」的企圖,在感性、寬容的氣氛中,受難者家屬代表以寬容、隱忍卻不卑屈的態度說出平反的願望,周聯華牧師和翁修恭牧師的講道強調對「平安」的期待。雖不是用先知式的譴責,而是用溫和的企求,仍然明確傳達了對公義實現的期待。
 
今日回頭看這場禮拜,的確是228平反運動的一個關鍵時刻。228關懷工作從在野黨、反對陣營,擴展到較無政治屬性的圈子,而且確實結合了不同族群、不同歷史意識的人,共同追求「公義和平」,也開始讓受難者家屬願意站出來表達心聲。
 
不過,這場禮拜雖然無意和政治掛勾,仍然避免不了政治的色彩。1990年我親身參加了這場禮拜,記憶最深的是,當時被批評為軍人干政的行政院長郝柏村,竟然參加了全場的禮拜。我的感覺是非常不能接受,非常憤怒,以至於無法平靜參加禮拜。當時的想法是,這場禮拜已經成了國民黨政府的下台階,讓白色恐怖的製造者假扮起慈善天使。
 
儘管在情緒上不喜歡,但是我不能不承認郝柏村出席228平安禮拜,是非常高招的政治手腕。整個局勢已經改變,外來政權若堅持外來性格,必定會很慘。願意作出改變,就是進步,就是死裡求生。而當今日平反運動已經有一定成效之後,台灣人方面是不是也應該調整一下心態,對立場不同者有較多的理解與寬容?在這樣的基礎上,才可能創造出新的可能性。
 
復和的功課

正如我在本文一開頭所說,「和平」是基督教界關懷228的關鍵字。至今,仍應如是。 我們應該堅持建第一座紀念碑時的勇氣與正義感、發表致歉函的自我反省,以及228平安禮拜中的寬容、和解的精神。容我再加上一項:我們必須加強對歷史事實的認識與尊重。
 
翁佳音在1988年就「228的翻案風」寫過一篇小文章,當中的看法至今仍相當發人深省:「有人主張這個事件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不能忘記什麼呢?他們並沒有提到,問題等於沒有解決……228翻案中,若僅止於吹吹心頭霧,風過霧來。我們清涼、澄明的心終將不可得……只有無情不隱諱地深入探討這歷史事件,盡量讓這事實重建起來……在這過程中,一方面會有人因而互相聲討罪責,傷口可能會暫時擴大。不過恐怕這是必須經過的陣痛,在這陣痛中,我們會知道所謂『歷史審判』不是一種觀念而已,它正在運作呢!也因此,無論是民間或官方,或許會因體認到這種歷史審判的幽靈仍然長相左右,在進行政治運動時,就會不得不收斂些……歷史的反省將給我們很多很多的課題與教訓,而這些課題與教訓,我們相信是有助於思索台灣前途的。」
 
當我們在強調和平必須基於公義的時候,公義當然必須藉由「歷史審判」來達成。當我們強調和平當中必有寬恕的時候,當然也必須知道到底要寬恕些什麼。
 
復和一定要建立在對真相的了解之上。復和的過程,先要通過彼此對共同的歷史有共同的認知,把是非曲直作確實的評價,各自認錯,互相寬恕。這並不是一條簡單的路,也不是政治手腕可以達成的。新的意念、新的意識,誕生的過程很難無痛。重要的是,痛過之後,如何修補治療,如何獲得新生。
 
和平是大家共同的信念,復和是現階段最有意義的工作。回到最初我所提出的看法。面對「一個和平,各自表述」的基督教界,復和的工作不該是和稀泥式的,政治權謀式的,而是需要透過深刻的對話與互相了解,建基在「歷史審判」的事實追求上。
 
最後引用高俊明牧師在1990年228平安禮拜的一段禱文,作為我們共同的祈禱:
 
真理的靈啊!求你賜給我們新的心、新的力量,求你使我們能除去一切的偏見和仇恨,突破省籍、語言、種族與立場的圍牆,而彼此關懷、彼此體貼、彼此接納、彼此相愛,來建設光明又美麗的台灣,來促進人類的公義、和平與進步。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0 期 課本沒有教的歷史 (8-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0期  2004年  2月 課本沒有教的歷史 80
本期主題:課本沒有教的歷史
發行日期:2004/2/10
編者的話
目錄s/
課本沒有教的事--建構台灣歷史的主體性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與台灣史同步的台灣宣教史
查禁教會羅馬字政府──取締羅馬字書刊之相關背景
台灣史基本書籍選介
在228中消失的張七郎父子
廖文毅家族信仰史
從「寄居」到「在地」之路
黃沙烈燄,神在其中
我所知道的「活水泉」教會
被遺忘的流浪兒
簡介「動物神學」——讓動物進入神學與信仰
釋放——基督拯救的福音
最後的一瞥
原來基督徒講求門當戶對
為何信仰告白須重新制定?
關懷的意義
他總是垂聽我的禱告
恩典與服事的歲月
擁抱s/
學作老二
回應〈別傻了,「婚前」不是問題!〉──不談性道德的性教育合宜嗎?
在耶穌裡我們是一家人
祝福s/
承載文化價值與傳統的母語——參加加拿大國際原住民教育研討會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