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
新使者雜誌
>
第55期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字級調整:
解惑之窗
上帝的「聖殿」遭污辱?
關鍵字:
作者/盧俊義
(現為台北東門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教會公報第2485期(1999年10月17日)第16頁,刊出一篇由陳政博兄弟所寫的「大地震後堆置屍體與棺木——上帝的聖殿遭污辱」的文章。該文指出此次「921大地震」後,中寮教會的禮拜堂被放置災民的屍體與棺木,雖然禮拜堂已經因此次大地震毀損不堪使用,但是,它還是「聖殿」,並且認為「神聖的禮拜堂,就是上帝的聖殿被污染了、被污辱了」。看了該文之後,令我感慨甚多。
將敬拜上帝的地方看成是「聖殿」,從聖經來看,始自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時代的「聖幕」,之所以稱之為「聖幕」,因為裡面放置著約櫃。但是,當以色列人藐視上帝的話時,約櫃被非利士人搶走(撒母耳記上四:11)。然後在所羅門王時代,建造富麗堂皇的「聖殿」。在所羅門王建造聖殿完成並且獻上落成祈禱文時,有一句話是許多偏愛建造禮拜堂的傳道者喜歡引用的句子:「我已為你建造了一座莊嚴的殿宇,作為你永遠居住的場所。」(歷代志下六:2)可是比較少傳道者會用上帝回答所羅門王的話:「如果你和你的人民不遵守我給你們的法律和誡命,而去拜別的神,我就從我賜給你們的土地上把你們趕走,並且離棄這座我曾分別為聖、作為敬拜我的聖殿。各地的人要譏笑它,污辱它。」(歷代志下七:19-20)很清楚地,上帝接納了所羅門王建造的聖殿,並且答應祝福他們的奉獻,但是,這必須有相對的配合條件——遵守上帝的法律和誡命。如果我們看列王紀上第十一章,就會清楚所羅門王並沒有依照他奉獻聖殿的諾言,確實遵照上帝的話語過敬虔的生活,甚至被他的嬪妃「引誘他去拜別的神明;他沒有像他父親大衛那樣一心忠於上主——他的上帝」(4節),結果在他死後,帝國馬上分裂,且是隨後分裂的南北二國兄弟鬩牆、仇恨,甚至先後亡國,聖殿遭到完全拆毀的命運(參考列王紀下二十五:13-17)。
耶穌的時代,最膾炙人口的一件事是他進入耶路撒冷城,「把所有在聖殿裡作買賣的人都趕出去。他推倒兌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販賣鴿子的人的凳子,也不准任何人扛抬雜物在聖殿的院子穿來穿去。他教導他們說:『聖經記載上帝的話說:『我的聖殿要作萬民禱告的殿』,你們卻把它變成賊窩!』」(馬可福音十一:15-17)原因是他看到當時的聖殿已經只剩下美麗的外殼,沒有實質的敬虔內心。他曾教導那位在井邊遇到的撒馬利亞女人,告訴她:「可是時刻將到,現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天父的,要用心靈和真誠敬拜。這樣的敬拜就是天父所要的。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約翰福音四:23-24)因此,當門徒在讚美耶路撒冷聖殿建造得多麼「宏偉」之時,耶穌卻說:「你們在欣賞這些偉大的建築嗎?這地方的每一塊石頭都要被拆下來,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上面。」(馬可福音十三:2)這個預言在主後七○年實現,羅馬將軍提多拆毀了聖殿,此後,猶太人不再重建聖殿。
使徒保羅說:「你們一定曉得,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裏面。因此,要是有人毀壞了上帝的殿,上帝一定要毀滅他;因為上帝的殿是神聖的,你們自己就是上帝的殿。」(哥林多前書三:16-17)他又說:「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住在你們裏面,是上帝所賜的。你們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上帝,因為他用重價買了你們。所以,你們要用身體來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六:19-20)使徒保羅說這些話,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要信徒們過聖潔生活,不要被這世俗的世界所誘惑,導致有淫亂、貪婪的行為。
從上述經文、故事來看,聖殿的意義並不在於建築物,而在於真實的內心。坦白說,以人的手所造的一切,都談不上所謂的「聖」,除非有聖靈的充滿、同在。因此,過聖潔的生活,就是建造「聖殿」在我們生命裏。聚會的建築物,不是聖殿,而是禮拜堂!
中寮教會在此次的震災中受難,且是與當地人民一起受難,那正好是見證耶穌與人民一起受難的好機會。將已經是危險建物的禮拜堂,提供給受難人民置放屍體、棺木,實在是非常溫馨且人道的事,不但不是褻瀆、污穢、污辱,反而是表示與人民一起哀哭、同苦難的信仰告白。即使他們都不是信徒,正好可利用此次機會向他們表示,主耶穌與他們一起哀傷,教會的信徒也與他們同受苦難。
我們信仰所產生的愛,其動力應該越過法律的規定,更該超越民俗的忌諱,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信仰對我們來說並不會有新生命的意義。無論誰,是否認識耶穌,每當生命有苦難時,都是上帝所疼惜的對象,這也是耶穌降生到世上來的主要原因。
我非常敬佩中寮教會這樣的見證,讓受難的家屬能夠將親人的屍體、棺木暫置禮拜堂。這是台灣教會應該學習的功課,非常好。
同作者相關文章:
.
真實信仰是需要經過深思的——從彭明敏教授重新受洗談起 (第 197 期)
.
看守神的產業:從《走過崎嶇路上》到《東基向前行》 (第 145 期)
.
我對基督教信仰的認識 (第 138 期)
.
話說彌迪理牧師 (第 136 期)
.
基督宗教看永生與祭祖 (第 125 期)
.
基督宗教看死亡 (第 124 期)
.
撿郵票的神父 (第 119 期)
.
「萬民皆祭司」之我見 (第 111 期)
.
話說傳道者的牧養工作 (第 101 期)
.
掛上帝的名行殺戮之實 (第 97 期)
.
不要讓我們的信仰顯出基督徒狹隘的胸襟 (第 85 期)
.
信徒間的「錢」事 (第 82 期)
.
我所知道的「活水泉」教會 (第 80 期)
.
從大專神研班到教會查經班 (第 73 期)
.
黑函…你相信這種信所說的嗎? (第 72 期)
.
現象篇---是「特惠」或是「特會」? (第 71 期)
.
沒有媒體傳播觀念的台灣長老教會 (第 70 期)
.
我甚為懷念的長老——溫吉安 (第 63 期)
.
在上帝的話語中敬拜 (第 63 期)
.
牧師的講道都是「上帝的話」嗎? (第 61 期)
.
上帝的「聖殿」遭污辱? (第 55 期)
.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第 54 期)
.
論在教會中的服事 (第 52 期)
.
用聖經上帝的話重建教會 (第 49 期)
.
喜愛讀聖經的教會 (第 47 期)
.
憑著感覺走,啥米攏呣驚? (第 41 期)
.
我們的青少年在哪裡?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5 期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62-63頁)
55
本期主題: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發行日期:1999/12/10
目錄s/
分享自己
編者的話
全球化趨勢對教會的挑戰
如何面對21世紀資訊新時代的來臨
全球化與心靈帝國
全球化脈絡下的社會實踐——台灣的國家認同和社區/部落運動
教會對生態環保背後「全球化弔詭」的積極回應
普世教會的全球化問題
普世教會在地紮根——教會的宣教運動如何回應全球化
疼惜生命,分擔苦難——921大震災的省思
921——世紀大災難,我們做了什麼?
走過集集大地震
上帝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星光演唱會」祈禱小卡
劉俊臣牧師——第一代的台灣人牧師
這下補過頭了——論研究所補習班
一首囝仔的詩——「咱當就近主」
花花世界啟「視」錄
要我為你做什麼——明道教會在九張犁社區的服事
論童女生子
「性」「不性」有關係
天涯真的若比鄰嗎?——寫給在海外寂寞孤單的你
上帝的「聖殿」遭污辱?
面對面s
談讀書——我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我的志工訓練生活
菜鳥上路
心情點唱機