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44期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活在成長中
關鍵字:
作者/憨人 (專科長青人。)
  有人將信仰分為三個階段:頭一個是「見山就是山」,第二個是「見山不是山」,第三個是「見山又是山」。而這三個階段,也概括地描述出兒童、青年人及成年人等三個時期的信仰階段。

  特別是當我在教兒童主日學的學生時,可以發現到,當你/妳告訴這群孩子說:「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耶穌基督是主」時,孩子們往往很單純地就相信了。他們不會去思考其他的問題,而這就是「見山就是山」的信仰形態。那麼,「見山就是山」和「見山又是山」有什麼不同?「見山又是山」是在生活的經歷中,確確實實感受到上帝的同在,並能明白地告白「上帝是創造天地的主宰」、「耶穌基督是主」。雖然,這和「見山就是山」所相信的是一樣的,但其背後卻多了親身的經歷。

  然而,到底什麼是「見山不是山」的信仰形態呢?一般說來,在教會中成長的青少年,都差不多是在這個信仰形態之中。在這個時期,他/她們對信仰會開始產生懷疑,懷疑「上帝真的是創造天地的主宰嗎?」「耶穌基督真的是救主嗎?」「這個信仰和我又有什麼關係?」面對信仰,已不再是「見山就是山」那種教條式的信仰形態能夠滿足他們的。而這就是「見山不是山」的信仰形態。

  雖然在信仰上開始產生懷疑,但青年人有種很特別的性質,一直影響著他/她們對教會的看法,那就是「理想性」。他/她們對教會充滿期待,希望教會能夠復興,弟兄姐妹相互關懷,而且教會在社會上能作光作鹽。對青年人而言,教會更是他/她們追求信仰及實現理想的地方。正因為這樣的理想性,常使得青年人不得不接下成年人所不要做的事工, 心裡雖然很不是滋味,卻甘願「為上帝國作憨人」。

  青年人也是最為敏感的一群人。在我們學生團契的留言簿裡,有個學生如此寫道:「你/妳們是否發現來作主日禮拜的人數在減少中,好像教會出了什麼問題?!我們一起來想想教會出了什麼問題!」不過後面卻沒有答案……。這是青年人特別的地方,亦是他/她們對教會直接的感受。

  在了解青年人的信仰形態及特性之後,讓我們再來看希伯來書六章1-3節。有人說,希伯來書是作者寫給一群面臨困難、在信仰上遭受反對的信徒的書信;更有人強調,作者是寫給第二代的信徒,作為信仰的勉勵。若真是如此,我想,這段經文對於團契的契友或會眾而言,都值得再深入思考的。

  然而,當我們面對教會的青年事工及學生團契的存在意義時,透過經文的勉勵,以及之前對青年人信仰形態、特性的了解,究竟學生團契對青年人的信仰有何作用?我想,至少對信仰的反省來說,應該做到以下三項:

  第一項是「觀世音」:觀世音的意思是說,要讓我們的契友學習關心社會所發生的各種事情。眾所皆知,現在的學生一拿起報紙,頭一個先看影藝版,其次看體育版,若是稍有氣質的,就再看一下副刊。要是這三個版面都看完了,那這份報紙就算是看完了。團契必須訓練契友去關心社會的各種問題。一個基督徒不只活在家裡,也不只活在教會中而已,而是活在社會中,所以必須去了解社會上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我們必須去鼓勵、訓練、和要求青年人去了解,究竟你所站立、所居住的這塊鄉土,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不是整天躲在課本和電視裡。

  第二項是「觀自在」:觀自在的意思,是要反省自己的信仰,也就是作信仰的反省。當你/妳看見社會上所發生的許多問題與現象時,你/妳要如何從信仰、用一個基督徒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你/妳自己要不斷地反省:你/妳的信仰是哪個階段?是「見山就是山」、「見山不是山」,還是「見山又是山」呢?你/妳能清楚告白自己的信仰嗎?

  第三項是「背起十字架」:當你/妳看見社會上所發生的許多問題,且反省自己的信仰之後,再來便要負起你/妳自己的責任,這個責任也就是你/妳的十字架。身為基督徒,不是只有在週日來教會充一下電,回去之後慢慢消耗電力,然後到下週日再來充電。身為基督徒絕非如此。在生活中,你/妳得背起你/妳的十字架,這個十字架,是你/妳自己要去尋找的,而不是我來告訴你/妳:「你/妳的十字架在哪兒?」牧師有牧師的十字架,長執有長執的十字架,會眾亦有會眾的十字架。背起十字架,也可以看成是將自己獻在祭壇上。有句話這麼說:「當盡一生,尋找你/妳人生的祭壇!」有可能你/妳的祭壇在廚房,煮食物給許多人吃;有可能你/妳的祭壇在工廠,上帝要你/妳在工廠作見證……。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我卻不能告訴你/妳什麼是你/妳的祭壇,因這是要靠你/妳我自已去尋求的。

  盼望透過以上的信仰反省,讓我們一起來反省自己究竟是處在哪個階段的信仰形態?而信仰對你/妳我而言又有何意義?因為只有透過不斷地反省和實踐,才有可能活在成長中。
同作者相關文章:
活在成長中 (第 44 期)
我上網路的心得──我對網路事工的看法 (第 42 期)
邁向台灣SCM的夢想 (第 3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4 期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79-8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4期  1998年  2月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44
本期主題: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發行日期:1998/2/10
目錄s/
編者的話
原住民教會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母語是原住民族群的身分證
達娜伊谷傳奇
從社區教會到布農文教基金會
起來吧!同心協力重建上帝美麗的故鄉---鎮西堡
請參與原住民農產品直銷
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的方向
走出原住民悲情
溫榮春牧師----隨時等候主的召喚
從麥可喬登談教會對青少年的宣教策略
泰雅族的「Gaga」超自然信仰
社區事工外一章──「那位管會堂的鄰居」
淺論聖餐
愛情心理醫生
「飛碟、真道、靈魂光」
評「刺激1995」
傳承迷思──與祖靈在布西達雅交會
雙連安養中心--訪蔡芳文長老
從CCMA到TCMA
不可思議的生命──從「活出意義來」一書中看「意義治療」的重要概念
體驗長青團契的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
活在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